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成功学全书 >

第14部分

成功学全书-第14部分

小说: 成功学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种大无畏的精神。
第二例:杰米先生如何住进一间新房子?
当我们决定一件大事时,心里一定会很矛盾,都会面对到底要不要做的困扰。下面的实例是一个年轻人的选择,他终于大有收获。
杰米先生是个普通的年轻人,大约二十几岁,有太太和小孩,收入并不多。
他们全家住在一间小公寓,夫妇两人都渴望有一套自己的新房子。他们希望有较大的活动空间、比较干净的环境、小孩有地方玩,同时也增添一份产业。
买房子的确很难,必须有钱支付分期付款的头款才行。有一天,当他签发下个月的房租支票时,突然很不耐烦,因为房租跟新房子每月的分期付款差不多。
杰米跟太太说:“下个礼拜我们就去买一套新房子,你看怎样?”
“你怎么突然想到这个?”她问,“开玩笑!我们哪有能力!可能连头款都付不起!”
但是他已经下定决心:“跟我们一样想买一套新房子的夫妇大约有几十万,其中只有一半能如愿以偿,一定是什么事情才使他们打消这个念头。我们一定要想办法买一套房子。虽然我现在远不知道怎么凑钱,可是一定要想办法。”
下个礼拜他们真的找到了一套俩人都喜欢的房子,朴素大方又实用,头款是1200 美元。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凑够1200 美元。他知道无法从银行借到这笔钱,因为这样会妨害他的信用,使他无法获得一项关于销售款项的抵押借款。
可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杰米突然有了一个灵感,为什么不直接找承包商谈谈,向他私人贷款呢?他真的这么做了。承包商起先很冷淡,但由于杰米一再坚持,他终于同意了。他同意杰米把1200 美元的借款按月交还100 美元,利息另外计算。
现在杰米要做的是,每个月凑出100 美元。夫妇两个想尽办法,一个月可以省下25 美元,还有75 美元要另外设法筹措。
这时杰米又想到另一个点子。第二天早上他直接跟老板解释这件事,他的老板也很高兴他要买房子了。
杰米说:“T 先生(就是老板),你看,为了买房子,我每个月要多赚75 元才行。我知道,当你认为我值得加薪时一定会加,可是我现在很想多赚一点钱。公司的某些事情可能在周末做更好,你能不能答应我在周末加班呢?
有没有这个可能呢?”
老板对于他的诚恳和雄心非常感动,真的找出许多事情让他在周末工作十小时,他们因此欢欢喜喜地搬进了新房子。
这个实例可以归纳为三点:
1、杰米的决心燃起心灵的火花,因而想出各种办法来实现他的心愿。
2、由此,他的信心大增,下一次决定什么大事时会更容易、更顺手。
3、他提高了家人的生活水准。如果一直拖延,直到所有的条件都解决时,很可能就永远也买不起了。
第三例:席第先生想要自己创业,但是。。席第先生又代表另一种类型,他一定要等到万事俱备以后才去做。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久,席第先生进入美国邮政局的海关工作。他很喜欢他的工作,但5 年之后,他对工作上的种种限制、固定呆板的上下班时间、微薄的薪水以及靠年资升迁的死板人事制度(这使他升迁的机会很小),愈来愈不满。
他突然灵机一动。他已经学到许多贸易商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这是他在海关工作耳濡目染的结果。为什么不早一点跳出来,自己做礼品玩具的生意呢?他认识许多贸易商,他们对这一行许多细节的了解不见得比他多。
自从他想创业以来,已过了10 年,直到今天他仍然规规矩矩在海关上班。
为什么呢?因为他每一次准备放手一搏时,总有一些意外事件使他停止。例如,资金不够、经济不景气、新婴儿的诞生、对海关工作的一时留恋、贸易条款的种种限制以及许许多多数不完的藉口,这些都是他一直拖拖拉拉的理由。
其实是他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被动的人”。他想等所有的条件都十全十美后再动手。由于实际情况与理想永远不能相符,所以只好一直拖下去了。
三现在就去做为了避免“万事俱备以后才行动”所引起的重大损失,下面两件事可以作为参考:
(一)要预料种种困难 
因为每一个冒险都会带来许多风险、困难与变化。假设你从芝加哥开车到旧金山,一定要等到“没有交通堵塞、汽车性能没有任何问题、没有恶劣天气、没有喝醉酒的司机、没有任何类似意外”之后才出发,那么你什么时候才出发呢?你永远走不了的。当你计划到旧金山时,先在地图上选好行车路线,检查一下车况并尽量考虑一下排除其他意外的做法。这些都是出发前需要准备的事项,但是仍无法完全消除所有的意外。
(二)发生困难时,要勇敢地面对现实 
成功的人物并不是行动前就解决所有的问题,而是遭遇困难时能够想办法克服。不管从事工商业、还是解决婚姻问题或任何活动,一遇到麻烦就要想办法处理,正象遇到沟壑时就跨过去一样自然。
我们无论如何也买不到万无一失的保险,要下定决心去实行你的计划。
(三)现在就行动  
五六年前,有个很有才气的教授想写一本传记,专门研究“几十年以前一个让人议论纷纷的人物的轶事”。这个主题又有趣又少见,真的很引人。
这位教授知道的很多,他的文笔又很生动,这个计划注定会替他赢得很大的成就、名誉与财富。
一年过后拿破仑·希尔碰到他时无意中提到他那本书是不是快要大功告成了(这一问题实在太冒失,真的冒犯了他。)。
老天爷,他根本就没写,他犹豫了一下子,好象正在考虑怎么解释才好。
最后终于说他太忙了,还有许多更重要的任务要完成,因此自然没有时间写了。
他这么辩解,其实就是要把这个计划埋进坟墓里。他找出各种消极的想法。他已经想到写书多么累人,因此不想找麻烦,事情还没做就已经想到失败的理由了。
具体可行的创意的确很重要,我们一定要有创造与改善任何事的创意。
成功跟那些缺乏创意的人永远无缘。
但是你也不能对这一点有误解。因为光有创意还不够。那种能使你获得更多的生意或简化工作步骤的创意,只有在真正实施时才有价值。
每天都有几千人把自己辛苦得来的新构想取消或埋葬掉,因为他们不敢执行。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这些构想又会回来折磨他们。
记住下面两种想法:
第一,切实执行你的创意,以便发挥它的价值,不管创意有多好,除非真正身体力行,否则永远没有收获。
第二,实行时心理要平静。拿破仑·希尔认为,天下最悲哀的一句话就是,我当时真应该那么做却没有那么做。每天都可以听到有人说:“如果我1952 年就开始那笔生意,早就发财罗!”或“我早就料到了,我好后悔当时没有做!”一个好创意如果胎死腹中,真的会叫人叹息不已,永远不能忘怀。
如果真的彻底施行,当然也会带来无限的满足。
你现在已经想到一个好创意了吗?如果有,现在就去做。
四  行动会增强信心 
行动本身会增强信心,不行动只会带来恐惧。克服恐惧最好的办法就是行动。
要增加恐惧感的话,只需等待、拖延、推托就可以了。
有一次一个伞兵教练说:“跳伞本身真的很好玩,让人难受的只是‘等待跳伞’的一刹那。在跳伞的人各就各位时,我让他们‘尽快’度过这段时间。曾经不止一次,有人因幻想太多‘可能发生的事’而晕倒。如果不能鼓励他跳第二次,他永远当不成伞兵了。跳伞的人拖愈久愈害怕,就愈没有信心。”
“等待”甚至会折磨各种专家,变得神经兮兮,《时代标志》曾经报道美国最有名的新闻播音员爱德华·慕罗先生。他在面对麦克风以前总是满头大汗,等开始播音以后,所有的恐惧就都没有了。许多老牌演员也有这种经验,他们同意,治疗舞台恐惧症唯一的良药就是“行动”,立刻进入情况就可以解除所有的紧张、恐怖与不安。
行动可以治疗恐惧。有一天晚上拿破仑·希尔去拜访一个朋友,他5 岁的小男孩已经上床半小时了,突然放声大哭。小男孩刚才看了一部科幻片,害怕片中的绿色妖怪闯进来抓他。他父亲的做法特别。他并不说:“不要怕,孩子。没有什么好怕的,回去睡觉吧。”他反而用一种积极的做法来消除他的恐惧。他装模作样表演了一阵,然后走到每一扇窗户跟前看看关好没有,最后又捡一把玩具手枪放在枕边说:“毕里啊!这把手枪给你以防万一。”
小家伙听了很放心,几分钟就睡着了。
医生对于必须吃药才能入睡的病人,都给一种没有什么作用的温和药物服用。服药的行为会使他们比较舒服,即使药片本身根本没有作用也无妨。
一般人应付恐惧最常用的方法就“不做”。我常常跟推销员在一起,他们经常怯场,即使最老练的推销员也难免。他们为了克服恐惧,往往在客户附近徘徊犹豫,要不然干脆找个地方一杯又一杯地喝咖啡,来培养自信与勇气,这样根本没有效果。克服这般恐惧——任何一种恐惧——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刻去做”。
你害怕电话访问吗?马上就去打电话,你的恐惧便会一扫而光;万一你仍旧拖拖拉拉,你会愈来愈不想打了。
你是不是不敢做一次全身健康检查?只要你去,所有的疑虑都会消失。
你可能什么毛病也没有;万一有,也可以及早发现。如果不去检查的话,你的恐惧会越来越深,直到真正生病为止。
你是不是不敢跟上司讨论一个问题?马上找他讨论,这样才会发现根本没有那么恐怖。
建立你的信心。用行动来消除烦恼。
有一个野心勃勃却没有作品的作家说:“我的烦恼是日子过得很快,一直写不出象样的东西。”
“你看,”他说:“写作是一项很有创造性的工作,要有灵感才行,这样才会提起精神去写,才会有写作的兴趣和热忱。
说实在的,写作的确需要创造力,但是另一个写出畅销书的作家,他的秘诀是什么呢?
“我用‘精神力量’。”他说:“我有许多东西必须按时交稿,因此无论如何不能等到有了灵感才去写,那样根本不行。一定要想办法推动自己的精神力量。方法如下:我先静下心来坐好,拿一支铅笔乱画,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尽量放松,我的手先开始活动,用不了多久,我还没注意到时,便已经文思泉涌了。”
“当然有时候没有乱画也会突然心血来潮。”他继续说,“但这些只能算是红利而已,因为大部分的好构想都是在进入正规工作情况以后得来的。”
五  行动引发行动  
拿破仑·希尔认为,每一个行动前面都有另一个行动,这是千古不变的自然原理。大自然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无须行动自己完成,即使我们天天要用的几十种机械设备也离不开这个原理。
你家里的室温是自动控制的,但是你必须先选择(采取行动)温度才行。
只有换了档之后,你的汽车才全自动变速。这个原理同样也适用于我们的心理,先使心理平静安详,才能顺利思考,发挥作用。
有一家推销机构的经理向拿破仑·希尔解释,他如何训练推销员用自动反应的方式工作,获得很大成就:
“每一个推销员都知道,挨家挨户推销时心理压力很大。他说:‘早上进行的第一次拜访尤其困难。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