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为王 >

第654部分

我为王-第654部分

小说: 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单纵马直入燕国王宫,踏足于燕王姬陵日常会见的大殿当中,当仁不让,四马金刀地坐上了那宽敞豪华的王座。

"报!"紧随而来的斥候跪于王座之下。"燕王姬陵在其麾下大臣周玉,檀锋,胡彦超的保护之下,已破开我军包围,正在逃窜。田宗敏将军令小的前来禀告相爷,他正在调派人马围追堵截,一定会将他们的献俘于相爷阙下。"

田单小拇指勾着鞭子,笑道:"追什么。我留下那一个破绽,就是容他们离去的,拿下他们,反而成了烫手的山芋。杀又杀不得,难不成我田单还得养着他们么?告诉你们田将军,追击做做样子就可以了。姬陵已经成了落水狗一条,打与不打,没多大意思,我们还有更重的事情要做呢!由得他们去吧!"

"是,相爷!"斥候叩了一个头,充满敬畏地偷偷地瞄了一眼高高在上的田单,这才心满意足地快步离去。

整个王宫已经被齐军完全控制,来不及逃走的王宫中人,尽皆被囚于宫中偏殿,田单志得意满地一脚踩踏在王座之上,俯览着整个大殿,虽然此时空无一人,但在他眼中,在不久的将来,在他的脚下,将会有不计其数的人葡伏其下。

"来人!"他厉声喝道。

一名军将大步而入,"相爷有何吩咐?"

"今天本相就宿在这宫中了。"田单笑道:"先前听奏报说,姬陵逃亡,竟然连他的王妃也留在了宫中来不及带走?"

"正是,姬陵等一行人慌不择路,上马奔逃,他的王妃乃是楚国公主,尊荣有加,那里受得了这奔马颠簸之苦,自然就是丢下了。"军将笑道。

"好,好得很,今晚,本相爷就让这位楚国公主,燕国王妃来侍寝!"田单马鞭一扬,纵声大笑道。

下头的军将一个哆嗦,却没有移动脚步,等田单笑声落下之际才小心道:"相爷,燕国王妃算不得什么,但楚国公主却非同小可,毕竟楚国仍是这世上大国之一,如此做,只怕楚王脸皮不好看,相爷是要争鼎天下之雄主,何苦于此时落了楚王的面子?平白竖一外敌,实…实…”看着田单沉下来的脸色,军将的身子不由自主地抖了起来,再也说不下去。

"实为不智也,对吧?"田单笑着替他说了下去。

卟嗵一声,军将跪了下来,"相爷,末将一片赤胆忠心……实实在在是为相爷着想。"

"起来吧!"马鞭轻轻地抽在军将身上,"本相知道你的忠心,你叫什么名字?"

"末将钱程。"

"好,钱程,我就许你一个大大的前程,以后你就跟在我身边吧。至于你所说的楚王脸皮不好看,于我何干?"他大笑起来,"楚怀王顽固守旧,不思进取,空守着大片壮丽河山却固步自封,此人实不足惧也,将来不为我所灭,就为秦武烈王所灭,何须顾着他脸皮?去,传令下去,让楚国公主今晚来侍寝,胆敢推托,便宰了她,将她的脑袋给楚怀王送去。"

"属下遵命!"钱程又惊又喜,喜的是这一番话竟然为自己挣来了留在相爷身边的机会,以后飞黄腾达指日可待,惊的是相爷此时大功告成,竟是有些得意忘形,殊无以前的睿智了,心中虽然有些不值,但此时此地,他却也不敢再进言,扫了田单的兴致,只怕刚刚挣来的前程就要化为乌有了。

就在田单占领燕国王宫,并强令含悲带羞的楚国公主侍寝,抱着这个惊魂未定,娇滴滴,羞怯怯的女子在宽大的床榻之上胡天胡地,颠龙倒凤之际,燕王姬陵正在周玉,檀锋等人的护卫之下,亡命而逃。胡彦超率领着一部军队这其殿后,此时是死是活,竟是不得而知。

"王上,前面就到了乐昌了,我们在哪里歇息一晚!"檀锋大声道。

"歇息一晚,孤实在是跑不动了。"比不得周玉,檀锋都是统兵多年的战将,姬陵虽然以前也流亡多年,但这些年来养尊处优,何曾还受得如此苦来,一夜奔波,两胯之下,早已鲜血淋漓,疼痛难忍了。

乐昌是一个小县,齐军却还没有来得及光顾,当然,这或者便是田单留给他们的一条生路,姬陵终是一个王者,田单虽灭了燕国,但却不敢当真杀了姬陵,与其留在手中,还不如任由他逃去反而便当。

一条落水狗,已经不值得田单为他瞩目了。

小小的乐昌县内,一下子涌进了数千兵将,吓得城内居民家家关门,乐昌县令战战兢兢,上前拜见这些高高在上的人物。当他从自己腾出来的官衙之内走出来时,只能仰天长叹,欲哭无泪,小小乐昌,户不过数千,人不过万余,一下子要为数千兵将筹集到粮草,便是将府库扫干,也不及一个零头。

"太爷,这可怎么办才好?"身边主薄急得满头是汗,仓皇地问道。

"怎么办?想办法,将各个里坊,街道里德高望重的都请来,这会儿子,大家便是将自家仓底都刮干净,也得凑齐了这些粮草。"县令怒道。

"太爷,王上他们打了败仗,蓟城肯定都丢了,不然他们不会跑到这里来?"主薄欲言又止。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越是如此,我们越是想尽力为他们将粮草筹齐啊!"县令叹了一口气:"不因为他们是我大燕的王上,太尉,御史大夫,他们都是些不成气的东西,好好的大燕,以前多好,在他们手里,这才几年,便弄了一个乱七八糟,如今连王都都丢了,但我们能怎么办?溃兵猛如虎啊,现在我们看到的军队还有军纪约束,而一旦我们不能按时筹到粮草,上头军将稍稍示意,这乐昌必将变成人间地狱。"

听着县令的话,主薄打了一个寒战,想着那时的场景,魂儿都不约飞上了半空。

"这可如何是好?这乐昌,也是王上的子民啊!"

"王上的子民,以后我们说不定就要对着齐人的王上叩头跪拜了!"县令声声叹息,"快去,快去,快些将粮草筹齐了,送些人早些走吧,我们乐昌小县,他们是不会在这里多呆的。"

如果此时县衙之内的姬陵,听到了这位乐昌县令的话,会不会气得发疯?不过此时,他们也顾不得这些了,周玉,檀锋正盯着地图,茫茫大地,竟然不知何处是归处?他们这残兵败将数千人马,面对着的却是田单的主力十余万大军,那里能容他们存身?

"当务之急,是与孔德的大军汇合,孔德还有两万兵力,只要与他汇合在一起,便还有一搏之力。"周玉沉声道。

"孔德对面的是征东军大将叶真,值此良机,叶真岂会容孔德走脱?"檀锋摇头道:"而孔德,必然也会成为田单必欲灭掉的人,他的部队是我们大燕最后一支成建制的大军了,去孔德哪里,是自投罗网。"

"哪我们去哪里?"姬陵垂头丧气地道。

檀锋沉思半晌,"王上,我们去魏国。同时命令孔德也想办法摆脱叶真,迅速向魏国方向靠近,我们去魏国。"

第八百四十章:日出东方(65)

"流亡魏国?"姬陵一脸的惆怅,他流亡多年于外,还没有享几年福,便又要踏上流亡之途么?只有有过这种经历的人,才深知流亡之苦。

"不,不是流亡!"檀锋大声道:"咱们入魏,是去帮助魏国抵抗秦人。"

姬陵脸显苦笑,檀锋如是说,也只是面子上好看罢了,其内中之义,并无区别。周玉却是若有所思,"王上,还是有所不同的,如今魏国被秦人大将路超驱策数万士卒猛攻,如果不是赵人遣大将周长寿率军入魏,只怕大梁早已落入路超之手,我等虽然败于齐人之手,但手中仍然掌控着数千劲卒,再加上孔德归来之后,兵力可达数万,此时入魏,向魏王乞一地休养,同时亦帮助他们抵抗秦地,那魏王现在是病急乱投医,必然是欢迎之至的。"

"我们数万大军入魏,魏王无牙不会提防我们吗?"姬陵问道。

"无牙或者会防着赵人,防着周长寿,但现在,他绝不会防着我们了。"周玉语气虽然淡然,但脸上却露出了悲哀之色,是啊,魏王子牙何须再提防他们,他们虽然还拥有一定兵力,但已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以后寄居人下,供人驱策,为人卖命,还有什么前程可言?

姬陵还没有转过弯来,檀锋却也是重重地垂下了头。

"等这乐昌县令筹集了足够的粮草,明天一早我们就开拔吧,胡彦超还没有回来吗?"沉默半晌,檀锋抬起头来。

"刚刚斥候来报,胡彦超已经摆脱了秦人大将田宗敏的追击,不过殿后的一万大军,只剩下不到五千人了。"周玉道。

"如此算来,我们两队合兵,还有万余人。孔德如果全师归来,我们尚拥有三万之众,入了魏境,与秦人仍可一战,只要我们还拥有实力,从魏人哪里得到一块地方休养生息,便不是难事。"檀锋神色稍稍振奋了一些,"周太尉,给孔德的命令发出去了吗?"

"早就发出去了,从蓟城出来的时候。便已经将命令发给了孔德,让他往乐昌汇合,不过到现,还没有得到回信。此人,现在也不知还会不会奉令?"周玉有些担心,现在孔德麾下还有两万从渔阳撤回来的大军,而他们,却只剩下了万余人,主弱臣强。孔德还会不会理睬他们,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或者,我应当亲自去见一见孔德。"

"万万不可!"檀锋立即阻止道:"据我知晓,孔德自渔阳撤兵之时。与高远见过面,两人对坐而饮,相谈甚欢。高远欲得你我二人久矣,如果你亲往孔德军中。万一孔德翻脸,则自投罗网。"

周玉脸上变色,"难道就此坐等?"

"只能看孔德心意了。"檀锋无可奈何地道。"时也。势也,命也!"

事已至此,局势早已完全脱离了他们的掌控,从现在开始,他们已经从执棋的手,变成了棋盘上的棋子,从此命运再也难以由自己掌握,想到此处,檀锋亦是不由悲从中来,曾经的豪情壮志,如今竟是被那雨打风吹去,以后便是孤魂野鬼,苦苦求存了。

天色大明之时,这支残军匆匆整队,这乐昌县令倒也真是能干过人,一夜之间,竟然便凑齐了五千余人出行的粮草,送到了军中,倒是得了姬陵好一番夸赞,如果是以前,乐昌县令自然会喜不自胜,可如今,这喜却从何而来?乐昌县令倒是如同送瘟神一般,恨不得他们马上开拔离去,否则齐军追至,这乐昌便免不了一场战火。

姬陵堂堂一介王者,离开乐昌之时,却是凄凄惨惨戚戚,整个乐昌,竟是家家关门闭户,无一人出来送别他这个王者。

大军开出乐昌,回望那渐渐模糊的城墙,姬陵不由悲从中来,此一去,便是远离家乡,再想回来却不知是何年何月?甚至永远也没有了机会。

"王上,走吧,终有一天,我们还要回来的,这里是我们的家!"檀锋伸手牵住了姬陵的马缰,轻声安慰道。

就在姬陵含悲忍泪,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乐昌,向着魏国方向狼狈奔逃而时,在孔德的大营,他亦正在大帐之中来回踱步,脸上神色变幻,时阴时晴。

人生的十字路口,自己该怎样选择?想着刚刚接到的周玉的军令,孔德便不由大是烦燥难安。所有的属下都被他勒令不得踏入大帐一步,便连自己的亲生儿子亦是如此,他将自己关在大帐之中,已是有小半日了。

"父亲,周太尉的第二条军令又到了!"外面,传来儿子孔方的声音,内里透露出焦灼和不安。

"让他进来!"孔德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喝令道。

一身泥泞,满头大汗的信使大步进帐,向孔德跪下行礼,解下身上的竹筒,双手呈给了孔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