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唐俏神探 >

第47部分

大唐俏神探-第47部分

小说: 大唐俏神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杜王妃是有意还是无意,总之像是故意没看到她的眼色,嘴快得不得了,直接就说:“王爷您来得正好,妾身擅自做主为王爷订了一门亲事。任姑娘已经答应了”

    “哦?”李贞略感意外地朝任倚婕望去,火热的目光中带着欣喜。

    任倚婕的脸顿时红到脖子,尴尬得转过身去,不敢面对众人,只恨不得立即挖个地洞钻进去。“王妃,你……”她不满地想责怪杜王妃,可是转念一想,对方是正牌越王妃,地位高高在上,自己算个什么,只得打落牙齿往肚里吞。可是这订亲的事绝不能就这么算了,不要说是做侧妃,就算把正妃的位子给她,她也不能接受这种强加的婚事。她得找个机会和李贞说说清楚,她相信李贞应该是个讲理的人,不会来强逼她。

中部:初露端倪 第七十二章:六道散人

    第七十二章:六道散人

    然而可恨的杜王妃还来了劲儿,故意把她的不满当成是害羞,笑着对她说:“妹妹你就别害羞了,王爷又不是外人,这事迟早也是要让他知道的啊。”

    望天,任倚婕真是欲哭无泪啊

    望着两个女人的样子,李贞抿嘴一笑,心下已了然。他又怎么会不知道杜王妃和任倚婕的心思,特别是任倚婕,他明白她对他无意,她的心在盛宣煜那儿,这些日子来,他看在心里,却不想点破。如今说她答应亲事,想想也猜得到定是被杜王妃给设了套。然而他也不想点破,潜意识里他更希望着杜王妃推波助澜,让她最终还是成了他的人。虽然以他的个性,他从不喜欢去勉强什么人,但是对她,他却想破个例。

    “雅儿,你就别取笑小婕了。”见杜王妃还可能继续,他真担心任倚婕会受不了,然后爆发。这丫头并不受世俗管束,说不得又会迸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所以他挥手阻止了杜王妃,算是给她解了围。接着他转移话题,对着她说:“赵大人的案子听说有些进展了,这不盛宣煜刚刚到王府了。小婕,本王知道你对此案很是上心,你要和本王一块儿去听听吗?”

    一听盛宣煜来越王府了,刚才来阴霾满布的她,顿时来了精神。她猛然转过身,直视着李贞,兴奋地说:“好啊”似乎发现自己的失态,马上又收敛了一下情绪,说:“我太想知道案子的进展了”

    这句话无疑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李贞当然知道她关心案子进展不假,但她更关心的却是某个人。

    李贞的心一沉,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痛让他充满了挫败感。原来在她的心里,自己堂堂一个尊贵无比的大唐王爷,竟然就这么比不上一个盛宣煜。刚才还在为嫁给他一事不高兴的她,可转眼一听说盛宣煜来了,就立即忘乎所以,喜形于色。他这一生遇到的女人中,怕也只有她任倚婕会如此不识好歹了。

    本来他来找她一块去见盛宣煜,是想听听她对案情的分析,但此刻,他却另有了主意。他李贞这一生要得到的东西,是决不会轻易放弃的

    不露声色地带着她一路来到越王府的前院,那里是李贞日常办公,休息,接见访客,商议政事的地方。在他的书房里,任倚婕终于见到了久违的盛宣煜。

    盛宣煜仍然是绯色的官服,端正的帽子,笔挺的腰板,冰冷的面容,此刻立于书房内,等待着李贞的接见。虽然只是相隔短短的五日,但她仿佛感觉有五年不见他了。心不由地狂跳起来,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会这么矛盾。一方面,她好像恨他恨得要死,只想着从此跟他不再相见,可另一方面,她又万分思念他,总是在想着他在干什么,他为什么不来看看她。

    这种矛盾的心理都快让她成了双面人,明知道这很不快乐,可偏偏不自不觉中就会这么去做。

    “见过王爷”盛宣煜向李贞行官礼,目光低垂,看都不看她一眼。李贞示意他免礼起身后,他仍然目不斜视,仿佛她是不存在的人。

    书房内的气氛突然变得异样,有那么一刻,她怀疑自己是不是变成隐形人了,他怎么就能这么无视她的存在。心里的那把天平,因着他的无视,而越来越偏移到憎恨的那一面。怒气在心中滋生酝酿着,她的目光从最早的热烈慢慢变得冷淡,直至冰透。

    “宣煜,听说案子有进展了”李贞开口先问,然后绕过书桌,在书桌后的椅子上坐下。一边亲热地示意任倚婕站在他的身边。任倚婕二话不说,顺从地过去,站在他的身后

    并不算宽大的书桌就这样将盛宣煜和她隔开了,以前她都是和他站在一边,与李贞说话,而今日她却是站在了李贞这边,这是否意味着他们的距离已越来越大?

    对于李贞的话,盛宣煜点了点头,应声道:“是”他努力不去看任倚婕,以防止点燃心中的那把可能会令他失控的火。在李贞的面前,他必须时刻提醒着自己做好臣子的本份。皇上将督办大理寺查案的重任交给了李贞,那么他来越王府只是为了公事而来。

    赵大人被害已过了一月有余,自己一直无法将真凶擒获,实在有负赵大人的栽培,如果再为了一个女人而误事,那么他就更没有面目去见九泉之下的恩师了。

    自那日从莲花山回去后,他就将自己的心冰封起来,他是个内敛的人,就算是再受伤,他也决不会露于形色,让他的下属看出任何端倪。任倚婕的离开,不正是他曾经希望的事,或许一切回归到最初的样子,他才能真正做回自己。只是他却不知,心中的那个烙印已不是他想去掉就能去掉了。

    将长孙冲送回驸马府后,他在第二天又去找了他一趟,这一次因为他有救命之恩,无论是长孙冲还是长乐公主,都对他礼让有加。从长孙冲的口中,他得知那晚他之所以会去莲花山就是为了那尊黄金度母佛像。

    长孙冲在两年前意外遇到一位神人,此人方外人士打扮,却非僧非道,年纪四十有余,操京城口音。那一日,长孙冲在天香琼楼里饮酒作乐时,此人不请自来,为他掐指一算,说他三日之内必有大凶之兆。当时长孙冲并不在意,只当他是个骗财的神棍,根本不去理他。却不料,两日后,竟然真的发生遇刺事件,若不是有人突然赶到,救他一命,只怕他早就死于四个月前了。救他之人不是别人,正在后来成为他贴身侍卫的司徒炎凉。

    经此一事后,长孙冲对于这位神人就上了心,四下打听他的下落。通过天香琼楼老板娘花烛影的口中得知,他们遇见那一日,这人是怎么进来的都不知道,更别说是他的身份下落了。这样的结果让长孙冲越来越好奇,想见这神人的心也越来越强烈。

    终于在遇刺事件后的十日,他又一次见到了这位仙风道骨之人。这一次他再不像上次那样傲慢无礼了,而是尊那人为恩人,并准备去京城最有名的醉仙楼摆下酒席宴请于他。哪知,那人却拒绝了,只说他淡泊名利,那些王公贵族去的地方并不适合于他。于是最后,到是长孙冲去了这神人常住的莲花山。

    在莲花山上,这位神人自称为“六道散人”,看透世情,能未卜先知。像上一次他就是看长孙冲印堂发黑,却又贵气冲天,命不该绝,才出言提醒。一听这六道散人有此能力,长孙冲又惊又喜。之后,这六道散人所言之事确实事事兑现,无一例外,比之京城著名的司天监上官宏有过之而无不及,这让他更是视其为天人。

    六道散人与他见面有一规矩,就是他不能向其他人透露六道散人的身份与下落,否则他便会再也不会与他相见了。长孙冲自认遇到仙人了,当然点头允诺,保证连自己发妻长乐公主也绝不会有丝毫地泄露。

    于是这两年里,长孙冲每逢十五便会上一次莲花山与六道散人相见一次,每一次六道散人都会透露一些天机给他,指点着他行事,也因着他的指点,长孙冲一改往日碌碌无为的形象,在朝廷里混得风生水起,不仅是天皇天后对他刮目相看,便是他的父亲也觉得他近日的表现令人欣慰。

    就这样,他过得又滋润又惬意,直到三个月前一天,六道散人突然让他寻找一件宝物,便是这黄金度母佛像。根据六道散人的说法,这度母佛像乃是一件上古神器,后来被北魏皇室所得,一直供奉于宗庙中。然而有一天,不知是哪个皇室子孙亵渎了神器,致使这度母佛像失去了她原有的保护力,最终使得北魏灭亡。而如果拓拔氏的后人能再次寻回这度母佛像,重新筑庙供奉,那么天下又会回到拓拔氏手中。

    因着六道散人这番话,长孙冲的心又乱又慌。因为长孙氏正是北魏皇室的后裔,如果六道散人此话不假,那么如何他长孙冲能找回这黄金度母佛像,是否就意味着他可以改朝换代了?

    这大逆不道,要灭族的想法,吓得他三日不敢出门,仿佛他一出门就会立即被人发现他的叛逆心思。然而这时六道散人竟亲自找上了他,这是以往这一年多里绝无发生的事。

    六道散人语重心长地劝说他,应该振作起来,寻找这尊佛像,根据他的推算,这度母佛像此刻正在大唐皇宫里,而长孙冲又正是保管这些贡品的宗正寺少卿,等于是上天把这样好的机会送到了他的面前。因此他夜观星像,见紫微星异动,正是帝王更替的先兆,如果长孙冲能将度母佛像偷出,那么拓拔氏必将重掌天下,而如果度母佛像一直任由李唐皇室保管,那么只怕拓拔氏亵渎神像一事的后果,将报应在长孙家。

中部:初露端倪 第七十三章:六道散人2

    第七十三章:六道散人2

    听了六道散人的话,长孙冲犹豫不决,最后左思右想下,决定冒险一试,虽然他没有造反的念头,但是不能让厄运待续到长孙家头上。无论如何,他将佛像偷出来,也只是去供奉的,不做造反的事就行。另外偷一个佛像,即便真的被人发现了,凭他长孙家的实力,也挺能摆平这件事。于是他利用职务之便,又买通了皇宫中两个管事太监,终于将这佛像偷了出来。事后,他又暗中给了那几个太监一大笔钱,让他们找个理由告老还乡了。

    佛像偷出宫后,他便连夜赶往莲花山交与六道散人手中。六道散人告诉他,度母佛像毕竟是突厥朝贡之贡品,它的遗失,定会引起朝廷的调查,如果让它散落在民间,万一被查到,只怕要坏事,不如就由他去放在一个朝廷永远想不到的地方。然后在那个地方好好供奉供奉,净化它的神力。

    长孙冲自偷了这佛像后,早就心乱如麻,什么事也不管了,全听他安排了。当时他并不知道原来佛像被送到了吴王府旧址,直到大理寺的人偶然在那里发现佛像后,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朝廷永远想不到的地方便是指的吴王府旧址。

    之后,武后果然发现了佛像的遗失,责令大理寺调查。赵擎宇手下那个能干的徒弟盛宣煜多次来宗正寺核实情况,并且还亲自去了那几个太监的老家找他们。事件的发展越来越让他不安,当他感觉自己就快暴露的时候,他的三弟长孙浚找上了他,说是看中了赵擎宇的千金赵芷誉,托他上门提亲。他当时正愁没有合适的理由约见赵擎宇,于是一口就答应了。

    在赵府,他见到了老谋深算的赵擎宇,以他对赵擎宇的了解,当然知道官场上摸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