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烽 >

第77部分

天烽-第77部分

小说: 天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彧亦远远扔出雪球:“上下同心,其力断金!”其余众人纷纷握出雪球砸向夜空述说着发自内心的感动话语……

此刻,高勇泪水滚落,这是众志成城的激动、是万众一心的呼应……他知道路已在前方延伸,必须勇敢坚定的走下去,直到生命的尽头!

光和六年(公元183年)一月一日,除夕夜的欢乐气氛尚未散去,玄菟郡府却再次忙碌起来。已经是三郡军政中枢的政务堂于新年首日发出了一份改变历史开创未来的公告,内容只是简单的几句话:乌桓掳掠日甚,边郡不堪其扰,皇上亦为其忧。光和五年十一月,朝廷下旨着各边郡自行筹备钱粮整训郡兵以御乌桓。故,郡太守下令:自光和六年元月一日起,幽州玄菟、辽西及右北平三郡实行临时管制。各郡、县官吏不得擅离职守、百姓不得私离郡境直至新公告下达。

与公告张贴同时,郡兵开出军营将三郡通往外界的所有道路封锁,巡逻队严密巡视郡境,不准任何人逃离。

三郡官吏、百姓被这份公告及郡兵的行动弄得一头雾水,他们猜不出新太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刚刚才减免赋税怎么转眼间又限制出入?

一月三日,百姓迷惑之际,第二份公告下达三郡:自本告示发布之日起,郡内无房无地百姓,无论佃农、贫农、流民、乞丐,凡有男丁能耕种者,均可自愿到郡府登记,由郡府安排耕地、房屋事宜。先到者可优先受领肥沃土地。

此公告自发出之日起立刻在三郡引起轩然大波,街头巷尾议论纷纷,平民百姓自然大喜过望,特别是无房无地的社会底层之人,他们十分清楚土地意味着什么。虽然初次得知此事,许多人持观望态度,尤以佃农最甚。但是,流民、乞丐可不管这些,一窝蜂的涌向郡府,各亭向乡汇聚,各乡向县汇聚,各县再向郡城汇聚,山泉溪水眨眼间变成奔腾大河。幸有高顺提议加派郡兵维持,否则郡府大有被踏平之嫌。

然而,此事虽得到广大底层民众支持,却已然触动世族地主利益。三日傍晚,王德即带领其几位老友一同登门拜访。高勇亲自出迎:“王老族长为何亲自前来?如有急事,只需派人告知,晚辈定当立即赶去。”

王德面色偏冷,以套话做答:“岂敢劳动太守亲临,老朽舍下院小墙薄容不下百姓拥戴。”

高勇听出其中的火气,哈哈笑道:“老族长仍是矍铄健谈,屋里请!”

王德将拐杖重重敲击地上叹息道:“人老了,不中用了。原本指望靠着百十顷土地安度余生,怎知郡府一道命令让这小小的期望化作泡影!”

高勇微笑不语,只将众人引向屋内。待各自落座,高勇直接切入主题:“几位老族长亲自登门,晚辈不好太过客套,只有开门见山打开天窗说亮话。老族长此来定是为郡府分地一事,对否?”

几人同时点头,王德说道:“高太守,招收佃农耕作自家土地是老朽几人家业的根基,且先前支援太守救民的钱粮亦由其所出。如今太守突然下令分给无地农户耕地,不仅贫农、乞丐纷纷争抢,即便家内佃农亦蠢蠢欲动,形势颇令人担忧。如此下去,只怕老朽空有土地却无人耕种,如何度过余生啊!”

高勇倾听,待其抱怨完后才笑道:“老族长所虑者无非是家族产业不保,其实晚辈发出命令之前已斗胆为几位想好对策。在晚辈看来,此对策只能让家族产业日盛。”

王德望向高勇,疑问道:“高太守可否说来听听?太守所想定非寻常人所能知晓!”

高勇解释道:“王族长可知晚辈名下的两大产业——造纸与印刷?两大产业利润丰厚,一个小造纸作坊的年收入顶得上老族长全年卖粮所得,更别提印刷了!”

王德不解:“高太守此话何意?莫非要……”

高勇点头道:“正是,晚辈打算扩大生产规模,邀请几位老族长共同经营。”

王德奇道:“如何共同经营?”

高勇笑答:“有两种方法,其一,以出资方式加入晚辈经营的作坊,按照商定的出资比例分享收益、承担风险。当然也享有经营权;其二,以公开竞买的方式买下造纸方法,自己出钱开办作坊。具体情形晚辈会拿出详细的方案与诸位商讨。”

王德低头不语沉思许久……突然双目一亮望向高勇:“好,王德相信高太守,愿意出钱与高太守共同经营!”其余几人亦各有想法。

高勇摆手道:“郡府官吏虽然可以拥有产业,但是为官之时禁止经营,凡是以权谋私者统统罪加一等。为做表率,晚辈想将造纸、印刷划转到郡府名下,其收入全部纳入郡府府库。当然,这并不影响老族长入资分利。”

王德很是感动:“高太守如此深明大义,老朽定当全力支持到底!”

一月四日,经过改进的纺线机和新式织布机同时制作完成。

旧式纺车由缫丝机演变而来。一次只能纺出一根线,效率很低,直到宋元时期黄道婆将其改进之后才获得长足进步。而高勇画出的图纸是根据书本及电视中所见,以英国“珍妮”纺纱机(可同时纺八根线,发明于1764年。)及黄道婆的三锭脚踏纺车(可同时纺三根线,发明于元代元桢年间。)为模板画出的两种纺线机,再辅以自己高中时所学的齿轮传动与机械构造知识加注的详细说明。故此,新式纺线机有两款,只需选出综合效率最高的即可。

旧式织绫机有一百二十个蹑(踏具),人们用脚踏蹑管理它,织一匹花绫得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后来,这种织绫机虽经多次简化,可到汉末三国时,仍然是五十根经线的织绫机五十蹑,六十根经线的织统机六十蹑,非常笨拙。高勇所知的现代织布机全无用武之地,于是干脆抄袭几十年后马钧的发明,以其改进的织绫机为原形所画,效率比同时代的织绫机大为提高。

几名老木匠怀着激动的心情看着亲手打造的两样“宝贝”在工人的操纵下开始工作,更加紧密结实的麻线和棉线在纺线机的运转声中不断延长,工人熟练的将线头导入织布机上,随后在织布机“咔嚓咔嚓”的欢叫声中质量上乘、厚实柔软的棉布被一寸寸生产出来。

最令众人惊讶的是纺线机的超高效率——一次竟同时生产八条线,而织布机不仅简单易操作,织布效率更是大大超越同时代的其他器械。

轻揉如此质优的布匹,高勇心情难以名状,这是跨时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虽是生产力提高的一小步,却是初级产业化进程的一大步!

第二卷 立足东北 第八章 效法强秦(下)

一月五日,第三份公告下达:郡内女子年龄在十六岁至四十五岁之间无论婚否均可到郡府登记申请进入郡府织布工坊做工,有纺线、织布经验者优先。工钱预定按月结算,具体方法另行通知。

与此同时,一道密令送至赵胜手中,要求其加派人手赶赴南方各州贩卖纸张书籍的同时大量收购麻、棉、丝等纺织原料,并开始秘密收购粮食、铜、铁等物资囤积。赵胜将密令与公告联系在一起,立刻明白到高勇的用意,不禁赞叹高勇的手笔越来越大。

这是一份最怪异的公告,居然以郡府的名义召集女工开办织布工坊。在家纺线织布也就算了,毕竟那是几百年流传下来的老规矩。可是如今竟要将这种自给自足的方式改为集中生产,换句话说女子不可以轻易露面的保守规矩将被打破。

荀彧非常不解,得知消息后连夜由辽阳赶回,大清早第一个踏入郡府:“主公,这个郡府开设工坊招收女工是怎么回事?”

高勇伸个懒腰笑答:“荀公莫急,看你双眼通红满身尘土想必是赶了一夜的路,快进屋内歇息一下。”

荀彧毫不理会仍旧说道:“男主外女主内,此乃先古之礼法圣贤之教喻,怎可轻易破除?纺线织布只在自家屋内即可,何故召集一起徒生是非?”

高勇知道硬来不得,只好解释道:“荀公所言仅代表一家之辞,平心而论并无太大过错。但是,于国于民却也无甚好处。试问:一女子在家中又纺线又织布,生产一匹布需多少时间?”

荀彧考虑一下回答:“约在两月上下!”

高勇微笑:“如此推算两名女子至多生产两匹布。但是,如使一人专责纺线,一人专责织布,再辅以新式器械,荀公认为产出又当多少?”

荀彧稍愣,摇摇头:“不甚清楚。”

高勇拉着他走到摆放新式纺线机及织布机的房间指点道:“这是刚刚制造出来的,有了它们同样的人力可以生产出几倍的布匹。换句话说两个人两匹布大约只要半月而已!”

荀彧立时目瞪口呆!

高勇继续道:“效率提高,布匹价格自然下降,于国于民岂不都是好事!将女工集中劳作利于材料转运统一管理,还可控制质量,造出同规格同样式的布匹,且女工一起工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更能提高效率。倘若令其在家中劳作,此等好处皆无,事倍功半啊!”

大户人家的女人自然用不着抛头露面从事生产,可贫苦人家及中下层百姓却顾不得这许多,只要能赚钱糊口什么活都可以做,挨饿的时候他们才不在乎什么礼数呢!一时间,郡府的门槛几乎再次被踏平!

一月七日,第四道公告下达:凡郡内木匠、铁匠、泥瓦匠及有此技能者需在两日内到所属郡县登记,等待郡府统一征调。

一月九日,第五道公告下达:凡郡内有志从军、身强体壮、勇武过人年龄介于十八至三十岁之间者均可到郡城申请参军。

一月十日,三郡开始正式分配土地。首先由郡城周边平坦肥沃的土地开始,每丈量出五十亩即设桩划界,每块土地均呈条状以便尽量保证拥有同样面积的肥沃土地。沿河划分的各地块之间留有水渠通道,以便开春后修建灌溉沟渠。

三郡贫苦百姓激动不已,这土地是他们祖辈梦寐以求的。在这贪官污吏横行朝不保夕的时代竟然有官府给百姓发放土地,尽管契约里强调该土地归郡府所有,但是对于百姓来说,它归属谁都无所谓,因为契约中明确写着不收租税,并且有效期长达五十年,也即是说这辈子甚至子孙都不用再为无地耕种而发愁。

拿到地契的百姓第一时间所想到的即是拉家带口到郡府门前叩拜,并且至此才明白第一道公告不准百姓私离郡境的用意。

此举开创土地国有化先河,并在契约中明确写出只在本任太守治下才能生效,换句话说下一任太守到来此份地契将会失效。由此,百姓们为了自己的生计着想,只有彻底坚定的支持新太守治下的郡府才能保证有土地可以耕种!于是,民心得到空前的凝聚,三郡内百姓对高太守的崇拜更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征兵公告发布后,每日均有数百人应征。而到郡府登记的妇女更达数千人之多,可见因为土地一事,百姓对郡府的信任得到极大提升。面对这一切,荀彧无言以对,民心所向神佛难阻。

同日,三郡木匠、铁匠、泥瓦匠开始向玄菟集中。高勇下令征集闲散男丁组成伐木队开始砍伐树木为即将开始的各项工程准备木料。来自未来的高勇相当清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过度砍伐会导致气候异常、水资源匮乏直至沙漠化,于是在下达砍伐森林的命令同时亦随同下发指导手册,详细说明如何保护古树、如何保护水源地、如何保护稀有树种、如何分批砍伐等知识。

此外,高勇又令裴石组织人力在适宜种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