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那些秘密只有他知道 >

第88部分

那些秘密只有他知道-第88部分

小说: 那些秘密只有他知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十九岁的八隐对佛学颇有研究,已为寺内的戒律大师父。

    他秉承严法,容不得半点恶道。

    动荡时期,常有江洋大盗、朝廷要犯假借出家之名躲避法律制裁。以至于,山寺内多是杀人放火之徒。

    八隐总能一眼看出犯过事的假和尚,并将其报官收押,以至于,八隐所呆的寺庙,极少有恶徒。

    所谓恶徒,并非十恶不赦之人。那个时期,好人可能是坏人,坏人可能是好人,这一点,八隐一直执迷其中,不能看透。

    寺中有一座佛塔,相传司马睿建立东晋前曾在此建塔,以求先祖庇佑。此塔有降妖伏魔、振兴驱亡的神力。后,因其远离都城而遭遗弃,塔内无人看管修葺,日渐衰败。

    八隐重新修塔,里面关押着等朝廷来提的‘恶徒’,其中一人唤作:尤哥。

    尤哥,十五岁,杀死药铺东家李大,逃到寺院做和尚,后被八隐看出问题,将他抓捕送入塔内。

    官差迟迟没来寺内拿走尤哥,这让八隐十分着急,又等数月,依旧没见来人。

    八隐疑惑,便派人打听。

    “来拿尤哥之人,都死在了路上。”小和尚将打听来的消息告诉八隐,这让他更加疑惑,怎会都死在了路上?

    之后,他亲自入佛塔七日。

    相传,他看到了尤哥身上的佛光,知道,他是佛祖选中之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遵照佛的旨意,所以,八隐放走了他。

    这只是一个传说,并没有人知道那几日在佛塔内发生了什么。可是,自从那日之后,八隐便会常去佛塔,那些,被他抓进去的‘恶徒’也都消失。

    三年后,八隐被受了‘官衔’,做了一名‘僧官’。他便将惩恶之事用在了佛寺之外的地方,成了让‘恶徒’闻风丧胆的大和尚。

    他的名声也日渐传出。

    一日。

    普慧大师父将他唤入屋内,“八隐,你先坐下。”

    八隐看了看四周,坐凳、坐垫都被撤走,他如果要坐下,只能坐于地面。

    然而,地面也都撒了潮湿的水,他如果坐下,就要弄湿衣服。

    普慧大师父闭目等着他,半柱香后,八隐坐在了地上。冰凉潮湿顺着皮肤侵入心脏,让他有些难受,铁硬的心第一次有了触动。

    原来他常年坐于软垫、竹椅之上,早已忘记土地的湿凉。

    “那座佛塔,为师准备拆除。”普慧大师父并不看坐立不安的他。

    八隐握拳,半晌才问,“为何?”

    普慧大师父抬目看他,“因为里面住了一只恶魔。塔破,魔出。”

    “那是佛惩戒恶徒之地,如果毁了。。。。。。”

    “佛在心中,不在世间。”

    八隐无言。

    普慧大师父从身旁拿出一窜佛珠,“你从这上面看到了什么?”

    “佛。”

    普慧大师父叹了口气,“这个是罪恶,是我的罪恶。”

    他将佛珠递给八隐,“当年,普恩师兄与我都是住持人选。普恩师兄的悟性又超过我,我便想,这住持之位,我是做不成了。后来,普恩师兄感染了风寒,师父要我好好照顾他。我想,机会来了,便利用普恩师兄得病之事,加害于他。这住持的位置,我是这样得来的。”

    八隐惊愕起身,盯着面前他尊重的师父,握拳颤抖。他不是一眼就能看透罪恶,看出正邪吗?眼前的人,朝夕相处,他怎么就没看出来。。。。。。

    “所以啊。”普慧大师父叹息,“看到罪恶的不是你的眼睛,而是你的心。你认为他们都有罪,你惩治了他们,自以为消灭了罪恶,实则,你根本没长眼。”

    八隐慢慢站稳,神色冷冷地看向这个欺骗他的人,嘴角慢慢挑起笑意,“原来,我一直被蒙蔽了双眼,原来,遮住我眼睛的竟然是师父你。”

    普慧大师父摇了摇头,摆手,“你虽有佛性,却无佛根,你走吧。那座佛塔,三日后便会被拆除。你在里面的所有罪恶行为,皆会随着佛塔一起消失,自此,选择有眼无珠,选择有心无眼,都是你自己做主。”

    “师父保重。”八隐浅浅一拜,邪笑着离开。

    三日后,佛塔果然被普慧大师父下令拆除。

    掉落的瓦砾下,匝地的泥土里,满是人的白骨。其中一骨较为奇特,呈现青黑色,是中毒之症。

    惊愕的人群将人骨抬到普慧大师父面前,他一眼认出,“是尤哥的骸骨,他被八隐吃了。”

    “八隐?”众师兄弟惊愕,“为什么,八隐要吃了他。”

    普慧大师父摇头,“八隐认为他们都有罪,既然朝廷不能惩治他们,那他便替天行道。”

    “那,尤哥的骨头为什么是这个颜色?”小和尚惊奇。

    普慧大师父走到人骨一旁,“尤哥被他的东家用来试药,终日倍受煎熬,他逃不出,也无人管,便生出了杀害东家的心思。世间因果奇特,善与恶总是相对而行。八隐参不透善,只懂惩恶。这就是他一直执迷不悟的原因。”

    回到房中,普慧大师父大师父接过徒弟递来的茶,“将那些惨死的施主都葬了吧。”他将茶一口饮下,对着某处道:“出来吧。”

    八隐走出,脱下僧官的衣服,穿上了小和尚的灰黄袍子,倒如他刚刚入寺时的模样。

    “为师,想为你改个名字,这也便是为师对你最后的劝诫了。”普慧大师父扶着疼痛的心口,立刻盘腿打坐。

    “师父说吧。”八隐站在他面前。

    “日后,你就叫‘戒增’吧。”普慧大师父闭目轻声,“戒骄戒躁、戒情戒欲、戒贪戒念、戒仇戒恶,八隐为八戒,是谓‘戒增’。”

    “多谢师父。”八隐浅浅一拜,盯着眼前的人闭上了气息。

    小和尚举着火把推门而入,“师父。”他惊恐地看向眼前两人,扑到普慧大师父面前,“师父。”又扭头看一脸淡然的八隐,“八隐,你。”

    “贫僧‘戒增’。”八隐神色淡淡。

    正要转身,小和尚唤住了他,“师父知道你会来杀他,他要我告诉你一件事。”

    八隐停步,“何事?”

    “当年病重的是师父,而非普恩大师父。其实,是普恩大师父不想救病重的师父,后被住持发现,将他赶出了寺院,将住持的位置给了师父。”

    八隐一惊,扭头怒瞪小和尚,“胡言乱语。”

    “并非我胡说,普恩大师父现在别的寺院,你去打听便知了。只是,他和师父之间的事情,师父从未说过。普恩大师父也因当年的贪欲,自断了舌头,现在是不能言语之人。”小和尚举着火把指向他,“你,杀错人了。你有眼无珠,有心无眼。”

    怒红的瞳色瞪向小和尚,八隐一步步走近这个质疑他判断的人,一口咬断了他的脖子,血丝由舌尖进入喉腔,八隐抹掉唇上的血渍,“我不会有错,人之初,性本恶,众生皆有恶心。”

    八隐走出寺院,将普慧大师父的禅寺少了个干净。

    他不认为杀错了人,便去小和尚口中的寺院找普恩大师父。

    藏红袈裟,明莹黄袍,顶受九戒,无声无语之人端坐佛堂。屋内已结了蛛网,盘踞一条草蛇。

    “没想到,普恩大师父会与毒物同生。”八隐看了看四周,冷笑一声。

    “我心毒,看到的便是毒物;我心善,看到的便是善果。”普恩对着佛像浅礼一拜,转过身来。

    八隐眯眼看他,“你能说话?”

    “我为何不能说话?”

    “你不是自断了舌头?”

    “心舌已断,自此之后,只谈‘善’,不论‘恶’。”普恩大师父走到一张木桌前,斟了两杯茶,“小和尚找我何事?”一杯茶推给了与他一同坐下的八隐。

    “我乃普慧方丈的徒弟,戒增。”

    普恩大师父微微挑眉,难得的有些动容,他摇了摇头,“‘戒增’一名,只给大恶之人,你师父有没有告诉你?”

    八隐握拳,“师父未说。”

    “那便是想让我来说了。”

    普恩大师父从袖中拿出一块儿香,又找了明火点燃,香味儿一瞬而出,倒是逼走了屋内的湿潮之气。八隐只觉得心境也平和许多。

    “常常这茶香。”他示意八隐喝茶。

    八隐举起杯子一口饮下,茶香气倒是沁人心脾,他放下杯子,盯着普恩大师父为他又斟上一杯。

    “大师父准备何时告诉我,‘戒增’一词为何要给大恶之人?”

    普恩大师父淡淡一笑,“大恶,其一:欺师灭祖;其二:滥杀无辜;其三:不知自省;其四:甘入地狱;其五:迷失的佛。”

    “佛?‘戒增’与佛有关?”

    “肉身菩萨、金身佛。受满戒律,方可成佛;一念之间,善可成佛。戒增,即戒律永不停止,徘徊于成佛之路,却无法成佛。你师父察觉你有佛性,却无佛缘。”

    八隐眯眼,刚要动怒,他身子猛然一怔,只觉得全身无力。他看向那杯茶,此时,有极轻的液汁滴落其中。抬头看,香薰之处,一只毒蜘蛛正在吐出毒汁,正落于他的茶内。

    “你。”八隐推翻桌子,“你和师父骗我。”

    “阿弥陀佛。”

    ……

    八隐死后,其身被普恩大师父火化,竟有舍利燃于火中,烟气久久不散。

    他心有执着和疑惑。不明白当年普慧和普恩之间,到底谁是那个背叛者。

    一个说杀了对方,然而对方还活着。一个说对方断舌,然而,对方却能言语清晰。

    两人似是早就商量好,对叫“戒增”之徒杀无赦。

    八隐自傲能够看出恶意,却无法看透两位大师父之意,让他不能释然。

    之后,‘戒增’与‘佛’的传说流于世上,他留在佛寺内的舍利子成了偷盗者的目标,被道儿上称为‘迷失佛’的舍利子。

    精灵部长寻梵在做精灵部长之前,一直被同类寻南墨追捕。两人起初并不知互为‘寻’类,寻梵为躲避寻南墨,曾藏身佛寺近百年之久。

    她目睹了盗贼偷取舍利子时,被舍利子要了性命。后打听得知,这颗舍利子乃是‘迷失佛’圆寂后留在世间之物,入夜,寻梵从寺院将舍利子偷走。

    察觉到她的与众不同,舍利子便依附着她而活。

    康家能造出起死回生之物,还原舍利子的原形自然不在话下。寻梵找到康家一人,让他给了舍利子一个新的肉身。

    五十年后,舍利子重新成形,由幼童长成一俊朗男子,寻梵问其姓名,男子自称:戒增。

    戒增重回烧毁的寺庙,将其重新修建,又为其取名:铜寺。

    自此之后,戒增以食人为生,后人又称其为:觅食佛。

    ……

    东土大唐圣僧玄奘大师曾途径铜寺,拜“迷失佛”戒增时提起一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