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头文字帝 >

第5部分

头文字帝-第5部分

小说: 头文字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便之后,他拨弄了一下热水器的开关,竟然有热水出来。他一不做,二不休,把衣服脱了,洗起澡来。当温暖的热水从花洒里冲出来,洒向全身时,他感到无比的惬意。这个世界太特么的美妙了,这水不用煲,就能自动跑出来,多省事啊。不像以前要从井里打了水,再倒到锅里煮热,再倒到盆里用冷水调好温度,再用毛巾蘸了热水往身上抹。多么费事啊!

    他开始觉得这个现代化社会的便利xìng,更加坚定了要加快学习现代知识的决心。

    沐浴更衣后,杨达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开始拿起书来看。

    一看,头都大了。

    现在的书本无论是翻书的方向,还是字体排列的方向,都和以前是相反的。以前的字体是竖排的,由右往左读起。而现在的书是横排的,由左往右读起。

    如果说这些都可以克服,但字体的差别就是另外一个大的障碍。在古时候,字体都是繁体字。而现在的字体全是简体字,在字形上有很大的差别。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毕竟有些字从古至今都没变过的,这一部分的字体占的比例也不少。如果遇到不会的简体字,杨达还可以利用前后句子的大意来猜某个简体字的意思。这样,猜出的字便仈jiǔ不离十了。毕竟,简体字是由繁体字简化而来,两者在外形还是存在一定相似度的。

    除了字体上的困难,杨达遇到的问题还有一大串。例如阿拉伯数字、近现代新造词、句子中出现的标点符号、字体拼音、外来词等等,都像一道道拦路石一样阻碍着杨达的学习进度。

    这对广大的现代人来说,都是司空见惯的语言表达符号,根本不存在任何问题。但对于来自大宋王朝的许仕林来说,就犹如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拿着一部《三国演义》一样,根本无从下手。

    没办法,他只能先读了认识的部分。遇到不理解的东西,就先放一边,待有空时再请教那两个小伙伴。

    但是,我们不要忘了,这个许仕林乃文曲星再世,天资聪慧,看书能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再加上有两位舍友的帮助,很快他便掌握了大部分现代汉语的用法。

    下一道要攻克的难关要数计算机。

    如果一个现代人不会用计算机,那恭喜你。你成为为数不多的现代文盲了。也有人把不会英语的人也归入文盲一类,但不会英语远没有不会计算机那样遭人白眼。随着网络的普及,计算机更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幸亏现在计算机用的是视窗cāo作系统,图形化的界面非常直观易懂,这连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太太也非常容易上手。问题的重点是在使用一些办公软件、上网软件、输入法等一些应用上,其中,最大的困难就在输入法上。

    拼音输入法对毫无基础、连26个字母也不认识的许仕林来说,基本就可以放弃了。除此之外,还有五笔输入法和笔画输入法。权衡一下,他觉得五笔输入法的输入速度更快,便拿起一张五笔字根背了起来。

    过目不忘的天资使他很快牢记的五笔字根,以及对应的键盘符号。用了一个小时,他便能基本上把一个字拆成字根,再对应键盘上的字母输入到电脑上,组成一个词语。用了半天的时间,他已熟练地掌握五笔输入法的应用。

    就这样过了两天,杨达竟然能够流畅地阅读现代的各种书籍和杂志,熟练地cāo作电脑了。尤其是在他掌握了上网的技巧后,获取知识的速度和数量更是一rì千里。无论他想知道什么东西,遇到什么问题,只要打开浏览器搜索一下,答案便会呈现在眼前。

    这两天的学习,许仕林已经掌握了杨**以谋生的主要技能。如果现在他以杨达的身份到公司上班的话,新的工作应该难不到他。

    但是,公司里的人际关系,却是许仕林所不能掌握的。自从许仕林占用了杨达的身体后,杨达原来的元神便被压制住,被零封了起来,许仕林拿不到他的任何记忆。

    如果这时贸贸然去上班的话,这个“假”杨达除了不认识公司里的所有人外,还对自己以前负责的工作也一概不知。这样会引起公司里的人怀疑,即使是不怀疑,也给人家不好的印象,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许仕林决定要对自己工作的公司做一个全面的了解。

    他翻过了杨达所有的文件,还真的找出了一些公司的资料,了解到公司的一些大概情况。

    原来他就职的这间公司叫柏杨广告,老板叫王柏杨,四十多岁,长得瘦小,但挺jīng干的。

    公司规模不大,才十几人。主要部门有市场部、客服部、设计部、财务部、人事部、网管部等等。

    杨达所在的部门是市场部,他的直接领导叫杨晓,市场部经理。杨达翻看电脑上的相册,找到了这个杨晓的照片。

    照片上一个眼睛大大,扎着马尾的女孩。看样子也就二十三四岁的样子,和杨达差不多。看上去应该还比他小呢。

    许仕林心中暗暗好笑,想不到这杨达竟然被一个小女孩领导,真够窝囊的。但是想到他以后也要跟着这个女孩做下手,心情就乐不起来。

    其它部门的人都能通过相册找到对应的人,杨达便一一记住样子和名字,好在上班时能够对号入座,不致于露出马脚。

    但杨达手中的资料毕竟有限,只能从中一窥公司全貌。但想要详细了解,就有点困难了。

    看着看着,他突然眼前一亮,竟然无意中发现了公司的网址。

    连忙登陆公司网站,他像发现新大陆一样。

    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柏杨广告公司虽只有十几人,但网站做得很jīng美,很大气。而且内容也真够齐全的,全面介绍了公司的架构、业务内容、最新动态,等等。

    杨达不禁高兴得直拍大腿,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

    他马上将网站加入收藏,并认真研究起公司网站的各项内容,务求将公司的一切情况都尽收心中,努力做到知己知彼。

    杨达浏览公司架构时,发现了市场部和网管部都由公司副总胡坚分管。而网管部的主管赫然写着一个名字:肖星。

    肖星?好耳熟的名字啊,好像在哪里听过。杨达嘀咕道。

    ;
第七章 初露身手
    ()    经过两天地狱式的学习,杨达实在憋得慌,便出去走走,散散步。

    走到一处街区公园时,杨达见这里绿树婆娑、繁花似锦,碧湖翠堤、风景宜人,便被吸引了进去。

    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看着如画的风景,如鲫的游人,杨达顿觉心情舒爽,之前读书的疲劳一扫而光。

    行至一处大榕树下,杨达见到前面有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不时发出叫好声,便凑上前去看个热闹。

    原来,这里正有举办挥毫雅集。

    在一排铺了书法毯的桌子上,摆好笔墨纸砚。一位身穿中山装,身材高大而文质彬彬的中年男子正在挥毫。看样子,应该是位书法家。

    只见他展开洁白的宣纸,手提狼毫,饱蘸墨汁,笔走龙蛇。不一会,一行游刃有度、遒劲苍美的大字便展现眼前。

    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一阵叫好声,掌声雷动。

    杨达上前仔细一看,见字体写得很潦草,用的是草书,若是普通人很难认出写的是什么字。但为何这围观的人都对这书法赞叹不已呢?杨达心想,要不就是这人官做得很大,周围的人都在奉承他;要不就是这些围观的人附庸风雅,不懂装懂。

    凭着多年书法修为,杨达一眼便认出了这草书的内容为“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只见书卷气中隐约透出一股六朝风骨,杨达知道这男子书的是宋高宗赵构的手法。

    想当年,宋高宗的一贴书法《洛神赋》名动京师,自成一家,确立了自己在书坛的江湖地位。可以说,他是书法成就最大的一位中国皇帝之一。这里为何有之一呢,因为前面还树着他父亲宋徽宗赵佶的书法丰碑。

    当初,许仕林高中状元时,就凭着自己文章的书法获得宋高宗的垂青。高宗连夜召见许仕林,与他秉灯夜谈,共同探讨书法之经验,惹得其它考生徒生无数的羡慕妒忌恨。

    绍兴年间,也由此引起了一股学习书法的热cháo,人们争相学习书法,以迎合当时皇上的喜好。倘若自己的书法被皇上看上,就会一朝飞上枝头变凤凰,名扬天下。

    杨达鼓掌赞道:“好一幅宋高宗的赵氏书法,你这临摹的应该是他的小草《洛神赋》。”

    那书法家听了,大吃一惊。能看出这书法书体、派别的,没十数年的功夫不能练就。想不到这年轻人的竟能一眼就看出,还能准确说出我临摹的源贴。年纪轻轻就有如此造诣,实在难得。

    书法家连忙拱手行礼道:“这位年轻人,眼光实在厉害。我看这里除了你,应该没人看得出这书法的内容和门派了。”

    杨达也拱手还礼道:“这位兄台过奖了。我只是碰巧遇上熟悉的书法而已。”

    他又仔细端详了一下这幅书法作品,笑着对书法家说:“兄台的临摹相似度已达七成,功力已相当不错。”

    书法家一听,顿觉不爽了。一直以来,他都是按赵构遗下的方法来学书法,先学楷书,后学行、草书,如此循序渐进。经过数十年的苦练,毛笔也写坏数百根,终于领悟到赵氏书法的真谛,所写字体也公认达到九成以上相似的境界。现在这年轻人竟然说只有七成相似,真是出人意外。看来,来者不善,这人不是来踢场的,就是来蒙人的。

    书法家皮笑肉不笑地说:“这位小阿哥,在下不才,万望赐教。”

    杨达指着“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龙”字说道:“赵构的这篇小草《洛神赋》笔意圆润,一气呵成。尤其是这个‘龙’字,流畅浑厚,飞动沉着。赵构作为大宋皇帝,自视为真龙天子。甩以,他书写龙字时,能充分运用自己的书**力,将龙的真意表露无遗。他的龙字,在洒脱中,隐隐透露出一股霸气。”

    杨达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看了下那个书法家的表情。

    书法家听了,一脸的惊讶。想不到这个年轻人的分析头头是道,一针见血地道出赵构书法的jīng髓所在。看来,这人绝非等闲之辈。

    杨达见到书法家那吃惊的表情,心中暗自偷笑:“我可是亲自和高宗探讨研究过书法的,说起对赵氏书法的认识,别说现在,就是在当时绍兴年代,也无出我之右者。”

    杨达继续说道:“你这龙字,虽说是形状极似,但婉丽有余,霸气不足,还是缺乏一种龙飞九天、志在天下的神韵。实际上,这种神韵极难习得,因为你不在他当时的位置,是领悟不到的。书法中,形占七分,神占三分。你临摹赵构的字,只能习得形极似,却难习得神相似。”

    杨达的一番话,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