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天工 >

第57部分

大明天工-第57部分

小说: 大明天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彦当即兑现承诺,告诉夏书吉可以用番薯酿造番薯酒,用黄金菜的原料来酿酒,确实是个大胆新颖的想法,夏书吉听了雀跃不已,迫不及待地要李彦提供材料,供他酿酒。
  夏书吉的父亲也就是夏氏如今的家长,夏熙的大哥夏昊,是个相当霸道的男人,他严禁夏书吉参与酿酒这种事情,据说是要他专心科举。
  夏书吉想要加入夏熙的酒坊,以发挥他在酿酒方面有特殊的天赋,夏熙虽然认可,却有些犹豫,耐不住夏书吉的纠缠,最后还是点头答应。
  看着夏书吉在夏熙身边撒娇,李彦便觉得有些恍惚,再一次搞不清楚这貌比潘安、喝酒赛过李逵的少年,到底是男是女。
  夏书吉本来的意思只要给他一个发挥才华的地方,夏熙却死活不同意,一定要给他两成的股份,还要给李彦三成,自己保留五成。
  李彦知道夏熙真心如此,便也没有推辞,三人一边吃菜喝酒,一边商谈,便将事情定了下来,夏熙将脱离夏氏,自立门户,放弃在夏氏产业中的权利,只要求一些财物补偿,以及一家酒坊。
  然后独自经营这家酒坊,并在天津城中开办一家中档的酒楼,而李彦需要做的,便是设计出一些新的菜色。
  “来,祝三叔马到成功,旗开得胜!”夏书吉举起酒杯,大声叫道。
  在后面喝酒的过程中,夏书吉依然是喝得最多的,前前后后加起来差不多喝了三壶,也就是二斤左右。
  真是个酒鬼!李彦看着夏书吉妖艳如花的脸庞,终于认定他是个“纯爷们”。
  送别了夏氏叔侄,李彦正想去工场看一看,包有才与石柱子急匆匆赶了过来:“少爷,李大为被抓起来了。”
  ————————
  PS:写书是一场恋爱,强推是热恋,上架便是成婚了,推荐一本刚刚成婚,同样是种田流,颇有味道的唐朝架空《唐朝完美生活》,书号:1187031,从西域开始,渐次展开的初唐画卷。
    正文 第七十四回 雕版刻工
     更新时间:2009…6…1 10:02:40 本章字数:2438
  PS:热恋中……草根以更新来展示热度,大家的票票、收藏呢!
  ————————
  “到底怎么回事?”李彦皱了皱眉头,沉声问道。
  包有才抹了把额头的汗水,有些气喘地说道:“是徐贵,徐贵让天津卫的兵丁到处抓人,都被抓去锁钥局了。”
  除了李大为,华夏工场还有两个木匠被抓走了,倒是锁匠、铜铁匠因为工场的活计多,吃住都在工场,并没有被抓。
  “抓去锁钥局,做锁吗?”李彦略一沉吟,冷静地问道。
  包有才见李彦并不着急,不由感到有些放心,点头说道:“是的,听说锁钥局找不到工匠,于是让天津卫抓的人。”
  “那便不会有什么危险,”李彦抬头看了看天色:“今日赶不及了,有才你和大牛说一下,明日一早带几个人,咱们一起去城里,不能看着大为他们吃苦。”
  “柱子,你再去告诉其他工匠,如果没什么事情的话,这几日就留在工场里,不要乱走,让郑书给大家准备些必要的生活用品,饭菜也弄丰盛些。”李彦又道。
  与李家的宅院相比,华夏工场的工房相对比较简陋,以土坯筑墙,茅草为顶,已经建好四排,每排五间,其中三排用于生产,还有一排用来住人,李彦打算以此为基础,逐步建成一个“生活区”。
  李家的工钱看上去要比别处还少,但除了基本工钱,这里还有计件工钱与奖励工钱,将这些都算起来,只要认真干活,所得报酬便会远远超出别处。
  何况这里地工作环境、吃食以及东家对待下人地态度。都要比别处更好。所以工匠们也都愿意留在这里。
  工匠们听说李大为他们地遭遇。似乎也见得多了。并没有什么激烈地反应。对于李彦地安排也是欣然接受。
  这些“游匠”多数是从外地过来地。多少经历或听闻过这样地事情。官府抓壮丁属于劳役地一种。并不是什么大不了地事情。
  与工匠们地平静相比。反而是李彦显得有些紧张。他将包有才、郑书、石柱子、宋大牛、崔石头、李睿召集到一起。商量对策。
  崔石头为人刚毅冷静。在几次冲突中地表现都很不错。李彦提拔他做宋大牛地副手。以弥补后者头脑比较简单地缺陷。
  李睿在作为田庄孙老头助手地过程中。对韭黄、蒜黄地生长情况记录很详细。特别是学会使用游标卡尺和数字统计。体现出相当地能力。被李彦提拔为田庄地副管事。协助郑书处理田庄地日常事务。
  “大家都说说看,怎么才能救出大为他们,”李彦手上握着茶盏,微笑着扫了大家一眼:“要花钱、要找人,或者要怎么做都行。”
  众人相互间看了看,神色都有些感动,要说李大为他们不过是雇工而已,换成别的雇主多数要不予理会,更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石柱子苦笑着开口说道:“东家,这等事也不少见,官府征用劳役,实属正常;唯今之计,也只有送钱,或者找人这两种办法了。”
  李彦见其他人也没有什么别的意见,只好点了点头:“徐贵与我有些过节,有才你拿些银子,让大为他们的家人出面,看能不能将人赎出来。”
  “明日我再去兵备道衙门,找一下贾大人,”李彦将茶盏放到桌上,徐光启与骆思恭,包括刘侨都去了北京,如今也只有去找兵备道贾之凤,看看他是不是顾及旧情,或者愿不愿为民做主了,希望似乎并不大。
  徐贵这种太监由宫里直接派出,地方官根本无法约束,反而是太监能以各种由头,直接向宫里进言弹劾地方上的官员,这就使得太监在地方上的行为愈加恣意妄为。
  或许万历皇帝想以这种方式加强税收的征管力度,只是脱离体系之外,而又缺乏监管,一味信任太监的忠诚与能力,显然是误入歧途了。
  李彦对徐贵的观感可谓恶劣到极点,对于这种肆无忌惮的权力也很是不满,便寻思着有什么办法能将这个徐贵赶走。
  最好是将税监也一并取消,或者是更换一种合理、有序的方式。
  等其他人都走了,李彦单独留下了石柱子、包有才与郑书:“柱子,记得上次招募工匠时,有些刻字工?”
  石柱子不解地看了李彦一眼,点头说道:“是的,当时东家说将他们留下,可以在木作坊雕刻作做事,事实上这两种活计相差极大,他们也做不了什么。”
  “这个我知道,”李彦摆了摆手:“还在便好,让人将他们叫过来,我问些事情。”
  李彦翻看着当初招募工匠时留下的记录,刻字工有三人,木匠中还有几人也有从事刻字工的经历,还有些木匠曾经打造过与此有关的器具。
  李彦将这些木匠都叫了过来,问起刻字印刷的具体情况,这些细节就不是包有才能知道的了。
  从这些人口中了解的情况来看,他们参与的刻字印刷还是以雕版为主,只有一位山东来的木匠,曾在德王府上见过木活字。
  在他看来,相比雕版,木活字的印刷工艺要更加复杂、精细些,但雕刻字模也是不难。
  “那咱们就先刻些字模试试,”李彦对工匠们说道:“从明日开始,便成立印刷坊,你们要是愿意,都调入印刷坊好了,到时会安排你们活计。”
  “有才,他们说的这些工具与材料,你给安排一下,要买的便买,能做的便做,要尽快到位,”李彦又道。
  石柱子他们都有些不解,不知道李彦突然要搞这个印刷坊做什么,又与李大为被抓的事情有什么关系。
  李彦没有解释太多,而是吩咐石柱子回去写几篇声讨徐贵的揭帖:“尽量写得直白些。”
  ——————————
  PS:友情推荐抹布兄的《三国之董卓布武》(书号1214845),穿越成为霸道的董卓,又会带来怎样的三国?美人貂蝉、才女蔡琰,又会书写怎样的美人计?
    正文 第七十五回 满城飞纸
     更新时间:2009…6…1 10:02:40 本章字数:2335
  PS:第二更,求票!求收藏!
  ——————
  与李彦所想的一样,贾之凤虽然客气地见了他,却对徐贵的恶行毫无办法。
  “三娃,你也该知道这些内官,本官是管不了的,”贾之凤面上挂着一丝无奈的微笑,内官横行,地方官上书弹劾往往被视而不见,若是闹得大了,被斥责、处罚的往往还是这些文官。
  譬如来头更大的另外一个太监,曾经闹出临清民变的天津税监马堂,地方官、科道言官交相参劾,终于还是岿然不动,反倒是参劾的文官被罢职不少。
  “本官会让天津卫的官兵收敛些,不再随意抓人,至于已经被抓了的,怕是也无能为力,”贾之凤苦笑道。
  “不过是个把雇工,三娃也不必与那阉人斤斤计较,”贾之凤摇了摇头,不以为然地说道。
  贾之凤对李彦的态度客气而冷淡,他知道李彦与锦衣卫的关系,说起来兴华锁钥坊还是属于锦衣卫的产业,锦衣卫与太监之间的冲突,便似两条狗打架一般,他可不想掺合。
  贾之凤的为官之道便是中庸,只要控制住天津卫,不要将事情闹大便行。
  锁钥局那边也遇上了麻烦,李大为和其他工匠的家人送出不少银子,却连人都没能见到。
  “据那边的人说,锁钥局工场的管事带着面具,怕是陈小旗,”包有才担心陈小旗察觉到李大为他们与李彦的关系反而不好,只能先回来将这个情况告诉李彦。
  李彦点了点头。涉及到他与徐贵、陈小旗之间地恩怨。那便不是钱地问题了。
  “他们抓人是要做锁。暂时不会有什么危险。那就再等等吧。”李彦皱了皱眉头。决心给徐贵一次沉重地打击。彻底解决掉这个麻烦。
  “你们也放心。只要是我李家地雇工。李某一定会尽力而为。不让他们遭人伤害。”李彦对工匠地家人说道。这颇为无力地安慰之语。却也让他们很是感动。纷纷表示感谢。
  石柱子连夜写了几篇声讨徐贵地文章。行文中规中矩。却将徐贵过往地斑斑劣迹写得清楚。李彦不看不知道。看了之后才知道这个徐贵做过地坏事还真地不少。
  既然如此。他也就不用手下留情了。将这些稿纸在书桌上。用钢笔在纸上抄写了一遍。
  石柱子书写时用地是毛笔、竖排。写得很工整。每一列、每一行都对得很整齐。李彦抄写地时候。却是横着取字。又以自己习惯地方式横排抄写。
  由于纸张大小的差异,字与字间距的不同,抄写完成以后,无论是横看、竖看,都只是一堆乱七八糟的字,看不出原来的意思。
  抄写好以后,李彦便拿着两份稿纸去了工场,抽调至印刷坊的刻工与木匠一早便按照李彦的布置,做好刻字印刷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寻找适合作字模用来印刷的木料,李家正在大兴土木,木料倒是充足,工匠们选择了一块硬度适中,而又纹理细腻的梨木板。
  按照正常的程序,木板要经过浸沤或与石灰水蒸煮干燥,以减少木板的变形,如今这块木板已经干燥充分,加上李彦只是做一次简单的尝试,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将就着也能直接使用。
  便由手艺最好的木匠,用刨子将木板的两面都细细刨平、刨光,再锯割成比书页略大的矩形,细细打磨光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