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调教太平洋 >

第213部分

调教太平洋-第213部分

小说: 调教太平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到欧格纳如此自信,武官却猛地皱起了眉头:“大使阁下,我想情况可能不如您想的那样。”
  “为什么?”
  “因为德国和俄国大使今天已经分别拒绝了继续讨论对策的邀请。”武官刚说完,欧格纳就噗通一声跌坐在沙发上,呆呆地望着指尖的雪茄,咬紧了牙关。
  “那些家伙的速度太快了。”
  ……
  青草依依,烈日当空。
  七月的北京城已是酷暑难耐,驻京德国公馆内,几位仆人正在用竹竿驱赶叽叽吵闹的蝉虫,似乎怕它们打搅了树荫下谈笑风生的主人。
  徐徐的微风,驱散了一些暑气,冯琪用银色的汤匙在茶杯里慢慢地转动着,红茶加牛奶,一贯是英国人最喜欢的饮品,真不知道这位德国大使为何会喜欢这种味道。
  “大使阁下,这是我家公爵大人让我带给您的礼物,我想这份东西应该能让您对德皇陛下有个交代。”抿了一口茶后,冯琪率先结束了谈笑,从身后的手下那里接过一份文件,递给了德国大使。
  德国大使接过文件看了两眼后,嘴角的微笑渐渐转化为惊讶。
  这是一份采购和援建的清单,从普通的钢铁,到成品的构件机床,几乎罗列了德国目前可以制造的所有东西,先不说这些东西价值多少,光是运输恐怕就要集合所有的德国货轮花上一段时间才能办到。
  庞大的采购清单也让德国大使微微皱了下眉头,因为他发现,这上面没有一件是直接和军工有关系的,虽然说里面比如造船和各类机床也可以用于军用,但在使用之前还需要大量的建厂和准备,至于织布机等等,更是完全不搭界的东西。
  最令他惊讶的是,清单里还有数额庞大的轨道钢总价值差不多三百万英镑,近六千万德国马克。
  看完清单后,德国大使终于明白了,李默是铁了心要整个东北三省了,因为这份清单上全是必须的建设物资,至于军事上的连颗子弹都没有。
  “亲爱的冯琪阁下,请恕我直言,公爵大人真不考虑日本的威胁了吗?要知道他们已经到了义州,随时可能威胁辽东和吉林。”德国大使看了眼冯琪,慢慢地合上了清单往桌上一放,眯着双眼说道:“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笔庞大的采购合约,但合约始终是合约,我可不希望公爵大人付了钱,可我们却无法装船运输,因为没有目的地。”
  “呵呵。”
  冯琪爽朗的呵呵一笑道:“大使阁下您真会说笑,我不觉得日本有什么威胁,他们在朝鲜,而我们在辽东和吉林,中间还有鸭绿江相隔呢。”
  他的话让德国大使嗤之以鼻,日本人不危险,你们堵人家家门口干吗?刚才那个小矮子日本大使还来求见,要求出面驱赶堵在东京湾海外的几艘军舰呢。
  不过日本人死活和德国没什么关系,作为德国驻清大使,他最重要的工作是帮助皇帝陛下在这里取得与德国地位相对应的的利益,而不是眼看着英国人在这里横行。
  他可不希望变成两年前的那位倒霉的驻日本大使那样,至今都不知道被德皇威廉二世踢到了那里。
  眼前这份庞大的采购清单,足以弥补之前德国在日本的损失,但问题是,皇帝陛下要的不仅仅是财富和利益,他更想能在远东获取一片落脚地。
  想到这里,德国大使立刻说道:“亲爱的冯琪阁下,德国可以支持公爵大人领导清国东北,但我们需要租借旅顺,金州湾或者营口中任意一处作为通商口岸。”
  “租借通商口岸?”
  冯琪的眼神如剃刀般扫过德国大使,心头泛起了阵阵涟漪,少爷果然没说错,德国人果然是对大清领土怀有野心,难怪他们的远东巡航舰队一直在外海游弋迟迟不回,现在居然还想来趁火打劫,哼其心可诛。
  看着德国大使冰冷的嘴角,早有准备的冯琪挥挥手,取过另一份文件递了过去:“大使先生,这件东西相信您一会非常满意。”
  “哦?”德国大使讶了一声,正纳闷冯琪为何会这么爽气答应租借?连忙急急的翻开了文件,但才看了一眼,整个人都呆住了豁然站起来了。
  “冯琪阁下,你这是……”
  对方这种惊诧的表现并没让冯琪觉得惊讶,因为只要是看到这份文件的人恐怕都会坐不住,就连当初他得到授权时也被吓了一跳。
  冯琪端起茶,一脸的风轻云淡:“亲爱的大使阁下,我想威廉陛下一定是位胸怀天下的伟大皇帝,他肯定希望能德国能够在远东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我家公爵大人才精心准备了这样一份大礼。”
  虽然冯琪说的轻描淡写,但丝毫不能让德国大使觉得满意,碧蓝的眼睛中异芒闪闪,问道:“这是一份大礼,而且相信没有任何人能够拒绝,但我想知道,为什么公爵大人愿意这么做?而且恕我直言,我也不相信你们有能力有实力去实现它。”
  面对质疑,冯琪呵呵一笑:“大使阁下,虽然你我都不是军人,但您觉得靠购买几艘军舰就能打败一支实力相当,而且有着丰富经验的舰队吗?”
  “没有了对马海峡,驻扎在朝鲜的日本军队只是囚笼的狮子,或许它还有锋利的爪子,还有恐怖的獠牙,但您觉得他能冲出囚笼把你撕咬扯烂吗?”
  “您觉得组织几万和清军一样的朝鲜伪军,就能打败一支仅靠千人就阻挡了俄国三万人,其中还有哥萨克骑兵的军队?”冯琪越说越激动,声音也越来越大:“大使阁下,离这场战争开战已经很近了,既然威廉陛下已经等待了那么久,为何就不在多等一年呢?”
  “九州岛,是我们送给贵国的礼物,也是我们做出的一个保证,如果我不能最终不能打败日本的话,那么我们也肯定无法守住东北,那个时候如果我们撤出的话,公爵大人愿意将所有控制地都转交给德国。”
  “真的?”
  “是真的。”冯琪激动地拿起文件,翻到了最后一页:“大使阁下可以看看,这里有一份附加合约,上面有公爵大人的亲笔签名,只要我们败给了日本,那么这份附加合约就将自动生效。”
  德国大使连忙顺着冯琪的手指看去,越看眼睛也变得越来越亮,的确如对方所说,这份关于太平洋军与日本即将开始的第二战胜利后,将鹿儿岛转交给德国管理的文件的确有一个附加,而且上面也真的有李默亲笔签名,写清楚了只要太平洋军失败无法挽回,那么东北三省将会移交给德国管辖。
  “上帝。”
  德国大使的眼睛已经收不回来了,呼吸急促面色潮红,如果说之前的采购清单可以给德国带来巨大的利润的话,那么这份合约就代表着,在一触即发的另一场远东战争中,无论双方胜败,帝国都将获得无法想象的利益。
  这份合约,足够让他成为普鲁士大公。
  “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李默阁下会这样做一旦失去了东北,难道他认为靠夏威夷,还能东山再起吗?”德国大使用力地扯着为数不多的头发,连起码的尊称都忘记了,狠狠地瞪着冯琪,似乎要看穿他的内心。
  面对质疑,冯琪不仅没乱,反而神定气闲目光炯炯:“大使阁下,您不会明白一位海外游子归家的急切心情,为了回家,我们愿意背水一战。”
  “公爵大人说过,我们站在孤岛上,除了战死,没有退路。”
  冯琪缓缓地说完,眼中精光流动,良久后才放下了手中的茶杯,恢复了最初的清淡,微微一笑:“大使阁下,您有足够的时间和国内商量,不过我想提醒一下,如果在谈判开始前贵国依然不愿意支持我们,那么这份合约和之前的采购清单……”
  “我会把它交给第三国,其中包括法国。”
  第六卷 远东第一战 第208章 日本必须退出这场游戏
  “赵东家下货了,谁愿意去?”
  清晨的天津港码头上,一声吆喝打破了宁静,只见原本蹲守在码头边的脚夫和苦力们纷纷向吆喝的方向跑去。
  在天津码头上混饭吃可不是件简单的事,盘着辫子,咬着牙根,光着膀子卸货装货,换取每日里微薄的可怜的工资不说,光是伺候好船主就足够他们头皮麻烦了。
  虽然他们上头还有管事的,但天津卫是什么地方?不仅连着紫禁城,更是大清国京畿的海上门户,来来往往船只中不少都是王爷贝勒们的私货,即便是剩下的,也大都是洋人的海轮大船,这些个主没一个好伺候的,要是打翻了或者弄坏了东西,不死也得脱层皮。
  不过这有例外,自打几年前赵东家来了天津办了家货运行,在这码头边建起了几个大仓库后,凡是搬运他家的货,工钱比别家高不少,东家也和气,而且还包了中午的饭食。
  当初还有几个青皮仗着人多势众,说人家坏了规矩去找茬子,可第二天便被人挂到了树梁上,连官府也没证据。
  加上人家来往的都是大海轮,携带的既有南洋的货,也有洋人的新奇玩意,谁也吃不准是不是有扎手的后台,所以从那以后倒也没人敢惹了。
  这几年来,赵东家的生意越是越来越旺,从以前的半月一艘到如今的隔三岔五便有大海轮前来,倒也让码头上这些苦力们小赚了一笔,连带着赵东家在大家的心眼里地位都高上了不少。
  不过这段日子因为外海突然来了四艘太平洋军的铁甲大舰,不时在天津卫转上两圈,黑洞洞的炮口看着都吓人,所以最近别说京城里的贵人了,就连洋人的船都走了威海那边,可把大家担心得半死。
  现在听到赵东家又要下货了,自然是大家全挤了过来,就连旁边等客的几辆马车都围了过来,看看能不能赚点外快。
  “赵东家好。”
  “赵东家您可是生意越来越好了。”
  “……”
  喧闹的问好后,几位管事便带着大家向码头走去,等到了码头大家才看见,远远地海面上三艘大海轮正在不断地往接驳的小船上吊货。由于天津的码头水浅,还没法停靠这么大的海轮,所以还得用这种老办法,先用小船接,然后再由脚夫和苦力们搬入仓库。
  见到三艘大海轮同时来,大家兴奋有活干的同时,也不禁更惊讶那位赵东家的实力了,要知道这段日子连洋人都被吓走了,不敢轻易来天津卫下货,没想到人家不仅照来不误,还一次来了三艘。
  随着小船接驳靠上了码头,苦力们很快便忘记了刨根问题,一拥而上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但就在此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突然传来,就见到一辆马车飞快的从路旁奔过,驾车的洋人见到苦力不仅不减速,反而扬起了鞭子要抽。
  幸好几位站在搬货的苦力眼疾手快,这才避开了马车和鞭子。见到马车飞快冲向了旁边的码头,苦力们纷纷啐了一口,暗骂驾车的洋人仗势欺人横行无忌。
  回过神的苦力们又重新开始了忙碌,却没看见那位富态的赵东家忽然掏出了一个小巧的千里镜,对着马车和那边码头上的快船仔细的瞅了起来。
  “是俄国人,肯定是喀西尼。走,马上发报给旅顺那边,告诉他们喀西尼从天津登船了。”赵东家看了两眼后,很快又藏好了千里镜,悄无声息地消失了仓库之间。
  喀西尼飞快的登上了临时雇用的这艘法国快船,他是于昨晚接到邀请,请他前往旅顺商谈未来谈判事宜,并且查看被俘俄军情况的,以至于不得不放弃了今天与各国大使约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