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虎贲 >

第333部分

大唐虎贲-第333部分

小说: 大唐虎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他们在本国中树立了日本中心论,将大海对岸的中国视为夷狄,以此来欺瞒蛊惑国内军民。但是真正掌权者却是明白,与大唐比起来他们日本就是撼树的蜉蝣,想要与大唐为敌只是自不量力而已。
  现在整个日本上层官员对于苏我虾夷弄出的这种事情抱有极大的成见,认为他破坏了昔年圣德太子多年的努力。
  苏我虾夷是日本最大的权臣不假,但还没有强势到只手遮天的地步,国内依旧还有牵制他的势力。尤其是圣德太子的后人山背大兄王,推古天皇年事已高,山背大兄王很有可能继承天皇之位。这个山背大兄王一直与他暗中较劲。只是实力不济,苏我虾夷处处能够压他一筹。但如今日本受到了大唐的制裁。国内的各个方面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走了一步很屎的臭棋。山背大兄王借此机会。给苏我虾夷添堵,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苏我虾夷忌惮着半死不死的推古天皇,也不敢对山背大兄王做出过激的行动,一时间很是被动。
  这心病还需心药医,苏我虾夷心底也是后悔,当初没有想到会造成这种后果。到了这个田地,后悔也是无用,苏我虾夷只能硬着头皮强吞苦果,想着法子打破僵局。
  也因此有了苏我仓麻吕来高句丽一行。
  日本野心极大。而他们又只占据着咫尺之地,满足不了他们的野望。早在多年前,他们的目光便放在了海东三国,意图夺取三国领地,从而向西发展。这结交百济,不惜出兵帮着他们攻打新罗,也不是好心出于对百济这个盟友的帮助,背地里存着强吞海东三国的意思。
  只是日本一直顾忌这大唐……与日本的中心论不同。海东三国他们都很坦然的承认中原宗主国的身份,哪怕是高句丽与隋朝关系在如何的不好。除非是撕破脸相互起战争的时候。其他时间高句丽都承认自己是中原的附属国。作为附属国,宗主国有权力干涉他们的事务,调停彼此的战事。
  日本若是出兵打海东三国,中原是有权力干涉的。甚至出兵增援。
  但若唐朝自身难保,有灭亡危机,他们完全可以趁此机会出兵新罗。将新罗攻取拿下。
  新罗此次入唐,针对高句丽、百济的逼迫。说了不少两国的坏话,这其中也少不了一点点的添油加醋。两国对新罗都怀着强烈的不满……
  乙支侯武也知自己不拿出一点真才实学。得不到大和国的支持,百济又以大和国为先,说服不了面前的这位苏我仓麻吕,他们的计划便无半点执行的可能。
  “近两年我一直留意着唐朝的情况,我本人前后六次潜入唐朝调查情况,三次入洛阳进长安。至于心腹密探,更是无时无刻不再探查唐朝的消息。对于唐朝有着实质性的了解,平心而说,现在的大唐很强,完全不是我们能够对抗的。他们的国力,他们的军力,他们的战力,她们的科技,无不凌驾我们,在我们之上。跟他们正面为敌,那无疑是以卵击石。”
  乙支侯武毫不吝啬对唐朝的赞美,这了解的越深透,越是明白唐朝的了不起。这看的越清楚,越是明白彼此的差距。
  他耗不起,越耗下去,唐朝越强。一方是稳健的发展,而另一方呈几何形式发展,彼此之间的实力差距将会越来越可怖。若不现在行动,报仇的机会将越来越渺茫。
  扶余璋一言不发,苏我仓麻吕也沉着脸,他们不得不承认乙支侯武说的句句属实。
  唐朝立国不久,比他们存在的时间都短,可偏偏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能够短时间的超越他们,将他们踩在脚下。这得天独厚的环境,正是他们所向往的东西。
  苏我仓麻吕沙哑着声音道:“这些我们都清楚。”
  “不!”乙支侯武摇头道:“你们不清楚,你们看到了大唐的繁华,却没看到大唐的致命伤害。大唐发展的太快,发展的太迅速,他们皇帝的野心太大,动作太大。这一切与隋朝的杨广,有什么区别?”
  苏我仓麻吕、扶余璋互望一眼,均是不解。
  乙支侯武解释道:“他们一样的有野望,一样的致力发展。唯一的区别在于现在的李世民比杨广聪明,懂得体恤百姓,没有盲目的驱使百姓,将一切发展稳定在一个临界点。保持着内部安稳的情况下,不断的对外发展。不得不说,唐朝的这个皇帝李世民真的很厉害。他没有秦始皇嬴政祖上为他打下的百年基业,也没有汉武帝先人给他留下的文景经济,凭着大乱以后的局面,却干着他们一样的事情。只要我们能够打破这个临界点,让百姓受到杨广时期一样的待遇,唐朝将如隋朝一样,不攻自破。现在的唐朝不是我们能够战胜的,真正能推翻唐朝的只有唐朝,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唐朝自己陷入内乱。”
  苏我仓麻吕眼睛一亮,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好一会儿才平复心情,可依旧用着颤抖的语气道:“先生快快说下去。”
  乙支侯武坦然笑道:“不知苏我大人知道孙武这个人?这个人很了不起,是中原用兵始祖,他写的《孙子兵法》我到现在也每日必看。他效力的是很早以前的吴国,当时楚国很强大,远胜吴国。而孙武看破了楚国经济上的危机,提出了分师扰楚的疲楚之策。当时的吴王采纳了这个意见,反复袭扰楚国达六年之久,使楚军疲于奔命,最终吴国以弱克强,五战五胜占领了楚国的都城。两位再想想,隋朝是怎么灭亡的?杨广自己胡闹,天下造反四起,他不弄平内乱,反而三番两次的来打我高句丽,以至于国破家亡。现在的唐朝发展的太迅速了,他们的根基肯定不稳。只要我们效仿当年的吴国疲敌战术,消耗唐军的国力,要不了多久,他们的经济必定崩溃。”
  扶余璋迟疑道:“这可能吗?我听出使唐朝的使者说,唐朝的经济极为繁华,哪有那么容易消耗的干净?我怕没把他们消耗了,我们自己先吃不消了。”
  “一定可以!”乙支侯武斩钉截铁的道:“几年后的唐朝,我们耗不过。但是现在的唐朝,一定可以。依照道理,这大乱之后应当休养生息,以因对百废待兴的天下。可是李世民不甘心安分,他想要更多的回报,这投入的也不再少数。他们的经济好,并不意味着国家富裕,国库充实,能够支撑长时间的战事。据我所知,现在唐朝在弄什么丝绸之路正在与吐谷浑交恶。前段时间还发生了战事,唐朝大破吐谷浑。不过因为唐将的撤军,并没有伤到吐谷浑的元气。我们可以与他联合,彼此一个在西,一个再东。吐谷浑、百济、大和与我高句丽,四个国家,分做西、北、东三个方向对唐朝形成东西夹击的局面。我们可以从水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时候一起袭扰唐朝。我们不与唐朝正面交锋,只是将他们的兵马吸引过来,让他们疲于奔波,让他们空耗经济。时间一长,唐朝的经济必将受到严重的影响,以至奔溃,从而影响唐朝百姓生计。百姓一但没有放吃,只要有人起头,造反的人足够他们应付了。”
  苏我仓麻吕猛拍大腿,笑道:“好计,别看唐朝现在风光,什么天可汗,草原之主,号令北方所有草原部落。哼哼,只要他们陷入危机,咬他们的必定会是他们。”他平复了心情,带着几分炙热的看着乙支侯武道:“乙支先生,不愧是军神之子。果然虎父无犬子,我苏我仓麻吕此刻代表我兄长,接受你加公子渊盖苏文的提议,愿意帮助你家公子取得高句丽的政权,一起对付大唐。”
  扶余璋阴沉着道:“我百济也支持渊盖苏文,愿意与全新的高句丽谱写盟约友谊。”
  乙支侯武直起身子,对着两人深深拜下,“那在下就替我家公子,谢过两位大人的支持。” 


第七章 发展过快而存在的问题

  “春闱即至……我大唐求天下英才,开科举求贤,诏刑部尚书罗士信为主考官,负责此次科举选士。”
  贞观二年初,这日早朝的主要的商讨事宜是即将到来的科举。
  科举萌发于南北朝时期,因为陈群昔年提出的九品中正制造成了无数鼎盛的门阀,使得寒门士子难以一展抱负。为了克服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到东晋末期尤其是南北朝中叶以后,人们便采取“罢中正,限年入仕,不拘门资,九流常选,试经授官”等强化考试在人才选拔中的作用的措施。
  此后考试取仕渐成风气,各处争先效仿。到了隋朝,雄才大略的文帝杨坚将南北朝衍生的这种考试取仕的方法定名为科举,李世民最重视人才,很重视科举取仕,在隋朝的科举基础上大势改革,以求天下贤才。也因此有科举制度始于隋代,完善于唐朝一说。
  唐朝的科举是一年一试,每一年都会选择朝中的重臣担任主考官。
  罗士信从一开始就在一旁坐着假寐,这人有自知之明。来唐朝的时间已经不短了,对于这里的一切习惯也以熟悉。但启蒙学历终究是二十一世纪的现今文化,很难适应古代的四书五经,对于古人的深奥文化,仅限于大体上的了解,与那些寒窗十年苦读的学子相差不可以道理来计。
  这一点也是朝中人所众知的事情,常人说他文武双全,也多是指他军事上与政务上的成绩。与他的文化水平无关。
  罗士信觉得这科举之事,与之无关。便坐在一旁假寐休息。
  这想着昨夜与郑丽琬的盘缠大战,心底心猿意马之余又有些懊恼。恨自己有些把持不住,万一真的怀上了可就不好了。
  随着小虎吒越发成长,郑丽琬求子之心极度热切。
  罗士信附和之余,却存着点点抵触:平阳十一月怀胎,可将他吓坏了,连经验丰富的产婆都说,若不是平阳自幼习武,身体健壮异于寻常女人,有很大的可能撑不下来。也就有了点点的心理阴影。
  郑丽琬在古代早已到了做母亲的年纪,可真实年岁却是二十出头,并未到后世科学研究出来最佳生育年纪。为了避免万一,罗士信有意规避了她的排卵期,让她在过了一两年。
  这种事情不好细说,郑丽琬又是那种爱追究细节的小女人,万一她会错意,指不定会闹出什么事情来,也就没有给她说明。
  小丫头一直以为不够努力。每每同房的时候都特别卖力,罗士信这样强健的体魄都有些吃不消。昨晚一个不慎就没有忍住,在排卵期射了进去。这回想起来,总觉得有些过意不去。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罗士信突然听到了李世民任命他为主考官……
  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个主考官会落在他的身上,科举取仕在这个刚刚发展起来的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重要,但也是士林节万众瞩目的关键。主考官的选择向来是重中之重。去年的主考官便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身为吏部尚书,作为六部老大。这个老狐狸不论威望还是才学能力当个主考官是绰绰有余的。今年就算避免重复不用长孙无忌,怎么了轮不到他啊?
  一时愣在了那里。得到他面前李靖的提醒,方才醒来带着满心的疑惑领旨。
  这任命下达,就算他存有异议,也不能在这文武百官面前说。
  朝会结束,罗士信也理所当然的找到了李世民。
  李世民也早已料到罗士信回来一样,先一步在花园的院子里,备上了一些小吃点心。
  “来,就知道你回来。陪我喝几杯,最近忙的头疼,连吃饭也是三口做一口来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