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烽 >

第4部分

天烽-第4部分

小说: 天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飧龃笕甯愫霉叵蛋菟Γ庋慈绻芄徊渭诱魈只平砼崖业氖焙蛞材芄环奖阋恍褂欣寐驳拿埠谜腥瞬挪皇恰H缓缶褪遣嚏叩母。庖淮稳肥导搅瞬嚏撸墒钦飧霾嚏咧欢允楦行巳ぃ愿哂略蚴鞘值睦涞憷思妇浜缶退涂停媸堑模×抵械拇竺琅嚏拿娑济挥屑剑奁

几天忙碌下来,高勇已经对这里的这些个大官彻底的死了心了,一个个拽的跟二五八万是的!特别是司徒王允,见到高勇后不但没有一般意义上的鼓励,反而直接训斥道:“听闻你在幽州刊印的第一本书是《战国策》,这该作何解释?是不是你想我大汉像东周一样四分五裂啊?”一句话吓得高勇心中打鼓,急忙辩解道:“大人错怪小人了,那时我正打算刊印新书,恰巧一个朋友前来探访,他就说一直想要《战国策》,于是小人就……”

“算了,量你也没有那个胆子!”说到这里,一个仆人在王允耳边低语数声,之后高勇就被请出了王司徒府。一气之下高勇谁的家也不拜访了,安静得在客栈里研究天书。

不到半个月,朝廷的任命文书总算下来了,玄菟郡太守并兼管右北平郡、辽西郡(PS:也就是说后两郡朝廷不再派官员。相当于变相的管理了三郡。),还是很赚的。高勇打点了些钱给那些小鬼后,收拾了行装开始了寻找武将之旅!

作品相关 第五章 辽东边地(非正文,偶也不知道这是什么)

高勇一行人经代郡、潘县、居庸,最后在七月回到了蓟县。在城门口,提前得到消息的荀彧和赵胜等人远远看到高勇后,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急匆匆迎上前去。在高勇车前,深深施礼,“恭迎主公!”高勇急急跳下车,伸手相扶,眼含泪光看着荀彧和赵胜,高兴的说道:“辛苦荀大哥和赵大哥了。。。。。。”其后更因哽咽而再说不出话来,荀彧和赵胜二人也是紧握高勇,泪光闪闪。这一幕看的沮授、高顺也为之动容。

刚回到高勇的家,就听见一声:“勇哥哥——”苏雪莲从正厅跑了出来,一下子扑入高勇的怀内,呜咽着道:“勇哥哥,雪莲——好——好——想你。”看着已经长高了许多的苏雪莲,高勇紧紧将她抱住,轻声地说道:“我也想雪莲啊!呵呵,好了,不要哭了。让别人看见多不好啊。小泪人——”苏雪莲抬头看看其他人,脸腾的就红了。扭头就跑回了自己的屋子。看的众人都有了笑意,一扫路途的劳累。

进客厅,分宾主落座,高勇先是介绍了沮授、高顺。荀彧在刚才城外迎接高勇时就已经注意到这二人,第一眼就看得出他们都身怀经天纬地之材。于是荀彧起身,向高勇一拜,祝贺道:“恭喜主公得此名将良相!”这句话说得一向严肃的高顺都有些动容,面色微红。这世间谁不想封侯拜相啊!沮授、高顺急忙说道:“荀先生过奖。。。。。。”

高勇看着他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缓声道:“诸公就不要客气了,还是由我来说说这一行的经历吧。”然后就将如何遇匪徒,如何被赵云所救;赵云、赵青如何被老人收徒,随之修行;在洛阳的经历;继之沮授的考验,高顺的义胆。足足说了有2个时辰,直说得众人忽而眉头紧锁,忽而畅怀大笑。“下面我来说一说我的计划,请诸公给予指点。”高勇清了清声,“现在我已拿到了三郡的治权,但是,凭我们现在财力势必无法支持三郡同时建设,因此我打算先以玄菟郡为中心,开始我们的计划。”荀彧疑惑的问道:“财力问题我是知道的,只是不知为何要在玄菟,辽西不是也很好吗?”

高勇解释道:“以玄菟为中心便于封锁消息,因为渔阳的公孙瓒和辽东的公孙度因为我的关系没有能够拿到这右北平和辽西郡的治权,所以其对我肯定会严加监视,一旦出现异动准会上报朝廷。选择玄菟郡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我先不做回答,等到了那里,诸公就知道我所言非虚了。此外,我想按照三权分立原则,重新构建三郡的管理机构,而这个工程相当的庞大,需要兼顾到各个方面。这虽然辛苦却可以忍受,就是怕有人不满,暗中向朝廷通风报信,毕竟现在我们的羽翼未丰,还不能够妄动。”

“这个好办,主公就说这是为防外族入侵,临时措施罢了。等到小有成就后,就算我们想改,那些受到好处的百姓也不会答应,呵呵!”沮授微笑着说道。高勇点了点头说道:“如此甚好,过几天我会写出一个完整的计划书,这其中包括各种制度的建立、程序的设立,还有建立新军,建立学校等等。这些都要仰仗诸公了。赵大哥则主抓商业,我会再建立一些新工厂,好让我们有足够的资金来完成我们的计划。” 赵胜开口道:“主公放心,我一定让我们得东西卖上好价钱的。”高勇感激的看了下赵胜,而后继续说道:“新军的设立我会与高将军商量。”定下策略后众人各自回家。沮授、高顺、张倩儿则暂时住在客房。

接下来的几天将蓟县的一切收拾妥当后,高勇便向着自己的根据地玄菟郡进发。一路上,想着自己的种种经历,看着一脸欢快的苏雪莲,高勇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小的时候在父母的身边撒娇的样子。

刚到玄菟郡,高勇并没有急于进行交接,他将沮授等人找来说道:“诸公我有一事需要大家协助。这就是在十天内想办法将这玄菟郡的各级官员的情况摸清楚。”沮授眼光一闪立刻笑着问道:“主公是不是打算上任之后先来一个彻查,将不法之徒一律处决?”高勇点头说道:“没有错,如果不进行摸底就直接上任的话肯定在短时间内无法发现问题,而且我们还要进行革新,这种事情一定要找可靠的人来办,否则很有可能会前功尽弃。另外还有一条为了能够让百姓切身的感受到法治的好处,必须要进行一次公开审判,在百姓面前见那些平时作威作福的贪官污吏统统处决,即可以震慑其余的官员,同时也可以获得民心。”荀彧笑着对沮授说道:“沮先生,我说的没有错吧。主公果然是天赋奇才,想的如此周到。”沮授赞同道:“确实如此,此所谓未雨绸缪,我越来越感觉到主公深不可测!”高勇却是不为所动,只是说道:“不是什么未雨绸缪,而是有那么多的前车之鉴啊!”心中却想:“我看了那么多的官场戏、宫廷戏,什么勾心斗角、什么争权夺利我是再清楚不过了!”众人商议已定就开始分头行动。

于是在玄菟郡的各个村镇就不断有人打听与当地官员有关的事情,无论大小巨细。而且这些人还在悄悄地收集证据与证词。高勇主要是调查奉阳及其附近的村镇,因为在那里高勇亲眼看到乌丸入侵而当地官员居然不派一兵一卒。这一次进入奉阳后,高勇直接到曾经吃过饭的那个酒店,边吃饭边听里面的人说话。在旁边的桌子上恰巧坐着几个差官,其中一个说道:“王五哥,听说了吗?我们要来一个新太守。”王五哥不屑的说道:“窃,听县令说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花了大价钱买的。”另一个差官接着道:“可不是吗,才一个十五六岁的娃娃都能够当太守,真是天大的笑话。”王五哥却是摇摇头,小声说道:“不要掉以轻心,最近各个镇子都有人打听官员的政绩,那些人似有所图啊!”“还是我们刘县令聪明,让我们先行通知各个村镇,这样我们就高枕无忧了。哈哈!喝!”

听着他们的谈话,高勇心中冷笑,放弃了在明里收集情报的打算。于是每当天入黑后,高勇就在当地人吃晚饭的时候走进普通百姓的家中,接着要水或是借住等借口不断的了解情况;有时还到田间地头去向那些农民打探。随着调查的深入,高勇越来越想将这个刘县令杀了。这个刘县令本名刘明,也是一个花钱做官的人。他刚刚上任就加税三成,随后开始征收城门税、用水税、人头税、耕地税以及抗敌税,并且在奉阳城内无恶不作,欺男霸女。三年前他在街上巡游看到了一家正在举行婚礼,他径直而入,发现新娘子很有几分姿色,于是就在新婚洞房内将新娘糟蹋。。。。。。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民变,后来是靠调来的郡兵才勉强将事态压了下去。

十天后,带着累累罪案,高勇回到了玄菟。而其余几人也都拿着厚厚的证据,每个人都是面色沉重,气氛异常。高顺愤愤道:“这里简直无法无天,纵兵抢劫、杀人放火,那些郡兵比强盗还要狠毒。”沮授也生气地骂道:“我去的高显还不止如此,当地的县令勾结夫于人不断的劫掠疆界附近的村子,造成那里民不聊生,常常是三五十里碰不到一个村子,即便遇到也是。。。。。。唉!”高勇看了所有的情况,总结道:“这里的情况要比我预想的严重许多,既然如此那就一不做二不休——”几个人同时看了过来,高勇狠狠地说道:“先把兵权夺下,而后就是一个字——杀!轻罪者杀一人,重罪者杀其全家!”众人都感受到高勇身上那种霸王才有的杀伐之气。高勇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荀大哥负责找一些合格的人员作候补官员,报一个名单给我。沮先生和我开始整理罪案,一一定罪。而高将军要在短时间内控制住军权。对了,我还要给你推荐两个人——魏明、秦二狗。”随后就讲出了自己在玄菟的所见所闻。高顺听罢,赞扬道:“讲道义,爱民如子,是一个好汉!”

次日接手官印后,高勇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而是让一切照旧。正当各地的官员不断猜疑的时候,高勇突然宣布任命高顺为玄菟郡都尉,同时兼管辽西郡和右北平郡的郡兵。此外还提拔了魏明和秦二狗。魏明和秦二狗得到任命书时都不知所措,他们不明白这个新太守怎么会单单挑中他们两个人,当他们被带到太守府时,也是一片茫然。高勇看着国字脸魏明仍然是那么威武不屈的样子,心中深感欣慰。淡淡地说道:“你二人我曾经见过一面,印象十分的深刻。我调你们不为别的,就为了你们能够威武不屈、富贵不淫。”魏明听到高勇如此赞誉有些感动,毕竟这些年都是因为这八个字才让他一直不得晋升,“谢太守大人!”高勇继续说道:“秦二狗,你还没有改名字,这个名字不好。这样吧,如果你不介意我给你该下名字。秦。。。。。。秦。。。。。。对了!就叫秦风!秦军彪悍之风!如何?”秦二狗完全没有想到这个年轻的太守如此平易近人,眼睛湿润着说道:“秦风愿为太守大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高勇摆摆手,说道:“我不要你们赴汤蹈火,我只要求你们能够爱民如子,治军严谨,为官清正,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二人同时跪地高声道:“誓死追随大人!”

一个月的时间,高顺在魏明和秦风的辅助下借着十余次剿匪行动将三郡郡兵中那些兵痞、怯战、临阵脱逃、抗令不遵、欺压百姓和与敌相通者统统正法,无论他们是什么人的亲属。这个行动让三郡官员震惊,让三郡百姓欢心鼓舞。

光和五年(公元182年)九月初一。这一年不知为何,辽西、右北平和玄菟三郡在秋收之际获得了一个多年少见的大丰收。就在百姓为这样的丰收而感谢上天的时候,一条太守发布的布告令三郡百姓如堕雾中。这就是:九月十五,玄菟将要举行公审大会。百姓们都不知道这个公审大会是什么会,要审什么人。而各地官员不论大小一律必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