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高科技军阀 >

第727部分

高科技军阀-第727部分

小说: 高科技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使师团长心情恶劣的是,装备简陋的美国游击队(民兵部队)到处化整为零。好像狡猾的泥鳅一样乘着雨夜进行偷袭。日军在大雨中爬行,地形生疏,没有飞机侦查和掩护,机械化部队施展不开,常常跟聋子和瞎子一样被动挨打。

师团长为此专门电告大本营,请求暂停前进,等天气转晴以后再执行战斗任务。但是却受到军部申斥。军部电令:“……全速前进,不得延误!”他只能没奈何的照办。

忽然间,几发迫击炮弹落在日军队伍周围爆炸,其中一发距师团长只有十多米远。溅起的泥土惊吓了那匹枣红色的大洋马。洋马直立起来,把师团长掀翻在泥水里。等部下七手八脚把将军扶起来,他已经满身泥水,帽子摔掉了,眼镜也不知去向。

木村师团长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他对一大群呆若木鸡的参谋卫士说道:“我这个样子,寄张照片回去。就象奈良的滑稽武士……八嘎呀路!你们统统给我下马,部队停止前进,原地待命!我要让那些愚蠢的米国人明白,对待大日本皇军是不能开玩笑的!……”

于是第16师团就在原地驻扎下来,把当地居民统统赶到雨地里抢修公路,遇有美队袭击,就以枪毙美国平民作为报复。另以一个旅团日夜兼程轻装前进,于两天后攻占了一座县城。

此后的半个多月时间,第16师团以大和民族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同加州平原上的泥泞道路和水网地带作斗争,天天驱赶数以万计的美国平民修路抬车。日本士兵把重武器卸下来放在民工肩上同空车一道前进,居然奇迹般地把那些陷进泥潭里的大炮和辎重车辆推出困境。大军一路挺进,很快到达了指定位置。

不久加利福尼亚地区天气开始放晴,泥泞的道路和田野在凉爽的风中渐渐变得干燥和坚硬起来。日本军队的大炮和战车在坑坑洼洼的路面上隆隆开动,飞机也呼啸着掠过天空,精神抖擞的日本士兵高举燃烧的太阳旗,钢盔和枪刺在阳光下闪动青森森的寒光。武装到牙齿的日本大军终于战胜恶劣气候的影响,迫不及待地向着地平线上一座座隐约可见的美国城镇扑去。

一个通讯兵送来一份东京大本营特急电文。木村师团长飞快地阅读两遍,遗憾地摘下白手套,朝那座近在咫尺的美国城市挥挥手。命令参谋长:“部队停止前进……立即沿铁路北上。准备攻打洛杉矶。”

日军第5师团第9旅团长中永太郎少将旅团长正在阵地上指挥战斗。

这是一个身材粗壮的典型的日本北方汉子,粗眉大脸,皮肤粗糙。将军的姓氏据说同一个古老的海上传说有关,他出生在北海道一个源远流长的贫苦渔村里,他的父亲、祖父乃至祖父的祖父都重复着年复一年划着小木船在惊涛骇浪中以捕鱼为业的生活。但是命运到了这个渔民后代身上发生了奇迹。日俄战争后,少年中永走出渔村,他不再选择打鱼而是投考军校。许多年后,出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战场上的日本渔民的儿子中永太郎已经褪尽渔民身上特有的鱼腥味,变成一名佩戴御赐指挥刀的令人羡慕的皇家近卫师团的将军。

皇家近卫第5师团在日本国内是一支赫赫有名的部队,但是不幸出师不利。刚刚踏进加利福尼亚的山谷就被美国人狠狠地打了一个伏击,损失了两千多人。当时中永旅团长正担任支援任务,闻讯星夜驰援,赶到时美军已经撤走。只剩下许多烧毁的汽车和狼籍的尸体。

在战地举行焚化阵亡者尸体的仪式上,中永旅团长率领全体官兵鞠躬,对天鸣枪,发誓要把万恶的美队统统消灭。感情冲动的旅团长还亲手把几名抓来的美国平民当场用刀劈成两半,以泄心头怒火。

进攻战役开始,中永旅团长沿河右岸推进,占领一座县城后,即以一个联队的兵力向前进攻。此地峰峦重叠,地势险要,有美队一个旅防守。日军先以炮火试探。然后频频发动仰攻。

不料美军抵抗极为顽强,他们不仅占据有利地形,修筑了许多工事,居高临下以逸待劳,而且还能得到隐蔽在半山腰的迫击炮的火力支援。激战一天,日军多次进攻均被击退,山坡上丢下两百多具日军士兵的尸体。

次日天明,山坡上落下一层薄薄的青霜。旅团长举起望远镜,他发现山上的敌人正在开饭,那些战壕里岩洞工事间升起许多袅袅的水蒸汽。在山上寒冷的空气里飘荡。于是旅团长果断命令炮兵开炮,他决心要把那些得意忘形的美国人统统轰上天去。

炮击持续了整整一小时。但是等到炮击的硝烟散尽,旅团长重新举起望远镜时,他惊诧地看到,他的那些顽强的敌人似乎一点也没有受到应有的打击。炮弹落在犬牙交错的坚硬的岩石掩体上仿佛连痕迹也没有留下。一个美国大兵大模大样地站在岩洞口朝外面撒尿。

旅团长忽然感到一种少有的烦躁。

第9旅团是一支装备精良的快速机械化部队,拥有坦克、装甲车、运兵车和各种口径的重炮若干。但是在没有道路和复杂的山地作战中,他们的机械化优势完全无法发挥出来。坦克和重炮留在山下无能为力,轻火力对岩石掩体的轰击几乎不起作用,就是飞机对山区的空袭也收效甚微。这就好比水牛陷在泥潭里或者掉进枯井里,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只好象蜗牛一样在加州的莽莽大山里慢慢蠕动。

战斗持续约一周。由于奥克尔县失守,美军的侧翼受到威胁,山上的美国守军主动撤退,第9旅团付出伤亡一千多人的重大代价占领了一座空城。

中永旅团长在部下的簇拥下终于登上弹痕累累的美军阵地。

举目四望,战场三面被重重叠叠的雄峻山岭所夹峙,那些高山大壑耸立云霄。连飞鸟也插翅难过。唯有南面山势渐低,河谷仿佛一只倾斜的瓶口,瓶口外能隐约看见一片灰蒙蒙平原的影子。再回首山下,陡峭的山坡上横七竖八躺满战死者的尸体,山谷里散乱地扔弃着破玩具一样的各种武器。

现代化战争的优势,一是快速,二是火力强大。可是重峦叠嶂的山区完全抵消了机械化部队的优势,把他们变成了一群慢吞吞的步兵。心情沉重的日本将军缓步走下山坡时,心里充满对眼前险恶屏障的憎恨和对平原作战的向往。

一骑飞来,通讯兵把一份东京急电呈送旅团长,将军打开来一过目。不由得大喜过望。

“命令部队顺原路返回。连夜转进,前往洛杉矶……士兵们,你们无敌的战车要去平原战场进攻敌人的大城啦!”

鉴于美国战场有陷入僵持的危险,日本东京大本营决定,将征米战争的主要战场转移到洛杉矶方面。除国内再次增兵两个近卫师团外,征米派遣军亦紧急抽调第6、第16师团及第5师团所属第9机械化旅团分别前来参战。

至此,日军在美国战场再次投入12万人,其总兵力已经超过了30万人。

……光线渐渐昏暗下来,一队怪鸟似的飞机无声无息地覆盖了大半个天空,所有的人都忘了隐蔽。站直身体用好奇的目光去数那些乌云般的飞机。有人惊叫道:“敌人空投了!看伞兵,伞兵……”

他转过头去,果然看见天空中绽开成千上万朵五颜六色的伞花,降落伞下面挂着的不是黄面孔的日本鬼子。而是身材高大端自动冲锋枪的德国伞兵……

罗斯福从睡梦中惊醒,原来是一场噩梦。

他看看手表,时针指着凌晨一点。夜幕笼罩下的华盛顿显得格外宁静,偶尔有一两声汽笛或者警车驶过,之后城市又坠入更加深沉的空旷和寂寥之中。

近来罗斯福常常失眠,战争的对峙僵局使他越来越感到不安。刚才的噩梦当然是不真实的,那种最新式最现代化的空降战术是他不久前从情报部门专门为他和美国的高级将领放映的德军模拟战争演习的电影纪录片里看到的。德国人的战争水平和现代化程度使每个在座的美国将军包括罗斯福自己震动不已,而其中大规模空降作战的机动性、突然性和隐蔽性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虽然现在日本人还没有能力进行空降作战,但是他们在陆地和海上却拥有强大的机动作战能力。目前日本人正面进攻受挫,他们很可能会改换一种战术来取得突破。罗斯福希望美队不是防守而是作为进攻一方。调动自己的优势去打破僵持,取得主动权。

罗斯福睡不着,他起身坐了起来,取过地图一边看着一边沉思着。

近来有情报表明,日军再次向美国方向大规模增兵,美日双方在狭小的洛杉矶地区集结兵力已经超过一百万人,这样密集的战争规模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罕见的。问题是有着强大的机动能力的日本军队如果绕开正面防线直接打击美队薄弱的侧背,那么形势会怎样呢?

一种不祥的预感越来越压迫着他。

他拿起了电话,叫通了马歇尔。

“乔治,是我。”罗斯福说道。“有什么新情况吗?”

“我们刚刚和中国方面取得了联系,中国海军将在最近几天对日本本土发动大规模进攻,作为对在西海岸作战的日本海军的牵制。”马歇尔立刻报告了他一个好消息。

“……你觉得日本海军会回援本土吗?”

“我认为,可能性很大。”

“你觉得日本人还会对什么地方感兴趣?”

“……加利福尼亚沿海一线都可以看作日本舰艇理想的登陆地点……当然日本人善于声东击西,也不排除他们从正面发起进攻的可能。”

罗斯福目光迅速在巨型防卫地图上移动。

“您不必太过忧虑。总统先生。”马歇尔听出了罗斯福心中的忧虑,安慰他道。“一切都在计划之中,日本人将在洛杉矶陷入泥潭,我们已经集结了最为强大的兵力,将取得一次辉煌的胜利,我们现在应该担心的,是日本陆军来的还不够多。”

“愿上帝保佑我们。”罗斯福又对后方机动兵力的配置调动做了一番指示,这才感到心头轻松,便和马歇尔道别,放下了电话,和衣躺在床上重新安然入睡。

细雨霏霏,枪炮的流弹不时划破寒冷的夜空,位于奥兰治县费尔南路与霍华德路交叉口的美国电信大楼四周戒备森严,装甲车轧轧地开来开去,移动的探照灯光把马路对面早已烧毁的民房废墟照得雪亮。

日本“征米派遣军”陆、海、空三军高级将领作战会议正在大楼地下室举行。

地下室按照日本习惯铺了榻榻米,一盏丝丝作响的汽灯把一排小茶几似的会议桌照得很亮。总司令板垣征四郎陆军大将一动不动地坐在会议桌前方,那些鱼贯而入的将军们屏息敛气,按军衔依次落座,个个把腰挺得笔直。

室内空气很闷,很静。远处地面不时传来重机枪咯咯的咳嗽和重炮沉重的轰击声,于是玻璃门窗便发出一阵阵疟疾一样的颤抖。

总司令挥挥手,参谋副官都退出门外去。

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高级军事会议。日本新近增援美国战场四个师团又一个旅团,加上先期登陆的五个半师团,也就是约占日本陆军一半的师团长,还有其他空、海军高级将领一道乘军舰进入洛杉矶市区,奉命来到这座据敌人战线还不到一千米的大楼地下室里开会。陆军师团长以少壮派居多,年轻气盛,许多人不大熟悉他们的顶头上司,那个赫赫有名的资深陆军大将板垣的怪癖,因此对总司令选定的开会地址颇不以为然。……)

 (六百二十六)“哈巴库克”号航母出击

日本“征米派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