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再造神州 >

第670部分

再造神州-第670部分

小说: 再造神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天唯一动静大的就是那支夏蒙联军,他们已经开出凤翔,号称三十万大军,兵逼大散关防线的前线宝鸡城。大散关的守将墨人以敌势过大为由,下令弃守宝鸡,退守大散关的门户箭关,此一举动让夏蒙联军诡称大捷,据说中兴府为了此事还开了酒会庆祝,不过听说蒙古使节和李德旺在会上发生了一些不愉快。
  相比这些地方,我这边就平静的让人很有些烦闷,自从岳风带着黄龙军团主力到达京兆,庆原路的蒙古人就完全放弃了骚扰,而是隐秘行踪,让人不知其动向,反到是那些金人降军颇为不安。时不时的会闹出一些骚动,不过都是些小事,整体而言,京兆地情况只能说平静二字。
  我当然不会以为铁木真会认为我们有和谈的诚意,只是棋逢对手的时候,比的就是忍耐,我和铁木真都在忍耐。都在等待一个可以打破战局的契机。
  十一月十五日的下午,我正在红龙军团的作战室翻看最新地机要。尚懿匆匆进来,手里捏着一份情报,我刚将目光转过去,他就开口道:“皇上,墨人将军送来军情,箭关外的蒙古人和西夏军分开行动,西夏人继续攻击箭关。而蒙古人地动向却不明。”
  “墨人怎么认为?”
  “墨将军认为,蒙古人是想使出惯用伎俩,奇袭某地,想请皇上加以防范!”
  我拿过军报,看了看,又放到一边,走到沙盘前,目光停留在几个军事据点上。片刻之后,我才淡然说道:“铁木真忍耐不住了!”
  尚懿更关心另外一个问题,低声问道:“属下认为,是不是让岳风将军准备行军?我派人查清楚了,那个杨沃衍画出来的道路的确隐秘,虽然有些难行。但只要放弃笨重辎重,十万大军还是可以绕到凤翔,到时……”
  “还不到时候!”我制止了他,“这些事情墨人会办好的,对了,军阵演练的怎么样了?”
  尚懿露出疑惑,还是回答道:“已经可以一观。”
  “合围和突击怎么样?”
  “余介和岳风将军今天正准备演练,皇上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哦!”我兴趣大增,说了声走。就欲出门。一直站在一边的修紫暄将我的夹衣递给我。
  笑着接过,没说什么。就走出机要室。
  京兆府地街道上随处可见军士,反到是居民很少见到,天气这么冷,估计他们都不太愿意出门,更何况眼前这种时候。
  商铺开门的不多,大多是做军人生意的。
  战乱的时候,最苦的还是这些普通百姓。
  京兆府外的平原上,此刻正有超过二十万的大军分布其上,极目望去,整个视野中都是密密麻麻的士兵,大地几乎不见,天地之间似乎只有一片绿色中夹杂着些许褐色,那是还没来得及换装地地方部队。
  明晃晃的长枪高举,各种各样的旗帜让人眼花缭乱,头盔下一张张朴实而坚毅的脸庞正散发着汗水和忠诚,年轻的生命在这里被弱化,但也被升华。
  尽管已经摆出三里的宽阔正面,但是仍然没有人能够一眼将队伍看穿,长长地队伍一列列的延伸到地平线远处,光是看看,就已经是热血沸腾,豪雄满怀。
  二十多万精锐大军,委实不同凡响。
  我秘密来到司令台,上面正有三人,黄龙军团的指挥岳风,红龙军团的指挥余介,另外一个就是黄龙军团的参谋,现任司令台掌令的高俊,此时高俊就站在一排挂有五彩折羽的司令旗前,看来他是今天的传令总官。
  “参见陛下!”
  “你们做你们的事情!”
  “是,陛下!”
  我径直走到司令台一边,找了一处不会妨碍他们的地方站住,从这个上面望下去,下面地军阵越发威武广大,五颜六色地旗帜点缀其上,如同那黑压压的海洋,虽然谁都知道这片海洋地平静是暂时的,可这个时候看上去,还是让人心胸自豪,不能自抑。
  一面黄牙旗帜在司令台升起!
  “杀,杀,杀!”
  司令台下的士兵突然发出震天的吼声,声威动天,惊心动魄。
  岳风军阶比余介高,他上前一步,望着下面的军阵,过了片刻,他的右手用力一挥,语气沉稳清晰的命令道:“布直阵!”
  高俊马上抽出身后的一杆青旗,交给一个粗壮的棋手,此人接过旗帜,转身奔向望台最高处,用力挥舞了三下旗杆。
  下面原本安静的队伍蓦然动了,开始轻微的如同微浪翻滚,若不可察觉。但转眼之间如同滔天巨*,整支队伍都动了起来,刀枪辉映中,烟尘四起。
  一刻之后,队伍又安静了下来,只是此刻队伍已经变阵成直线,一条条的长线从眼前延展出去。不着边际。
  “铛铛……”
  变成直阵不久,司令台上就敲响了铜锣。刚变成直阵地队伍马上又行动起来,变化队形,穿插分散,不多会,又恢复成刚开始的横字队列。
  “布方阵!”没给他们喘息时间,岳风已经下令变阵。
  高俊抽出一支白旗递给身后。
  看到司令台的变化,下面的队伍又动了起来。交叉行动,队列整合,很快,一个个有边有角的方阵就呈现在眼前,不知什么时候一列盾牌兵上了前排,坚实的大木盾摆上阵列,后面明晃晃的长枪手让人心胆发寒。此种阵型主要是用来正面逼迫敌人,除了可以威慑敌胆外。最大地好处就是可以大,纵,深的布置队伍,充分发挥兵力优势。
  “布锐阵!”这次岳风直接下令变阵,没有给他们还原队列地机会。
  一杆红旗在望台上飘舞起来。
  “喝,喝。喝”
  底下的士兵大喝三声,兵器指空,队列交错,各支队伍快速的穿插变位,很快,原本一个个的方阵又变成一个个的三角阵,此时骑兵打头,几万骑兵组成大约十个三角攻坚阵型,后面是为数更多的步兵组成的三角阵。这种阵型是用以撕破分割敌人阵列地,在战场上经常使用。
  “布曲阵!”
  黑旗扬空号令。
  三角阵立时分散。一些队伍上前。一些队伍退后,没多久。一个个成不规则“U”字形的队列出现,战阵中出现巨大的凹洞。这种阵型主要用来合围,将敌人包围起来歼灭,在战场上也经常用到。
  “布环阵!”
  黄旗被挥舞了起来。
  下面的队伍立时一变,以各自队伍的指挥中枢为中心,环行分布,一圈圈的向外扩散,盾牌手在外,长枪手在内,还有些部队中间有骑兵队伍做为机动支援,一个个就像个大车轮。这种阵型主要用做防守,不过也可以进攻,只是进攻的时候对战士的素质要求很高。当初墨平在归德之战地时候就用过此阵演变出来的车轮战法,不过那个时候只有上万人,那如同眼前二十几万的规模,估计敌人人数稍微少一些,就要被这些车轮给挤碎。
  “布水滴阵!”
  听到这个命令,高俊竟然抽出身后的黄龙军团战旗递给棋手。
  这面战旗是蓝底黄龙,而且长度也比一般的军旗要长,要大,挥动之时,颇为吃力。
  在棋手有些费力的挥舞了三圈后,下面地队列出现了一些和先前不同的变化,一些战士并未移动,仍然布成环阵,另外一些战士却分散了环阵,犹如突然涣散了一般,变的松松散散,东一些,西一些的分布在平原上,粗看上去,十有八九会认为这支队伍已经离散,不成队列。
  不过只要留心一下,还是会发现这些松散的队伍是以五人为一单位散开的,从上方望下去,这些小小的队列真如同水滴一般的分布在视野内,很松散,可是我却知道,这种松散的背后隐藏着的可怕杀机。
  这是黄龙军团地独有战法,是从墨平上奏,经军部批准地墨氏战法中演化出来的战阵,五人中有两名枪盾兵,还有两名刀弩手,最后一位是长枪和支援兵。这是一种新式地战法,每个小队都是一个攻守兼备的团体,这些小团体合起来就成为一个拥有巨大攻击力的队伍,是一种非常优良的战阵,只是相应的,这种战阵对战士素质要求就更高了,整个黄龙军团也不过五万名战士可以布成这种战阵。
  虽然现在军中已经有不少火器,足以影响一场战斗的胜负,但如果是大规模的战役决战,现阶段这些简陋的火器就有些不能胜任,只能当成辅助工具。现在军中的弓弩手已经开始兼任火器兵,随着将来火器的发展,弓弩手估计就可以逐步退出战争舞台。只是在现阶段,火器兵只能担任重要职责,还不能独顶大梁。
  这些布阵的战士应该都是黄龙军团地,我有些兴奋的伸出头去看了看,只能大致的看到一些人的面目,不过就是如此,我也看到一些熟知的将领。如果不是知道这是在演练,估计我会兴奋的向他们招呼了。
  “铛铛……”
  鸣金收兵。下面的队伍无论是水滴阵,还是环阵,又都变成站列用地横阵。
  这几下战阵变化干净利落,显露出极为有水准的军事素养,虽然战阵变化不能适应所有情况,但对培养战士之间地默契和信任,增强战士遵守纪律。听从号令的习惯,还是非常有用的,特别是在多支不同地方和系统组成的队伍中,用这种通用的战阵训练,可以用最短的时间让队伍糅合成一体,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从这个意义上,战阵训练可以决定此次战争地胜负也不为过。
  接下来。岳风还一一排练了不同阵型如何攻打防守不同的方位,进攻擂鼓,收兵敲锣,另外,还有一支约五万人的精锐机动部队驻扎在司令台这里,除了负责保卫外。还有配合大部队作战的任务。这五万人,就是我的亲卫兵团和近卫兵团组成的,说他们是全大宋最精锐的部队也不为过。
  我的两个大姨子丘山望雪和梦雪就是近卫一团地统帅,她们是接的墨平的手,不过人数已经增加到两万,清一色的轻装骑兵,不过武器和配备是大宋军中最好的,和亲卫军的制式装备一样。没办法,大姨子,总地照顾一下不是。
  尤为让我得意的是近卫二团。这是一支重甲骑兵团。本来我以为重甲骑兵已经过时,可是后来我发现在野战中。重甲骑兵撕破碾碎敌人战阵的能力极为强大,运用的合宜,改变战斗结果绰绰有余,特别是战斗进行到均势的时候,更是天平倾斜的重要砝码。不过我考虑到在轻骑做为主力,火器已经登场的现在,这支重甲骑兵的存在时间也许不会很长,所以也没大规模发展的意思,只是重金打造了这支两万人的队伍,就这,就耗去了我足以装备十万普通步兵地资源。
  这支重甲骑兵地统帅就是我从临安坐海船到嘉兴时,船老大介绍的平南,平北兄弟。这二人不愧为军门之后,弓马极为娴熟,加上勇力过人,悍不畏死,地确是上选的攻坚挡锐之将,只是二人似乎不太爱学习,在军校的时候成绩平平,只对冲杀,武器使用,战阵指挥感兴趣,其他的兴趣缺缺。自从担任这支部队的统帅,这兄弟二人所有时间都耗在军营中日夕操练,连训练用的战马都被累死了一大批,损失惨重。
  不过,当我此时看到这支人穿重铠,马批铁甲,黑压压,杀气腾腾的队伍开拔出来的时候,我的心情还是忍不住的激动起来,如此队伍,确实值得我耗费如许心血。
  相比于这支威武的重甲骑兵,在军中名声极大的亲卫军似乎要逊色不少,他们只是静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