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烽 >

第32部分

天烽-第32部分

小说: 天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时间紧迫,众人加快了脚步。来到东门时城门已经关闭,高勇见到这种情况大是着急,对高顺说道:“高郡尉,要不要打出去?”

高顺仔细的察看守门士兵的情况,摇了摇头:“不行,我方人数太少,恐怕难以取胜。贸然出击反而遭致暴露。”

沮授也同意道:“高郡尉说的没有错,现在不宜硬攻。”就在几人苦思对策的时候,把守城门的士兵好像发现了这边的异常,紧接着一个军官带着几个兵走了过来。

高勇等人见状纷纷拔出刀剑严阵以待。很快那个军官靠了过来,就在高勇准备发出命令的时候,高顺突然摆手并且将剑放了回去。

高勇正自奇怪,却见高顺走了过去与那个军官相拥。很快高顺带着那个军官过来并且介绍道:“高太守,这位是我的好兄弟宋宪。”高勇一听立刻想起来这个宋宪正是吕布的部将之一,急忙上前见礼。

宋宪说道:“在下已经听说了高兄弟的事情,杀得好,替我们出了一口恶气。不过现在你们必须赶紧出城,刚才县丞下了命令:全城戒严,捉拿高兄弟。”

高顺叹气道:“我也正为此事发愁。”

宋宪一摆手说道:“别担心,听到捉拿命令后,我立刻赶到这里,你们赶紧随我出城。”众人一听喜出望外。

在宋宪的帮助下连夜出了城,直到确定没有追兵后,高勇才让大家就地宿营。众人围坐在一起,高勇说道:“宋队头为了我把职位都给丢了,我们十分的过意不去,不知宋队头将来做何打算?”高顺也用同样的目光看着宋宪。

宋宪回答道:“没有什么,这里的活在下早就不想干了!出来之后,打算到太原去投奔我的兄弟魏续,他现在正在太原刺史丁原手下做事。”

听到魏续高勇猛地想起来这个魏续好像是吕布的妻弟,顺势问道:“宋队头可曾听说过吕布此人?”

宋宪略微点了下头,说道:“听说过,他是魏续的上司。现在也在丁原手下,任书佐。”停了一下,宋宪转头问高顺:“高兄弟要不要与我一同前去?”

高顺看了一眼张辽,摇头拒绝道:“多谢好意,不过在下已经答应高太守随他去玄菟。”宋宪露出了一丝失落的神情,高顺也有些落寞。

高勇将这一切看在眼中,对这宋宪说道:“此去玄菟,在下要处理三个郡的政务,且地处边塞,时常与外族交战,十分需要像宋队头这样的人,不知宋队头能否屈就先做右北平郡的郡尉?这样便可以继续与高将军在一起了。”

高顺显然没有想到高勇会想的如此周到,宋宪也是一愣,毕竟现在他只是一个城门官,郡尉那可是一个相当大的官呢。只见宋宪闭目思考了片刻,最后回答道:“谢谢太守好意,不过在下已经决定另闯一番功业。”

高顺用一种难以说清的眼神看着宋宪,许久才说道:“一路平安!无论如何我们都是好兄弟。”

第二天宋宪告别了众人向南走,高勇等人继续向东赶路。而他本人却由于得了两员大将而兴奋的全无累意,不断地与高顺谈及军队的装备和战术。

一天夜里高勇来到帐外,如今已是七月天了,树林里凉风习习,说不出的惬意。看着满天的星斗,高勇发出了一声感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好,有气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堪称千古名句啊!”听声音就知道是沮授,“长野漫漫,无心睡眠,我以为只有我一个人如此,想不到沮公也是难以入眠啊!”高勇没有回头,轻声说道。

“呵呵,睡不着的不只主公和我,还有高郡尉呢!”高勇回头一看,果见沮授旁边还站着高顺,不过高顺脸上则尽显崇敬之色。

高顺躬身施礼道:“高顺见过太守!”

高勇摆摆手说道:“不必多礼,我们私下里都是朋友,来到这里坐。”说着手指指两旁,那二人先是一愣,而后面露欣慰之色,坐在了高勇身侧。

“高郡尉,这些年住在边塞,对于匈奴骑兵的作战方式了如指掌,不知你对匈奴骑兵有何看法?”

高顺望了望星空,似有所思道:“匈奴骑兵强在一个快字上,其凭借马力优势,来如风,去如电,在这茫茫的草原上飘忽不定。而且匈奴人的作战补给相当简单,马奶和肉干足矣,这一点不像我们汉军需要粮食、灶具那样麻烦。兼且他们的骑兵十分擅于长途奔袭作战、机动合围,战术多变。但匈奴兵也有缺点,防护差,普遍是皮甲,挡不得我大汉的强弓硬弩;野战虽强,攻城却弱。”

高勇向着高顺点点头,表示同意,而后开口道:“高郡尉,如果有一只军队,骑士与马匹皆身着防护强劲的精钢铠甲,马匹铁甲固定有倒钩长刺。骑士以长枪、马刀为武器,冲锋时以长枪前刺,近身以马刀劈砍。你认为可行否?”

听着高勇的描述,高顺沉思片刻,很快掩饰不住兴奋之色,闭上眼睛,想象着如果自己指挥着这样一支部队,那该是何等的威武!高顺道:“高太守,这种骑兵可以称为重甲骑兵,其利于战阵冲刺,攻破敌阵的正面,去敌士气。唯其重甲亦使得机动力下降,所以还需要一支弓弩轻骑兵予以配合,方可无敌于平原野战!史书上记载秦曾经有过这样的骑兵,但后来不知所踪。”

高顺继续说道,“不过这样的铁甲却需要相当的人力和财力,即便现在的大汉也难以维持,还有便是太守所说的精钢铠甲,凭借现在的工艺能够造出好剑已经很不容易,至于那要求更高的精钢铠甲……难矣!”

“好,高郡尉果然见解独到,等到了玄菟郡,由你负责组建训练这样一支无敌劲旅!然后我们便要放牧草原,让那些外族臣服!至于说那种精干铠甲吗,到时候我自会造给你用!”

“主公!如有这种铁骑,高顺定当消灭匈奴,让大汉边疆永保太平!”高顺转身单膝跪地,激昂道。惊起林中飞鸟,扑棱棱飞向夜空!

看到高顺那忠贞的样子,高勇心中无限感慨:吕布空有这样的猛将而不能用,实在是暴殄天物!“高郡尉请放心,在下答应的一定会做到。而且除了这样的骑兵,我还打算组建一支重装甲步兵,专门用于对阵攻城作战。到那时。。。。。。”

第一卷 初到三国 第五章 边地风云(下)

高勇一行人经代郡、潘县、居庸,最后在七月回到蓟县。城门口,提前得到消息的荀彧和赵胜等人远远看到高勇后,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急匆匆迎上前去。在高勇车前,深深施礼,“恭迎主公!”

高勇急忙跳下车,伸手相扶,眼含泪光看着荀彧和赵胜,高兴的说道:“辛苦荀兄、赵兄了。。。。。。”其后便因哽咽而说不出话来。荀彧和赵胜二人也是紧握高勇,双眼泪光闪动。这一幕看得沮授、高顺为之动容。

来到院门外,远远地听见一声:“勇哥哥——”苏雪莲从正厅跑了出来,一下子扑入高勇怀内,呜咽道:“勇哥哥,雪莲——好——好——想你。”

看着悄然长高许多的苏雪莲,高勇紧紧将她抱住,轻声道:“我也想雪莲啊!呵呵,好了,不要哭了。让别人看见多不好……小泪人——”

苏雪莲昂起头看到其他人,脸腾地红了。扭头跑回了自己的闺房。看得众人面含笑意,一扫旅途的劳累。

进客厅,分宾主落座,高勇先是介绍了沮授、高顺。荀彧在刚才城外迎接高勇时就已经注意到这二人,第一眼已然看出他们的不凡,一个身怀奇智,一个勇武刚毅。

荀彧当即向高勇祝贺道:“恭喜贤弟得此名将良相!”这句话说得一向严肃的高顺都有些动容,面色微红。这世间谁不想封侯拜将!沮授、高顺急忙说道:“荀公过奖。。。。。。”

高勇看着他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缓声道:“诸公不要客气,还是由在下来说说这一行的经历吧。”然后将如何遇匪徒,如何被赵云所救;赵云、赵青如何被老人收徒,随之修行;在洛阳的经历;继之沮授的考验,高顺的义胆。足足说了有2个时辰,直说得众人忽而眉头紧锁,忽而畅怀大笑。

高勇清了清声切入正题:“下面来制订今后的计划,请诸公各抒己见。三郡治权现已到手,但凭现在的财力势必无法支持三郡同时建设,因此勇打算先以玄菟郡为中心,开始整顿计划。”

荀彧疑惑道:“财力问题彧知晓,只是不知为何选中玄菟,辽西同样大有作为呀?”

高勇拿出一份自己描绘的极其粗略的东汉地图解释道:“以玄菟为中心便于封锁消息,渔阳的公孙瓒和辽东的公孙度因为在下的关系没有能够拿到这右北平和辽西郡的治权,故此其对三郡定会严加监视,一旦出现异动必会上报朝廷;选择玄菟还有另一个原因,此处先不做回答,等到了那里,诸公便可一目了然。此外,勇打算重新构建三郡的管理机构,这个工程相当的庞大,需要兼顾到各个方面。虽然辛苦却可以忍受,唯虑有人不满,暗中向朝廷通风报信,毕竟现在实力弱小,尚不足以为发展提供保障。”

沮授指向北方乌桓二字,微笑道:“此点容易,主公只说这是为防外族入侵临时措施罢了。等到小有成就后,即便主公想改,那些受到好处的百姓也不会答应,呵呵!”

高勇点点头赞道:“如此甚好,几天之内勇会写出一份完整的计划书,其中包括各种制度的建立、程序的设立。这些都要仰仗诸公了。赵兄主抓工商,勇尽量筹集资金建立新作坊,好让三郡建设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撑。”

赵胜开口道:“主公放心,胜一定让书籍纸张卖上好价钱,为建设玄菟提供充足的钱财。”

高勇感激的向赵胜点头,而后继续道:“新军的设立勇会与高郡尉协商解决。”定下策略后众人各自回家。沮授、高顺、张倩儿则暂时住在客房。

接下来的几天,高勇与高顺一起将全部下人集合,同时又派人在附近以招工的名义聚集千余无地流民于城外河边的作坊院内。

高勇站在台上高声说道:“你们当中或许有人听说过我。不错,我便是这里有名的富人——高勇!”

底下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贫苦之人只是冷冷地打量着台上这个其貌不扬的少年,除了几人发出闷笑外,大部分人的脸上写着两个字:冷漠。

高勇扫视一周,继续说道:“但是,与那些富人又不同,他们为富不仁、见利忘义,而我——高勇却想让所有勤劳的人富起来,都不再挨饿,都有美服穿。”

这句话引起了共鸣,底下人纷纷昂起头紧盯高勇。

高勇用和蔼的语气说道:“致富需要勤劳,你们能不能做到?”

底下人面面相觑,许久方才呼喊道:“能,什么苦都吃了,不怕了!”

高勇赞叹一声:“好!有家之人站在左边,无家之人站在右边。”同时,一股饭香飘来,引得众人齐刷刷望向门外。很快,马车停下,十余工人将大桶大桶的饭食、菜肴搬进院内。只看的两边饥饿之人蠢蠢欲动,如果不是威严的高顺带人巡视,只怕他们早就一哄而上争抢夺食了。

待一切就绪,高勇说道:“不许说话,每人领一个碗,然后去打饭,记住要排队,每人都有,不许争抢。但凡违规者立刻驱赶出去!”

听到可以吃到这样的美食,所有人——包括男女老幼纷纷安安静静地排队取碗打饭,有些人领碗时对着高勇叩拜,有些人吃饭时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