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青玉骨 >

第24部分

青玉骨-第24部分

小说: 青玉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烫得心里一惊,忙问,娘,你有什么话要说? 
  柳静嘉的目光又回到沈慈身上,口未开,眼里已是千言万语。 
  沈大善人突然插嘴道,静嘉,你儿子就在跟前儿呢,有什么话要说,想好了的,一总告诉他吧! 
  柳静嘉一下子被你儿子三个字深深刺在心窝上,疼得全身一颤。是的,她恨那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甚至对沈慈也是有恨的。每次看到沈慈,就仿佛又一次提醒她自己的不洁,和对沈原的不忠。可是沈慈又有什么错呢?他是那么好的一个孩子,真心真意地待人,性情脾气都像极了沈原。为什么他们竟不是父子呢? 
  柳静嘉悲从中来,无言地仰望青缦帐顶。多年前,沈原梦中所托的话又在耳边响起。 
  静嘉,我知道你是坚强的。今后就算我不在,你也要保护好自己,还有慈儿。慈儿会结束整个沈家的罪孽。 
  原来那时,沈原就不在了。可她终究是软弱的,昏昏噩噩十几年,都不过苟延残喘。早知沈原已死,便该在他消失的那日就给自己悬上三尺白绫。 
  相公。她在心里悲鸣,你大概不知道我这样对不起你。如果你知道,你还会要我保护好慈儿么?说什么慈儿会结束整个沈家的罪孽,这滔天的罪孽又岂是一个凡人能了结? 
  沈慈等了半晌,也只见柳静嘉默然流泪,真是心如刀割。涕泗交加道,娘,你有什么话就说吧。你告诉我,慈儿一辈子不敢忘。说话时,喉咙一阵阵苦涩地发紧。 
  一辈子不敢忘?柳静嘉听在耳里,身体深处忽然涌起一股气力,沉重疲乏的四肢百骸刹那间轻灵起来。 
  众人看着只剩一口气的柳静嘉突然挣扎着自己坐起来,两只眼睛炯然有光,都吃了一惊。这样强烈的回光反照,不得不让人心神震动。 
  沈慈的双手被柳静嘉枯瘦得筋骨毕现的十指死死扣住。她的每一个字都仿佛不是从嘴里说出,而是自心底深处慢慢裂出。 
  慈儿,你记住,你爹是沈原。你说给娘听,你爹是沈原! 
  沈慈看着好像走火入魔一样的柳静嘉,三分疑惑七分悲痛地重复,我爹是沈原。他的爹自然是沈原,可被柳静嘉殷切到近乎逼迫地重复,却叫人心里充塞了异样的感觉。 
  柳静嘉的泪眼里露出欣喜,继续道,娘那天亲手挖出来的白骨,就是你爹。你爹死得那样冤!你跟娘发誓,一定要找到杀死你爹的凶手,不管他是谁,你一定要杀死他,为你爹报仇!为你爹沈原报仇! 
  她枯瘦的手指不停地收紧,几乎要嵌进沈慈的肉里。沈慈怔怔地看着柳静嘉,心里隐约有点发毛,但还是郑重地道,儿子跟娘发誓,不管杀死我爹的人是谁,儿子一定为我爹沈原报仇! 
  好,好,我的好儿子!柳静嘉大笑,眼泪却也流得更多,温柔地摸了摸沈慈的脸呓语一样地道,不枉为娘生下你。而后看向脸色铁青的沈大善人,笑意渐深,缓缓软倒回床上。 
  现在才上路已经空耗许多光阴,可她相信,沈原一定还在地府等她相聚。 

  丁月红气力全无地蜷缩在地上。小腹还在痛,但已经有点麻木。流出来的胎小小的一团就在不远处,怎么看也不像曾经是一条生命,倒像是一块烂肉。 
  昨夜沈大善人走后,沈忠便带着一帮奴仆把所有的窗户都钉上。他们用的锤子都用软布包好。那时候,打胎药刚起效用,她就在既低且闷的嘭嘭声中痛得死去活来。 
  本来还指望能替小五保住孩子,现在,真不如死了的好。 
  想起小五,丁月红的眼里又有了泪。或者,能遇上好心人得救也不一定。 
  许是她心神懵懂,竟依稀听见外面乘风飘进一些哭声。 
  这时,窗户上传来两声轻叩,有人轻轻地叫,三奶奶,三奶奶…… 
  丁月红听了听,是她的大丫环,全身顿时又有了力气。连滚带爬地撑到窗下叫了几声大丫环的名字。身处绝境的人,能有一根稻草纂在手心儿里也是好的。 
  大丫环在窗外啜泣着道,三奶奶,我对不起你。 
  丁月红一听这话,心里就凉了大半截。 
  大丫环在外面招供着,是我换了三奶奶的药,您这才怀了身子。 
  你说什么?丁月红当头一记响雷,颤抖着扒上窗子,忽而明白了,咬牙切齿地问,是杨文琴叫你这么做的? 
  是。其实大奶奶中毒那次,三奶奶出府的事儿上,大奶奶就已经明白您和李裁缝的事儿了。她把我叫了去,一直的逼问,我都没有说。后来,大奶奶不知从哪儿听到我家正缺钱用,便又把我叫去,摆了一封银子出来,说只要我把三奶奶的药给换了,银子就归我。我起先也是不肯的,可是家里真为银子走投无路了,只好答应了。这话不说给三奶奶知道,我一辈子也不能心安。便又嘤嘤地哭起来。 
  丫环虽没有明言,丁月红也明白是自己平时太刻薄了,所以丫环才不敢跟她支银子用。苦笑着问,她给了你多少银子? 
  丫环怯懦地道,五……五十两。 
  丁月红自嘲地笑出声。真是报应了,原来她只值五十两。就是她身上现在戴的首饰也不只这个数儿。 
  一想到这儿,丁月红又活过来了。哆嗦着手裉戒指,拔珠花,摘耳环的时候总拿不下来,一拽,撕破了耳垂也顾不上。她便把沾了血的首饰捧在手里透过窗格子给大丫环看,絮絮叨叨地说,你看,这些都是好东西,随便当当也有一百两。都给你,只要你放我走!
四十八大丫环却吓到似地缩到一旁。 
  丁月红抠着窗格子,只恨手伸不出去,不然一定紧紧抓过大丫环的手,把东西一股脑儿地塞在她手里。 
  大丫环站得远远的,哭道,三奶奶,您饶了我吧。我真不敢。大奶奶发了话,要我这几天就出府,规规矩矩地回乡下嫁人。我这回,是赶着少奶奶突然走了,合府上下忙得天翻地覆,才能来看看三奶奶,以后再不能来了。 
  丁月红惊得呆住。怎么才一夜,连柳静嘉也死了? 
  突然有一股莫名的悲伤。 
  沈家果然是一只食肉饮血的怪物。她就是不够坏,才沦落到绝境。柳静嘉那样的好人现在才死,都是老天垂怜。亦或是更残忍的折磨。 
  耳边渺茫的哭声霎时清晰起来。似断非断,仿佛一首洪大的哀歌。 
  大丫环见丁月红痴痴呆呆地不说话,自己该说地也已说完,便不想再留在是非之地,低低地道,三奶奶,您保重,我走了。 
  走了没几步,忽然听见丁月红在后头声嘶力竭地叫,你再告诉我一句吧,小五他怎样了? 
  大丫环不敢回头,抽噎地道,死了。他家里人一直找到镇外,荒郊野地里躺着,紧紧地缩成一团,几个汉子都掰不平。说完闷头快走。 
  刚出院门,便听院中忽起一道尖厉笑声。 
  丁月红的声音带着刺耳的喜悦在说,好了好了,小五没事儿了,真真好了! 
  大丫环心惊胆颤地听了一会儿,暗叹了声,疯了,三奶奶疯了。便捂着脸跑开了。 

  忙完柳静嘉的丧事,沈慈瘦了一大圈。他总也睡不好,老在梦里重现母亲临死的那一幕。 
  归晴挑帘进来一看,先前送进来的瘦肉粥放在哪里还在哪里,连勺子都没动过,不由得也蹙起愁眉。坐到沈慈身旁说,我知道你心里难受,可再难受也要吃点儿,身子要拖坏了。 
  柳静嘉死的那天,人人到齐,唯独缺了丁月红。沈慈一心扑在母亲身上没察觉,归晴心细,问了旁人,才晓得三奶奶突然得了重病,老爷说不能见光不能见风,已叫人好生守在院儿里不准出来了。下人们暗自猜测,说不定是麻风病,老爷不好说,才变着法儿不叫人靠近。如今个个儿都绕着三奶奶的院子走。 
  唉……沈家一向风和帆顺,一夕之间就落下两桩祸事。正所谓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沈慈见是归晴,房里只得他二人,疲惫地笑笑道,实在吃不下。他看着归晴关切的眼睛,欲言又止。不是不想对归晴倾诉心中纠结,只是不知从何开口,才能将心里的那一团乱麻说明道尽。 
  归晴握紧沈慈的手,轻轻地道,暂且别想少奶奶说的那些话了吧!你瞧你瘦的。 
  鸿毛也似的一句话却卸下沈慈心头千钧苦闷。 
  天底下还会有第二个女子如此懂他么。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一刻,言语都成了赘物,他只管和她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沈慈想了想,浅浅地笑道,这会儿,倒真觉出点儿饿来。 
  归晴立刻高兴地端来粥。 
  沈慈又说,待吃完粥,趁爷爷不在府里,你陪我出去走走。顿了顿,补充道,我们去宁国寺后的林子看看。 
  归晴闻言又生出一点忧心。本来是她极力要他去的,可是如今他真的要去了,她却又惴惴不安起来,仿佛会有不妙的事儿发生。 
  两人刚出沈府,就突然跑出一个花子,大笑着拉住沈慈道,好徒儿,还去那冤孽之所做甚,与为师走吧。天当庐,地作席,四海为家,草木皆兄弟,好不快活! 
  门前站着的几个下人连忙跑上来,要打那花子。 
  沈慈却听得几分意思,笑着挥退下人,与花子好言道,老人家错爱,我并非你的徒弟。 
  花子拍着沈慈的手笑道,好徒儿,你不认得为师,为师却认得你,十五年前就见过的。你我师徒之分早定,迟些随我,不如早些,省得又添几许伤痛。说完,真拉上沈慈就走。 
  归晴这下急了,忙也拉住沈慈道,老人家,哪有这样认徒儿的。心里晓得这老儿有些昏聩,不忍生他的气,只觉得好笑。便有意顺着他的话道,即便他和你有师徒之分,也要时候到时才成师徒,岂能说早些便早些。 
  花子一怔,长叹着松手。看着归晴缓缓道,姑娘好聪明。原是一句赞赏的好话,从花子嘴里出来,却没由来多了一层戚清。而后扬长而去,远远地抛下几句话。 
  痴愚达智一线之差,莫要悲,红粉骷髅一夕之别,不须哀。 
  沈慈和归晴听在耳里,齐齐发了好一会儿呆。 
  之后,两人很快到了那片林子。 
  归晴虽冰雪聪明,也只来过一次,林子里的树又棵棵相似,带着沈慈走了一气,便四处迷茫起来。只好连猜带摸。 
  这林子虽小,树却都是参天老木。茂密厚实的树冠层层迭迭,交错相杂,织成了整片绿蓬罩在头顶。好不容易漏下些细碎的日光,却更衬得林子发绿的幽暗。冷不丁冒出棵长得歪歪扭扭的树,怪物似的阴气森森地杵在眼前,真叫人心里发毛。 
  归晴不觉靠向沈慈,却见他正疑惑地看四周。因问,看到什么了? 
  沈慈怔怔地道,这地方我好像来过。 
  归晴不通道,你什么时候来过?沈慈往常都是因为她要来寺里烧炷香,才会跟来,从没有进这片林子的。要不是秋痕,她也不曾来过。 
  沈慈随意地笑笑,说,分明是没来过,可不知怎的,心里觉得来过。说着,继续在前头走。
四十九归晴一时迟疑,再抬头沈慈已远离好几步。瘦高的身影立在幽深密林间,恍惚中,似要溶入幽暗消失掉。 
  归晴一阵心悸,失声喊道,阿慈,你别走。 
  沈慈本在前面走得好好儿,这一声也令他陡然心悸,忧然惶然地回头一看,归晴白着脸呆立在原地看他。心一下子揪起来。连忙跑回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