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清朝当皇帝 >

第18部分

穿越清朝当皇帝-第18部分

小说: 穿越清朝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轻松,一个骑兵小队五十多人。被刘三事先布下的绊马索摔倒了一半,另外一半都成了刘三射击比赛的靶子。
“命令范天伟带领五营人马留下原地驻守。其余人马赶紧跟上直捣汉城。”董梁命令道。
“喳。”一名通讯兵远远的离去。
董梁心中感慨,小日本打仗不怎么样。通讯工具比我们先进多了,老子传达一个命令要一匹马一个人来回几十里地的折腾。要是路上出点意外,命令还传不出去。小日本这东西唧唧歪歪的就能向几十里或者几百里外的部队传递命令。回去一定禀告皇上,让他给咱们部队也装备上这东西,得省下多少人力啊。
免费送逐浪币,周周有新礼,快来抢吧!





雄狮苏醒 第三十一章 诱捕成功
泡书吧 更新时间:2011530 1:32:47 本章字数:2103

“八嘎,怎么可能??”中田浩二怒骂道。
“联队长,我是亲眼见到。大清军队已经离此已经不足一百公里了。井上大队可能也已经被清军消灭了!”一名侦查兵说道。
“联队长,本国来电。”一名通讯兵说道。
“念。”中田浩二强忍怒火。
“令中田所部,即刻回国。现今还不是与清国开战的时刻,根据帝国情报:清国已经派出一万多部队登陆,并有四艘炮舰护航。再不撤退,恐怕海路都要被封锁了。”
中田浩二何曾吃过这等亏,半个联队在眨眼见就被消灭了。连一个活着的都没有,可是要他剩下的两千多人马硬抗清国一万多的部队等同于找死。中田眯着那愤怒的眼神,停顿了数秒。果断的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朝鲜王宫内一片混乱,日本人撤走的消息马上传开了。
大院君李应拉着他的国防大将崔成浩,痛苦的说着:“日本人真不是东西,本来说好帮我抵挡清军的。这清军刚来,跑的比谁都快。这可该如何是好啊?”
催成浩思考片刻沉着的说道:“本来清国只需要一个臣服与他们的朝鲜,如今朝鲜王小落不名。而您已经登基成王,只要大王表现出愿意臣服与大清的态度。相信清国还是能扶持您的。”
李应双眼一亮,像是找到了主心骨。整个人都来了精神,对啊!日本毕竟是弹丸小国,怎么能跟天朝大国相比。只要清国不提出过分的要求,臣服与他也无不可啊。
“对对,既然这样,赶快前去迎接清国军队啊。”李应吩咐道。
董梁带着大队一路而来却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阻击,刚开始还有点零星的朝鲜叛军阻击。越靠近汉城却越安静。到了汉城城门口,居然看到李应亲自带着仪仗队来欢迎自己的部队入城。这到底是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啊?
“将军,这是什么意思?一路上还有朝鲜叛军的袭扰,现在开门迎接我们了。是不是跟日本人合起来耍什么手段呢?”毛伟民问道。
“兵临城下了,还能耍出什么手段?留下五营人马城外驻防,其余人跟我进城。”董梁吩咐道。
“喳。”
“哦哟,上将军一路辛苦啦。”李应对着董梁奉承道。
“大院君,本将军奉皇上旨意来解决朝鲜内乱。一路上,我都看到了。叛军四起啊,居然敢对我大军动武。”董梁说道。
李应一脸尴尬,看向崔成浩。崔成浩赶紧说道:“上将军说的是啊,朝鲜王突然失踪。叛军都是日本人组建的,与我们无关啊。我们只是暂代朝鲜王之职,待找到王上,就还政于他了。”
“噢?我听说朝鲜王已经被日本人杀害了。大院君是朝鲜王的叔叔,不如就承袭王位吧。不过我大清皇上有旨,日本人最近接连在朝鲜闹事。不得不防,望大院君把靠近日本的济州岛让给我大清军队驻防。”董梁严肃的说道。
李应心中盘算,自己合谋日本人不就是为了能登上王位嘛,如今既然美梦成真。区区一个海岛又算得了什么?再说,有清国军队在朝鲜驻防,也不怕日本人再来骚扰。此时看到崔成浩也对自己连连点头。马上回答道:“还是天朝皇上想的周到。区区海岛,就给上将军驻防军队使用。”
“好,那明日还请王上移驾城外军营签约。皇上诏书也会一并与明日交与王上。”董梁仍然一脸严肃。
“好好好,来人啊。送上将军去休息。”李英满脸春风。完全没有清军兵临城下时的紧张与不安了。
明日正午,终于看到了李应与少数亲兵,精神抖擞的进了清军大营。
董梁一见就笑着上前迎接,两人两面后,寒暄了几句。自认为马上就要登上王位的李应却多了几分孤傲。
董梁将李应及其亲兵一起迎入军营,可是李应的侍卫们怎么也想不到进的却是鬼门关!一个个还都兴高采烈的时候就被帐内埋伏的清军一举拿下,个别稍有反抗的也立刻被砍了脑袋。
李应这时才恍然大悟,清国终究还是不愿意放过自己啊。该死的崔成浩,把我给害死了。
随即董梁下令清军分四路入城,剿杀李应的叛军及崔成浩等人。这些叛军毫无准备,崔成号更是在忙于之后的登基大典了,到死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只一个下午的功夫,叛军就被全部消灭。
范天浩在过了几天之后亲自把朝鲜王护送回汉城,又把李应押解回国,听候皇上发落。不过济州岛最后还是留给了清军作为驻军之地。
捷报发往京城,关绪清看后相当满意。即刻下令,吴平部两营人马继续驻防汉城。帮助朝鲜王重新组建部队。至于济州岛,由董梁部留下四个营牵制日本。
日本对于朝鲜的窥探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关绪清知道,现在还不是跟日本人开战的时候。如今重要的还是那边,法国人已经在柬埔寨开始集结了,相信会向历史上一样过了十月就要向中国进攻了。
董梁留下了四营人马之后,即刻回国了……
太和殿,早朝之时关绪清对这次增兵朝鲜。董梁部的表现相当满意,虽然只是一场遭遇战,两场埋伏。但是新军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却让满朝文武心服口服。当初对裁兵、整军提出异议的几位亲王、大臣也都没有了声音。
关绪清对有功之人都做了相应的赏赐,特别对首战获胜的刘三大力提拔。当下成为了济州岛四营守卫统领。
免费送逐浪币,周周有新礼,快来抢吧!





雄狮苏醒 第三十二章 光绪九年
泡书吧 更新时间:2011530 1:32:49 本章字数:2978

光阴如梭,岁月如电。转眼间光绪八年已经过去了,在过去的一年中,大清的经济有了很大的改观。开放了私办工厂的禁令后,各地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了出来。尤其是洋布厂、洋面厂,其数量多达上千家。
之前关绪清还担心这些初兴的民族企业禁不起国外洋货的竞争,毕竟大清实行的是零关税。连税务司也因为鸦片战争的失败而被英国人把持着。
所以他让各省督抚给这些民族企业实行免税,以便宜价格征收土地等一系列的优惠措施。不得不说,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智慧的民族,用在经商上更是无往不利。在社会上大多数人还是排斥洋货的情况下,把生产出来的洋布,洋面放到那些老字号的绸缎庄,杂货铺里去代销。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往往是刚生产出来就已经卖完。那些比他们更好的洋货却卖不出去!
由于民族工业的蓬勃发展,光绪九年的财政收入达到了恐怖的五亿两白银。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GDP)仅落后英国,成为世界第二。
在不断发展教育、军备、工业的大前提下。国库竟然还有了盈余,关绪清心情大好的特批了李震提出的允许交易大清银行的国债请求。可是,全国的银行竟然没有多少人卖出国债。而是仍然有许多人来购买国债!
似乎一切都很顺利,但是朝廷仍然像被烟云所笼罩,因为法国人终于在安南动手了,法国远征军一路势不可挡地占领了河内、南定等地。
朝廷的神经一下子绷了起来,难道又要跟洋人开战了吗?朝廷里许多官员都经历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现在在安南动手的正是当初打入京城,把咸丰帝敢跑的法国人。
又是一个下雪的大年初一,将这古老的都城装扮的有一点沧桑,一点恐怖。
西郊民巷的英国大使馆呢,英国驻华大使史密斯正慢慢的品尝着一杯纯正的苏格兰威士忌。上好的苏格兰威士忌有烟熏味、水果味、干果味,他手中的就是这种上好的黑牌威士忌。
坐在史密斯对面的是英国远东太平洋舰队司令飞利浦中将,他和大使是多年的老朋友了,在英国的时候就在同一所学校就读过。这个天生的水手愿意上岸都是为了品尝下纯正的威士忌。
“老伙计,听说你刚从马六甲回来。和法国远东军司令图雷将军有所交流,你对法国人在越南的战争怎么看?如果清国加入到战争中,你认为法国人能获胜吗?对这点,我非常感兴趣。”
飞利浦贪婪的喝着手中的威士忌,忍不住赞叹道:“史密斯,只有你这里才能找的到如此正宗的苏格兰威士忌,这次,你可得让我多带几瓶。”
史密斯无奈的点了点头……
飞利浦才慢慢的说道:“图雷是我的老朋友了,之前我们就曾在一条船上呆过。法国在远东的海军力量很强大,他们有优雅号,还有凯瑞、南茜,也许清国在我们这里得到的两艘炮舰可以对付凯瑞和南茜,但绝对不是优雅的对手,除非中国在德国订购的几艘炮舰能提前回国,不过我不认为法国人会让他们通过地中海。至于清国其他的木头船,我觉得没有说的必要。”
“就算法国得到了制海权,可是越南的土地总要陆军去占领。你觉得中国的陆军跟法国比怎么样?要知道,中国刚刚出兵朝鲜。两三下功夫就把日本人*的离开了朝鲜。”
“我的老伙计,虽然法国人陆军兵力不多,而且还有大半越南人和阿尔及利亚人。但是清国的军队呢?那些抽着鸦片的家伙能作战吗?我承认清国这几年陆军的军备上的确装备了我们的先进武器,但是他们的国家实在是太大了。他们的小皇上,为了节省开支。裁撤了一半的陆军,他们要防着北边的俄国、东边的日本、连自己国土内的新疆、西藏也时不时的有点叛乱。东南沿海又要防着得到制海权的法国舰队登陆,你觉得他们守得过来吗?再有,他们有胆量跟法国人宣战吗?没多久前,法国人刚刚跟我们一起打入过他们的首都。”
史密斯笑了笑,飞利浦的看法基本与他一致。法国虽然在陆军上投入不多,但是强大的海军可以保证战争的胜利。鸦片战争不是最好的证明嘛!
紫禁城内,雪花依然肆无忌惮的从空中飘下。又是一年冬天,各部的报喜折子堆满了养心殿的几案上。
李震此时正站在关绪清的面前,这位正直的清官把持着户部。虽说可以保证不会贪污挪用,可是办事死板,不变通的毛病让关绪清无法忍受。
“皇上,如今我大清国库充盈。可是百姓仍然不断的购买我大清国债,长此以往,我大清岁入税银都给他们当利息了。还请皇上停止国债发售。”李震说道。
关绪清看了看李震,这位掌管着大清钱粮的顾宏之臣。眼中流露出了些许失望,关绪清前世就是学金融的。对银行的运转还是比较了解的,面对这个完全外行的大清银行行长。终究忍不住骂了起来。
“李震,朕对你破格提拔。你就是这样来报效朕,报效国家的吗?”
李震马上跪在地上,大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