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虎贲 >

第348部分

大唐虎贲-第348部分

小说: 大唐虎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念于此,斛斜谷不再犹豫直接下达了突击命令。
  隐藏的千余兵卒,轰然杀出。
  **********
  对于身后冒出来的敌人,刘仁轨并没有丝毫觉得意外:罗士信的本意便是在击破高句丽援兵的情况下,将斛斜谷引诱出来,趁机攻取建安城。
  斛斜谷还不知道他们悄然出城的机密通道已被罗士信麾下的奇人异士察觉,在他们出城不久苏定方既展开了围攻建安城的战役。
  原本将捷胜军留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付斛斜谷可能给诱出城来的高句丽猿臂营,却不想因为张君乂的怯战,刘仁轨不得不将捷胜军调往唐军右翼支援。
  这一任命。稳固了右翼军的局面,也导致了他自己所在的旌旗中军只有不到百名护卫。
  “看吧。我就知道。高句丽的这群小兔崽子本事没有,就会行偷鸡摸狗的事情。见我们人少就杀过来了……差不多有千人吧。挺可怕的!”刘仁轨遥指着远处即将冲杀上来的高句丽兵卒,带着几分戏谑的对周边的兵卒说着:在斛斜谷为出现之前,他已经先一步打下了预防针。告诉了身旁的兵卒,即将受到高句丽兵的袭击,人数不多有千余之众,远胜他们。
  这受到出乎意料的奇袭与遇到意料中的奇袭是两个概念:他们事先一步知道了斛斜谷的存在,知道了他们十倍于他们,早有了应对强敌的准备,对于他们的杀来。没有造成任何的异常,只有凝重谨慎对待。
  但听刘仁轨一介文士,面对十倍于己的强敌,谈笑自若还与他们开起了玩笑,一个个绷紧的神经也为之一松,对于这十倍之敌,也没有最先那么紧张了。
  刘仁轨见斛斜谷即将抵达近处,拔出了腰间的佩剑,大笑道:“辽东旧中国之有。自魏涉周,置之度外。隋氏出师者四,丧律而还,杀良善不可胜数。今我大唐兵发至此。连战连捷,眼看战局取胜在望,辽东克复在即。不能因我们兵少怯战而使我军功败垂成。我今于此不求县官勋赏。惟愿效死辽东。诸位可愿随我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一同冲锋陷阵。给大总管他们争取破敌取胜的时间?”
  刘仁轨手无缚鸡之力,这话一点也不假。
  这战场之上随时都有意外发生。刘仁轨作为军中司马地位并不小,朝堂也给他准备了铠甲。可是穿着将军铠的他,行动都难以自如,勉强穿个半个时辰,体力将接济不上,累倒在地动弹不得,疲弱自此。是以现在他穿着是经过特殊加工的文士铠甲,看着高贵但论及防御力比之兵卒布甲相差无几。
  但是就是如此人物,面对十倍于己的强敌,毫无惧色的拔出了用来装饰的横刀,来到了兵卒的最前线……目光决绝,战意昂扬。
  一个文弱书生尚且有为国捐躯的血性,一个个热血军人岂甘落后?
  回应刘仁轨的是震耳欲聋的的两个字:“愿意!”
  “好!”刘仁轨豪气干云的道:“我若战死,不避惊慌,马革裹尸,方才是我大唐儿郎……杀!”
  没有半点的犹豫,刘仁轨这杀字出口,自己已然先一步跃众而出。
  周边兵卒见刘仁轨奋不顾身,哪有半点的犹豫,一个个争先恐后的:他们所有人骑术实力都远胜刘仁轨,三两下就超越了刘仁轨与斛斜谷率领的高句丽猿臂营战在了一处。
  血柱喷射的战场,你死我活,觉悟半点的容情!
  不过九十余人,刘仁轨一介书生,面对十倍之敌,强行压制住了他们的攻势。
  刘仁轨很弱,不是一般的弱!
  他一刀砍向附近的一名高句丽兵,连衣甲都没有砍破,对方还手一刀就在他的手臂上开了一道血淋淋的口子。
  刘仁轨一声不吭,咬着牙正想还击,那名高句丽兵早让护在刘仁轨身旁的护卫一刀砍下了脑袋。
  刘仁轨无视臂上的伤口,又冲向了另一人。
  他虽弱却是舍身忘死,便在他的率领下九十三不过百的兵卒,硬生生的将千余高句丽兵抵挡住了。
  注:很多人说中国变扭,其实中国这一词语在春秋时期就存在了,当时是有好几个意思。但是汉朝以后,中国就指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论语集解》:“诸夏,中国也”诸夏也就是华夏,华夏等于中国都是一个意思。
  所以我书中出现的中国并不是现代词语,而是古代对于华夏中原王朝的统称,历史上李世民征伐辽东的时候,就说“为中国报子弟之仇”也只是隋朝死在高句丽的中**民。(未完待续。。)
  ps:  晚上还有一章。


第二十五章 叫薛仁贵

  斛斜谷的战术是速战速决,以最快的速度碾压唐军旌旗下的指挥处,从而造成一定的混乱,紧接着帮着高句丽的左翼军对付大唐的右翼军。
  只要速度足够快,就算是罗士信在如何了不起也做不到在短时间内挽救纷乱的战局。
  只要他与高句丽的左翼军联合打通一条血路,辽东将会得到数以万计的兵力支援,他们死守城池等待高句丽在新罗一线的援兵支援,机会将会更大。然而再好的计划都比不过变化,更无法改变事实发生的事情。他们千余人,而且是经过特别训练的精锐猿臂营。
  猿臂营作为特殊部队,特长自然不只是善于攀沿,在武技装备以及受到的待遇都是辽东兵卒中最好的,战斗力也是最优秀的。可优秀出众的他们,却让一个连铠甲都穿不了的文士率领不到百人给抵挡住了。
  这是什么情况?
  斛斜谷就算在如何沉稳持重,也有种抓狂的感觉:他们若不能速胜,待罗士信那里抽出空闲,遭殃的便是他们了。目光看着那个看着手无缚鸡之力却将不到百人气势带出来的文弱书生,牙龈恨得痒痒的。见对方招式全无章法,连基本的劈砍都不成模样,就是这么一个弱书生领着不足百人,抵挡住了他的千人攻势。
  “真是厉害!”
  斛斜谷也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个文弱书生的本事,了不起,了不得。
  这中原果然人才辈出。一个文弱书生都有如此能耐……
  心中想着,眼中却流露出浓厚的杀意:这对手厉害。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只有将他杀了。才能将这个坏事,变为好事。
  斛斜谷武艺不弱,自幼得名师指点,然而他并不如唐朝诸将一样,好武成性,喜欢极少身先士卒,就连李世民这样的亲王、李道宗这样的郡王也以身先士卒为荣。他不是怕死,而是在乎自己的生死,稳重如他不轻易立于危墙之下。
  此次进攻也是一般。他静静的混迹在高句丽的中央,观望着战局。
  斛斜谷将刘仁轨的表现看在眼里:如他这般,即有身为统帅的冷静头脑与足够的判断力,又不缺乏舍身忘死的勇气,这种人最是可怕。
  “此人活着,待他崛起,必成祸害!”
  见刘仁轨如此厉害,动了杀机,混迹在人群中的斛斜谷一步步的逼近刘仁轨。
  刘仁轨还是一如既往的弱。若不是为他的勇气感染,身旁有着数位忠勇战士,舍命相护,以他那三脚猫的武艺早就让猿臂营的勇士砍杀了。
  这伙唐兵能有如此战力。全靠刘仁轨的鼓舞,只要将他除去,一切就简单了……
  五十步……
  三十步……
  十步……
  长枪出手!
  斛斜谷的武艺如他的人一样。沉稳持重,不到胜券在握。绝不轻易出手:他抓到了刘仁轨挥刀劈砍敌人的间隙,使出了致命的穿心一击。
  刘仁轨的刀法连入门的劈砍都不会。更加做不到攻守兼备了。他一刀出手,面对自己这致命一枪又如何抵挡?
  毒龙一般的长枪瞬间就出现在了刘仁轨的面前。
  刘仁轨果然如他预料的一般,对于这突如其来的一枪一点反应也没有。
  刘仁轨一对眼睛瞪得老大,似乎想看清自己是如何死的,脑海中也只有一个念头玩了……
  说时迟,那时快!
  就在刘仁轨即将中枪的时候,一道闪光后发先至……
  刘仁轨甚至没有看清闪光是什么,却发现自己的危机解了。原本要取他性命的铁枪突然消失不见,这异变发生的太快太迅速,快的他都看不清楚前因后果……
  唯有斛斜谷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便在他即将功成之际,他的枪让一把突如而来的兵器给绞住了,紧接着枪上传来了山崩地裂般的力量,长枪捏拿不住,脱手飞出……十数斤的铁枪凌空飞起,甩出了十丈开外倾斜着插在了地上,枪头深入土中,颤动不已。……
  不知说兵器,斛斜谷这个人也跟着受到了力量的影响整个人风车似的旋转着原地转了两圈,一个屁股蹲的坐在了地上。
  从闪光出现到他被一招打飞,总共连一弹指的工夫都不到。
  斛斜谷连反应的机会也没有……
  难道是罗士信?
  斛斜谷脑中闪过一个人的武名:少年成名,所向无敌,有楚霸王之勇霍骠骑之威……
  但是抬头一看却发现并非是罗士信……罗士信远没有如此生嫩。尽管罗士信年岁不大,不过二十六七,还不足三十,但是面前的这人要更加的年轻……似乎还是一个毛头小子,身材还算魁梧,然而嘴角附近却依旧有着淡淡的绒毛,连胡子都没有长出了……最关键的还是他一身帅气的兵卒衣甲,是一个很普通的唐军兵卒。
  斛斜谷还未反应过来,那名年轻的兵士一斗手上的兵器,锐利的风声呼呼大作,寒光闪动,下一刻能够威胁到刘仁轨四周的六名兵卒全部瘫倒在了地上,变成了一具死尸。
  兵士甩手一击,竟斩杀六人……
  斛斜谷这才看清少年兵士的武器,那是一支硕大无朋的重戟,柄比一般的戟长出将近一半,戟头锋刃足有三尺余。与寻常的铁戟不同,他的戟锋刃两翼都各有一月牙型小支,正是戟中最难控制的方天画戟。
  斛斜谷正想要撤,大戟已经当头罩下……
  猿臂营的兵卒呆呆的看着大戟上的挑着的头颅,恐惧的感觉在他们心底蔓延……
  便在这时,一道红色的身影闪电般的切入猿臂营人数最多的地方,几十名高句丽兵兵宛如纸糊的一般,瞬间就被捅倒在地上。
  胜剩余的五十多名兵卒看着那红色的身影,高声欢呼起来,战意昂扬。
  若说刘仁轨激发了兵卒死战之心,罗士信这一出现却带给了他们求生求胜的**……
  敌人还有八百多,而他们不过五十余,而且人人带伤,实力较之原来更为悬殊……但是罗士信一个人却给了他们必胜的信念。
  罗士信无视着周边的敌人,问向了那少年:“你叫什么?”
  “薛仁贵!”少年兵士是如此回答的。(未完待续。。)


第二十六章 赏罚分明

  罗士信冲杀在第一线,对于战局的把握,自然比不上在大后方能够纵观全局的刘仁轨。唐军右翼的不敌也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在三路大军中,右翼的压力是最小的。因为右翼占据着地形的优势,他们依靠着山崖,山崖下是澎湃的大海以及各种经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冲洗的顽石。人若是从崖上摔下去,几无活命的可能。
  在这种地形地势下,高句丽兵力的优势施展不开。唐军本就是以逸待劳,以养精蓄锐的铁血劲旅打远来疲乏之师,在这种大占便宜的情况下。固然对方的张君乂、马文举不及他罗士信或者李道宗那么出名那么骁勇善战,占据优势应该是无问题的。就算取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