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高科技军阀 >

第124部分

高科技军阀-第124部分

小说: 高科技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而这些战舰在德舰380毫米主炮的凶狠打击下很快便招架不住,而英国舰队此时最强的军舰在后卫,它们也将火力集中在了德国舰队后卫的那些老式前无畏舰上。此双方都以猛攻对方的弱舰为主要的手段。

在致命的大口径舰炮的疯狂轰击下,双方的弱舰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德国前无畏舰“德意志”号、“黑森”号、“波默恩”号、“汉诺威”号、“西里西亚”号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这六艘“5分钟舰”在不到20分钟的时间里先后沉没,英国战列舰“贝乐洛丰”号、“鲁莽”号、“前卫”号和“巨人”号也被德舰送进了海底。

在看到已方的战列舰一艘接一艘的起火沉没,杰利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当然不知道,德国人在技术上的熟练要远远的胜过英国人,德舰射出的装有定时信管的大口径穿甲弹一般都能穿过英*舰的船壳然后爆炸,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而英国炮弹不能洞穿德舰的装甲钢板,往往碰上就炸。而且德国在信号技术、测距和夜战设备方面也都超过英国主力舰队。而在至关重要的防火系统方面,德国海军更是比英国海军优越得多。英国炮弹在德*舰的炮塔里爆炸,不会引起进一步的损害,防护得很好的垂直通道,防止火势下窜到弹药库。而德国炮弹在英*舰炮塔里爆炸时,则会引起下至弹药库的一系列炸药的爆炸。由于英国设计师们过于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于速度和大口径火炮上,而忽视了其它方面必要的改进,因而在这场关乎大英帝国数百年国运的战斗中吃了大亏。

尽管双方都遭受了可怕的损失,但谁都不肯轻易退却,在双方的战列舰捉对撕杀之际,贝蒂和希佩尔的战列巡洋舰也没有闲着,也在用剩余的炮火做着殊死的较量,由于德舰炮火和防护方面占有优势,英舰的缺陷则过于明显,很快,包括贝蒂的旗舰“狮”号战列巡洋舰在内的所有英国战列巡洋舰几乎全都无一例外的在巨大的爆炸声中断为两截,然后带着船员们迅速的沉入了海底,只有“狮”号的沉没时间稍长,让贝蒂能够在旗舰沉没之前逃上小船。

和英国人的惨重损失相比,德国战列巡洋舰凭借优异的性能多挺了一段时间,但也仍然难逃被击沉的噩运,在四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的猛攻下,“吕佐夫”号终于无法坚持,

在打出了“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的旗号后沉没了,紧接着“毛奇”号和“冯。德。坦恩”号也步了“吕佐夫”号的后尘,如果不是四位“女王”在关键时刻转舵支援自己的战列舰去了,被打得千疮百孔遍体鳞伤的“赛德利茨”号“德弗林格尔”号其实也很难逃得性命。

战斗很快进入到了白热化的阶段,由于四艘德国“拜恩”级战列舰的火力过于凶猛,“猎户座”号、“君王”号、“征服者”号、“雷神”号先后被击沉,杰利科的旗舰“铁公爵”号被打得伤痕累累,全舰大火,但仍然在坚持战斗,最后也沉没了,在这艘英勇的战列舰沉没时,“巴登”号战列舰上的德国水兵亲眼看到杰利科站在舰桥上,与舰同沉。

在英国战列舰一艘接一艘的沉没时,德国舰队也遭到了可怕的损失,“路易特波德摄政王”号、“凯瑟琳”号和德国舰队的旗舰“腓特烈大帝”号也在英舰的猛烈炮火当中沉没,在旗舰遭受重创的时候,舍尔试图更换旗舰,当他来到小艇上不久,便目瞪口呆的看到自己的旗舰迅速的消失在了海面上。

舍尔命令水手们将自己送到离得最近的德国战列舰上去,但却没能成功。此时英国舰队虽然失去了旗舰,但剩下的几艘超无畏战列舰仍然不肯退缩,在坚持着战斗,在它们可以吞噬一切的炮火轰击下,防护较差的德国战列舰“奥斯特弗利斯兰”号、“图林根”号、“赫尔戈兰”号、“奥尔登堡”号、“波森”号、“莱茵兰”号、“拿骚”号和“威斯特*”号全都燃起了大火,而这时四艘“伊丽莎白女王”级快速战列舰的到来更加剧了德舰的损失,这些德*舰在很短的时间里便全部被英舰击沉。

此时交战双方差不多都有一多半的军舰沉入了海底,但战斗却并没有就此停止,尽管双方都失去了旗舰的指挥,但分舰队的将领却全都不约而同的毅然升起了血旗,誓要血战到底。。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一百三十九)贪污犯即卖国贼

(一百三十九)贪污犯即卖国贼

英国舰队在战列舰队指挥官杰拉姆中将的指挥下继续战斗,德国舰队则由前卫舰队指挥官保罗。贝恩克少将指挥,继续进行着殊死的搏杀。

由于四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的及时回援,英国舰队的火力渐占上风,在英舰的奋力攻击下,德国战列舰“凯撒”号终于无法坚持,这艘战舰燃烧着大火,甲板上满是已死和垂死的人们,在阵阵剧烈的爆炸声中,这艘战列舰终于倾覆,沉入了大海。

此时德国舰队只剩下了四艘“国王”级战列舰和四艘“拜恩”级战列舰(两艘未沉的战列巡洋舰已经完全丧失了战斗力,被迫退出了战场),它们在英舰射来的弹雨中苦苦挣扎,无数次被大口径炮弹击中,被烈焰和浓烟包围,但就是不肯沉没。而他们威力强大的巨炮给予了英国舰队更加致命的打击,着实令德国的造船技师和工人们脸上有光。

看到德舰所剩无几,而英国舰队则在数量上占有优势,急于为舰队司令官报仇的杰拉姆中将求胜心切,指挥英国战列舰企图包围德舰,抢占德舰的“t”字头,将德舰全部歼灭,但他忘记了仅存的这八艘德国战列舰是德国舰队精锐中的精锐,英国战列舰的主要损失都是“国王”级战列舰的350毫米炮和“拜恩”级战列舰的380毫米炮所造成的,结果英国人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英舰企图完成转弯动作时,德舰用精准的炮火给了英舰以严厉的打击,本来已经受伤航速大减的“英王乔治五世”号当先被“国王”号的350毫米主炮击中,结果发生了致命的爆炸,很快带着杰拉姆海军中将和所有的舰员一道沉没了。紧接着防护较弱的外贸舰“爱尔兰”号也被“萨克森”号一炮击中了要害,在一声巨响当中沉没了。

失去了指挥的英国舰队一时间陷入到了混乱当中,看到有机可乘,德国战列舰一边躲避着四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和另外四艘英国战列舰的进攻,一边将火力集中在了“阿贾克斯”号、“百人队长”号和“猎户座”号上,这三艘英国战列舰同样经不住“拜恩”级战列舰380毫米巨炮的打击,接连在爆炸中沉没。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苦味酸装药的英国炮弹低劣的穿甲性能,在这场近距离肉搏战中,英国炮手们打得也相当出色,多次准确的击中了德舰,但由于英国炮弹碰上装甲就炸,想要真正撕开德舰坚厚的装甲需要耗费大量的弹药和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防护性能较差的英国战列舰面对德国人可怕的重型穿甲炮弹,无疑是极度危险的,但大英帝国海军的百年军威和荣誉不容许英*舰在这样旗鼓相当的战斗中有丝毫的退缩,悲剧则由此产生。

在再次给予了英国战列舰队以沉重打击之后,德国战列舰的情况也变得不妙起来,大部分的主炮都毁不堪用,每一艘军舰上都只有一到两门主炮还能维持射击,贝恩克少将意识到了危险(德国人的谨慎和英国人的鲁莽在这一时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果断地率领德国舰队开始了突围行动。看到德国战列舰要逃跑,英国舰队在西塞尔。伯尔尼中将的率领下紧紧追赶,但此时英舰仅剩八艘,而且全都受了重伤,尤其是埃文托马斯少将率领的4艘“伊丽莎白女王”级快速战列舰因为战斗多时,动力系统受到了损伤,航速大减,“圣文森特”号、“马尔博罗”号、“复仇”号和“大力神”号也受创甚巨,无法保持原来的火力和航速,但英国人仍然不肯放弃。由于海面上已经完全被浓密的烟雾所笼罩,德舰的身影很快变得朦胧起来,英舰很快便失去了目标。

伯尔尼仍然试图挽回败局,他知道如果让这八艘德国主力舰平安的回到德国后对英国来说意味着什么,他打算率领英国舰队在德舰前往基尔港的归路上进行截击。英国水手们抓紧时间修理舰体和受损的火炮,准备为牺牲的战友报仇。

舍尔在登上一艘驱逐舰后来到了“国王”号战列舰上,从贝恩克少将手中重新接过了指挥权,在海上漂荡了许久的舍尔和贝恩克少将看法一致,认为现在撤出战斗才是明智之举,为了能够平安返航,舍尔命令发电报要海军部设法核实合恩礁水道有无敌舰出没。德国人的无线电报被英国情报部门截获,并及时通知到了英国舰队。伯尔尼由此推断出了德国舰队的撤退路线,得以抄近路追上了德国舰队。

率先追上德国舰队的是埃文托马斯的快速战列舰分队,看到英国舰队突然出现,舍尔着实吃惊不小,由于四艘“国王”级战列舰受伤过重,已经无力再战,舍尔率领这四艘战列舰脱离战列,夺路而逃,四艘最强悍的“拜恩”级战列舰则担任掩护,再次同英国舰队展开了激烈的炮战,亡命的德国舰队爆发出了最强的战力,英国舰队也使出了全力,并出动轻型舰艇攻击德舰,这一时刻的战斗德舰的火力占了上风,很快,“巴勒姆”号被“拜恩”号击中,起火爆炸,“马来亚”号在“巴登”号的齐射中倾覆,“勇敢”号被“萨克森”号打掉了最后一座能用的炮塔,动力系统受损,被迫退出了战斗,“厌战”号被“符腾堡”号重创,在烈火和浓烟中狼狈逃走(这两艘战列舰随后完全丧失了动力,在被巡洋舰拖回斯卡帕湾的途中遭到德国潜艇的伏击沉没)。

当伯尔尼发现快速战列舰分队遭到重创之后,他意识到这场战役的失败已经成了定局,他手中硕果仅存的四艘战列舰很难对付四艘“拜恩”级战列舰,再打下去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因而无奈地带着剩余的英*舰退出了战斗。德国公海舰队剩下的8艘战列舰和2艘战列巡洋舰终于平安的回到了基尔港。

日德兰海战结束了,在这场空前绝后震惊世界的大海战中,英国皇家海军总计损失了23艘战列舰和6艘战列巡洋舰,12艘巡洋舰以及大量的辅助舰艇,官兵伤亡近4万人,可以说主力尽失,盛极一时的“大舰队”就此灰飞烟灭。德国公海舰队则损失了18艘战列舰和3艘战列巡洋舰,9艘巡洋舰,7艘驱逐舰和15艘鱼雷艇,13艘其它舰艇遭受重创,官兵伤亡近3万人,损失也是极为惊人的。

日德兰海战彻底改变了英德两国海军力量对比,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战役。在日德兰战役结束后,英国的海上优势不复存在,因此曾经也是海军出身的中华帝国武义亲王黎元洪才会说日德兰战役英国失败了,如果从损失上讲,的确德国人是胜利者。

但杨朔铭知道,现在德国海军虽然拉平了和英国海军之间的差距,但并没有取得绝对的优势,而且因为英国海军的巨大损失所出现的力量真空可以由美国海军和日本海军来填补,而德国则根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德国的盟国奥匈帝国和土耳其都是拉不上台面的小伙伴,不拖后腿就不错了)。因此德国海军虽然凭借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