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再造神州 >

第714部分

再造神州-第714部分

小说: 再造神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树枝上,然后将树枝分叉的那头卡在奴隶的脖子上,将他双手固定住。若他想舒服点,就必然要伸长脖子后仰,接着就像羊一样被拴到马匹后面。跟着马匹跑。若跑的慢啦,马上就会被分叉勒住。逼使奴隶只能尽力仰着脖子跑,比直接绑住他们拖着跑要方便的多。
  “不,我是蒙古高贵的王子,不能戴这种下溅地奴隶用具,放开我,防开我!”
  没人理会阔端的嚎叫,几个宋军将他死死按住,一个宋军不耐他的喊叫,抓了一把鲜血和积雪水混合的稀泥,犹如堵墙一般的甩到他的嘴上,让他只能呜呜的叫着,双眼全是屈辱。拿着树枝的宋军先将枝杈卡到他的脖子上,过来一位五大三粗的战士,双手犹如铁钳将他双手给固定好,粗大地麻绳紧紧缠绕了数圈后才松开他,让他站了起来。
  没等阔端再喊什么,对方就粗暴地牵动绳子,犹如拖头畜生的将他拖到还在抵抗地蒙人面前。
  阔端如此形象的出现,对于已经水深火热的大营士兵来说,绝对是毁灭性的灾难。暴怒的蒙古督战队放弃督战职责冲杀过来,却被射成刺猬的倒在阵前,原本战心就不坚定的归义军们,更是犹如鸟兽般的散去,慌乱无依的向着四方散去。
  兵器被丢的到处都是,跪地投降的人比比皆是,到了后来,几乎不用宋军挥动兵器,这些没逃跑掉的西夏军成批成批的放下兵器投降,有些人凶狠的杀了叫嚣监督的蒙古人,转身就如同哈巴狗一样的跪在宋军面前,将头颅深深的埋在地上,不敢望对方一眼。
  一柱香,不到一柱香的时间,蒙人大营就被攻占,快的让他们连放火都来不及,多处栅栏被爆破,在极短时间内涌进至少上万的宋军,他们一出现就先占据几个关键的地方,行动之迅速,作风之犀利,判断之准确,让蒙人看的目瞪口呆,连反应都来不及就成了俘虏或者刀下鬼。
  此刻大营中的战斗已经接近尾声,阔端的被俘,最终摧毁了抵抗的决心,大批归义军投降,少数打开大门逃了出去,却和宋军先前攻击大门,用来迷惑敌人的那支部队撞个正着,闪腾几下,一连窜的惨叫之后,再无声息,只有一队队杀气惊人的宋军陆续出现。
  这些宋军的出现,让一些心存侥幸的俘虏再也不敢妄想,以为宋军已经占据了巩州城,只能老老实实的当俘虏,乖乖的按照对方要求做,温顺的就像羔羊。
  得到大营物资除了少部分受损,其余都被夺取的情报后。孙世英又去看了蒙人地人员大营,那里情况比较乱一些,不过在几千杀气腾腾的宋军压迫下,这群肤色不同,眼珠不同,服饰也不同的多民族奴隶大队,不敢有任何反抗的举动。被蒙古征服一次的心灵,再度沉落在比蒙古更凶狠的宋军面前。
  惶惑不安的表情中带着热切地期望。希望这些人知道他们的用处,不要乱开杀戒才是。
  孙世英过来地时候,就看的雪地里面跪了一地,到处都是低俯的人头,也不知有多少人。自己的战士正显耀的站在一边,手中的钢刀不时晃动在这些人眼前,很多似乎不怀好意的眼神在对方脖子上扫过。惹地对方颤颤发抖,却让他们越发兴奋,玩的不亦乐乎。
  皱了皱眉头,招来负责的千人长训斥了几句,让他带人清点人数,将这些人都安排好,只要他们不反抗,就不要再吓唬他们。
  千人长笑着点点头。转身招呼战士去执行命令。
  孙世英又巡视了片刻,安排一万人留守大营处理剩下的事情后,带着剩下的五千多人,拉过蒙人的预备战马,向着东门那边赶去,那里还有阔出和生忽孙没有解决。
  杀。杀,杀,生忽孙狂吼着,挥舞着钢刀迎接着一把把刺来的长枪,他的双眼已经迷醉,再也见不到往日地清明,他的神情充满悲壮,再也没有昔日的淡定,他此刻只有一个念头,在敌人杀死自己前。尽量多的杀死敌人。除此外,他再也没有别的方法。就算他是哲别的儿子,此刻也和普通战士没有任何区别。
  刀光剑影,血肉横飞,被逼到绝境地蒙古人甚至都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他们本来好好的绕过长街,来到街道另外一边,准备去接应阔出王子,可是他们刚刚一冲出来,就遭受到预谋的伏击。
  无论是位置,还是时间,甚至角度,都是如此的无懈可击,他们刚刚一出现就被密密麻麻的箭雨笼罩,成批的尸体掉下马去,曾经驰骋于草原,征服过西域万里的蒙古铁骑遭遇到毁灭性的打击,大批的战马和战士如同被割倒地麦子,一片片地倒伏着。
  狭窄的街道限制住这些优秀地骑手,他们变的进退不得,只能被动的挨着箭雨的洗礼,以逸待劳的宋军可以从四面八方的攻击他们,弩箭,火器,钢刀,长矛,短矛,铁锤,诸般兵器如同无常的索魂绳,一圈一个准,就像一面倒的大屠杀,惊人鲜血和死亡在蒙古骑兵中蔓延,大批老练的战士完全来不及抵抗,就成了地府中的冤魂。
  无数燃烧的火器投进这群被挤到一起的骑兵,密密麻麻的人群让爆炸的火器得到最完美的表演,血肉乱扔,惨叫不断,几乎没有任何人能稍微抵挡一下,如同地狱中的雷鸣,更像是上天的惩戒和玩笑,本来应该畅饮胜利甘甜的他们,在这里成为历史拐弯的牺牲品,成为他人荣耀的象征。
  无情的屠杀模糊了战士的双眼,看不到希望的战斗削弱了战士的斗志,不能抵抗的武器引起了战士的恐惧,有些人意图迎敌,有些人却想撤离,可当他们千难万难的将战马调开头的时候,一队宋军骑兵犹如九天下来的神兵,更如同一把尖锐的钢锥,狠狠的从后面刺过来,巨大的冲击力携带着摧毁一切的气势,将这些蒙人毁灭,变成马蹄的下的肉泥。
  就像那个很古老的预言,强壮的骆驼被一根稻草压倒,前后遭遇夹攻的蒙古铁骑开始陷入混乱,一再遭遇沉重打击的士气就像抛到河里的石头,深深的沉下去,想捞都捞不到。
  刀横枪扫,喊杀纵横,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更没有什么激情澎湃的热情冲锋,有的只是不断栽倒的尸体和飘散的鲜血,因为流血太多,排水又被尸体堵上,地上已经变成一滩滩小溪,不少肉块和杂物飘在上面,成为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鲜活阐释。
  生忽孙在宋军骑兵出现的那一刻起,他就感觉到无边的绝望,他知道,对方绝对是筹谋以久,从他离开大营起,他就没有任何机会,一切都是被对方算计好的。用攻打东门引出阔出,然后再用阔出引出自己,接着想必就是攻打大营,然后和外面冲进来地敌人合力消灭自己。
  很简单,但却很实用的作战步骤,最悲哀的是自己还不得不按照对方的步骤行事。
  生忽孙躲开一把长枪,借着二马交错的机会将这个宋军砍下马去。脑海中却想起父亲教过他的一句兵法:攻,则敌不可守。
  这是父亲生平作战的总结。自己一直奉为至高作战秘诀,直到碰到耶律楚才,他告诉自己,汉人在一千多年前就知道这个道理,还另外加了一句:守,则敌不可攻。
  以前他不相信汉人会这么聪明,可今天。他却亲身领教到汉人地厉害,他们使用兵法如同喝水般自然,让自己根本无从招架,也许……
  “乓!”
  一股大力打断了生忽孙的思虑,他感觉到手臂瞬间发麻,虎口开裂,手上地战刀再也握不住,斜飞而去。无踪可寻。
  几乎没有任何考虑,他就抽出腰中的短矛,钪的一声拦住对方紧接而来的兵器,是把大戟。
  手一翻一滑,让开大戟的力道,让短矛从对方的钩索中逃出去。
  对方的大戟蓦然收回。也让他有时间打量对面地对手,脸面粗豪,颚下的胡须如同钢针,根根清晰,双眼精光四射,一脸的兴奋嗜血,让人看的心头发抖。
  “好蛮子,再来!”
  大戟再挥,带着一种弧线的轨迹斜砍而来,角度刁钻。而且枪杆还在微微颤动着。似乎随时可以改变方向,让人躲无可躲。
  生忽孙的双眼睁到最大。看都不看的将手中的短矛向着对方扔去,在对方挡开地时候,长弓无声的滑到手中,三支迅疾的箭影直向对方扑去,拖带出道道残影。
  眼看对方将要伤到箭下,却不想对方猛然后仰,整个人一下平倒在马背上,飞箭落空,而他手中的大戟已经斜举而上,轻而易举的刺入生忽孙的腰腹,却被坚硬地钢甲所阻止,兵器滑过的时候,发出剧烈的火花。
  这重重一击差点让生忽孙掉下马去。
  大戟无功而返,甩了个小圆,又横扫而来,只是目标却换成生忽孙的咽喉,那里没有钢甲的保护。
  父亲留下的铠甲救了自己一命,生忽孙只觉无比的悲哀。眼看对方的大戟再度挥来,他很想躲,可他却躲不开,对方的大戟将他完全笼罩住,无奈中,他手中的弓弦再度闪了一下,犹如生平最华丽,也是最悲壮地一次表演,斜飞地箭支歪歪扭扭的向着对方飞去,在对方弯腰躲避前,射中对方地心窝,与此同时,对方的大戟也划过自己的咽喉。
  先是一凉,然后就是一热,接着似乎闻到鲜血的腥味。
  这就是自己鲜血的味道吗?
  带着这种疑惑,他抬头看向他的对手,却猛然睁大眼睛,充满不信:自己生平最得意的一箭竟然从对方心窝处掉落下来,而对方仅仅是皱了皱眉头。
  很明显,他失败啦。
  怎么会?
  生忽孙倒下马去,双眼睁的老大,如同在问自己,也像是在问苍天。
  耶律雄目光复杂的看着生忽孙,他不认识他,只是知道他应该是个蒙古将军,刚才那几下,看似平常,却是凶险异常,自己武技胜过他甚多,可对方的弓箭却极为出色,让自己连躲闪都很难,若非自己身上穿着特制的钢甲,心窝更是特别加固过,他今天必死无疑。
  这种险死还生的经历让他心情多少起了点变化,只是此刻战斗仍酣,他没时间去惋惜,感叹着什么,一策马,越过生忽孙,像着剩下的蒙古人扑去。
  生忽孙的死亡,预示着蒙古人抵抗的完结,残余的蒙古人根本就组织不了像样的进攻,天上有弩箭,地上有宋军,旁边还有冷箭,甚至只要自己多抵抗两下,连环弩就丝毫不讲理的飞过来,笼罩全身,躲都没法躲,只能硬挺挺的承受,硬挺的下场当然不用多说。
  这种立体的攻击迅速而有效的将残存的蒙古人一一解决,长长的街道上到处都是蒙古铁骑的尸体,无论身前有多少荣耀,此刻都是一具尸体,被鲜血泡着的尸体。
  随着最后一个蒙古人的倒下,喊杀了半天的战斗完结了,只留下遍地的鲜血,就像是庆祝的红地毯,而尸体就是点缀的鲜花。
  这边的战斗刚刚完结,哗啦一声巨响,离这处战场不远的一片屋子倒塌,漫天的灰尘中,又冲出一百多名蒙古骑兵,而且是穿着铁甲的蒙古骑兵。
  这批蒙古骑兵刚冲过灰尘来到街道前,就看到眼前的一幅惨景,让他们齐齐一愣,不能置信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为首正是阔出,他千难万险的从火场中杀出来,可是前来接应他的生忽孙却全军覆没。
  战场奇异的静止下来,宋军几千步骑愣愣的看着蒙古骑兵,而这群最精锐的蒙古骑兵也呆呆的回望着宋军,原本你死我活的双方,似乎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