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虎贲 >

第313部分

大唐虎贲-第313部分

小说: 大唐虎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士信有些不明白,不过在不久之后他便知道了答案:这个答案很性感,也在情理之中。
  这新帝继位。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很多。
  首先最首当其冲的便是年号,取什么年号也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李世民在成为皇帝后的第一个早朝便是与群臣商议应该取什么年号为好,年号意喻着时代重新开始。意喻着皇帝对未来的想法意愿:就如杨广的年号大业一样,虽然事与愿违,但年号确实是新帝继位最重要的事情。
  针对年号的选择,满朝文武是各抒己见什么杂七杂八,五花八门的都有。
  有人说“乾元”,有人提议“广德”也有人说是“至德”,各有各的一套。各有各的含义说法。
  罗士信实在忍不住,插嘴道:“不如就叫贞观……”他实在难以想象日后他人评价李世民创造的治世叫“广德之治”、“至德之治”、“乾元之治”是什么感觉,在他看来“贞观之治”就如文景之治、永乐盛世一样是无可代替的。是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辉煌时代,改个别的名字实在让他无法接受。
  见李世民真的在考虑什么乾元、广德,生怕自己穿越产生的蝴蝶效应,让那不可琢磨的小翅膀将贞观王朝给扇没了。
  “贞观”两字一出罗士信之口。李世民眼中登时一亮。不知为何他对于这两个字特别有感觉。
  长孙无忌突然高呼道:“罗尚书这‘贞观’二字用的极好极妙,《易大传》中曰:天地之道,贞观者也。贞天地之理主于正,观以示人也。谓以正道示人,用意深刻,用心良苦。”
  罗士信呆了一呆,有些傻眼了,但很快就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认可了长孙无忌的解释……天晓得“贞观”有什么含义。《易大传》是什么玩意他都不知道。《易经》他虽然没有看过,但却听过。《易大传》是哪里冒出来的?
  其实《易大传》就是《易经》的一部分。这《易经》又叫《周易》,是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为伏羲所制八卦,二为周文王推演伏羲八卦而成的八八重叠六十四卦,三乃是孔子所做的传。《易经》中传的部分称为易传,司马迁称为《易大传》,罗士信文化程度不高,哪里会去看深奥难懂又用不到的《易经》?自然对于其中一无所知。
  长孙无忌饱读诗书,有文武之才,瞬间的看破了“贞观”的含义,他对李世民极为了解,知他依然心动,见风使舵的大声赞美。
  李世民见长孙无忌附和,赞许的点了点头,喂满朝文武道:“朕也钟意贞观,诸位卿家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这取年号本就是顺着皇帝的心思取得,李世民都直言他钟意了,自然没有反对的人。
  年号确定了下来,李世民也给了罗士信一个赞许的眼神,示意他年号取得很对胃口。
  罗士信偷笑,这功劳也赚的太容易了。
  这新皇即位之后,各种全新的任命也开始在一天天的颁布下来:首先自然毫无疑问的是皇后的人选。这一点原太子妃长孙氏是当之无愧的,至少在李世民心中他这辈子只认长孙氏一人,即便是长孙氏过世了,他也不允许任何人替代她的位子。
  李世民的所有心腹也逐一得到了封赏,为了嘉奖功臣,他特地从文武中挑选出了五人为一等功,分别是: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李靖、罗士信。房玄龄进爵邢国公晋封为尚书左丞同中书门下三品,杜如晦为蔡国公尚书右丞同中书门下三品。
  就如罗士信建议的一样,李世民并没有给房玄龄、杜如晦多大的官,只是尚书省以下的正四品的左右丞,但是同中书门下三品这个追加头衔,让他们能够以左右丞的身份行宰相之事。
  长孙无忌加封为吏部尚书、晋封赵国公。
  李靖、罗士信并没有升官,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他们刚刚获得灭突厥的大赏,没有理由在此升官了。毕竟他们一个是兵部尚书,一个是刑部尚书地位已经不小了。
  真正了解情况的人心底明白,李靖能够成为一等功之一,实实在在是是沾了罗士信的光。
  凤凰谷之变,罗士信助李世民取得太子之位功居第一,但他一直都是以帝党的身份示人。若李世民只将罗士信单独提出来重赏,将会有一定的麻烦,也便将李靖也带了上。李靖智破突厥,打出了大唐的今时今日,以他的战功得这个一等功也是合情合理得。
  李靖晋封卫国公,增加了食邑。
  罗士信亦是如此,增加了食邑,但他原先的郯国公却给改了,改成了更好的齐国公。
  值得一提的是平阳,平阳以皇帝姐姐的身份册封为开国长公主……
  与寻常的长公主不同,平阳的头衔上加了开国二字……(未完待续。。)
  ps:  第二更到!


第三十七章 夫妻殊荣

  开国平阳长公主!
  纵观古今五千年,也只有平阳这一个公主拥有这般殊荣了。一般而言公主大多都是娇生惯养,就算贤良淑德也不过是相夫教子而已,只有极个别的能够闯出名堂出来。类似平阳这般立下奠定江山基础第一功的公主却绝无仅有,开国平阳就如日后的镇国太平一样,几乎是公主的极致了。但比之镇国太平,平阳还多了长公主的封号。
  这丈夫加封一等功,齐国公上柱国刑部尚书兼领辅国大将军,夫人身兼左右卫大将军又得开国平阳长公主的封号。
  满朝文武想着罗士信、平阳这对夫妇身上的殊荣,也情不自禁的为之侧目。
  李世民在政务上除了安排房玄龄、杜如晦进入宰相圈,将长孙无忌调任为吏部尚书,就无别的大举动了。毕竟大唐现在百废待兴,一直以来发展的也很稳定,并没有大的纰漏。他不想因为过渡的人选调懂而造成整个王朝停止运转,使得不断前进富强的国家因此停步不前。先保持王朝和平稳健的渡过这段权力的交接,再行职位的更变。
  在政务上,李世民是如此安排的。
  但是军事上的调动,李世民下手是绝不含糊。
  自李唐太原起兵初,李世民便是行伍中不可或缺的统帅,多年的军事生涯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心腹将领。他们一个个与他都有袍泽情义,而且忠肝义胆。有勇有谋是他当年能与敢与李建成叫板的底气所在。对于这些人的封赏,李世民是毫不含糊的:陈国公侯君集、樊国公段志玄、夔国公刘弘基、蒋国公屈突通、勋国公殷开山、卢国公程咬金、胡国公秦琼、鄂国公尉迟敬德等等几乎每一个都升任为十六卫大将军。
  与罗士信交好的秦琼、程咬金前者封为左武卫大将军,后者是左领军大将军。都出人头地获得了应有的待遇……
  几乎所有军中要职,李世民都安排了自己的人,将军权死死的握在自己的手上。
  对于如此封赏,罗士信并没有别的多余想法,平阳却甚是不安,觉得李世民荣宠过渡。
  这一天罗士信在家里陪着平阳,将脑袋搁在午休赖床的平阳那微微隆起的小肚子上。认真听着里面轻微的响动,高兴的乐不可支,目光对着爱妻的眼睛。喜声道:“今年不愧是我的本命年,喜事多多,好事成双成对的来。”
  平阳见爱郎开心的就像小孩子一样,摸了摸已经微微隆起的小腹道:“才几个月。又能听到什么?”以前一直是怀疑。但随着日子一点点的过去,她的滑脉也越来越明显,已经由大夫明确的诊断出她确实是怀有身孕,而且依照脉搏的平稳来看胎儿异常健康。
  罗士信眯眼笑道:“听不到,感受的到嘛!不是有话说,父子连心父女连心嘛……这我们心都连在一起的,还有什么感觉不到的。”
  平阳带着几分不安的问道:“那郎君是喜欢男孩还是女孩?”
  “这有什么区别嘛?”罗士信作为后世人,压根没有这个时代的男尊女卑的观念。摸了摸两撇小胡子道:“都是我的孩子,不管是男是女我的喜欢。真要说区别嘛。应该也是有点的,女的会多宠爱她些,男的就不同了,必需严苛起来。不能让他成为二世祖,自小就要培养他的品行。才干什么的都是次要。我不求他能够获得多少多少的成就,只要他不危害一方,仗势欺人足以。”
  这一群女的聚在一起话题必然是男人,一群男的聚在一起话题也必然是女的,即将有了孩子的夫妻话语中自然而然三句不离未来的孩子。
  对于罗士信这话,平阳深有所感,显是想到了他那无法无天的弟弟李元吉。李家家教极好,李建成、李世民、平阳、李玄霸、李智云等等一个个都是极为了不得的人物,李玄霸固然体弱死的早,但自幼辩惠是公认的神童,李智云被阴世师所杀,英年早逝却也是文武双全:史书记载他继承了李家擅骑射的传统还精于书法弈棋之术。唯独李元吉是个中奇葩,因为长的太丑,以智慧扬名的窦氏养都不愿意养,放任自流,无人照顾教导,自然而言的就成为一个无法无天的混帐。若李元吉能如其他子女一样,受到良好的教育母亲的宠信,李元吉也许未必会成为后来的李元吉。
  平阳慎重的道:“这个郎君放心,我不会疏于对孩子未来的管教。”
  “是我们!”罗士信拉起了平阳的手道:“养不教父之过,我也有义务呢。不过小家伙可真比他老子幸运多啦。他老子拼死拼活的才有今天的地位,这娃儿还没有出生呢,陛下就想着要封他什么爵位了。”
  平阳原本存着的不安之心更甚道:“真的?”
  “恩!”罗士信道:“不久前陛下拉我喝酒,让我逗长乐玩。正巧皇后也有身孕,也说道过此事……”他见平阳衣服心神不宁的样子,不免问道:“怎么了?”
  平阳摇头道:“我总觉得二郎对我们一家太过荣宠了,这未必是件好事。”
  罗士信会心笑道:“这有什么,陛下看中我们才会如此对待,只要我们不辜负陛下的信赖,尽心竭力为大唐为天下谋福祉便可,何必在乎细节?”
  平阳道:“话是这么说不加,可是……我总觉得有些过了。”
  罗士信只是劝她不要多想,细节上自是不好言明。他刚刚立有破突厥的不世之功,若在细算他的从龙大功便无法奖赏了。更何况他今年不过二十四五,已经取得如此成绩,在封赏下去,那将来就没东西赏给他了。丈夫的功劳,让妻子儿女分享,正是李世民目下采用的做法。
  这些平阳自不会明白。
  为此她还特地的找上了李世民,希望能够撤去开国平阳的尊号,长公主足矣。
  李世民并未同意,已经荣升皇后的长孙皇后也连连劝说,方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李世民看来不论是平阳还是罗士信,他们所立的功劳担得上如此。(未完待续。。)
  ps:  第一章,还有一章,这章字有点少,不好分,下一章会多谢!


第三十八章 铁面罗

  这开了新朝理当有一个新得气象,罗士信这里却不敢大意,身为刑部尚书在他而言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候。
  为此罗士信特地将刑部所有官员都聚集起来,发表了一次讲话。
  “不要以为陛下登基,大赦天下就能够松懈。现在才是真正考验我们刑部的时候。这职权的更变,难免会有人生出浑水摸鱼的思想,更难免会有一些宵小顺势而出。我们刑部职责所在,任何宵小。不管职位大小,只要触犯我大唐刑法,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