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调教太平洋 >

第167部分

调教太平洋-第167部分

小说: 调教太平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大人这都已经是酉时了。”
  “哦?这么晚了?”李鸿章抬头看了看窗外,才发现天都黑了,不由叹了口气:“老了,这一坐就忘记了时间。”
  “中堂大人正春秋鼎盛,怎么会老了。”
  “哎,联辉啊,你就别说好话了,自家事自己知道,老夫这把骨头也折腾不了多久了。”李鸿章又叹了口气。见到他心绪不高,林联辉连忙笑笑:“大人说笑了,如今正值朝中多事之秋,还得靠您来掌舵。”
  “掌舵?”李鸿章微微摇了摇头:“陛下年少,如今又偏宠康有为等维新党人,太后年纪又大了,哎,这摊乱子,老夫还真有些累了。”
  望着愁眉苦脸的李鸿章,林联辉递上了药水,心中却轻轻叹了口气,自从留美归来后,他就一直担任着李鸿章的的私人医生,所以比任何人都了解这位李大人,见他愁眉苦脸,就知道一定是在为朝鲜之事犯愁了。
  李鸿章接过药,一仰而尽,又喝了两口水,缓了口气才说道:“联辉啊,你说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夏威夷太平洋舰队就能纵横四海,而我堂堂大清国,却不得不尽看些洋人的脸色呢!”
  林联辉嘴角动了一下,想起了当初和他一起留学美国,如今已经是夏威夷政务院首席的李恩富,心中又叹了口气,说道:“中堂大人,联辉不太懂政务,不过却知道医理,这小病可用急药,但大病,却下不得虎狼之药,只能徐徐调养!”
  “夏威夷不过几个小岛,还没有台湾大,政务简单,治理起来自然方便。但咱们大清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治起来自然要费事些。”
  “费事?哎!”
  李鸿章嘴角苦笑,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可这要烹出一锅小鲜,却是难上加难,就以如今日本重建海军为例,整整二十多艘军舰,光是万吨的铁甲舰就有十二艘之多,买舰花费折合成白银,足足七千万两之巨!
  眼看着日本人大肆重建海军,可自己屡次三番提出也采购些新舰的计划却都被搁置再议,水师上下更是连维修上次受损军舰的银两都没凑齐!朝中更有甚者还说这是日本人为了对付夏威夷人的,和大清无关,所以不必徒劳浪费钱!这些目光短浅的家伙,难道他们就不明白吗?一旦让日本人喘过气来,打败了夏威夷人,第一个要对付的恐怕还是大清国!
  李鸿章此刻倒是真想不明白那位夏威夷少爷了,他到底是怎么支撑下来的?按照自己的计算,以他手里太平洋舰队的规模,每年光是维护就要几百万两白银了,一个金州卫绿营总兵的儿子,到底哪来这么多钱?!
  想到这里,李鸿章忽然改了话题,笑问道:“联辉啊,听说如今夏威夷政务院那位院正,还是你的同窗?可有书信来往?”
  林联辉正在收起药瓶,听到李鸿章的话,手上动作微微一慢:“前几个月他倒是来了封信,他与我虽是留美的同窗,不过所学不同交情不算深,我也就没有回信。”
  “大人,您为何提起此人?”林联辉停了一下,有些好奇的问道。
  “呵呵……”李鸿章哈哈一笑:“联辉不要多心,老夫没有责问你的意思,只是你这位同窗,最近要派人来了,所以才想问问。”
  “派人来?来干什么?”
  李鸿章从桌上那一份折子,眯着眼睛:“你这位同谊代表夏威夷王国和那个李少爷,给皇上上了折子,希望皇上能开放旅顺和天津卫,促进两国通商,同时还希望皇上能同意太平洋舰队访问威海卫,而且还希望能在山东购买一些土地,用于种粮,供夏威夷所需。”
  “通商?访问?还要购地种粮?”林联辉眉毛一挑,通商倒没什么,但为何偏偏要选天津和威海卫?而且居然还想在山东购地种粮,那位李少爷到底想干什么?
  “前几日皇上已经恩准了他们来商谈通商事宜,让我全权负责接待,我已经将唐绍仪调了回来去接待他们,不过还缺个副手,你说该派谁去为好呢?”李鸿章捏着折子,眉宇间更加深沉了。
  “大人记得汉阳海关道的梁敦彦吗?不如先派他去接待来人吧,他和李恩富在美国时,还有点交情。”林联辉想了想,说道。
  “你是说和你一起留学的那位梁敦彦?”李鸿章想起了这位曾经的留**童。
  林联辉点头道:“梁敦彦在美期间,与李恩富时常有书信联系,俩人私交不错,而且他这些年在海关做事,精通与人交往,所以万一有什么事,也能周旋的过来。”
  “好吧,那就让他和唐绍仪一起去接待那位夏威夷特使,要是办得好的话就把他放到天津海关道,另外你准备下,我要立即去一次旅顺,也该让丁汝昌活动活动了。”
  “大人,恕在下直言,您真的打算和俄国人联手!”林联辉想了想后,还是把憋在心里好久的问题提了出来,在他看来俄国是比日本更可怕的国家。
  “联辉啊,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李鸿章放下折子,从下人手里接过茶杯,继续说道:“但如今日本已经在朝鲜做大,若无人压制的话,等到日本水师重新归来,我大清将永失朝鲜。”
  “虽然俄国人也好不到哪去,不过想来他们要想拿下朝鲜也非易事,若是真打起来,英国人也必定不会让日本输掉此战,只要等两家消耗元气,再等到夏威夷和日本水师打完那一仗,就是我大清收复朝鲜之时。
  “原来中堂大人还是未放弃朝鲜啊。”林联辉望着静坐中的李鸿章,忽然觉得这位支撑了整个国家,推行了洋务运动老人,真的老了!
  “哼!老夫岂是孙毓汶那等短视之辈,朝鲜与安南一样,是我大清南北屏障,如今安南已失,若是在没了朝鲜,就等于自断两臂!所以万万不能……,咳咳……,放弃。”李鸿章说话是有些激动,顿时又引起了老病,咳嗽两声。林联辉连忙上前替他拍了拍背,轻道:“可是中堂大人,您想过没有,自从尼布楚之后,俄国觊觎我大清国土已久,若是让他们进入朝鲜,会不会?”
  “呵呵,联辉放心,俄国已经派来了外交大臣,准备与我签订互助条约一致对日,何况我们还有北洋呢!”李鸿章似乎看到了朝鲜光复,呵呵笑了起来。
  林联辉嘴巴蠕动了两下,却始终没有继续说下去,这位李大人一贯喜欢以夷制夷,以前是拿英国人来压住俄国,现在又想靠俄国来压住日本和英国,可这些个洋人,有哪个是好人呢?
  这不是引狼入室吗?万一俄国人有什么歹心,那不是……
  林联辉又叹了口气,他只是私人医生,虽说有个同知的官衔,可实际上却从来不管政事,所以在想了想后,还是飞快地收起药箱,消失在门外。
  第六卷 远东第一战 第169章 颐和园的奶糖
  颐和园。
  新柳绿芽,百花绽放,四月的北京城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这座刚刚修建一新,气势宏大的皇家园林也迎来了它的主人。
  李莲英弓着身子,小心翼翼的搀扶着慈禧行走在青石的小道上,旁边负责主持修建的雷廷昌微微弯着腰,不时对一些景物指指点点,介绍园子里的景致。
  身后孙毓汶这位军机大臣也陪同在侧,不时赞叹两句,惹来这位大清幕后掌权的老佛爷连连点头。
  到底是年纪大了,又是养尊处优多年,这位老佛爷虽然兴致高涨,也依然感觉有些累了,李莲英见状,连忙说道:“老佛爷,前面就有个亭子,不放在那里歇息片刻,缓缓腿脚再看?”
  “哎,哀家到底是老了,才走这么些道,就不行了。”慈禧叹了声,点点头算是答应了。孙毓汶听到连忙走上一步,拍马屁道:“老佛爷您可不老,这段日子您操心的事多,这不是累着了嘛,只要在这园子静养几日便好了。”
  “莱山你这张嘴啊,呵呵,真会哄人。”慈禧眯着眼睛,似笑非笑道:“不过现如今就是想操心,怕有些人也听不得哀家这把老骨头说的话了。”
  虽已是初春时分,但轻风吹拂依然让人感觉有些凉意,步入凉亭后,宫女太监们立刻端来了火盆,孙毓汶一边帮着李莲英搀扶着慈禧坐下后,一边说道:“老佛爷您多心了,这大清上上下下,谁不得听您的话啊。”
  接过李莲英递上的手炉子抱在怀里后,慈禧这才感觉舒服了很多,忽然问道:“莱山,哀家听说最近皇上经常和一个叫康有为的人走动,你给哀家说说此人。”
  孙毓汶本就不喜欢康有为这种维新党人,听到太后询问,立即添油加醋介绍道:“禀老佛爷,康有为是广州人,师从南海名士朱次琦,其父坐过江西候补知县。”
  “虽是官宦人家出生,可他这些年不思忠君,一心鼓吹新学,主张天下大同,去年来京会试时,还鼓动了数百名举子,上书皇上要挟朝廷不该与日本谈判,应该趁机收服朝鲜,最近他还多次向皇上进言,要废八股,开民智,办新学,听说最近还和一帮举子开办了一个叫强学会的学堂。整日里就是鼓吹维新强学,还说要学英国人。”
  “哼!”慈禧听完,冷哼一声:“天下大同?!他是不是还要鼓动着皇上搬回盛京,由他当家啊?”
  “是啊。”
  听到慈禧话语不悦,孙毓汶连忙添油道:“这老祖宗留下的话,愚民可治,可他康有为如今身为朝廷命官,却偏偏鼓吹要开民智,办新学,这不是违背了祖训嘛!而且这八股乃是朱学精髓,天下举子悬梁苦读,莫不是为了这八股应对,以图忠君报国,他倒好,煽动者皇上要废了!这让朝廷以后如何选拔人才?还如何梳理朝政?!”
  慈禧搂了搂手炉,头上凤钗微微点了两下,吩咐道:“莱山,一会你吩咐下去,这个强学会哀家觉得还是不办的好。”
  “嗻。”孙毓汶连忙点头答应,嘴角喜色一抹而过。
  见到慈禧面色不悦,李莲英连忙对身后使了个眼色,凑到跟前笑道:“老佛爷您别生气,朝廷的事有皇上和孙大人他们呢。倒是这两日奴才得到了一件新鲜东西,正巧今天出来游玩,您尝尝?”
  “哦?还是个吃食?”慈禧面色缓和了很多,笑道:“小李子,你不是要拿那些洋鬼子的东西糊弄哀家呢吧,那些个人洋人,对吃食还真不讲究。”
  “呵呵,奴才哪敢。”李莲英转身,吩咐道:“福德,还不快把奶糖端上来。”
  “奶糖?”不仅慈禧听到这词微微一愣,就连孙毓汶也都来了兴趣,凑趣道:“李公公,这奶糖是何吃食?”
  李莲英笑笑,却不回答,恰好这时见到一个瘦弱的年轻人端着托盘走了进来,见到慈禧和孙毓汶后,连忙跪下问安道:“奴才福德,给太后老佛爷请安了,给孙大人请安。”
  “呦,这是不李公公家的福德吗?都这么大了。”孙毓汶一眼认出了年轻人,正是李莲英在外的养子,连忙笑着扶起来,看了眼他手中像是宣纸包裹着的一粒粒东西,忙问道:“福德,这就是奶糖?”
  李福德知道,这是巴结老佛爷和孙毓汶的好机会,连忙说道:“禀老佛爷,这是不久前奴才去天津时,从一个洋人手里换来的,听他说这东西非常好吃,如今在那个大不列颠国和花旗国也都金贵着呢。”
  “吃货!什么大不列颠和花旗国,那是早些年的叫法,如今都叫英国和美国。”李莲英喝骂一声,脸上却怎么看都有几分喜色,连忙两指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