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再造神州 >

第942部分

再造神州-第942部分

小说: 再造神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先大汗辛苦打下的一片基业就会付之东流,无论公主有何心思,但公主身为先大汗血脉,难道就真的忍心看着草原衰落下去,而让宋人肆意**屠杀蒙古人不成?公主,请您仔细想想,不要辜负先大汗的再天之灵。”
  阿刺海别吉手中的针线停了下来,脸上也露出激烈的挣扎之色,好半晌才幽幽一叹,放下针线,背着耶律楚材,低声问了一句:“听说三哥现在最信任你,那就请你告诉我,三哥是不是想杀掉四哥?”
  窝阔台和拖雷的矛盾,几乎每个草原高层都知道。窝阔台趁着拖雷西征的空档,多番打击倾向拖雷的宗室勋臣,部族千户,甚至逼反了几个小部族投宋,此事在草原上闹的沸沸扬扬,就算要说窝阔台和拖雷兄弟和睦,都没人肯信。更何况耶律楚材更是力主对付拖雷,当然他这么做的目的仅仅是维持窝阔台的统治,保持蒙古稳定,但最后结果,却没什么不同。
  自古以来,为大位一事,亲人残杀不知凡几,以中原相对完整的继承制度都不能保证此事不发生,更何况制度更不合理,崇尚弱肉强食的蒙古?
  按照成吉思汗的意思,蒙古汗位的继承是亲中选贤,但其部族传统却是幼子守家,这其中的弊端耶律楚材极为清楚,也竭力想摆脱这种弊端,为蒙古汗国的大位继承立下不可篡改的定规。无论从那一个方面来说,拖雷都不适宜成为蒙古高层,因为他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到窝阔台的权威,以及窝阔台政权的稳定,这是事实,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
  也许英明伟大如成吉思汗也没想到,他所定下的规定,最终会将两个本来还算和睦的兄弟逼向对立。如果当初不选窝阔台,而选拖雷的话,也许今日蒙古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隐患。
  这个念头耶律楚材只是在脑海中一闪,随即就完全抛开,无论如何,现在的大汗是窝阔台,自己只需要竭力对他保持忠诚,帮助他维持蒙古汗国的统治,其他的,都不是自己应该考虑的范围。
  但要他撒谎骗阿刺海别吉,却有些说不出口,当初成吉思汗还在的时候,他曾经教导过阿刺海别吉一些中原历史,其中就有这方面的内容。
  也许这位聪慧的公主早就知道答案,如今问自己,只是想最终确认一番!
  阿刺海别吉久久没有听到回答,心中越发感到无奈和苦涩,只想放开一切,好好在这里终老。
  “你走吧,告诉母亲和三哥,我很好,很挂念他们,也很挂念四哥!”阿刺海别吉幽忧说完,又拿起针线,继续做着功课。
  “公主难道真的不管蒙古,不管草原上的蒙古牧民了吗?”
  耶律楚材厉声的喝问,让阿刺海别吉又是浑身一颤,手一抖,刺破了手指。
  轻轻放下针线,把手指上的血珠用口吸掉,随后慢慢站起身来,直面耶律楚材,看了他片刻,才冷冷道:“在你来这里之前,有一个很善良,却很能干的大宋女官员告诉我,‘如果有一天,你必需在亲情和国家之间选择,你会怎么做?’,我当时的回答是亲情,她告诉我,如果真能坚持自己的答案,那么你可以得到宁静,但若你改变选择,就将收获痛苦和无奈。耶律先生,你说她说的有没有道理?”
  耶律楚材被对方盯的很不自然,下意识的说道:“有道……嗯,不对,公主,您是蒙古监国公主,理当为蒙古全体百姓效力,岂能被区区亲情所拘束?”
  阿刺海别吉目光中闪过痛苦,很惆怅的说道:“本来我对这话理解还不深,但知道你来后,我才真正体会出这话语背后的智慧。耶律先生,你是我见过的最博学之人,就连父汗在生的时候都对你赞赏有加,认为你是长生天送给我们蒙古人的珍宝。难道你就不能制止一些惨剧的发生,让我蒙古免遭这场浩劫吗?”
  耶律楚材明白对方的意思,不说蒙宋两国关系,就说让窝阔台和拖雷和睦相处,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就算拖雷肯放下一切,但他的身份和地位也决定他无法脱离这个旋涡,更何况拖雷绝对不会这么做。这是权势的无奈,也是权力的必然,不要说耶律楚材,就是将历史上的所有智者放到一起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一切就真的只能任凭天意!
  “我只能答应公主,若真有那么一天,我会尽量劝说四王爷,让他不要倔强和固执!”耶律楚材的声音很低沉,却带着一种淡淡决心。
  阿刺海别吉看了看他,终于摇摇头:“但愿长生天保佑我蒙古!先生为何来找我,请直说吧,如果真是对我蒙古有利,阿刺海别吉不会推辞!”
  耶律楚材终于松了一口气,将自己的目的以及对阿刺海别吉的要求娓娓道来。
  阿刺海别吉面色平静的听着,并没插言,神色淡然,望之充满恬静之美!
  一直到耶律楚材说完好一会儿,阿刺海别吉才轻轻说了一句:“一切就听从先生安排,阿刺海别吉会尽力,但结果如何,就非阿刺海别吉能预料!”
  耶律楚材放下心头大石,连连称谢,随后又说了一些细节问题,但见阿刺海别吉兴致不高,只是大略一说,就告辞离去。
  走出水塘长廊,耶律楚材突然听到隐隐哭声,转过头,却见阿刺海别吉靠在亭柱上,放声痛哭!
  摇摇头,耶律楚材什么都没说,汇合了张天纲,神色木然的离开小院,回到使节馆!
  第二十集 第二十章 两国和约
  第二十集 第二十章 两国和约
  20两国和约
  将耶律楚材送到使节馆,张天纲正要离去,耶律楚材却脸带笑容,热情的邀请他小聚片刻。
  张天纲微微一考虑,就应承下来,和耶律楚材走进使节馆。
  使节馆的园林建筑没有阿刺海别吉那边的别出心裁,浑若天成,不过却装饰的富丽堂皇,一派皇家庭院风格。
  很难说这两种风格到底谁比谁更好,但论好看,肯定是皇家园林风格大气,奢华,但若论住的舒适,静心怡人,就以江南园林为最,住在那里,就如同住在山水之间,别有一番天地。
  张天纲默默跟随耶律楚材来到使节馆中的大厅,随后穿过大厅来到耶律楚材等人下榻的庭院。
  此刻这里的警卫人员全都。换成蒙古士兵,扎发辫,挎钢刀,很是彪悍。
  张天纲看了几眼,就将目光移开,。跟着耶律楚材来到一间风格华丽的房子内。
  “异地重逢,待客简陋,还请不要。见怪!请坐!”耶律楚材神态谦和,充满歉意。
  “呵呵,耶律老哥过谦,昔日中都一别,至今已经十多。年了吧?”张天纲不以为意的坐到客席,望着耶律楚材,既感慨又似乎在回忆着什么。
  “是啊,当初若非老弟坚持跟随金帝南下,也许你我。今日同殿为臣也说不定!”耶律楚材神色迥然,目光深邃的看着张天纲。
  张天纲却很是淡然的说道:“食君禄,忠君事,旧主。仍在,岂敢再攀新主!”
  “你就是如此固。执,不过如今金国已灭,观你今日,似乎还是白身,不如随我一起投归蒙古。我蒙古大汗胸怀广阔,四海皆闻,想必不会埋没你一身所学!”耶律楚材终于没能忍住,还是出言招揽。
  张天纲沉默片刻,突然摇头道:“不瞒老哥,若在几日前碰到老哥,也许天纲真会心动,但以老哥的才学而论,不会看不出宋国大兴就在眼前。我虽生在金人治下,却还是个汉人,为大宋效力正当其时,老哥以为了?”
  “我看大宋陛下并未看重你的才华,反到对你充满怀疑,不然也不会不委派任何官职,而让你来监视我,这分明就是在看你笑话。试问一下,若老哥和你不相识,你今日有何待遇那可真就说不好!”耶律楚材还不死心,做着最后努力。
  “呵呵,老哥说笑。大宋陛下乃是真龙天子,肯为在下一介降俘而特意安排,已经是天大的荣耀,有没有官职,真的就那么重要吗?”张天纲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耶律楚材,让后者沉默下来。
  两人对坐片刻,耶律楚材终于确定,对方已经决意为大宋效力,不是自己所能拉拢,暗道一声可惜,然后就转过话题,随意和他闲聊起来。
  期间耶律楚材几次提到赵昀,并对他的作为也很是佩服,无论话语,还是评价,都很中肯,并没有因为他是宋国皇帝而有意诬蔑,这让张天纲很是佩服。
  无论立场如何,耶律楚材的眼光和才学都是足以让自己佩服,若非自己的一点坚持,也许今日就不是这样的局面。
  互怀感叹中,两人聊了很多,从过去聊到现在,再说到未来,最后耶律楚材说了一句:“如果老弟在大宋有何不快,可以来我蒙古!”
  “彼此,若老哥在蒙古留不住,千万不要忘了中原!”
  两人对视一笑,一种惺惺相惜之感油然而生。
  张天纲离去的时候,耶律楚材亲自把他送到使馆外面,看着他坐上马车离开,才有些落寞和惆怅的回到庭院,却发现兀良合台正在等他。
  “中书大人!”兀良合台对他很尊敬,一见他就站起来抚胸为礼。
  因为蒙古本部官制极为粗陋,成吉思汗时期,实行的是军政合一制度,只有万户、千户、百户等统帅军队的长官,并没有治理政事的长官,攻下城镇后也不派兵镇守,完全是一种粗犷式的游牧民作风。做为一个部族,这么做当然没问题,但做为一个帝国,这么做就显得太过儿戏。
  耶律楚材一直跟随成吉思汗,对蒙古这些弊端看的很清楚,早在成吉思汗时期,他就劝说成吉思汗实行一些正规的帝国制度。成吉思汗也听从了他的劝告,在某些地方也的确实行了一些好的制度,但成吉思汗本人受游牧影响太深,对帝国制度并没有太深刻的认识,总觉得蒙古本身的制度就已经挺好,因此在推行帝制方面并不太积极。
  窝阔台上位后,因为拖雷的事情,他深深感到蒙古本部制度在一些方面的缺漏,耶律楚材趁着这个机会,推出自己筹谋已久的官制改革,和窝阔台两人一拍即合。在窝阔台的支持下,他已经对蒙古本部制度进行了很大改动。
  在地方上设置官吏统制老百姓,另设万户总管军队,使军政相互遏制,防止独断独行。而在中央设立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耶律楚材当仁不让的成为蒙古首任中书令。这些举措大大加强了窝阔台的统治力度,让蒙古汗国逐渐有了正规帝国的雏形。不过因为蒙古部落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在草原部族上,这样的改革取得成果并不算太大,只是让窝阔台的统治更深入这些部族,但要说就此改变,还谈不上。
  兀良合台是看着耶律楚材进行这些改革的蒙古高层之一,对他的智慧和手段感叹不已,认为只有他才真正看到蒙古存在的种种问题,因此对他的尊重也是发自肺腑。
  耶律楚材虽然心情很不好,但见到兀良合台,还是笑着说道:“回来了,今天街上热闹吗?”
  兀良合台眉头皱的很紧,摇摇头,随即却发觉不对,解释道:“不是街上不热闹,只是我发现,宋国的实力比我们想的还要庞大,他们有充足的人口,庞大的国土,繁华的城镇,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有数量众多,强大可怕的军队,这些对我们蒙古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你还说漏了一点,他们还拥有一个积极进取,海纳百川的皇帝。可以说,赵昀是我见过仅次于先大汗的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