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高科技军阀 >

第336部分

高科技军阀-第336部分

小说: 高科技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列宁沉默了。

对于接受日本方面的帮助的事,一直是他和托洛茨基等几名布尔什维克最高领导人才知道的机密。

“让我们进行一次全面的合作吧”明石元二郎的声音显得有些亢奋,“让伟大的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和伟大的日本帝国来一次史无前例的合作吧”

“和日本合作对抗中国?”列宁轻声的说道。

“为了保卫自己,苏维埃的领袖们不是也心甘情愿的和德意志帝国进行了合作的吗?”明石元二郎笑道,“再加上日本帝国,又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呢?”

“伟大的苏维埃领袖,世界的领导者,竟然会在这种问题上困扰,真是不可思议。”明石元二郎大笑起来,“连中国都不能打败,又怎么能实现红旗插遍全球的理想?”

“如果不和日本合作,苏维埃必然会灭亡。”明石元二郎一步步走近列宁,他的声音如同刺耳的噪声刺激着列宁的神经,“你和你的事业,将永远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只留存于一些人的记忆里。”

“如果能够打败中国,日本想要得到什么?”列宁喘息着问道。

“俄国可以得到蒙古,新疆,日本最需要的,是满洲和朝鲜。”明石元二郎看着列宁说道。

“中国的其它地方呢?”列宁又问道。

“如果俄国不愿意和日本之间有个缓冲地区,中国剩下的土地,也可以进行分割。”明石元二郎的面孔凑近了列宁,“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苏维埃和日本的合作富有成效。”

“好吧”列宁终于下定了决心,点了点头,“我想,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

听了列宁的回答,明石元二郎直起了身子,仰天大笑起来,他的笑声是那样的放肆和刺耳,让列宁情不自禁的捂住了耳朵,并闭上了眼睛。

不知过了多久,明石元二郎的笑声渐渐的远离,消失了,列宁睁开了眼睛,发现明石元二郎的身影已经消失不见,而他仍然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列宁发出了粗重的叹息,他有些心烦意乱地推开了手头的报告,而这时,另一份报告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这份报告是捷尔任斯基给他的,关于和日本方面进行接触的建议。

列宁没有再看这份建议书,而是按响了电铃,一位勤务员出现在了门口。

“去请托洛茨基同志,捷尔任斯基同志,还有斯大林同志到这里来。”列宁命令道。

日本,东京,陆军参谋本部,作战处第三课。

“这份报告表明,中国人已经开始准备以新疆为基地,向中亚进军了。”永田铁山对参谋本部总长河合操大将说着,将迁政信交给他的名为“新疆纪行”的报告交给了他。

为了了解苏中两国在新疆及哈萨克地区的角逐情况,参谋本部里最声名狼藉的“豺狼参谋”迁政信自告奋勇的潜入中国,在青海、甘肃、新疆及哈萨克等地活动了一个多月,搜集到了大量情报,并写成了“新疆纪行”的报告书。

在“新疆纪行”中,迁政信记述了新疆各地的山川形胜、民情风俗、社会大观的同时,也记载了他耳闻目睹的各界人物的言行,上至高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均有涉及。在这份报告中,以他在伊犁期间的交际而言,接触的人物不少,报告中都有反映,有的刻意记录,有的随笔点染,从中可以反映出当地的人情世故、社会风气等等,对日本军方来说,有很大的帮助。

化装成中国政府要员的迁政信在伊犁期间交往最多的当地的官员。伊梨知事不仅陪同他“至东关、北关一带,督查民情”,又“登东梁高处,访金顶寺遗址”,还为他“设午宴”,吃西餐,“以彼卒业于北京俄文学校,时与西人接洽,颇习西俗故也”。

这件事从侧面反映出,由于沙俄曾经占领伊犁达10年之久,加之伊犁的俄罗斯人比较多,当地人的生活习俗已经受到深刻影响。迁政信在离开伊犁时,伊犁知事又把他一直护送到伊犁河以南,路上还为他“猎一野鸭”,当天住在维吾尔族老乡家,“晚烹日中猎鸭下酒,其味甚佳”。

迁政信在伊犁接触的第二类人是商人。他刚到绥定北关,当地官员就带着下属和“绅商十余人来迓。”在伊宁商业协会召开的劝导商民推行印花税的集会上,迁政信还见到了大名鼎鼎的维吾尔族巨商裕三巴依:“有缠商名裕三巴依者,当场指说县署,素无此项公布,语气蛮横,其刁悍为缠族所稀有。”迁政信由此看出两点:一是当地巨商的财大气粗,目无官府;二是反映出商民对于政府苛捐杂税的反感。裕三巴依当时是伊犁的首富,“有资二百余万银元”,是伊犁皮革厂的创办者,他倚仗着后台的庇护,曾经垄断了伊犁各大草原的皮毛交易。和仅次于他的另一位急公好义的维吾尔族大商人雅和普相比,他可以说是“一毛不拔者也”。雅和普“民国初元,以私人维持伊犁纸币,新疆省长杨增新曾为褒奖四等嘉禾勋章”,同那位“巴依老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迁政信在伊犁接触的第三类人是各地的维吾尔族首领和哈萨克族千户长、百户长。他离开伊犁取道那拉提前往南疆途中,得到了当地少数民族头面人物的殷勤接待。一方面因为镇守使打招呼在先,另一方面新疆各少数民族素有好客风尚,对于他这样的“官员”当然优渥有加。一路上不但有为他准备午餐的有儿密圩子、巴依托海、沙哈圩子、莫因苦札勒等地的维吾尔族首领陪护,接待他住宿就餐的还有体里米斯、大鲁隈、脱巴拉提等哈萨克族千户长、百户长。迁政信在伊犁真正感受到了中国西北各少数民族的热情好客,第一次体验了豪华毡房的舒适,以及“羊羔当饭”的“津津有味”。

 (三百零七)日本人的奋起直追

(三百零七)日本人的奋起直追

在伊犁期间,迁政信还看到了当地中国愚昧官绅们的求雨仪式,也看到了中国官员纳妾的陋俗。//在他到达惠远的第二天适逢一位知事娶小老婆,“属僚送戏庆贺”,“采文明结婚仪式”,也欣赏了新娘的风采:“结束时髦,丰韵尚佳。”另一次是在宴席上听说,十天前镇署管牲税的刘经理,“以三千金置一妾,其出嫁婚礼之宴会,费亦不赀。”由此迁政信作出推断:“一末秩(位置靠后的小官)而豪侈若此,得勿于征收中,迭有弊混乎。”他认为新疆的吏治,要超过中国内陆省份,其税收政策有很大的弊端,而且奢侈应该是新疆及中国官场上的通病。

录入迁政信游记中的普通新疆人不多,记载较多的有陪伴他到达焉耆的翻译海达,也有为他讲述驻疆新旧军队掌故的巩留县满族农民那五,此人曾在前清军队里担任过佐领之职,为其讲述了许多关于驻守新疆的中队的不为人知的内情。

通过迁政信笔下关于新疆风土人情和各类人物的活动,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便可以从中了解到新疆社会各方面的大致情况,管窥一斑,便能推知全豹。

“新疆虽诸事落后于支那内地,然据当地官绅言,近两年以来,内地商民来疆者甚众,或建厂,或经商,且多有官方支持。新疆铁路建设速度亦加快,预计三年内全疆铁路便可通车,此次进驻哈萨克之华军,虽多为新疆诸军,然武器装备多由内地提供,枪械火炮俱为美制之最新式,又拨给坦克飞机若干,新疆军力较前数年已增强许多,然统兵大权仍归于杨督(杨增新)之手,为北京政府计,似有割肉饲虎之嫌。”

“进入哈萨克境内之支那兵多为骑兵,及部分炮队,战车兵较少,然支那兵有飞机飞艇助阵,故原驻哈萨克之苏俄兵一触即溃,无能与之相抗,目前哈萨克全境已然为支那军所占,哈萨克诸部皆宣誓归附支那,支那如今又领有西伯利亚之地,其疆土空前辽阔,远胜汉唐……”

河合操大将看完了报告,脸上的表情显得十分沉痛。

“如果任由支那这样的发展下去,日本不但无法实现‘八肱一宇’的伟业,甚至反而有被支那吞并的可能。”

“今天才能理解,原敬首相为什么要同支那言和。”永田铁山说道,“如今日本虽然失去了台湾和满洲,还有朝鲜北部,但却得到了西伯利亚的广阔土地,如果能够有效的开发那里的资源,还有机会打败支那。”

“资源只是一方面,”河合操大将点了点头,说道,“更重要的,是技术。支那全面倒向美国,从美国得到了技术方面的支持,加上其全力发展,某些方面已然凌驾于日本之上,日本两次征支失败,这技术上的原因也不可忽略。”

河合操大将话音刚落,窗外突然传来了阵阵怪异的轰鸣声,永田铁山听出了那是日本最新引进技术并生产的坦克的发动机的声音,不由得和河合操大将一起,来到了窗前,向外望去。

窗外,一辆辆憨头憨脑的坦克正缓缓驶过街道,而在它们的身旁,是一队队骑着高头大马佩着日本战刀的近卫师团的骑兵。

此时此刻,佩着战刀的骑兵和隆隆驶过的坦克,形成了一幅怪异的画面,引来了大量的路人驻足观看。

看着一辆辆涂着日本太阳旗徽号的坦克,永田铁山的心里多少感到了一丝欣慰。

日本总算有了整建制的坦克部队了,虽然这一天来得多少有些晚。

虽然早在一战爆发之前,日本就和英国建立了战略同盟。而在一战期间,日本虽然派出了海陆军队随同英法军队作战,但日本对参加欧洲的战争并不热心,而是热衷于当“观察员”。在坦克诞生的第一刻起,日本的军事观察员就就嗅到了坦克的所带来的魅力,并将这种新奇武器信息传回日本。但早期坦克速度低、寿命短、火力弱和装甲差等缺陷让日军高层觉得难以接受。加上坦克造价昂贵的关系,因而坦克在日本军队中并没有受到重视。因而在一开始,日军只试验性的装备少量从英国进口的坦克,同时又从欧洲各国购买几款当时最先进的坦克样品,以作为自行研制的样本。到1920年“海参崴事变”前夕,日本共配备了不到100辆“雄性”、“雌性”和不配备武器的补给坦克。中日第二次战争爆发后,在华军进攻日军驻守的旅顺口——金州防线的战斗中,20辆日本坦克首次参战,但由于速度、防护和火力都不能同华军的坦克相比,因而在战斗中全部被摧毁。在辽东战场的历次战役中,华军共有600余辆坦克参战,首次在亚洲战场实现了以大量密集坦克协同步兵快速突破敌军复杂防线的作战效果。在海参崴战役期间,3辆日军的英制“马克iv”重型坦克曾和3辆华军“陆巡1”型坦克遭遇,战斗结果是日军坦克一辆被击毁,另外两辆狼狈逃走,中国坦克则没有任何一辆被击伤或击毁。这是有记录的中队和日本军队之间第一次坦克间的战斗。

在中日两国停战联手对付苏俄后,华军装备的大量先进的双炮塔和单炮塔坦克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歼灭了大量苏俄骑兵。华军先进的装备一度让日军将领自惭形秽,日本人于是开始了不惜代价的奋起直追。

在欧战即将结束之际,日军便开始从英国购入多辆“马克iv”坦克。并从英国雇佣了几组全员坦克乘员和几名军事顾问。英国人当时的目的是想向日本人展示其强大的工业和科技实力,并没有想到日本人是想建立自己的坦克部队。

在同中国的战争结束后,从英国购入的坦克曾在东京的“坦克周”中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