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法医异闻录 >

第33部分

法医异闻录-第33部分

小说: 法医异闻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希望是一个好消息,睁着一只眼拿起手机,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小乔打来的。
解起一听,就听到小乔急促的喊道:“你快点过来,出大事了,有人淹死了!”
我瞬间清醒过来,睡意全无。急忙问道:“谁死了?你别急,说清楚一点!”
“是张小雄,张小雄淹死了,你快点过来。”小乔说了一个地址就挂了电话。
我的脑袋有点发蒙,觉的有点不可思议,就在几个小时前,我还见过了这个人。雷正龙还派人在暗中保护他,怎么就死了呢?
难道说还真有诅咒这种东西?这个念头让我背后发凉!

第四十五章 溺死的人

一路上我都是在自我否定中过来的,我告诉自己,诅咒是不可能存在的!
因为就算是诅咒发作,死的人也不应该是张小雄。关于诅咒他一个字都没说。真要是诅咒的作用,死的也应该是于波或者迟军啊!
小乔在电话里也没说他是怎么死的,弄的我在一路上各种猜测。最关键的一点,张小雄死得值不值得,雷正龙派去的人有没有抓到凶手,或者看到嫌疑人也行啊!
打车到了小乔说的地方,远远的就看到了是一座大桥,几辆警车停在桥边上,警灯还在闪烁。
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围观群众,这次少了点,只有十几个人。
开车的司机师傅说道:“一看就是又有人自杀了,这几年淹死了好几个了。你说这些人有什么想不开的,人活着不比什么都好!”
“要是都有您这觉悟,世界得多美好!”我赶快就付了钱,连找钱都没要,就跳下了车。
几步跑到人群边,这次很容易就挤进去了,钻过黄色境界线,我就看到小乔,拿着我的工具箱,正在等我。
我二话不说,打开工具拿出了橡胶手套,在戴手套的同时,我快速的看了一下现场的大体情况。
张小雄就躺在河边两米处,浑身湿漉漉的,周围一滩河水,身上带着几根水草,已经没有了呼吸。
我第一念头是这哥们想不开跳河了?
再一看更远一点的地方,一个姑娘正在小声哭泣,围着一个毯子,身上的衣服也是湿漉漉的。
我有点弄不清楚情况了,只有问小乔,“怎么回事?”
“这事说起来就巧了!”小乔也很无奈的说:“负责盯梢的兄弟说张小雄离开警局之后精神就不太好,在路上遇到一个大排档,一个人喝了点闷酒。喝了一个多小时,然后一个人就走到河边散步,可能是在想什么,恰好就遇到了一个姑娘跳河自杀,结果他就跳下去救人了,姑娘是救上来了,结果这哥们人不见了。等到盯梢的哥们把他捞上来,人已经去了!”
“有目击者吗?”我注意到这地方光线不太好,桥下更是黑漆漆的一团,被人下了黑手也有可能。
“当然有!盯梢的兄弟看到了全过程,还有这十几位遛弯的人!”
我哦了一声,小乔打开准备好的应急灯,看我要尸检了,就跑远了。
溺死,俗称淹死,是指水或其他液体进入呼吸器官引起的窒息死。
溺液的种类很多,如水、粪汁、油等。溺死的场合,多发生在江河、湖、塘、水井,也可发生在水缸、粪池、沟渠和水田中。溺死以自杀和意外事故为多见,但也有用其他手段将人致以昏迷,然后投入水中或趁人不备推入水中致死。此外,用暴力致人死亡后,为了逃避罪责,抛尸入水,企图沉尸灭迹,亦时有发生。
当然,因为水溺死比较常见。粪汁就比较恶心了,我一度以为这只存在于教科书中。但是很多年后,我还是见到了被粪汁溺毙的人,再一次的刷新了我的承受力。这是另一个案子了,暂且不提。
实际上溺死机制也分很多种,主要常见的有三种。
第一种是神经反射,某些神经特别敏感的人,溺水时,冷水刺激皮肤感觉神经及喉头粘膜的喉上神经,可引起反射性心跳停止,而致死亡。
第二种是心脏衰竭,人体淹入淡水中时,大量淡水通过肺泡膜到血液中,使血容量骤然增加很多,使心脏无法负担,而引起心力衰竭而死亡,加之红细胞大量溶解,钾离子释放到血中,形成高血钾症,加速心肌衰竭。
第三种也是最常见的,就是窒息。冷水刺激呼吸道,引起喉部严重痉挛,或者溺液进入呼吸道至肺泡,或者海水进入肺泡,使血液中水分渗入肺泡,引起肺水肿,肺泡渗透性改变,使血浆蛋白进入肺泡,产生大量粘性液体,堵塞呼吸道等等,导致气体交换障碍,造成窒息死亡。整个过程比较痛苦。
有人可能会认为溺死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实际上时间是非常短的。
溺死经过时间的长短,与年龄、体质状况、精神状态、水性和水温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大约经过4—5分钟。
窒息前期。溺液进入呼吸道或被咽下,即发生本能性的闭气。此期约经0。5至1分钟。
呼气性呼吸困难期。因体内二氧化碳积累过多,刺激颈动脉窦和呼吸中枢,发生猛烈深吸气。此期持续约0。5分钟。
意识丧失期。出现痉挛,呼气加强,可有反射性咳呛动作,口吐泡沫,意识不清,大量吸入溺液,反射消失,瞳孔散大。此期约经1分钟。
呼吸暂停期。发生保护性呼吸逐渐停止,大约0。5分钟。
终末呼吸期。再行数次呼吸,溺液再被吸入,使呼吸完全停止,心跳微弱。这时如能及时抢救,还可以抢救过来。
以张小雄的体质,应该没有这么容易就溺毙的。
走到他身前,在应急灯下,他的脸异常的苍白。在口鼻周围有大量的粉红色泡沫。原因是溺液进入呼吸道后,刺激气管、支气管粘膜,分泌大量含有蛋白质的液体,并与溺液混合,在呼吸运动的作用下,形成大量细小均匀的白色泡沫状液体。如果支气管粘膜或肺泡壁小血管破裂出血与泡沫混合后,则呈淡红色。
这种泡沫是确定生前溺死的重要证据。溺死过程短或死于反射性心跳停止,则无此现象。
我还闻到了淡淡的酒味,这也可能是他溺毙的原因之一。
我还是有点接受不了,见义勇为的人多了,好人怎么就不能有好报呢?
“你快着点,别发呆啊!”小乔在远处催促我。
我拿起了张小雄的手,他的手紧紧的握着。溺水时,由于死前精神紧张,慌忙挣扎,两手乱抓,抓到水草、泥沙或指甲缝中嵌入泥沙等。我在他的手上发现了一些水草,还有几根女人的长发。
用夹子夹起来放入试管中,这些要回去检验。
接着我慢慢的解开了张小雄的衣服,因为死亡时间很短,尸斑还没有出现。在在胸腹两侧、臀部、上臂和大腿的外侧,发现了鸡皮样变。人体入水,皮肤受冷水刺激,毛囊竖毛肌收缩,使毛囊膨胀呈鸡皮样隆起,也就是俗称的鸡皮疙瘩。
把衣服系好之后,我站起身来。初步的检查已经完成了,一切都表明是溺毙。剩下的要在二号法医室里完成。
看我摘掉了手套,用一块白布盖住了尸体,小乔就凑了过来,问道:“有什么发现没有?”
我摇摇头,有些无奈的说道:“目前没有发现疑点。”
心里有点不好受,不管张小雄以前是什么样的人,但是他做出了救人的举动。结果却付出了生命为代价。
我走过去对被救上来的女孩说:“不管你遇到了什么事,你好好活着吧,现在你肩负着另一个人的生命!”
女孩听了我的话,哭的更大声了。
小乔拉了我一下,硬是拉着我走了。
我还是有一些疑点需要调查的,我不相信是巧合或者是诅咒,一切都看起来很正常,但是在有两人意外死亡的前提下,看起来就更加的可疑。
小乔在我检查时询问了目击者,都没有人看到有可疑的人。
我怎么也想不明白,如果这是谋杀。凶手是怎么做到的,他怎么知道他会喝酒,还知道他会来这里救人。
还有一点,这个女孩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跳河,疑点越想越多。

第四十六章 习惯杀人

你有没有想过你的一些行为习惯,有一天会威胁到你的生命。甚至是有人会利用这个习惯在来谋害你。
在法医圈子里有一个非常出名的案例。
有一对夫妻,在贫穷的时候非常的恩爱,说是你不离不弃,我便生死相依也不为过。但是后来有了钱,生活就不那么美好了,夫妻间的感情出现了裂痕,男人在外面有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小三。
在小三的挑拨下,男人决定和女人离婚。女人自然是不肯。
男人的小三是个护士,她发现了女人喜欢吃虾头!
在贫穷的时候,女人都是吃虾头,把更多的虾肉留给了男人。
小三买了大量的维生素,女人每次吃了虾头后男人就会让她吃很多维生素。
女人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一段时间之后,病死了。
女人的家人觉得蹊跷,女人的身体一向是很健康,为什么在男人出轨后就突然不好了呢。
在女方家人的执意要求下,法医进行了尸检,果然发现了问题。
近些年,由于工业废水处理不当、杀虫农药使用不当,造成地面水和海水的污染,使水中含砷量增加。水中的虾和海带等部分动植物中,砷的含量也明显升高。砷又分为三价砷和五价砷,五价砷基本无毒,三价砷毒性剧烈,人们熟知的剧毒品砒霜就是三价砷。而在河虾或海虾等软甲壳类食物中,因环境污染,含有浓度很高的五价砷化合物。
五价砷虽然无毒,但若与维c,特别是大剂量维c同时服用时,由于维c具有还原作用,可将虾体内的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会严重危及人体的健康。
小三就是利用这个方法,害死了女人。
之所以要说这个案例,是因为在这个案件的侦破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正是这个案子给了我启发。
我和小乔跟着运尸体的车回到了警局。一路上我都在想案子。张小雄性格冲动,有些鲁莽冲动。要是五个人同事看到有人跳河,第一个冲出去救人的肯定就是他!
关键是凶手怎么知道他一定会喝酒,还会去河边?
张小雄的尸体被抬到了我的二号法医室。但是我没有立刻就进行尸检。而是让小乔找来了负责跟踪的兄弟,我有很多的问题要问他。
见面了也没多客套,我直奔主题。“你在跟踪的过程中有发现可疑的人吗?”
“没有!”
“那你有可能被发现了吗?”
“绝对没有!”
同事说的很坚决,我相信他说的话。虽然我整日都泡在法医室里。但是同事们的情况还都是了解一些的。
雷正龙找的这几个跟踪的兄弟都是大案组的同事,跟踪经验丰富,破过很多大案,有的还是退伍的军人,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
我继续问道:“那你有没有觉得有什么反常的情况?”
同事认真的思考了一小会儿,看他的表情是想到了什么,可是又不确定该不该说。
“没事,有什么就说什么,我就是随便的聊聊。”
“其实……其实……我觉得他特别的害怕!”同事说道:“只是他给我的感觉,他就像是被吓坏的小孩子。遇到大排档,喝了点酒,才稳定下来。”
我注意到了一个词,同事在描述大排档时用的是遇到。
同事解释道:“我问过那个大排档的老板,他以前不是在那摆摊的,之前的地方不让摆了,他刚换了地方,张小雄是他第一个客人。两人之前不认识,也没见过面。”
这也太巧了,还能真是命运的安排?
“那你知道他为什么要去河边吗?”
同事摇摇头,“我肯定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去河北,不过我注意到一点,他喝了酒后不纳闷害怕了。但是嘴里一直念叨着一个词。”
“什么词?”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