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究极原创世纪 >

第7部分

究极原创世纪-第7部分

小说: 究极原创世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化学吸盘(详见后述)。

    3。最后,培养槽中容器、原料、成品、培养液和纳米机械的化学成分不能相互反应,否则会出现不稳定状况(最坏的结果就是容器泄漏)。通常的对策是采用原材料预处理,并使用不同的容器、培养液和纳米机械配套,以适应不同物质的培养需要,而且,在培养前必须在实验室内进行试验,确认安全方可投入使用。

    一般的讲,纳米机械由碳基、氮基或硅基高聚物构成。标准的原子堆积纳米机械,由以下几个结构组成:

    1。骨架:整个纳米机械的基本框架,由高分子聚合物构成,其化学结构内搭载了工作程序,因为原子堆积的运行流程是一样的,所以同一种用途的纳米机械骨架的构成基本是一致的。

    2。能量物质处理部分:负责从培养液中吸附能源物质——通常用三磷酸腺苷(ATP)或者二磷酸腺苷(ADP)——并在满足条件后将之分解并放出能量。当然,也有一种纳米机械专门负责捕获能源物质的二次产物,并在吸收特定光谱的光之后将之重新合成能源物质,以此循环利用。

    3。化学吸盘:负责在特定原子排布的表面吸附。借由化学基与不同原子的亲和力差异,以不同的化学基在骨架上的特定排列来达成在特定表面的特定位置上吸附的效果。

    4。物质提取-释放部分:基本原理与化学吸盘类似,不过不同的地方在于,物质提取-释放可以借由从能量物质处理部分分解能源物质所得到的能量,将素材原子从目标表面“夺”过来或者将素材原子注入目标位置。一般来讲,物质的提取和释放过程是“单向”的,也就是说,物质提取部分只能进行物质提取工作,而不能释放物质,反之亦然。

    纳米机械原子堆积的工作程序(搭载于骨架部分,纳米机械的运动由液体循环泵解决):

    第一步,空载(既没有携带能源物质分子,也没有携带素材原子)的纳米机械,从培养液中吸附一个能源物质分子(以下以ATP为例),此时化学吸盘、物质提取与释放部分均无活xìng。

    第二步,吸附ATP的纳米机械,在ATP已吸附与未携带素材原子两个条件下,提取部分的化学吸盘活xìng化,借此附着到素材物质表面。

    第三步,分解ATP,并借由这个能量从素材物质夺取一个素材原子,此时提取部分的化学吸盘失去活xìng,纳米机械从素材物质上脱落。

    第四步,携带素材原子,并且失去ATP的纳米机械,再度从液体中吸附一个ATP分子。

    第五步,吸附ATP,并携带着素材原子的纳米机械,释放部分的化学吸盘活xìng化,并引导其吸附到目标物质表面的原子空位。

    第六步,分解ATP,纳米机械将携带的素材原子注入目标位置,恢复空载状态,释放部分的化学吸盘失去活xìng,纳米机械从素材物质上脱落。(此后过程重复第一步)

    后续处理(本段红字加粗):为了防止纳米机械或相关活xìng物质流入自然引发生态事故,纳米机械的培养槽必须严防泄漏,投入的纳米机械必须经过专门检测,确认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出厂的成品亦必须进行生化武器污染级别的严格洗消,其废水必须经过专用沉淀剂和消毒剂处理,完全破坏其中的纳米机械,经检测合格方能排放。

    优点:第一,纳米机械可以自动根据引导物质表面原子的堆积情况,将素材原子放置到合适的晶格位置,因此极少出现夹砂、气孔等质量缺陷;第二,能量利用率高,设备维护成本相对较低。

    缺点:第一,纳米机械堆积如同长指甲,堆积速度较为缓慢;第二,对投入培养槽的原料要求较高,一般都需要经过初步加工,如果要更换需要培养的物质,必须添加新的纳米机械,cāo作往往比较困难,因此不适合小量材料的加工。第三,因为是类似生长的培养方法,成品就是一整块的物质块,尚需后续加工,尤其是高xìng能或者比较脆弱的材质,后续加工往往会比较困难。

    适用范围:高价值、难加工材料的大量生产。
毛氏重工第二批P
    开发番号:PTX-004

    名称:Schutzwald防风林

    机型:量产试作型炮击支援用PT

    头高:22。6米

    重量:112。5吨

    座舱:标准单人驾驶舱(二号机配备了教练型双人驾驶舱)

    主电脑/cāo作系统:高xìng能硅基芯片/试作型T-LINK系统(一号机),TC-OS(二、三号机)

    骨架材质:高强度钛合金

    驱动系:液压伸缩节

    能量源:OG式激光核融合炉(加大型号)

    探测器:头部高感度光学探测器;雷达-红外复合探测器;长距离炮瞄雷达

    装甲材质:钛钢-树脂复合积层装甲(加厚)

    推进系:化学火箭

    固定武器:头部机关炮,双腕部三联装机关炮,肩部双重大型光束炮

    可选武器:PT通用武器

    特殊设计/装备:装甲内散热装置

    机体简介:

    毛氏重工推出的两款量产试作型PT的其中一款,相对于第一批的三台用于验证人形机动兵器可行xìng的试验机,第二批试验机是以量产化为目的而开发的。

    本机以厚重的装甲和强劲的远距火力为特sè,作为一款炮击型PT相当优秀。美中不足的是,因为新开发的TC-OS因战术-地形适应资料不足而未能采用,而原来的OScāo作xìng仍未达标,加之成本过高,未能投入量产,仅生产了三机。其中一号机装备了试作型的T-LINK系统,作为T-LINK人机界面的试验机;二号机和三号机则作为资料机被送往特殊战机教导队收集测试资料。

    另外,为尝试不同类型的武器,本机还开发了装备大型磁轨炮的四号机和装备大型火箭巢的五号机,后因为开发资金不足而没有实际制造出来。

    ————————————————————————————————————————

    开发番号:PTX-005

    名称:Wildschwein野豚

    机型:量产试作型接近战用PT

    头高:22。4米

    重量:52。3吨

    座舱:标准单人驾驶舱

    主电脑/cāo作系统:高xìng能硅基芯片/改良型试验用OS(后换装TC-OS)

    骨架材质:超抗力钛合金(模块式构筑)

    驱动系:压电塑胶伸缩节

    能量源:OG式激光核融合炉

    探测器:头部双重光学探测器;雷达-红外复合探测器

    装甲材质:钛钢-树脂复合积层装甲

    推进系:改良型化学火箭

    固定武器:头部机关炮,左腕部环形光剑

    可选武器:PT通用武器

    特殊设计/装备:无

    机体简介:

    和远距离炮击支援型的PTX-004防风林相搭配,本机是注重接近战的机体。

    虽然本来是为量产而开发的试作型机体,但是开发负责人卡库。哈米尔博士在机体上尝试xìng的导入了相当多的新技术,使之变成了纯粹的试作型机体。

    骨架方面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虽然方便了维修和制造,但是却因此造成了整体强度下降,不得已采用了高成本的超抗力钛合金来解决强度问题。

    驱动系的压电塑胶伸缩节整合了CE的压电材质技术和部分EOTI提供的流体制御技术,出力、稳定xìng和动作jīng度等指标均比原型优秀。并且,借由背部改良型化学火箭的喷shè驱动,本机拥有了极强的突进力,并可以达成短时间的飞行,作战领域比以往的PT更加广阔。

    另外,头部的传感器采用了类似于高达的传感模组,因此探测能力较原本的亡灵系机体提升了不少,但是相应的也增加的电脑的负担。

    遗憾的是,因为机械上的设计过于超前而航电系统没能跟上,本机的成本和cāo作xìng的问题比原型亡灵系列更加突出,这使得它最终与量产化无缘。本机最后和防风林的二号机、三号机一起,被送往特殊战机教导队作为资料机使用。

    不过,野豚的模块化骨架设计直接衍生出了后来的凶鸟系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开端。
只能在游戏里出现的机体——暴力亡灵
    开发番号:无

    名称:Violent-Gepestem(暴力亡灵)

    机型:游戏设定

    头高:24。2米

    重量:172吨

    座舱:--

    主电脑/cāo作系统:--

    骨架材质:加强型钛合金骨骼

    驱动系:多组压电塑胶伸缩节

    能量源:大功率电池反应堆

    探测器:头部双重光学探测器;雷达-红外复合探测器

    装甲材质:钛钢复合积层装甲

    推进系:高出力化学火箭

    固定武器:四肢格斗钉甲

    可选武器:PT通用武器

    特殊设计/装备:无

    机师:史黛拉-L-黄

    机体简介:

    史黛拉玩Burning-PT时,黄炎龙为其设定的机体。

    基本xìng能上采用了极其粗暴的极端化设计,出力和加速远超普通PT的常识,可以达到徒手撕裂普通PT的xìng能,但是正因为如此,机体的cāo作xìng极端恶化,特别是超高的加速对机师的负担,使本机成为了只能在游戏中出现的超极端机体。
毛氏重工第三批P
    开发番号:PTX-006

    名称:Wild-Raptor野猛禽

    机型:试作可变型PT

    头高:18。2米

    重量:本体45。2吨,全备重量51。7吨

    座舱:标准单人驾驶舱

    主电脑/cāo作系统:高xìng能硅基芯片/试验型TC-OS

    骨架材质:高强度钛合金

    驱动系:压电塑胶伸缩节

    能量源:OG式激光核融合炉

    探测器:头部双重光学探测器;雷达-红外复合探测器

    装甲材质:轻量化钛合金装甲

    推进系:等离子喷shè发动机

    固定武器:内藏8发空对空飞弹,8发空对地-空对海飞弹,6发垂直投掷爆弹,大功率光束步枪

    可选武器:PT通用武器(变形成飞行形态时必须丢弃)

    特殊设计/装备:无

    机师:南部响介;伊达隆盛

    机体简介:

    毛氏重工开发的试作可变型PT,用于验证变形机构的可行xìng。

    本机的设计初衷是使PT可以单体飞行,以改变传统PT对高空作战以及受地形影响较大的劣势,因此飞行形态的设计采用了比较传统的战斗机设计模式,除追加大功率光束步枪之外,其余xìng能指标和普通战斗机相差不大。

    由于变形机构的设计缺陷,本机的基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