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调教太平洋 >

第437部分

调教太平洋-第437部分

小说: 调教太平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防线,那道防线?”鲁登道夫的思绪一下子还没回来,看着小毛奇的眼睛,半响后才陡然张大了嘴把,然后又肯定的摇了摇头:“不行。”
  小毛奇更满意了,因为至少这位他看好的参谋官没有向别人那样爱吹嘘,抬起头望着巨大的地图,说道:“鲁登道夫,你没有发现吗?当世界都在注意李默海军的力量时,他们的陆军实际上也在进步,而且他们还掌握了陆军的真谛。”
  “陆军的真谛?”
  “速度。”
  ……
  “快。”
  沈浩骑在马背上,招呼着自己的连加快速度,虽然骑兵们已经将速度提到了最快,但在沈浩看来还不够。
  这是一场和速度的竞赛,为了在最初阶段迅速占领主动权,指挥部几乎把能够动用的机动力量全都派遣了出来,就是要趁着俄军还没反应过来前,尽可能的压缩对方兵力,把他们切割开来。
  这一次,沈浩所在的骑一师二团的任务就是前面一座不大却战略位置重要的小镇,尼布楚。
  两百多年前,满清和俄国在这里达成了著名的尼布楚条约,不仅丢掉了尼布楚以东,额尔古纳河以西的广大地区,也助长了俄国在远东的扩张野心,尼布楚更是被划入了俄国版图。
  所以从制定作战计划一开始,收复尼布楚就成了每位指战员最大梦想,现在这个好机会终于摆在了二团面前。
  作为尖刀连,沈浩知道自己有机会第一个到达尼布楚,所以心头更是焦急,甚至比当初纵马紫禁城更让他期待万分。
  战友们在马蹄声中滚滚向前,所有人心中只有一个梦想,就是把那面飘扬的双头鹰战旗,插到尼布楚。
  “驾。”
  看着大家都追了上来,沈浩也立刻一提马缰,但刚要拨动战马回到队伍最前面时,只听到砰砰几声枪响,开道的尖兵发生了交火。
  由于枪声很近,几乎是在他举起望远镜的那一刻,远方千米之外就已经出现了数以百计披风飘扬的骑兵队伍。
  哥萨克。
  望远镜中,他的瞳孔猛的缩成了一点寒星,虽然预料到了会遭遇敌人,毕竟正面有超过二十万敌军,但他还是没想到会第一战居然就会遇到号称俄国最精锐的哥萨克骑兵。
  “接敌。”
  几乎是不容思考,沈浩就已经猛的拔出了驳壳枪,刚才还松散的队形立刻开始猬集,向着远处的也明显没想到会在这里遭遇的哥萨克骑兵冲去。
  纪律和训练,永远是看一支部队成不成熟的最大表现,虽然骑一师没有哥萨克名气响,但不代表他们就是弱者,反而在加入了大量的蒙古骑兵,受到传统蒙古游骑作战的思想渗透后,部队的战术和灵活性都强悍了不少。
  随着沈浩的一声暴喝,两百多位骑兵迅速调整战马,从蒙古战友那里学来的调整法让大伙十几步内就调整好了节奏,开始发起冲锋,队形也开始从松散转为密集,同时战士们也纷纷放弃了背上的步枪,全都选择了短小却射速快,装弹多的驳壳枪作为武器。
  “杀……”
  战马嘶鸣,滚滚铁蹄,战士挥舞着驳壳枪同时嘶喊起来,区区两百人竟然爆发出了不亚于一支庞大骑兵冲刺时才有的气势,如同一道滚烫的洪流向哥萨克骑兵们冲去。
  而对手也不愧是享誉欧洲的精锐部队,知道这种近距离遭遇需要的是速度和冲刺力,所以也纷纷放弃了步枪拔出了曾经令无数敌人战栗的骑兵刀。
  “开火。”
  但这次他们显然失算了,当一声接着一声的喊杀声从对手口中喊出时,他们面对的却不是同样雪亮的骑兵刀,而是足足两百把二十连发的驳壳枪。
  “砰砰砰……”
  一刹那间,无数的子弹穿透了两支冲刺骑兵间的距离,当先的十几位哥萨克骑兵连反应都没有做出,便从战马上跌落下来。
  “散开。”
  盯着冲来的一位哥萨克骑兵,连续几枪将这个家伙放倒后,沈浩猛的再次大喝一声,叫喊中,并列冲刺的骑兵连陡然向两翼散开,竟然在短短几十步内再次变阵,和冲刺的哥萨克骑兵错肩而过,当对手被夹在中间的短短一刻内,谁也不知道有多少子弹冲入了敌人中间,甚至还有几位战士把早已准备好的手榴弹给扔了过去。
  爆炸和子弹的呼啸中,只见到那些骄傲的哥萨克骑兵一个个的倒下马的同时,还都瞪大了眼睛,似乎没想到对手竟然不顾骑士的荣耀,在决斗前的最后一刻忽然避开。
  轰隆隆的手榴弹爆炸中,飞旋的弹片和钢珠将一位位哥萨克骑兵撕碎,等到沈浩避开一把雪亮的骑兵刀,把刀的主人一枪撂倒拨转马头后,这波人数和自己相当的小股骑兵已经倒下了近半。
  “再来。”
  几乎是沈浩大喊的同时,学乖了的哥萨克骑兵开始纷纷解下步枪,但此时已经晚了,回过身来的骑兵连利用驳壳枪的高射速和大载弹量,不断地将敌人撂倒。
  当这次小规模在二十分钟后结束时,两百多位昔日让人闻风丧胆的哥萨克骑兵仅仅只有五十人不顾战友仓皇逃走。
  当鲜血从尸体的披风上滴落,慢慢的沁入西伯利亚荒凉的土地时,沈浩用了三个短战术命令,用旋风一般的速度,宣告了西伯利亚不再是哥萨克的领地。
  第六卷 远东第一战 第401章 血染的伊尔茨库克(一)
  “炮弹。”
  碉堡顶部观察士兵凄厉的呼喊,让马尔丁诺夫皱了皱眉,身后的军官们下意识的就要躲回掩体,但只有他依然直立着身体,举着望远镜看着远方敌人炮口中炸开的一团团火光面不改色。
  十几秒钟后,一波又一波的黑点落在伊尔库茨克要塞四周,伴随着一朵朵巨大的蘑菇云,要塞阵地上已经是如被野猪抛开一般,出现了一个个触目心惊的大坑。
  在他的视野中,一发炮弹准确的落到了一座藏兵掩体内,数十位士兵几乎连呼喊都没发出,就被爆炸撕碎了身体,残肢被高高的抛入天空后带着鲜血飞洒而下。
  这一幕,几乎让他咬碎了牙齿。
  中国军队实在是来得太快了,他们早就做好了精心准备,从他们炮兵仿佛不要钱一般将炮弹倾泻而下的攻击强度来看,这种准备恐怕一年前就开始了,所以从库伦出发短短三天就越过了边境线,冲到了伊尔库茨克要塞城下,而这个时候他才刚刚得到已经开战的消息。
  等到他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防御布置,密集的炮弹已经一波波落下,游目四周,伊尔库茨克要塞城已经仿佛笼罩在了硝烟中,到处是升腾而起的黑烟和火光,如果不是这些年要塞不断地扩大修建,说不定此刻中国军队已经踏着自己的尸体向纵深进发了。
  炮弹还在落下,要塞内的重炮也开始了还击,大炮成了战场的主角,无数的炮弹越过躺满了尸体的前沿阵地互相穿梭,他心知道,这注定又会和昨天一样,等到这种不利于自己的炮战结束,那些中国步兵又会猫着腰,交叉着冲上了。
  必须在这之前做好准备。
  马尔丁诺夫上校扫了眼身后脸色苍白的贵族军官们,虽然他也是为小贵族家庭的成员,但却从心里鄙视这些畏首畏尾的家伙,这些家伙侵略弱小者一个个趾高气昂,但遇到了更强硬的对手却都变得胆小如鼠,如果可以,相信他们早就坐上火车回到繁华的欧洲,而不是在这里顶着炮弹的爆炸声去抵抗敌人的侵略。
  斯拉夫人的家园正在遭到入侵,虽然敌人的推进速度异乎寻常的快,但自己也不是无能之辈,何况伊尔库茨克要塞防御完善,不仅有五十多门大炮,还有十挺马克沁机枪和上万俄罗斯勇士,要想从这里通过,就踩着自己的尸体吧。
  马尔丁诺夫直立而起,在爆炸的火光中昂着头向最近的防御工事走去,大声的呼喊道:“俄罗斯的勇士们,不要畏惧那些炮弹,当他们开炮时,你们就低下头,依靠坚固的堡垒和掩体保护自己,我们的炮兵会踢他们的屁股。
  当炮声停息时,就抬起头,抓起枪,把每一颗子弹都送进那些中国人的胸膛,不要犹豫,不要害怕,这里是我们的土地,是我们斯拉夫人富饶的家园。
  我向你们保证,我不会离开,我会与你们一起战斗到援兵抵达。
  库罗帕特金大将手中还有数十万的精锐部队,只要挡住了敌人的第一波进攻,遏制住他们,无敌的哥萨克骑兵就会砍下他们的头颅。“
  隆隆的炮声中,这位年轻的马尔丁诺夫上校的话语在要塞城内回荡,他给士兵们带去了勇气,也带去了希望,当他走到中央堡垒区时,密集的炮声陡然停止了下来,一声声嘹亮的军号声中,只见到无数的中国士兵已经在大炮的掩护下,冲到了中央堡垒正面千米外发起了冲锋。
  “斯拉夫的勇士们,敌人来了,让子弹开始欢歌吧。”马尔丁诺夫叫喊着,从卫兵手里接过步兵,冲到了所有人前面,将准星对准了一位正在快速冲锋的新华军士兵胸膛。
  当扳机扣动,一幕鲜血陡然从那位士兵的胸口喷出,但他依然咬着牙扔出了握在手里的手榴弹,才缓缓地扑倒在地。
  这个举动,让马尔丁诺夫心里更加凝重了,但也因为这一枪,那些躲在掩体后面的俄军士兵士气大振,砰砰的射击声从西往东连绵不绝。
  “机枪。”
  看着发起冲锋的战友几乎被子弹压制的抬不起头,陈涛猛地扭过头招了招手,身后的机枪班战士立刻扛着九八式机关枪扑到了他面前。
  经过试用改进后,更加轻巧的九八式轻机枪已经在新华军内大规模替换了沉重的马克沁机枪,这些重量只有不到十八公斤的套筒式水冷机关枪由于更加轻巧,移动灵活很快就成为了步兵们的最爱,甚至还超过了蝉联宝座很多年的六十毫米迫击炮。
  和侦察连、骑兵师使用六十发弹鼓不同,步兵师依然采用传统的弹箱加帆布弹带的方式供弹,虽然笨重了些,需要配备额外的弹药手,但每个弹箱三百发子弹,却能提供持续的火力掩护。
  机枪手撑开脚架架好机枪的同时,装弹手已经把弹带塞进了枪匣,当他猛地拍了一下机枪手的头盔后,哒哒的机括和子弹呼啸声就已经从响起了起来。
  密集的子弹喷涌出枪口,机枪手匍匐在地,借着弹坑的掩护,几乎把脸颊都贴到了枪托上,枪口的硝烟熏得他眼睛通红,但手指却从未松开过扳机。
  一枚枚子弹被吞噬后,眨眼间又从机匣的另一端的退弹口蹦出,带着余烟的滚烫弹壳砸落在地面上,渐渐地形成了一个弹壳堆,碰撞在一次发出悦耳的叮当声。
  整整六挺九八式轻机枪的全速开火,将几百米外的要塞碉堡外墙打的火星四溅,俄国兵们更是吓得连忙躲了回去,这时碉堡顶部忽然推开一个小孔,熟悉的马克沁粗大机枪枪管露了出来,俄国的机枪也开始还击了。
  机枪手迅速调整了枪口,把全部的子弹都倾洒到那个小小的射击孔位置,但那里实在是太小了,而且俄国士兵舍生忘死的精神也着实让人钦佩,一个人倒下后后面又立即补上,所以哪怕是被压制的看不清目标,机枪也从未停下过怒吼。
  密集的子弹你来我往,双方都不断有战士被撕碎倒下,等到后面的迫击炮也开始压制炮击后,隐藏在要塞内掩体内的俄国大炮也轰鸣起来,在不到不到一平方公里的战线上到处是爆炸和硝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