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虎贲 >

第138部分

大唐虎贲-第138部分

小说: 大唐虎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涂破了,青林也跟着落陷,接下来就应该直逼丹阳了!把丹阳拿下来,南方战事就可以了了吧?”
  李靖诧异道:“你好像很想结束战争?”罗士信的好战性格,他是知道的,见他竟然存着结束战争的心思,难免奇怪。据他所知大多将军都不希望战争结束,因为那样他们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只能呆在家里混吃等死。
  罗士信伸了伸懒腰,理所当然的道:“不是想结束战争,而是没意思,都是中国人相互杀来杀去苦的只是中国百姓而已。有这个力气打内战,我还是喜欢将战火引到塞外草原去。同样是打仗建功立业,跟异族打比起打内战可有劲多了。”
  李靖这才真正认识罗士信,哑然失笑之余,也在庆幸自己的决定:他今年已经五十有二,也想有个徒弟能够继承他的本事。只是兵法这学问博大精深,没有特别的天赋经历很难体会个中奥妙。加上他个人信奉儒学,不喜妄造杀戮,对于弟子的品行也有很大的要求。是故选择徒弟更是苛刻,到现在为止天赋上得他认可的也只有侯君集、罗士信两人,品行上侯君集就逊色罗士信许多。也因此选择将自己的编写的《六军镜》传给罗士信,但他一直不确定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毕竟罗士信原来的煞气很重,他喜欢杀了敌人之后,将敌人的鼻子割下来,当做人头数量报功。固然后来顿悟了,没有在表现出这个习惯,但以后之事,真的难说。李靖不确定罗士信的煞心会不会复发直到现在,他终于放心下来,知道自己的选择没错。
  也回答了他最初的那个问题:“放心吧,这一战过后,只要懋功发挥的好,就无战可打了。”
  罗士信疑惑了好一会儿,突地想起了李靖的布局,顿时佩服的五体投地。他受李靖的指点,渐渐的学会了战略,开始走向通过战术达到战略目的升华,但与李靖这决胜千里的战略军事家,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想不到那么远,他已经想明白了缘由,安逸的坐等胜负消息。
  一切都如李靖战略所预料的,辅公祏这个人志大才疏,有造反称帝的志向,却无坐稳江山的能力。他所依仗的不过是当涂、青林加上丹阳三处险地形成的犄角防线。如今当涂首先落陷,青林紧随其后,相互依仗的犄角已破其二,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丹阳。
  李世绩首先兵临丹阳城下待命,李孝恭除去了横江铁索,也率领荆州水军,长驱直入,直逼丹阳。李靖这里也在攻破青林之后,做出了渡江围攻丹阳的架势。
  丹阳固然易守难攻,但是面对十余万唐军步步逼近,辅公祏却没有死战的胆量。
  武德六年十一月十五日,辅公祏见势不妙,吓得弃城而逃,打算投奔镇守会稽的左游仙。
  李世绩奇兵天降,大破逃跑的辅公祏大军。
  辅公祏仓皇间只带了数十人慌不择路的逃到了江西地界,被地方县兵发现,齐力制伏了辅公祏,将他押送至了李孝恭处领赏。
  辅公祏被擒,江南一地望风而降,就连辅公祏的心腹头号谋士左游仙见势不妙,也先一步逃离了会稽,不知所踪。
  至此江南平定,李靖凭借出色的军事干略,以破当涂、青林为基,吓退了辅公祏几乎兵不血刃的攻取了江南。
  大唐也因这一战,真真正正的结束了所有的诸侯纷争,实现了天下一统。
  李靖、罗士信站在五牙大舰船头,一起前往丹阳与李孝恭汇合。
  李靖眺望着长江两岸的大好河山,笑道:“天下终定,内忧以除。我大唐如此只剩下外患而已。相信要不了多久,陛下就会调我去北方。到时候你我并力,一统对付草原异族,成就卫霍之功业。”
  罗士信能够体会李靖的心情,但是他却知道内忧始终存在的。
  李建成、李世民这对兄弟即将拉开了争斗的序幕。
  惨烈的政治角逐,已经冒出了尖角。
  武德六年十一月十八日,这一天还没来得及收到南方战报的李渊,突然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数落太子李建成的诸多罪过,其中最为关键的招募私兵,无度的在皇宫中招募私兵,在东宫里蓄养数倍与要求的私兵,护卫东宫。同时不合要求,不合规矩的将私兵驻扎与长林门,自称长林兵,意图不轨。
  字字句句,有理有序,件件事情,证据确凿。(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四章 乱起 疑惑

  李渊看着手中的匿名信,瞧了一遍又一遍,反复来回的看了无数遍,最终忍不住,怒喝一声道:“将太子给我叫过来!”
  美艳的尹德妃娇声道:“陛下息怒,别气坏了身子。”
  李渊此计也无心与尹德妃胡混,带着厌烦的口气道:“下去下去,给朕滚下去。西堂所有人都撤出去,没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
  尹德妃不敢有任何怒火,灿灿退下。他的一切都是李渊给的,离开了李渊,她什么也不是。
  尹德妃胸大无脑,却不是甘于寂寞的人,这一退离太极殿西堂,立刻叫来了心腹,将李渊收到匿名信大怒的消息通报给李建成让他知晓。
  李建成最近都在关注北方局面,北方防线是他一手布置。南方打的战火激烈,大唐出色的战将齐聚南方,关中这边统帅之将唯有李世民一人。北方若是战事起,统兵之将,必将是李世民。对于军功盖世的李世民,李建成不可能不存忌惮之心,千方百计的防止他再立功绩,再提升军中威望。
  所以他进来加强防线,在各处要地都调派兵卒巡逻戒备,以防突厥寻得机会,趁大唐对付辅公祏的时候,起兵南下,让李世民的军事威望更上一层楼。
  不过突厥出兵的可能性确实不大,李建成得到可靠消息,草原之主颉利近来日子并不好过。
  近年来颉利对上大唐并没有占得什么便宜,去年还在罗士信手上吃了大亏。十万大军让罗士信一人忽悠退了。直接导致他威望大跌,威信远不如以往。个别有些实力的部落对颉利已经开始阳奉阴违起来。
  这些日子颉利为了重新树立威望,对于草原诸部落展开了整顿。有些自顾不暇,并没有大势动兵的念头。只是李建成为人谨慎稳重,做事向来滴水不漏。便是如此,也依然不打算给突厥半点的可趁之机。
  得到李渊的传召,李建成未有任何迟疑,放下手中的一切,赶往太极宫见驾。
  这刚一出东宫。太监小喜却迎面而来。
  李建成交际手段高超,依仗太子的便利,更是上下起手。文武百官几乎每个岗位都有他的心腹,就算后宫亦不例外。李渊最宠爱的尹德妃、张婕妤都让他拉拢了,经常给他通风报信。也因如此,他能第一时间知道李渊的近况。了解他的想法心态。从而做出相应的改变。是故,李渊对于自己这个才华横溢的大儿子万分满意,压根就没有动过半点废他太子之位的心思。
  小喜是尹德妃的亲信,常常给他通风报信,彼此很娴熟了。
  李建成故作有事未处理完,退回东宫等候小喜。
  “公公!”李建成作揖问好,笑脸相迎,任谁都能感受到那股礼贤下士的作风。
  小喜慌忙作揖还礼。带着些许激动的道:“太子殿下,贵妃娘娘让小的来通知殿下。陛下今日收到不知何人所写的匿名信,陛下见信后勃然大怒,随即又让人请殿下前往,还将太极宫西堂所有人都撤了出去。”
  李建成神色凝重,意识到事不寻常,忙问道:“可知道信中内容?”
  小喜摇了摇头,道:“当时陛下火气很大,贵妃娘娘只是开口就让陛下痛骂一顿,赶出了西堂,哪敢多问。”
  李建成颔首道:“公公回去替孤好好谢谢娘娘,孤定然不忘她的大恩。”
  别过小喜,李建成马不停蹄的直往太极宫赶去,气也来不及喘,也无暇多想缘由,冷静的以最快速度赶到了太极殿,以免李渊盛怒之下因为等待过久,失去理智,不听解释,让他有口难辩。
  “父皇!”李建成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大步走进西堂大殿。
  “跪下!”李渊铁青着脸,脸上依旧露着难平之气。
  李建成毫不犹豫的重重跪了下去,表情却是一脸的迷茫不解,心中忍不住暗自颤栗,默念道:“二弟,你终于忍不住出手了?”
  他一头磕在地上,道:“不知儿臣犯了什么过错,令父皇如此生气!”
  “碰!”的一声!
  李建成这头磕在地上,同时也磕在了李渊的心底,心中的怒气莫名的消去了一半,隐隐有些不忍。
  李渊虽然好色甚至有着小小的荒唐,但是他一生中真正最爱的唯有他的发妻窦皇后,也因如此,唐朝立国至今,皇后的位子一直都是空着的。李渊觉得除了死去的窦皇后,没有一个人有资格母仪天下。
  是以李渊也将对窦皇后的爱,寄托在窦皇后的几个子女身上,也就是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平阳几人,成为了一个护犊到极点的皇帝。这几个子女中,李渊最疼爱的是李世民,最操心的是李元吉,放心的却是李建成、平阳。
  这也跟李家的环境密切相关,李建成出生的早,作为老大的他比老二李世民要大上十岁。所以当家的重担只有落在李建成一人身上,加上他为人持重,年少老成,处事得当。早年他与窦氏放任外地为官,是李建成一人以弱冠之龄在老家照顾着李家家业,处理族中的大小事务,从来没有让他操过半点心。而老二李世民调皮捣蛋,喜欢走马猎鹰与市井游侠往来,年幼时常常闯祸,李渊窦氏放心不下,也就一直将李世民带在身旁管教。父子之间,李世民与李渊相触的时间最长,关系自然是最为亲密的。李元吉小时候跟李世民其实差不多,一样的调皮捣蛋。不同的是李元吉长得太丑太丑,基因变异,不为窦氏所喜,也就没能享受李世民一样的待遇,渐渐的顽劣跋扈嚣张狂妄残忍各种劣行在他身上体现,自是让李渊操心最多。
  现在最听话懂事,连骂都没有挨过一句的老大,一个头磕在地上。护犊的李渊心中百般不是滋味,心中有火也发不出来。
  “你自己看看!”李渊将匿名信丢到了李建成的面前。
  李建成看着信上的内容,眼中反而露出了一丝疑惑:他一直以为李世民出手了,但是这点点伎俩也太小儿科了吧?若李世民就这点手段,根本就没资格做他李建成的对手,给他塞牙缝都不够呢。
  “你有什么话说?”李渊含怒看着自己的爱子。
  李建成拜伏在地道:“儿臣冤枉。”
  李渊奇道:“难道这信中说的不实?”比起一个不敢留名的神秘人,他自然更加愿意相信面前自己这个一直不用他操心的儿子。
  李建成带着些许惶恐的道:“大部分不假,但是儿臣绝对没有贰心,更不存什么图谋西宫的意图。”
  图谋西宫也就是图谋皇帝,在唐朝李渊居住在太极殿西堂,俗称西宫。
  李渊怒道:“这么说来,你确实募集了两千劲旅号长林军安排他们驻扎长林门?还特地招募了幽州三百突厥兵在东宫之内?”
  李建成如实道:“儿臣不敢有任何欺瞒,确实如这信上说的一样。只是有很多事情儿臣这里也是身不由己,迫于无奈。”
  “哼,那朕倒要听听,你如何的身不由己!”李渊冷笑着说道,语气虽然依旧严厉,但明显给了李建成自辩的机会。
  李建成三拜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