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烽 >

第159部分

天烽-第159部分

小说: 天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羲牡刂窘栊恕⒘啥皇痪倩髅鹫糯浚部沙么讼魅醺哂拢奖憬葱惺隆?墒敲幌氲礁哂滤坪踔佬┦裁矗翊蚍⑵蜇ひ谎屠凑饷匆坏愕懔耸拢

接到钱粮当天,刘虞破口大骂:“无耻小儿!翅膀硬了!就这么点……哼!怪不得皇上龙颜大怒,看来此子真有不臣之心,搞不好会是第二个张纯!”声音越来越小,到最后几不可闻,唯有身体一抖。

兵曹从事邹靖劝解道:“刘州牧消消火!离任不久的刘刺史也没少受他的气!今年幽州大旱,州府向玄菟调用钱粮接济百姓,可那高勇……”

刘虞打断他问道:“是不是只给一点?”

邹靖叹口气,无奈道:“给一点倒好了!他是一毛不拔!”

刘虞大惊:“什么?竟敢违抗上命!为何不派人彻查?小小玄菟竟如此厉害?”

邹靖给刘虞端了杯水答道:“彻查?刘州牧初来此地不明就里。黄巾乱后幽、冀二州元气大伤,哪有余力?刘刺史每提及此事都忍不住落泪。为此,刘刺史数次上书朝廷要求惩治高勇,可那奏章如泥入大海全无消息。彻查也弄了几回,不是专员遭乌桓劫杀,就是稀里糊涂犯案被抓,但凡回来的都异口同声说玄菟全无问题。右北平太守赵胜、辽西太守沮授似乎与高勇一路货色,各级官吏皆被其笼络,最令人担忧的是高勇深受玄菟百姓拥戴,哪怕为其而死也在所不惜!况且,高勇如今多出辽东、乐浪二郡,郡兵上万,已经……唉!”

刘虞长叹一声,走出门外望向玄菟方向伤感道:“列祖列宗啊,大汉何以至此!百姓拥戴?百姓拥戴就可以无视朝廷命令?”说到百姓拥戴,刘虞不禁全身一震,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

为筹措钱粮,刘虞一连数日寝食难安。现在的幽州西部五郡人口流失严重、兵员不足,无论富人、穷人都争先恐后迁入右北平,弄得现在州府税收锐减,若不是东部五郡按时足额上缴,只怕维持都将成为问题。至于兵力到没有太大问题,渔阳郡边军加郡兵有两万,蓟县郡兵六千,加上上谷、范阳能凑出四万兵马。可是,若他知道高勇手中拥兵近十万不知该作何感想。

这一日,刘虞正在府内写信请求冀州和并州给予援助。这时下人来报,有一名叫刘备的人前来求见。刘虞闻言大喜,他在洛阳时曾听过刘备此人:汉室宗亲、能征惯战,讨伐黄巾乱民时数次立功。(注:汗!刘备什么时候能征惯战了?不过好像也确是这样,曹操、吕布、袁术等人都没能将他消灭~~)

刘虞来到客厅,只见刘备一身青袍、束带高冠、腰间别着雌雄双剑在厅内立定,眉宇轩昂、神定气闲、颇有贤者风度。而刘备身后更有一人凤眼枣脸、美须飘然、隐有名将之风。刘虞心中一动:“此人定是当世猛将!”

刘备见到刘虞急忙上前拱手行礼:“晚生刘备参见刘州牧!在洛阳时曾听闻刘宗正之名,只恨不能相见,令备悔恨多时。今日有幸得见,果然是大汉股肱之臣、顶梁之柱,大汉振兴指日可待!”

刘虞被这席话捧得舒服至极:“请坐!”

刘备没有坐下反而由怀内取出一封信交给刘虞:“此信还请刘州牧过目。”

刘虞接过信,打开道:“如此,待详细阅来。”此乃刘恢写的一封推荐信,大意是看在同为汉室宗亲的份上给刘备升个一官半职。

刘虞心中对刘恢那个谢啊!说道:“州府正愁无人可以领军破敌,没想到天佑大汉!得玄德相助,不数日定可大破敌军。”当即升刘备为蓟县都尉,负责操练兵马准备讨伐张纯。刘备得此重任感激涕零。

拜谢刘虞之后,刘备问道:“刘州牧为何不请玄菟太守高勇率兵助战,晚辈曾亲眼见过玄菟郡兵强大战力,骑兵迅捷如风,步兵攻守兼备,真可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啊!”说着脸不禁流露出羡慕神色。

这句话正触刘虞痛处,他唉叹一声沉默无语。刘备见状急忙问道:“刘州牧何故叹息?是高太守不肯出兵?还是?”

刘虞摆摆手道:“唉!既然都是宗亲也不必隐瞒,此乃皇上特意叮嘱,不许高勇领军参与讨伐张纯,圣命难违啊!”

刘备听到此事心头大惊,暗道:“看来传言非虚,皇上开始提防高勇了!”嘴上却说:“如此真是可惜!缺少这等强援,讨伐张纯之仗必然十分难打!”

关羽一脸不服道:“主公、刘州牧莫要心急,给羽一月训练兵马,定可剿灭张纯逆贼!”

刘虞喜上眉梢,问道:“这位将军是何人?吾观之有万夫不挡之勇!”

刘备答道:“此乃是关羽关云长,与晚辈亲如兄弟!”

刘备特意告诉刘虞自己与关羽亲如兄弟,让刘虞打消要人的念头。刘虞看到关羽眼中流露出的感激神色,知道刘备所言不假,也便断了要人的念头。而后刘备与关羽着力训练郡兵,准备讨伐事宜。刘虞则不断向左右近邻求援,东拼西凑一点点积聚钱粮。

与西部幽州一片萧条截然相反,东部幽州却是歌舞升平。农夫高兴的看着田里庄稼茁壮成长,商人忙碌的往返于工厂与商铺之间;郡兵严密的在边境巡逻,马车疾速飞驰往返于各地;学校里的读书声,各协会的讨论声,还有校场上士兵的训练呐喊声,这一切构成了这个时代的美丽桃园!

寒冷的气候中,朝廷特使抵达。尽管空气干冷,赵忠却笑容满面春意盎然,他与高勇本就是老相识,此次奉旨到来,高勇当然不会让他失望,钱财器物送的足足,还请他给张让带去许多。俗语说: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赵忠在玄菟郡又吃又喝又拿,早已将皇帝派他到三韩调查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高勇安排周到,派人整天陪同,去酒楼吃喝,到郊外赏景,登山眺望日落,赶海欣赏日出。

赵忠自打出生从未如此快乐,幸福日子烙印在脸上,构成一幅幅一笑即显的皱纹。然而时间有限,回洛阳复旨的日子很快到来。临走时赵忠依依不舍,握住高勇双手不愿松开,不停的说道:“高太守,等本官告老可要到你这里来享福啊!一定啊!”

高勇当然乐于做这个顺水人情,装出期盼的模样:“常侍放心!玄菟永远欢迎常侍到来!”其实心里却想:“只怕你永远也告不了老了!!”

回到洛阳,赵忠按照高勇交给的说辞讲了一大堆好话。说道三韩尚未彻底平定,玄菟郡兵仍滞留在那里帮助清剿余孽,因为拖延日久早已钱粮不继,还打算请求朝廷给予援助。至于说辰韩国王被软禁在玄菟那更是子虚乌有,赵忠对天发誓在辰韩国见到辰韩国王。

这下一力主张处罚高勇的王允险些送命,汉帝刘宏震怒,在朝堂上大骂王允诬陷忠良、混乱圣听,险些酿成大错。盛怒之余罢了王允的官还要治他的罪,好在同僚死命保举,刘宏也知他忠心一片,才免得一死,不过罚钱是一定的了。经过这一闹,王允恨死了高勇!这个死结是解不开了。

送走赵忠,高勇继续专心处理内政。今年农业丰收,银行也已初具成效。荀彧依靠银行筹到资金办成了许多事。道路已修进辽南、汉东二郡,估计明年开春即可全部竣工。到那时,高勇治下基本上被道路连接起来,从右北平到辽南郡骑兵只需七八天,机动步兵在十一二天,步兵大概要二十天。此外,辽南郡釜山港组建的第二舰队于十月开始战备训练,士兵五千人。

至此,高勇控制的军队达八万,人口在吞并三韩后增至一百三十五万。看到交通网已经成型,高勇着手公共交通系统建设,主要解决奉天到右北平和汉东、辽南两郡的客货运输问题。为此,郡府成立了官办运输车队,车辆采用双马牵引,两节车厢挂靠一起。除每天两趟的客运马车外,还有为商人运送货物的货运马车,更引入超时代的保险理念。

这种运输车队的开办取得巨大成功,经济与社会效益双赢,更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社会分工。许多嗅觉灵敏的商人注意到其中的巨大商机后纷纷申请,郡府按照预定计划设计出几条热门路线让其竞买,即公平公开又杜绝腐败。而这种公开竞拍的方式也被指定为郡府买卖的唯一合法方式。线路当中最昂贵的当数奉天经辽阳、柳平到达阳乐的这条线路,起拍价高达黄金两千斤!可出乎预料,买下的竟是一位不知名的小商人。为防万一,高勇命人秘密调查,最后才弄清这位小商人不过是个代表,他的后台是冀州富豪甄家。高勇看到甄家觉得很眼熟,后来才记起一个名字——甄宓!

有了交通网后又有了运输网,各郡县乡之间的联系因此得到加强。辽东百姓出行非常方便,只要到车站花少量的钱便可到想去的地方,比起自己雇车或者靠自己的马车要便宜省事的多,商人中也出现了专门开办运输业和保险业的。

荀彧、陈群、赵胜等人对高勇佩服得五体投地,特别是公开竞拍的形式,好的不能再好了。而最高兴莫过于荀彧,由于多出两个行业,郡府税收又多了一块。不过,赵胜却是忙得连休息日都要加班加点,整天嚷嚷着到奉大挖人去!

通过辽南郡海港可以乘船直达倭岛,于是,高勇让商务部将昂贵且不实用的商品贩卖到倭,换回粮食、金银铜铁等各种战略物资,一点点削弱他们。另外,让谍报人员趁机混入倭岛挑拨离间,令其自相残杀!

不过,为了监控对外贸易,高勇下令政务院设立海关司,于各海港、对外城市设立常驻机构,凡出入境、港的货品必须到海关申请,核查无误后方可通关放行。另规定,凡向外贩卖粮食、铁、铜等郡府限定物资的商贾一律加征高额关税,特别是向夫余、高句丽等国,加征的高额关税是卖往内地的数倍,以此控制对外贸易,所得关税部分用来奖励进口同样物资的商贾,部分用来维持海关日常工作。此外,为配合海关稽查、监察工作,除责令地方警备队配合外,还批准海关独自组建海关缉私队,用以监督、稽查、抓捕违法通关者,职能与后世海关无二。事后每每想起海关的建立,高勇都自觉好笑,若不是因为对倭贸易,海关的建立可能要延后许多年。

当然,早期对倭贸易完全由商务部高层主导,只有高勇身边心腹知晓,并对外严密封锁消息,普通商人无从得知,即便几大商会也不清楚其中巨大的利益。所派之人全部为赵胜亲自挑选,安全可靠经过严格审查。这些人通过秘密海港展开对倭的贸易往来,外人根本不得而知。

他们一方面贩卖布匹、瓷器、首饰、生活用品、奢侈品、淘汰下来的老旧甲胄,一方面在高勇严密封锁海路的配合下,利用倭岛的封闭性大肆提高价格,价格低者翻上几倍,价格高者翻上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一匹三百钱的辽东产麻布卖到八百钱,一匹一千五百钱的白绢卖到一万五千钱,一件价值万钱印花瓷器卖到二十万,即便价值一两千钱的旧甲也要卖到一万钱……总之,暴利程度可以令人疯狂!

这还不算,倭岛此时尚未有生产货币的能力,交易主要依靠黄金。故此,倭岛生产的黄金除用做首饰便全部用来购买货物。而这里隐藏着另一块巨额利润——金的兑换差价。三韩之所以坚守半岛而不被汉朝打败,一般原因在对倭岛的贸易上。三韩以货物换回黄金,再以黄金兑换五铢钱或干脆直接向汉朝购买物品,两次倒手,两次暴利,一次仰赖于高价,一次仰赖于兑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