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庶女攻略 上 >

第431部分

庶女攻略 上-第431部分

小说: 庶女攻略 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准备。可不加……望着十一娘那支簪子——点翠的,这还是十一娘第一次戴,肯定是为了在勤哥儿的婚礼上出风头才拿出来的,错过了这机会,只怕没有了。
  她想了又想,忍痛拔了头上赤金葫芦簪子放在了满地娇的分心旁,呵呵地笑道:“你们这些做伯母的、做婶婶的都出手这样大方。我做婆婆的有什么舍不得的!”
  两件不到十两金子的饰品,在五夫人、十一娘手中珠光宝气的饰品应衬之下,透着寒酸。
  有人不敢搭腔,怕站在风口浪尖被卷了进去白白丢了银子进去,有人觉得三夫人太小气,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屋子里就突然安静下来。
  东厅那边原低声说着话的男宾有人注意到这边的异样,伸着脖子望了过来。
  五夫人笑道:“我原是想为侄儿媳妇争个满堂彩,既然三嫂觉得我们多事,我也不讨这个嫌了。”说完,望着十一娘叹了口气,“四嫂也把那簪子收起来吧——平日你都舍不得戴,谁知道有人还看不上!”一副兴趣讪然的样子。
  甘夫人就皱着眉头望了三夫人一眼:“姑奶奶也真是。自己的媳妇,有什么好计较的,我们都跟着抬举,你倒拆台子。”表现的十分不满。
  气氛就有些僵起来。
  方氏不由手足无措。
  十一娘忙笑道:“好不容易盼到勤哥儿娶媳妇,我既然送出去了,也不会收回来。三嫂,”她望着三夫人,表情十分真挚,“你就再添一件吧!不过是个彩头!”
  三夫人也不希望儿子的婚事就这样不欢而散,更不希望在媳妇面前落了面子。闻言褪了手上的金戒指放在了匣子里。五夫人就“扑哧”笑了一声。
  讽刺的味道十分浓烈。
  三夫人脸上不由红一阵、紫一阵的。
  和三夫人一向交好的富二奶奶看不下去了,忙帮三夫人解围,笑道:“好事成双!三嫂,我看,你就把头上那枚凤钗赏了侄儿媳妇吧!五夫人也添件金饰,图个吉祥。你们看如何?”
  五夫人就等着有人答话,立刻褪了手上戴的赤金山茶花的镯子放在了宝石鬃花旁边,“二堂嫂,你看这件可还拿得出手”那镯子看上去也有三、四两重的样子。
  就有人笑道:“我们新娘子可发大财了!”
  三夫人神色有些复杂地朝富二奶奶望去。富二奶奶朝着她点了点头,眼中露出焦急的神色,示意她不要再犹豫了。
  三夫人看着满屋子望着她的女眷,又看了看红着脸低头垂目的方氏,咬了咬牙,把那枚赤金镶祖帮绿、红宝石、猫眼石衔莲子米大小珍珠的凤钗放在了匣子里。
  富二奶奶忙道:“好了,好了,婆婆的见面礼给了,下面轮到你们这些做伯母、做婶婶的了!”
  十一娘笑着把匣子递给了方氏,笑着说了声“祝你们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方氏羞赧地接了。
  五夫人也笑着把见面礼递了过去:“快,给我敬杯茶——我可为你喊了这么半天的嗓子,不仅把你四婶婶的好东西给要了出来,把自己的东西也搭了进去,还把你南京来的婶婶,舅母、姨母的东西也都给要了出来。”说完,咯咯地笑,屋子里平添了几份喜庆。
  方氏听了忙跪下去给五夫人敬了杯茶。
  五夫人大大方她受了,又领方氏到富大奶奶身边:“这是南京的大奶奶!”
  方氏忙敬了茶。
  五夫人就做了那引荐的事,敲完了这个敲那个,不依不饶的,有人躲,也有人求饶,大家笑嘻嘻的,场面十分热闹。
  富二奶奶就趁机劝三夫人:“你怎么能在这个时候犯糊涂?要知道,你那媳妇可是带了两万两银子陪嫁过来的。她又不吃你的,又不喝的你的。这个时候给她瞧不起了,你以后还怎么做婆婆?你可别忘了,你们家俭哥儿还没有娶媳妇呢?要是俭哥儿的媳妇进了门,跟着有样学样的。你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三夫人一惊,握了富二奶奶的手:“还好你提醒我。要不然,可就真让刚进门的媳妇给轻瞧了!”
  第521章 吃亏(上)
  晚上回到屋里,徐令宜拧了十一娘的鼻子:“搞什么鬼?”
  十一娘侧脸避过,笑道:“被侯爷看出来了?”
  “丹阳的笑得那样张扬,我想装不知道也装不下去。”
  十一娘嘻嘻地笑:“就是觉得三嫂太抠门了,想让三嫂心痛一下。可又不想让三嫂伤了元气,就想了这个法子。既做了面子,又把东西给了勤哥和侄媳妇——也没有让三嫂吃亏!”
  徐令宜略一思忖,笑道:“是丹阳的主意吧?”
  这么肯定!
  十一娘嗔道:“侯爷怎么知道不是我的主意呢?”
  “你?”徐令宜笑点了点她的鼻子,“你哪里想得出这样促狭的主意?”
  十一娘笑:“侯爷可别小瞧我!”
  徐令宜抱了抱她:“跟着丹阳学几个年可能有两分长进!”又低声道,“少了支点翠的簪子,明我补给你!”然后笑着进了净房。
  十一娘望着徐令宜的背影不知道是该哭还是笑好。
  原来自己在徐令宜的心目中这样的敦厚。
  不过,想想今天的事,她还挺佩服五夫人的。
  之前她还担心会弄巧成拙,五夫人向她拍胸:“三嫂看着东西定会动而,甘夫人听到四嫂说话定会跳出来相帮。你放心好了。准能成!”
  一丝一扣,硬真把这件事做成了。
  只是不知道宏大丵奶奶有没有和五夫人联手。
  想到这里,她不由淡淡地笑了笑。
  顾妈妈抱了谨哥儿过来:“夫人,您看,这是大少奶奶给六少爷的见面礼。”
  谨哥儿头上戴了顶虎头帽,做工精细,色彩艳丽,戴着十分合适不说,后面还拖了个虎尾巴,算是比较有创意的了。
  可能是天气还并没有冷到要戴帽子的程度,谨哥儿不停地去揪帽子,偏偏又揪不下来,气得小脸涨得通红。
  十一娘笑着把帽子取了,谨哥儿立刻扑到了十一娘的怀里,委屈地嘟了嘴。
  “把帽子收起来吧!”十一娘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低头看见谨哥儿脚上还穿了双虎头鞋,老虎的胡须又黑又直,仔细一看,竟然是用铜丝缠了黑丝绒做成的。
  “大少奶奶可动了心思的!”顾妈妈又夸了一句,这才把鞋脱了,重新给谨哥儿换了福字黑色姑绒鞋。
  十一娘突然有些羡慕三夫人起来。
  如果以后谨哥儿也能娶个这样的媳妇就好了。
  念头闪过,又觉得自己有点可笑,这么早就想起娶媳妇的事来。徐嗣谕的婚事没影子的!
  她哄着谨哥儿去睡了。
  那边五夫人却和宏大丵奶奶在谈心。
  “每次都是一副腌臢样子,我要不这样闹一下,徐家可丢大脸了。”五夫人端了新上市的柿饼和橙子招待宏大丵奶奶,“我真不知道三嫂是怎么想的!”又道,“只是让三位堂嫂破费了!”
  “难道有这样出风头的时候!”宏大奶奶用牙箸挑了块杭饼,笑道:“说什么破费不破费的。你大堂嫂这点东西还是拿得出来的。只是没想到四弟妹帮着你演戏,要不然,我着你怎么收场—— 说不定还白丢了朵鬓花!”
  “大堂嫂可别看走了眼。四嫂才是最会算账的那个。”五夫人不以为然,闲闲地剥了个橙子,“您可别忘了,她可有四个儿子。怎么也能把送出去东西赚回来。”
  宏大奶奶大笑:“你还这么年轻,说不定明年我又要送恭贺来了!”
  五夫人抿了嘴笑。
  荷香进来禀道:“夫人,五爷说,今天晚上和定三爷喝酒,让你别等门了!”
  五夫人应了一声“知道了”,留宏大奶奶,“您今天就在我这里歇了吧!”
  “我还是先回去了!”宏大奶奶起身辞,“这次勤哥儿成亲,你大堂哥和二堂哥都有事,三叔送我们过来,如今又在外院喝酒,我这个做大嫂的怎么也不能让两位弟妹撇了单!何况还有你侄儿媳妇在。”
  五夫人不好多留,笑着送宏大奶奶去客房,第二天一大早去客房那边接宏大奶奶等人去花厅早膳,谁知道十一娘已经到了,正和富大奶奶等人轻言慢语地说着话。看见她进来,定三奶奶拉了五夫人:“真没想到,你竟然是个泼辣子。我告诉你,等我们家二小子成亲的时候,你可给我小心了!”
  “放心,放心。”五夫人笑道,“我怎么也要去趟南京。到时候凭三堂嫂处置。”
  大家听着笑了一阵子,一起去给太夫人问安。
  太夫人拉着南京来的两个孙媳妇说了半天的话,又赏了些东西,三夫人带着儿媳妇来给太夫人问安,还带了方氏的元帕过来给太夫人过目。
  太夫人看着欢喜,携着羞得一直没敢抬头的方氏去花厅吃了早膳,由徐令宜带着去祠堂行了庙见礼,安排人送徐嗣勤和方氏回门,和宏大奶奶等人说话聊天,打牌吃酒,好好地玩了一天,直到徐嗣勤和方氏从方家借的刘侍郎家的别院回来这才歇下。
  竺香就趁着给十一娘卸妆的时候轻声道:“因婚事是在府里办的,帮衬的都是回事处的管事和小厮。各家的贺礼也都由回事处的收册登记。听说大少爷和大少奶奶前脚走,那甘老泉就去回事处的问帐薄。见是赵管事在那时坐阵,没敢开口相问,打了个转就回去了。三夫人生了好一会的闷气。”
  十一娘有点明白太夫人的意思了。
  既然婚事在府里办的,自然该公中出钱,可这样一来,各家的贺礼也该公中收着了。自然没有拿出来的道理。
  办过红白喜事的人都知道。这白喜事要设仪礼,要请和尚、道士做水陆道场,要置办墓、请人出丧等等,全是花钱的事,场面越大越亏。不像红喜事,花销最大的是宴面,人来的越多就越有落成,再不济,新媳妇也能得了各家的见面礼。这次徐嗣勤成亲,徐家席开三百多桌,只有赚的没有亏的。也不怪三夫人着起急来。
  可听太夫人口气,好像不打算和三夫人算这笔帐似的。
  “你继续留意一下,”十一娘吩咐竺香,“看三夫人那边有什么动静。”
  竺香应了一声。
  待过几日宏大奶奶等人回了南京,她悄悄地告诉十一娘:“三夫人为秋菱的事去见了太夫人!”
  关于太夫人那天说的话,府里多半都知道了。
  有人还戏称秋菱做“姨娘”,秋菱这些日子都不大府里走动了。
  十一娘想到当初她对自己的善意,有点担心,很关心她的未来,闻言不由“哦”了一声,道:“怎样说了?”
  竺香低声道:“三夫人说,她早就把秋菱许配给了三爷身边的一个随从。一来秋菱身份寒微,不曾禀告;二来那天太夫人的话来的急,她不回驳。如今二少爷的事忙完了,特意跟太夫人说一声。自古忠孝难两全,免得三爷为难。她也做了个拙妻。”
  十一娘松了半口气,沉吟道:“秋菱这桩婚事是临时定下来的?还是真如三夫人所说,是早就定下来的?”
  竺香道:“之前没有听说过!”
  也就是说,可能是为了推脱太夫人借口了。也不知道这随从的为人怎样?
  十一娘皱了皱眉,道:“太夫人只是威慑一下三夫人,三夫人这么一说,太夫人肯定不会再提这件事了!”
  “嗯!”竺香笑着点头,“太夫人只嘱咐了三夫人几句‘别让三爷在任上没个照应的人’,就没再说什么。三夫人好像怕夜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