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庶女攻略 上 >

第398部分

庶女攻略 上-第398部分

小说: 庶女攻略 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闪而过,笑容更盛了。她老人家微微颔首,吩咐杜妈妈: “记住了,到时候差人好好把老三住的院子打扫打扫。”
  杜夫人笑着应喏。
  太夫人的目光就转到了刚刚进门的徐令宜和十一娘身上:“你们来,怎么也不把谨哥儿带过来?”
  徐令宜忙笑道:“外面风大,怕他受了风寒。所以留在了家。”
  太夫人听着,就头对坐在她身边的二夫人调侃着说了句:“这可真是。‘遍插茱萸少一人’啊!”笑容到底谈了些。
  二夫人抿了嘴笑,抬脸朝着十一娘使了个眼色。
  把孩子抱过来吗?
  十一娘正犹豫着,就听见徐令宜道:“……这件事,你要自己拿主意。留在御林军,自然闲散很多。去了五城兵马司,三教九流的,什么事都要管。也不如在御林军那样矜贵了!”
  太夫人和二夫人一听,都支着耳朵朝徐令宜兄弟望去。
  “怎么一回事?”太夫人更是面露焦灼。
  “没什么事!”徐令宽眼底闪过一丝诧异。他没有想到哥哥会在这种场合和他商讨这件事。“前几天,五城兵马司的都指挥使和我们统领说,想从我们这边要几个人去。正好我在场。我们统领就问我.想不想去。”说着,看了徐令宜一眼“去了就是指挥同知。栽就回来和四哥商量,四哥让我自己拿主意。”
  太夫人听了没有做声,面露沉思。
  这涉及到徐令宽的前程。屋里的人全都静气屏息地望着太夫人。二夫人则看了太夫人一眼,低声道:“娘,我看这事还是算了吧!现在局势这样动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况五城兵马司接触的人太复杂,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被卷进去。要是只想着指挥同知的从三品。我看,等过些日子了,再到京卫谋个同知,也是一样的。正如侯爷说的,身份还矜贵些。何况和那些拉炭、卖菜的人天天打交道。”
  太夫人微微点头,问坐在自己下首的五夫人:“你的意思呢?”
  五夫人笑道:“我自然听娘和二嫂的。”然后对徐令宽道,“家里又不少吃少穿的,五爷何必去那种地方。我听人说,五城兵马司的人常常敲诈那些做小买卖的百姓,五爷,你堂堂贵胃,岂能做出那种事来?要是不做,不免和同僚们生分。我看,还是在营卫好。”
  徐令宽有泄气:“不过,去了五城兵马司升迁快一点……”
  “不过是正三品的都指挥使。”五夫人笑着瞥了徐令宜,“我们家又不缺这个!”
  徐令宽见了恍然大悟。有些愧疚地看了徐令宜一眼:“是我想糊涂了。我明天就去回了统领。”
  太夫人满意地点头,欣慰望了五夫人一眼,语重心长地叮嘱徐令宽:“妻好一半福。你是有福气的人。要知道惜福。”
  徐令宽有些不好意思地“嘿”了一声,抬了睑看丹阳,笑得有些傻。
  太夫人很是高兴,挪着身子要下炕:“好了,好了,时候不早了,天又夯,用了膳你们也好各自散了。”
  二夫人忙起身扶了太夫人,玉版几个蹲下身去服侍太夫人穿了鞋,儿子、媳妇、孙子、孙女、丫翼婆子簇拥着往东次间去。
  没谁再问起谨哥儿的事。
  徐嗣谕表情微微有些僵硬。
  走在最后的十一娘则斜睇了一眼身边神色肃然的徐令宜。
  大大的杏眼,黑白分明,娇媚动人地瞥过来,让徐令宜心中怦然一跳.半晌才平静下来。
  第四百八十二章 兄弟(下)
  过了小年,年味就更浓了。
  府里上上下下打扫得干干净,抄走游廊上挂了大红的灯笼,房前屋后摆着枝叶葱郁的花树,厨房里忙着开油锅、做卤菜,过年的赏钱、衣裳也都领到了手,人人脸上洋溢着喜欢的笑容。
  十一娘和琥珀商量过年的安排:“…正月十五之前,尽量让每个人都能休息两天。”
  琥珀笑着点头。
  针线那边送来了十一娘赶做的两条二十四幅湘裙。
  “这梅花绣得真不错。”琥珀看了啧啧道,“没想到针线上竟然还有这样好的手艺。”
  十一娘点头,问送裙子的婆子:“谁的手艺?”
  “藕儿绣的。”那婆子笑着,低声道,“就是原来在秦姨娘身边服侍,后来染病死了的翠儿的妹妹。”
  十一娘沉默下来。
  那婆子不免惶恐,“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夫人恕罪。夫人恕罪。只因这活赶得急,天寒地冷,针线上几个又染了风寒。这藕儿虽然刚进府,可针线上却十分的出挑,这才让她帮着绣了几朵梅花。全是奴婢们考虑不周,没想到她还是戴孝的人……”
  “起来吧!”十一娘知道那婆子误会了,并不想向她解释,示意小丫鬟将她扶起,道,“翠儿是个好姑娘。你跟她妹妹说一声,既然进了府,就要好好当差才是。”然后让琥珀拿了五两银子赏给藕儿,“…这花绣得好,我很喜欢。”
  那婆子见十一娘没有责怪,欢天喜地接了银子,千思万谢地退了下去。
  十一娘就问起雁容来:“她过得怎样?”
  琥珀笑道:“厉害得很。我看曹姐夫有些夫纲不振。”
  十一娘望着婚后明艳丵照人的琥珀,不禁打趣:“我看我们的管姐夫和曹姐夫在一起应该有说不完的话。”
  “夫人!”琥珀羞得满脸通红,转身去收裙子。
  徐令宜进来。
  “噫!做了新衣裳。”
  十一娘起身帮他更衣:“准备拜年的时候穿。”
  徐令宜道:“也帮我们谨哥儿做两件刻丝小袄吧!到时候他也要走亲戚。”
  “这才刚满月。用刻丝做小袄浪费不说,还怕划伤了皮肤。”十一娘立刻反对又道,“到时候也要把谨哥儿带着去拜年呜?”
  自从那天太夫人表现出很想见谨哥儿的意思后,十一娘每次去太夫人那里都会抱着谨哥儿。虽然天气寒冷,用狐皮斗篷包着倒也暖和。可到各家去串门则不一样了,有时候未必遇得到人,而且大多数时候在车上奔波。孩子太小了些。
  “皇上、皇后和太子殿下都差了内侍来,说让过年的时候把孩子抱进宫去瞧一瞧。”
  就没有办法了。
  “那就更不能做刻丝小袄了。”十一娘笑道“也太骄奢了些。”
  “去宫里拜年,谁不拿了沉箱底的衣裳穿在身上。谨哥儿穿件刻丝小袄并不过。”徐令宜觉得十一娘太过担心,“不过既然怕划伤了皮肤,那就做件小斗篷吧!”
  照徐令宜这样下去,谨哥儿不成个纨绔乎弟都难!
  十一娘觉得自己的早教计划一片黑暗。
  她不由嗔道:“侯爷,东西再好,也要用舒服才行。刻丝虽然漂亮,却太硬。不如太夫人赏了淞江三梭布,又轻柔,又暖和……”
  徐令宜到没有多想。刻丝虽然名贵,家时也不是穿不起。何况几个孩子都有,就想着也应该给谨哥儿做一件。
  闻言笑道:“那你拿主意吧!给谨儿做身漂亮的新衣裳,我们带他出去拜年。”
  做身新衣裳就行了!
  十一娘思忖着,笑着点了点头。
  有小丫鬟进来禀道:“夫人,弓弦胡同那边的四舅奶奶来了!”
  看从十二娘三朝回门十一娘和徐令宜回去认亲后,两人就一直没再碰面。
  “快请四舅奶奶进来!”十一娘说着,起身去了厅堂迎客。
  罗四奶奶穿了件宝蓝色遍地金通袖袄,头发整整齐齐地梳了个圆髻,戴了朵大红色堆纱宫花,虽然显得很干练,眉宇间却带着几份焦灼。看得出来,是有事而来。
  “十一姑奶奶,”她笑着给十一娘行礼,“吴孝全家的昨天带了些鱼鲞来。趁着还有几天过年,我一家送一点尝个新。”
  “让嫂嫂费心了。”十一娘笑着把罗四奶奶迎到东次间临窗的大炕上坐了,琥珀出去接了婆子的东西,“大哥和大嫂还好吧?说了什么时候上京没有?”
  罗四奶奶听着笑起来,神色舒缓了不少。
  “大哥原准备十一月初进京的。”她接过小丫
  鬃上的茶啜了一口,“结果大嫂怀了身孕。大哥临时决定过了元宵节启程。怕我们担心,特意差了人来报信。”
  “大嫂怀孕了!”十一娘又惊又喜,“庥哥今年也有八岁了……这可真是件大喜事!”
  “就是!”罗四奶奶笑道,“要不然大哥也不会推迟行程了。”
  “得写封信去恭贺一番才是。”十一娘笑着,两人说了好一会闲话,罗四奶奶的话题才渐入正题,“……十二姑奶奶出嫁,茂国公也没来喝个喜酒。我也不想热脸贴冷脸。可你大哥说,不管她怎样,我们做我们的,心无愧疚就行了。我想想,也有道理。寻思着先把她的东西送了,再到你这里来落脚,我们姑嫂好好说说话。谁知道,在十姑奶奶面门竟然遇见了五姑奶奶……”说到这里,她打住了话题,望着十一娘的目光也有些晦涩不明。
  十一娘很是惊讶。拿着杯盅的手微微一顿:“遇到了五姐?”
  罗四奶奶点头,斟酌道:“五姑奶奶跟我说,快过年了,她来看看十姑奶奶。知道我是来送鱼鲞的,就陪着我一起去见十姑奶奶。”
  “银瓶见了我,很是尴尬的样子,说十姑奶奶身子骨不好,不能见客,让我见谅之类的话。我丢下东西就要走。十姑奶奶却突然走了出来。高声对我说,”说着,她神色微赧,“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罗家钱再多也是罗家的。她如今是王门媳,生是王家的人,死是王家的鬼。和罗家再也设有什么关系,断然没有回罗家要钱的道理。五姑奶奶要是觉得心里不舒服,咽下不这口气,直管和十一姑奶奶一起回罗家去要钱去。就不要打她的主意了。”
  十一娘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
  五娘钻进了钱眼里不说,还怂恿着她们回去要钱!
  十娘特意提到她,说不定是五娘在十娘面前说了些什么,十娘这才误会这件事她也有份。要不然,罗四奶奶也不会借着送鱼鲞来探她的口气了!
  想到这里,她态度明确地道:“我们几姊妹,别人不好说。我出嫁的时候母亲却没有亏待我,是决不会开口让大哥补嫁妆的。四嫂要是担心这个,尽管放心好了。”
  “十一姑奶奶误会了。”罗四奶奶听着苦笑,“姑奶奶是怎样的人,别人不清楚,我却是清楚的。只因从十姑奶奶那里出来,我曾责问过五姑奶奶,五姑奶奶却一口咬定说这是她和你商量好了的,因十娘和你不和,所以才托她做了中间人……我寻思着,这件事怎么也要来跟你说一声,免得到时候姑奶奶背了个名声自己还不知道。”她含蓄地道,“你们姊妹间,还隔着个十二娘呢!”
  “多谢嫂嫂!”十一娘很是感激,“我会和五姐好好说说的。十二娘那边,也会去打个招呼的。”
  “那到不用了。”罗四奶奶笑道,“我反正也要去十二姑奶奶那里送鱼鲞。你只管和五姑奶奶说说就是了。”
  五娘是罗振声的胞弟,有些话,罗四奶奶的确有些不好说。
  十一娘道了谢,罗四奶奶给太夫人问了安,回了弓弦胡同。
  她在书房里给罗振兴写道贺信。可脑子里总想着五娘的事,越想,就越觉得五娘这个太没有道理了,好歹也在大太太屋里长大的,嫁给钱明,虽然经济上吃了点苦头,可比起一般的人又好上很多,怎么就变得这样世俗了!
  十一娘放下笔就叹了口气。
  六姨娘只想到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