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再造神州 >

第704部分

再造神州-第704部分

小说: 再造神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边的恐惧笼罩在整个人群,寒透人心的绝望在心中回荡,还有那冰冷无比的寒风,正将这种恐惧,这种绝望无限的扩张,甚至连躯体都无法容纳,弥散在四周,将自己的全身紧紧捆住,没有一点空隙,似乎马上就要窒息。
  踏
  近的如同在耳边响过,黑压压的一排骑士出现在这群惊恐的士兵面前。
  黑,入目就是一片黑。
  黑地甲。黑的马,黑的长矛,全部都是黑的,一个个都如同死神,杀气腾腾,嗜血的目光就算隔了这么远,也如同感觉就在眼前。
  人披重盔。马穿铁甲。
  重骑兵,恐怖的重骑兵。杀戮的重骑兵,无坚不摧地重骑兵!
  “放矛!”
  重骑兵如同旗杆的一排长矛瞬间就被放平,横排地长矛就像单孔口琴,即将吹响死亡的战歌,而长长的矛尖如同幻化成一个个的死神狞笑,带着不屑,带着嘲弄。更带着恐怖。
  “冲!”
  在仆从军绝望恐惧的目光中,这支重甲骑兵蓦然动了,速度不快,但却足以让大地发出颤抖,让敌人失去抵抗的决心。
  砰,砰,砰,砰
  不知谁第一个扔下兵器。总之当这群重甲骑兵还未冲到的时候,这群西域仆从军已经彻底崩溃啦,有人逃跑,有人投降,有人发了疯地冲过来,被轻松的挑到长矛上。整个阵地慌乱的如同世界末日。
  唰,唰,唰,唰,
  此时无边无际的箭雨又从天而降,没人知道它是从何处射来,也没人知道射了多少,只是看见短短的时间内,地面就插满箭杆,密密麻麻。如同被割了一茬的高粱地。
  慌乱的仆从军死伤惨重。大批大批的人倒在地上,鲜血在短短时间内就汇集成小溪。接着又变成小河,最后变成一个水潭,红红地的水潭。
  大批的人跪倒投降,哀求着宋军饶恕他们,可回答他们的还是无尽的箭雨。
  “向南边跑,回永宁寨我们就安全啦!”
  恐惧混乱中,不知谁这么喊了一句,还有一些人已经抢先向前跑去,慌乱中,没有人细想什么,跟着前面的人望外跑,越来越多,最后变成一道奔逃地洪流,浩浩荡荡,混乱杂陈的向着前方跑去。
  黑色的重骑兵没有加速拦截,只是慢慢的向前推进,只要有人不跑,冰冷的长矛就将他挑到空中,如同驱赶,也如同欢送一般的将这群人赶到南边——那里还有一个被分割的仆从军阵地。
  这群逃跑的仆从军士兵没有受到宋军的任何拦截,就这么越过封锁线的跑到相邻地战友阵地。引起这边战友地强烈反弹,不住有人呵斥他们,还有人拿兵器威胁,甚至砍杀他们,意图让他们回去。
  可没有人管这些,他们放弃一切的冲过来,无论这些友军军官如何做,都不能阻止他们。逃跑地洪流瞬间就淹没严阵以待的阵地,森严紧密的步兵方阵转眼就被冲的七零八落,指挥崩溃。
  宋军的箭雨攻势也在这个时候伸展过来,失去军阵防护的士兵纷纷倒地,大批鲜血越发刺激了人性的疯狂,在绝望中的人们癫狂起来,军官挡我,我砍军官,将领拦我,我杀将领,督战队拿刀子捅穿我,我就一把咬住他的咽喉,两人纠缠着倒在地上。
  不到片刻,整个阵地完全被这群溃兵冲垮,此刻就算成吉思汗来啦都没办法。
  无奈下,这里的将领也放弃指挥,被这群溃兵裹挟着,向着最后一个阵地跑去。
  犹如情况重演,只是这里的阵地更不堪,只是稍微拦截一下就带头跑了起来,一时整个大路都是逃跑的士兵。
  沿途一片狼籍,尸体,伤员,兵器,盔甲,军旗,物资,衣服,玩物等等,五花八门,林林总总无所不包,可算一次战败军队的大展览。
  一直在驱赶着他们的重装骑兵在追到一个山坡旁就停下来,就这么望着他们向前跑去,看着他们因为踩到铁蒺藜而摔倒,看着他们因为撞到拒马桩而滚跌在地,看着他们抛弃受伤的同伴不顾而去。
  就这么看着,直到逃难的大队消失在视线中为止。
  良久之后,一名重装骑兵掀开面罩,露出和孟珙极为相似的一张脸。
  注视了前方片刻,又放下面罩,策骑斜向而去,身后的重骑兵紧紧跟随,奇异的踏踏声再度响起。一直走到一处结冰地小河边,才停下来。
  “回营地休息!”
  一声粗雄的声音过后,整群骑兵又转向隐入黑暗中,只留下数名骑兵在原地。
  “大哥!”一声欢喜的叫声中,一名年轻的宋军将领径直走到一个骑士的身边。
  这个骑士点头应了一下,翻身下马,落地时发出沉重的撞击声。不过却对他没有任何影响。他落的很稳,身躯也瞬间站直。
  掀开面罩。那张和孟珙类似地脸又呈现出来。
  他是孟珙的大哥,叫孟璟,是孟宗政地大儿子,深受其父影响,每每作战总是冲杀到一线,并且放弃家传长枪,改用一柄大斧。原本是孟宗政建立的忠顺军中的猛将。孟珙投靠赵昀后,他也跟着过去,不久又进入赵昀的近卫军中,成为一名重甲骑兵将领。
  这次西北大战,他是被赵昀特意调到孟珙麾下的,而他所部千名重甲骑兵也随他一起归任孟珙指挥。根据军部私下告诉他的命令,这次西北大战后,他部将不再属于近卫军团的编制。换句话说,他被赵昀划到孟珙这边。
  至于过来地这位,是他三弟,叫孟璋,是孟珙的亲军统领,负责统帅骑兵。与负责统帅步兵的四弟孟瑛一起,负责五千马步亲军。这两兄弟原本一直跟随孟珙在青龙军团中效力。孟珙秘密前来临洮的时候,没有带上他们兄弟,这次他们还是和孟璟一起过来的。
  孟璟解开头盔,抱在手上,望着孟璋,语气亲热的说道:“你这边没什么事吧?二弟在那?”
  孟璋笑着摇摇头:“除了几个不长眼的蒙古蛮子,一直很平静,二哥还在洞里窝着,我在外面看着。安全的很!”
  孟璟点点头。招呼手下散开后,和孟璋一边说。一边向着一处河滩走去。
  走下河滩,来到一处大石处,孟璋按照一定频率敲击了片刻,大石旁边无声无息地出现一个巨大黑洞,一个人影走了出来。
  “大哥,三哥!”来人正是孟家老四孟瑛。
  孟璟和孟璋点点头,笑着拍拍他,也没多说,举步走进这个黑洞,不久这个黑洞又消失不见,只有河滩的寒风吹过,带起一阵微波。
  黑洞中的过道,气味有点沉闷,让人很不舒服,可是通过后就来到一处宽阔的大厅,这处大厅十分清爽,不仅温暖,而且明亮。
  大厅中有许多人在忙碌,其中最多的是参谋人员,正不断的按照最新消息,标注地图和沙盘,还有几个十分年轻地参谋坐在一边,拿着一张地图在争执着什么,只是他们的声音都十分小,尽量不吵闹到大厅中央的孟珙。
  此刻统筹宋军临洮战事的孟珙正低头在沙盘上插着一些标记,刚抬起头,就看到孟璟,顿时露出高兴的笑容:“大哥,能这么容易的把这些人赶走,你应该是首功!”
  “自家兄弟,这么客气干什么!”孟璟不以为然的摇摇头,“接着怎么干,是冲上去消灭这些人?我的儿郎们可打头阵。”
  孟珙摇摇头,但没有解释什么,只是让他在一旁安坐,又低头在沙盘上规划起来。
  没多久,一个体形壮硕,神情彪悍的宋将走了进来。他叫江海,本是孟宗政的部下,孟宗政战死,孟珙跟随赵昀后,他就接管了余下地忠顺军,一直在襄阳前线。这次被调到西北,他主动要求到孟珙这边来,手下有两千步骑,都是和金人拼杀过地忠顺军精锐,战力不俗。
  江海进来后,和孟家几兄弟只是点点头,然后走到孟珙身边小声禀报起一些情况。
  孟珙一边听,一边在沙盘上做了许多标记,最后看了片刻,点头道:“这里的战事可以暂停,通知耶律天石,让他率部按照原定计划去增援巩州,一定要告诉他,适机而动。另外,将明涛,江寒,张顺三位将军,马光祖和向士壁二位大人叫来。”
  江海领命,匆匆离去。
  没多久,一个穿着万人长军服地宋军将领走了进来,他地个子不高。却十分结实精悍,如同躯体中充满用不完的精力,眼神凌厉却不失灵活,一看就知是位智勇兼备的将军。
  他叫张顺,是青龙军团突击队的万人长,作战勇猛中透着机变,最先偷袭仆从军大营的部队就是他带领的突击队。
  “末将张顺。见过大将军!请大将军示下。”此人一进来,径直走到孟珙身边。敬礼问命,显得干净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
  孟珙抬起头看向他,眼中露出不加掩饰的赞赏:“这次多亏你,不然后面地计划都不好展开。此战,你为首功!”
  张顺毫无高兴的表示,反到再度请命道:“蒙古蛮子已经被赶到山上。攻坚催锐,正是我军擅长,请派我军为前部,歼灭此敌。”
  孟珙笑了笑,神情中透露出一丝神秘:“你不用着急,从仆从军大营中抢来多少马匹?”
  张顺这个时候才露出点笑容,有些兴奋地道:“足有二万多匹,加上后来陆续缴获的。总数接近三万,这蒙古人打仗就是马匹多。”
  孟珙闻言,越发高兴,将手中的小旗帜丢到一边,走到张顺身边低声说道:“你将这些马匹全都准备好,伤的。累的都选出来,鞍具有损的也尽快修补好,不能修的就换新地。”
  张顺一听就明白还有仗打,兴奋的应了一声,正要出去时,孟珙问了一声:“你部还有多少可战之兵?”
  “那些胡人不经打,我部损失不到千人,现在还有九千可战之兵!”
  “你将伤兵安置好,剩下的人都召集起来。”
  张顺应了声,转身出去。孟珙拿起一支炭笔。在一块小木板上先写下九千,然后又写下五千和一千。这是代表中军和重骑兵,这两支部队没和敌人缠战,编制都是完整的。
  张顺出去没多久,又有两个人走进来,一个是满脸书卷气的中年人,最多不超过四十,观其样子应该是书生居多,但他此刻却还穿着宋军旧式戎服,他就是川中宣抚使马光祖,另外一个大约三十左右,一脸威武刚正的武将气派,身上穿的是宋军旧式将甲,他是安抚使向士壁,按照旧军隶属,应该算是马光祖的下属。
  这两人是川中将领官职最高者,所带部队也是川军中地精锐。被赵昀派来接应师梦龙,结果在师梦龙的命令下,他们带领部队前去配合师梦龙反攻撤退计划。没想到因为路途不熟,走岔了道,马光祖又有点书生意气,想建奇功,让赵昀另眼相看,坚持不回转要穿山而过。向士壁争不过,只得依他的意思横穿西北群山,结果在山中迷路,又被投降蒙古的西夏步拐子发现。
  一场伏击下,所部伤亡过半,若不是向士壁还算良将,临机率部退到山区,只怕所部川军就将全军覆没。虽然如此,因为他们和师部失去联络,导致师梦龙怀疑他们临阵脱逃。在其阵亡前,将此事写成奏折报告给兵部,虽没肯定,但却要求军部惩戒他们。
  师梦龙战死后,他们也背负了许多骂名。这还不算,最关键的就是他们的身份,他们不是赵昀亲信,又不属于新军系统。按照旧制关系,他们先归安丙节制,后归桂如渊调遣,但这两个上司全因为赵昀而死,虽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