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白马 >

第122部分

白马-第122部分

小说: 白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休要胡言乱语,回去睡觉。”裴茂溺爱孩子,所以裴家的孩子家教也没有那么严厉。

“哦。”小脑袋闷闷不乐的转身离去。

“夫君不去?”

裴茂眉头一凝,回道:“不了,我还要给诸位兄长们去封信,叫他们收敛一些。”

有些时候,人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只有所站的立场不同而已,比如眼前的裴茂,也比如眼下之人。

街角一个不起眼的房子里。

几盏油灯还没有熄灭,所有人都在屏气凝神的盯着油灯前站着的那一人。

他踱步徘徊,久久不语,时而停下思考,时而加速沉吟,总之一反常态,没有大家见到的寻常样子。

身旁围聚着几个人,他们抬头看着他。

地位尊卑之众,从来没有人敢忤逆眼前这个的意思,因为除了大良贤师张角,即便是贤师的两个弟弟和女儿,也都不得不重视面前这个男子,他是太平道司隶大方帅马元义,也是太平道指定的下任教主。

“大师兄,怎么办?”今日发生卞玉儿一事的那个弟子开口问道,他不是张角亲传弟子,他只是一个外传弟子,河东郭太。

身旁围着的几个人都是张角首席弟子大方帅马元义聚集在一起的道友,各自为:韩暹、杨奉、胡才、李乐。

“对,大师兄给个主意,我们也好准备一下。”韩暹抬头瞧了瞧犹豫不定的马元义。以往的马元义从来不会这么犹犹豫豫,办事也是果决狠辣,今日却一反常态。让自己这些人摸不着头脑。

“还准备什么,杀了那个狗官,一了百了。”

杨奉的话还未喊出口,便被马元义瞪了一眼,乖乖地闭上了嘴。

“杀这个办法不好,我听说这个河东太守就是辽东的白马都尉,这个人能凭八百人杀退十二万鲜卑,手段定然不一般,我看看我们还是避一避他的锋芒。”郭太抬头看了看马元义,回头问道。

“竟然就是那个辽东都尉?”胡才和李乐同时一怔,他们不太关心朝廷上的事情,但还是听说过这个人的名声。

“没想到他来的这么快。”马元义拳头击在一旁的几案上,眉头不悦的皱了皱。

“皇甫……皇甫,什么来的?”韩暹犹豫的问向一旁的杨奉。

“皇甫岑。”杨奉回道。

“咦,这个名字怎么这么熟悉?”韩暹低吟一声。

“废话,昌黎城那一仗,他皇甫岑谁不敢杀,这个天下如今谁人不知皇甫岑,就连那羌胡听到这个名字也颤颤巍巍,不敢在进一步,你说,谁还敢来!”

“不是这些。”韩暹摇摇头,否定道。

“行了,别争执了,此事就这么定了,如果官府来人要找郭太你的徒弟,那就把他供出去,不要因小失大。”马元义笃定的说道。

“可是……”郭太想反驳,却瞧见马元义冰冷的眼色,生生咽了回去。

“叫兄弟们都注意点,这段时间,不要惹是生非。”转身离去的马元义似乎想起了什么,停住脚步,提醒道:“这个皇甫岑,你们都不要轻易去惹。另外,这段时间我会回广宗一趟。谨记,我说过得话。”

四个人被马元义这冰冷的眼神逼得连退几步,踟蹰不言。

忽然间,韩暹恍然大悟,大师兄要回广宗请示贤师张角,那么也就是说……“我猜的没错,没错!”

ps:郭太,名郭泰,范晔为避家讳,才做郭太。以后皆做郭太。

第五集 河东太守 第十一章 卫氏决心

如果说河东裴氏家族在闻喜县,只能勉强算得河东本地大阀。可安邑城内却有一家卫氏,才真正是河东大阀。

这一户,最出名的当属神童卫仲道,不过此时,卫仲道才年仅十三岁,名声还没有响亮起来。而且卫氏真正崛起是依靠着卫仲道的兄长卫觊在魏晋的表现。卫觊在任职曹魏时颇有政见,他提出河东盐营官有一途,一度被人认为同枣祗(zhi)的屯田之策都是曹魏复兴的前提。

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

卫府。

同裴府一样,主卧的书房内的油灯一直没有熄灭。

一老一小正在谋划着什么。

老者是当今卫氏家族的族长,卫觊、卫仲道的父亲,而年少之人正是卫觊。

卫父看着儿子卫觊,缕着胡须,双眸绽放精芒的说道:“觊儿,为父今天收到一个消息。”

消息?一句话说的卫觊有些怔神。

“呵。”卫父笑道:“方才从府衙内传来消息,河东太守到了。”

“什么?”卫觊大惊失色,像这样的两千石大官上任,河东郡的诸官、乡绅、豪强等等都会被通知,然后前去迎接的,可是眼下这个河东太守怎么不告而来。

“惊讶吧,为父倒是觉得这个白马都尉很有趣。”卫父笑了笑,转向窗外。

“嗯。”卫觊沉吟许久,最后蛮有深意的回道:“父亲,这白马都尉此行绝不是那么简简单单。”

“掩人耳目到达安邑城,这个白马都尉绝对不是向外人所传的那般杀人不眨眼,一介武夫而已!”

“能当得起两朝太尉力挺,还有天子的支持,这个人就注定不凡。”卫觊看了看自己父亲,最后似乎想到了什么,惊异道:“父亲,难道是说?”

“嗯,陛下有意整合三河。”卫父最后点了点头。“只是不清楚,这白马都尉真的就这么得天子信任,而天子一向平庸之姿,怎么会如此睿智?”

“父亲,其实不然。”卫觊笑了笑。

“哦,你说说?”

“父亲,你有没有想过,天子先著熹平石经,然后接连发起两次党锢,后又设洪都门生,去年西邸*,等等,这些虽然在咱们看来大大不妥,可是父亲可曾另外一个角度想过没有?”

“另外一个角度?”卫父不明的看着自己的儿子。

“就是这些措施,不禁打击了士人,外戚、豪强、宦官又有几人没有受到牵连。”卫觊反问。

“可是要弹压不住……”

“在昌黎城那一战之前,或许还会有。可是如今,天子早就被辽东那一仗挑起了四海之志,鲜卑檀石槐、高句丽高男武等等,这些不服王化的异族皆被平定,天子之功绩,隐隐成为天下明主,父亲,你说天子还会有顾虑吗?”

“这。”卫父脸上的汗水直滴,双眸凝视着自己的儿子。卫觊今天才二十有六,分析的竟然这么透彻。

“陛下整合辽东,白马都尉为先锋。陛下要整合三河,那白马都尉自然也为先锋。”卫觊没有瞧见父亲的眼神,透漏出一丝向往的回道。

“可是,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这白马都尉不知?”卫父反问。

“以白马都尉的行事所为,断然不会不知。”卫觊同样有些疑问,想了想后,抬头道:“也许,他跟陛下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约定。”

“就像是那血诏!”卫父听人说起辽东城,皇甫岑之所以敢诛杀名士公綦稠,最重要的证据就是这公綦稠敢违抗将令,不听圣旨。

“或许还会有很多。”卫觊想了想,回道。

“以觊儿之见,这白马都尉整合辽东,会先从何处入手?”卫父不明的问道。

“还能从什么地方入手。”卫觊笑了笑,抬头看了看自己的父亲。

两父子四目凝视,最后默契的同时回道。

“河东盐池!”

河东盐池,既是后世的运程盐池,乃是全国赫赫有名的几大盐池之一。所处正在安邑城南,中条山之北的狭长盐池。

大汉赋税,除去田税,就属盐税为最,而河东盐税又在两汉为最,占去了大部分。

可以说掌控河东盐税,便掌控河东郡,河东定则大汉定。

两汉之时,一直都是盐铁官营,桑弘羊提出后,汉武帝为了确保战争的持久,最后收为官有,只是前些年,不得已才成为私有。

如果皇甫岑对盐池动手,那就代表着汉庭要收回大汉盐铁之利。

“此利虽薄,可是却胜在持久稳定。这产盐之地单一,又所需甚广,河东盐池可以说保证着三河、三辅、凉州、并州等地的供给。”卫父恍然明了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卫觊,然后问道:“可是这盐池之利,非是士人、豪强所拥有,即便那些阉宦也插手甚多,这整治盐池必定牵连所有人,白马都尉有这个胆子,那天子,陛下有这个决心吗?”

未理会父亲的问话,卫觊想了想最后诚恳的点了点头,回道:“父亲,不管天子是何想法,我决定了。”

“你决定了?”卫父一怔,随即若有所思的再次问道:“这一步可是一生啊!”

“父亲,河东卫氏兴起便在此时,我想即便有朝一日狡兔死走狗烹,那白马都尉的心腹之人,必定不会坐以待毙。”卫觊越说越急,激动的无以言表。

“住口!”卫父听此大逆不道之言,高声喝斥道。

“父亲!”卫觊转声呼喊道。

看着决心已下的卫觊,卫父无论如何也不能狠心把卫觊撵出家门。

“父亲!”

“君臣易择,可是父子难舍。”卫父继续道:“虽然卫父没有你看到远,时人常言你弟仲道自幼聪慧,却不知你卫觊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如果你决定了,那我河东卫氏也豁出去了。”

“真的?”卫觊在坐定要投靠白马都尉皇甫岑的时候,就考虑过之后的下场,可能会父子反目,牵连家族,却没有想到自己的父亲竟然如此支持自己。

“家族命脉,岂可儿戏!”

“好,儿这就去准备准备。”卫觊喜不胜收的回道。

“等等。”

“嗯?”

“为父已老,这家族之事。”卫父沉吟片刻,最后下定决心的说道:“就由你去办吧?”

第五集 河东太守 第十二章 盐铁之利

河东太守,治下属官,有郡丞、长史、功曹史、五官掾、督邮、书佐门吏、等等,涵盖了民政、财政、军事、政法、交通、教育等后世各类部门,加上河东十九县县令、县丞、县尉,算起来这大大小小的官员加起来也有上百人,当他们听到河东太守已经上任后的消息,百里之外,便赶来庆贺。  

皇甫岑初到,并没有借势穿插自己的人,也没有急于触动这些人的利益,只是匆匆认命了沮授为功曹史,程昱为五官掾,戏志才为长史,其余皆未变动。

这也让河东大小官员安心不已。

以往任命太守,他们也不会这么上心,能在河东任职的官吏,即便是一个小小的书佐也是有自己的靠山,更不用提那些高官。所以他们很少担心有人触动自己的利益,可是眼下来人是辽东的白马都尉,震动整个北疆局势的人,他们难免不了要多加重视,而且这个白马都尉胆大包天,管你名士不名士,一律斩杀。以往的武夫豪强,多有攀附士人之心,所以他们动起手来,总会想想身后名声,才会下手。可是这白马都尉从成名开始就是对抗着士人成长的,北地涿县,蔡邕府邸,太学门前,大骂天下名士。

这样的人你不得不顾虑,因为他不怕遗臭万年。

士人这点心思,皇甫岑明白,也不戳穿,也乐得看着他们在自己面前演戏。反正这一路走来也没少受这些人的白眼。也不在乎多几个人骂自己,做人只要对得起天地良心,造福一方百姓即可。

见过这些官吏之后,皇甫岑退回书房,继续忙着手头上的一些事情,不是没有想过召集一些人才,图谋天下,实在是自己的名声太臭,鸿都群小,早就被士人鄙弃过了,皇甫岑要找人才,也是要找有真能力,又能真心实意不为虚名薄利的家伙。

曹操纳贤,只问才,不问德。

才有郭嘉、贾诩、程昱、董昭、华歆这些真正的大才争相投靠。

名声好与不好,取决两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