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调教太平洋 >

第435部分

调教太平洋-第435部分

小说: 调教太平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默也清楚这点,随着宣战的日子一点点接近,他的心也似乎不安起来,可当一份经济报告递到面前时,却一下令他松了口气。
  宽大的葡萄叶,挡住了肆虐北京的阳光,徐徐微风更是将暑气吹得一散而空,但这些依然没能比手中这份统计数据更让他感觉惬意。
  回到这个世界十四年了,进驻夏威夷开始积蓄力量十二年,进驻东北九年,进驻北京六年,完成南北统一四年
  从十二岁夺船杀人,到如今二十六岁的风华正茂,时间似乎在飘然流逝,自己的目标也在一点点接近。
  很少人,甚至是根本没有人明白,其实早在加拿大的第一个严冬,自己就写下了厚厚的计划书,并且在根据这份计划一点点的推进。
  很少人知道,当美丽的檀香山在自己手中两年变了个模样时,其实他也早已通过智利等国,以夏威夷王国的名义,趁着世界都不重视时,买下了大量的专利技术,还有填满了整个仓库区的机器设备。
  当日本联合舰队被全歼,登陆琉球后,又一次利用机会购买急需的机器材料,再次堆满了岛屿。
  事实上,时至今天当时那种疯狂的囤积式储备还在发挥效果,要是没有那种囤积,没有看似压死资金的不解行为,又何来如今的已成规模的东北工业区呢?
  尤其是他对造船业执着而疯狂的投入,使得在目前工业能力还很不足的情况下,在夏威夷船厂搬迁合并入北方后,硬生生搞出了具有世界级规模,甚至一些技术还遥遥领先的大连,丹东和琉球三大船厂。
  是的,国内是还有很多不足。
  比如技术工人严重缺乏,私营工商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但这还是不能改变新华正在快速发生改变的现实所以坐在对面的李恩富和黄子辰面带微笑,悄然交谈中甚至带着一丝骄傲,是的,是骄傲。
  因为他们今天带来的,是一份至关重要的经济数据。
  作为工业**的重要指标,钢铁产量一直是最硬性的指标,进驻檀香山开始,李默就很重视钢铁的发展。
  为了配合造船厂,他在土地狭小的情况下硬是搞出了一座可以年产五万吨钢铁的炼钢厂,占领琉球后又建了一座同样的钢厂,后来又悄悄在台湾建了一座。
  但问题还是很大,关键的不是他没能力,也不是没有资源,而是没有足够大的土地。
  直到进入东北,情况才得到改观,两年里他向英美等国采购了大量的炼钢设备和机械,最终在原材料都还没彻底解决的情况下硬是砸出了可以年产百万吨钢铁的奉天钢铁厂,在钢厂建造完毕甚至还没开工的情况下,他又陆续花了三年时间建造了同等规模的大连钢铁厂,长春钢铁厂。
  那个时候很多人都觉得他疯了,因为那时东北三省可以立刻开采的铁矿资源少之又少,满清全国每年的钢产量也不过两万吨,根本不需要那么大的钢铁厂。
  但当茂山铁矿定位成功,东北三省陆续发现铁矿后,怀疑的声音渐渐变小了,可大家还是觉得有些浪费。
  可今天,随着这份统计报告,一切怀疑都烟消云散,从1895年刚进驻东北时只有年十万吨钢铁的产量,到今天仅仅是东北三大钢厂就可以达到两百万吨。
  汉阳钢铁厂和台湾钢厂都完成了一期扩建,海南,上海长兴岛、广州、昆明四大新钢铁厂也已经完成了初步建设,随着当地资源加大开采,澳大利亚和吕宋等海外富矿区得矿石也开始往那里转运,只要在有两年,南方重工也将至少可以每年提供两百万吨钢铁。
  这还没算加紧建设的大西北重工,银川,包头,攀枝花,嘉峪关,乌鲁木齐这些钢铁厂,如果再有几年时间,那么等到1910年实现全国一千万吨产量的目标是完全现实的。
  虽然比起美国去年一千四百万吨的产量,今天的新华连对方的零头都没到,甚至总体比沙俄的两百五十万吨还差了五分之一,而且未来五年甚至十年也不太可能追上美国,但比起满清是却是强上太多太多。
  随着建设大潮越来越汹涌,国内对钢铁的需求也是急剧增加,仅仅这三年间,政府就从美国等国家进口了一百七十万吨钢铁,两万五千台各类机械来满足国内需要,这还没算民间自己的交易。
  这是个巨大而沉重的负担,为了各地的建设需要,如今政府赤字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亿蓝币,相当于国内每个人背上了五块钱的债务。
  但这个情况也随着今天这份报告开始加减消散,根据这份刚刚统计出来的上半年经济报告显示,仅仅是关税一项,上半年就已经达到了五千万,半年的全国财政收入更是达到了三亿,比起四年前翻了整整五倍。
  这些数字或许很枯燥,或许很让人无聊,但就是底气。
  和俄国打一场国家战争的底气。
  李默微笑着放下经济报告,抬起手腕看了看表。
  “宣战吧。”
  第六卷 远东第一战 第399章 开战,第一个的耳光
  平静的日本海海面上,三艘经过改装的海军运兵船和六艘宽大的新式滚装轮在三艘海参崴级重巡和四艘驱逐舰的保护下迎着晨曦的金阳缓缓而行。
  和后世一次可以装在数千辆汽车的超级滚装轮相比,此刻的还仅仅是雏形,无论是技术还是要求都达不到要求,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他内部的两层独立甲板和巨大的舱室,还是让这种船舶拥有其他货轮难以企及的装载优势。
  一次将两个轻装陆战团和两千从日本雇佣来的码头工从函馆运抵海参崴外,在以往至少需要动用十五艘货轮,而现在有了这种大家伙,却只需要九艘就足以完成任务。
  严子山站在舰桥内,从运输船队身上收回了目光,重新汇聚到舰艏一号炮塔狰狞的三根炮管上,心头不由升起了一丝感慨。
  六年前,当叔叔严复推荐他走进了刚成立的大连海军学院时,他从未想到过有一天连这三艘立下了赫赫战功的海参崴级重巡竟然会沦落到排不上主力。
  技术实在是发展的太快了,快到自己这些海军人都有些应接不暇,当最近一种没有轮子却带着两个类似于小舢板状的大浮筒的飞机被装上军舰时,他更不会想到这种空军的专属玩意会来到海军。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进步,所以你们这些未来的海军人更需要进步,更需要不断地改进观念,改进战术,适应新模式和新战争。”
  这是自己毕业时皇上参加海军生毕业典礼时说的话,现在这句话已经成了他的座右铭,才激励着他从鱼雷长到二副,从二副到大副,再到驱逐舰舰长,并最终在萨镇冰等几位舰长离开去接手新式重巡后,凭借着优异的考核成绩成为了这艘海参崴号功勋舰的舰长。
  很多人因为他叔叔的关系怀疑他,但他却从不把这些话放在心里,或许在别的国家有,但在新华,没有无能却能靠着裙带关系走出来的海军舰长。
  因为海军是皇上心里的宝贝,是这个国家的脊梁,所以没有人敢于作假,也不会去作假。
  海军是这个时代的宠儿。
  望着左右的两艘姐妹舰,他的心头陡然升起了一股豪迈,没有排上主力有什么关系?只要舰炮还能轰鸣,只要还有他们这些海军人,那么舰到之处,便是新华的海疆。
  甲板上,了望手和水兵们一丝不苟的做着准备工作,即便是此时他们的对手只有几艘排水量不足千吨的驱逐舰和一些鱼雷艇,也没有让大伙有丝毫懈怠,因为通过这些年的锻炼,认真的对待每个对手,已经镌刻到了所有海军人心中。
  三年多前,发生在巴士海峡和英国远东舰队在暴雨中硬碰硬来了一下后,虽然损失有些让人头疼,但带来的效应却是巨大的。
  因为在这之前,几乎没有人觉得自己能打败世界第一海军,也没人能觉得撼动那无可睥睨的庞大压力,但随着以两艘主力舰的为代价,却带走了三艘英国主力舰的战果发来,大伙不仅没感觉气馁,反而充满了斗志。
  因为谁都知道,这场海战是在极端恶劣的天气下进行的,海军的技术优势被完全抵消,在那种情况下还能取得如此战果,证明了年轻的新华海军至少在单兵能力,作战意志上已经不输于任何一支海军。
  这是无法再技术和数字上体现出来的东西,部队从上到下都仿佛经历了一次洗礼,在这之后的三年,海军人不断地加强训练,摸索新战法,讨论战术,锻炼单兵能力,大家心里全都憋着股劲,那就是等下一次,一定要给英国人一个深刻的教训。
  所以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准备着,哪怕对手和自己已经不在一个层面,也从不打盹,即便是睡觉时也必须睁着一只眼睛。
  嘟嘟。
  两声急促的汽笛中,航行编队开始发生变化,三艘海参崴级重巡在旗舰航海长的安排下,从雁行护航阵型,迅速切到了运输编队外形成了一字队形,将运输舰和远处的海岸线格外,这意味着战斗即将打响。
  “打开广播。”严子山看看表,向通讯参谋下达了第一个命令,随着通讯舱内几根导线被插入无线电插孔,嘈杂的电流声陡然从安装在舰上各处的喇叭中响起。
  广宇号,是一艘刚下水才一年的大型滚装轮,随着汽车出口量越来越大,目前各家船厂都开始重点关注这种船型,最早生产这种船的台湾造船厂甚至把三个船台都用于了生产它。
  作为新华始创的船型,经过近七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拥有了超过十五艘之多,可以一次将两万辆小汽车运抵客户手中,也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促使了新华国内汽车业的蓬勃发展,据说从利润来说,汽车业已经超越了棉纺,成为了继造船业和电动机外的第三大收入,所以就连广州都开始筹建汽车厂了。
  不过今天它的大肚子里装的可不是汽车,而是足足一千多位全副武装的海军陆战队战士,当吵闹刺耳的电流莎莎声从临时安装在船舱四角的喇叭里响起,正在交谈和嬉闹的士兵们全都竖起了耳朵,好奇的看着为何喇叭会发出这种声音。
  营长李文林(书友救赎客串)和战士们一样看着喇叭,陡然想起了出发时师部开会时说过的场景,猛地站了起来捏紧了拳头。
  “报告,已经接通了。”
  舰桥内,通讯参谋放下电话机的时候,顺手打开了舰桥内的喇叭,电流声也紧接着蔓延开来,每位军官都深深地吸了口气,站直了身子。
  北京外交部大厅内,数以百计的记者云集在一起,早在一周前他们就得到了消息,今天新华首相将有重要讲话会来见大家,但让大家感觉奇怪的是,讲台上居然放了一个类似小型台灯的东西。
  时针走到了十点整,当俄国大使在几位卫兵的保护下抵达会场时,每位记者心头都猛地跳了一下,难道那是……?
  十点零五分,李恩富穿着整洁的西装走进了会场,在众人的目光中缓缓走上了讲台,台下俄国大使喀西尼脸色铁青,似乎早已预料到会发生什么。
  “我很遗憾。”
  “今天之前,我和还没有得到任何答复,他们不愿意归还属于我们的国土。”
  声音从喇叭里传出,回荡在庞大的船舱内,声音似乎有些失真,来源更让人好奇,但所有战士却都慢慢地站了起来。
  “我想,我们被整个世界忽视了。”
  “有人想要孤立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