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远征军 >

第979部分

大唐远征军-第979部分

小说: 大唐远征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

还是王方翼打起了圆场,没等同僚们反对,先是站出来深深一揖说道:“东罗马人背信弃义,如今更是丧心病狂,缕缕骚扰我朝贸易线,罪大恶极,不讨伐不足以平民怨!非讨不可!”

不愧是宰相,第一句话就点名了讨伐东罗马人顺从了李捷的意思,可旋即口风一转,又是叫起苦来。

“然而陛下,我朝兵疲将怠也是实情,大朝以信立天下,既然已经答应了兵士们放他们回家,这时候实在不益再去征召,还请陛下耐心等候几月,等换防的左右骁卫,左右监门卫还有闽王铁林一部调集到前线再做打算吧!”

王方翼口中这几支军队一直驻扎在天竺本土,向北震慑吐蕃,向南震慑桀骜不驯的南天竺各族,抽调生力军上前线,王方翼说的倒是挺有道理的,然而这几支有重要任务的大军可不是说调就能调得,调离之前,必须要找到足够抗的住的军团顶上去,能靠得住的军团基本上又都处于休整状态,等王方翼说的大军到齐了,一两年也就过去了。

知道次辅这是要用拖字决了,其余狄仁杰,来济宇文节等诸多公都纷纷拱手赞同,眼看着一片赞同之声,还真是要把李捷忽悠过去了。

如果是别的君王,或许真就迷迷糊糊答应下来,然而却是极有主见的李捷,宴会之前,李捷就早就想好了一个大致计划,所以根本没把王方翼糊弄鬼的那一套放在心上。

大袖一挥,把酒菜拂于两旁,李捷随手就从衣衫中取出了一扇地图摊开,铺在了桌面上,指着地图上红色的攻击箭头笑道。

“看似我军与罗马人的核心君士坦丁堡相隔了数千里的小亚细亚,向南,有地形崎岖的安纳托利亚山区阻挡我们,向北,则是要多绕道千里,而且远离海洋,易守难攻,实际上,我军面对的不过是个纸老虎,连年征战,东罗马在小亚细亚半岛上人口已经损失十之六七,君士坦丁四世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去防备空虚的安纳托利亚,这阵子他不断通过海军袭击我朝商队,港口,起目的,就是为了把我军目光吸引到海上去!”

“要是给他两年时间,安纳托利亚就不会是像现在一样四处漏风的大筛子了!到时候,几万罗马军团的狙击,就可以让我军损失惨重!”

“可是陛下,我朝……”

李捷说的在理,问题是还没解决军队问题,李绩张口就想插嘴,谁知道李捷早就想到了,一挥衣袖又是阻挡住了他的话语,朗朗说道。

“兵源寡人也早就想过了,不用从天竺调集兵马,我军完全可以在西亚解决兵源问题,向南,可刚刚有二十几万阿拉伯骑兵放下武器解散,从他们中,完全可以抽调把到十二万人组建新的兵团。”

“北方,最近那些高加索人可是不安分的紧,见过了两河流域肥沃土地,不想再住他们那穷乡僻壤了,大闽完全可以许诺以小亚细亚的土地,从他们中,再征召五到七万大军,亚美尼亚人的铁甲骑兵战斗力还是相当强悍的。”

“这些,加上少量闽军作为中枢,用来作为攻击君士坦丁堡的第一波次已经足够了,别忘了我们还有十万归家心切的东罗马军团,以阿拉伯人为先驱打个两三个月后,这些罗马军团也会休整完,可以再投入战斗!”

“而且战略全局上,我军也不需要去与罗马人挨个城池争夺小亚细亚,这时候完全可以发挥我大闽海军,从安条克出发,海军一路运送阿拉伯骑兵从海滩登录,绕道敌后,占据海港即可,向东,啃下罗马人的重要水军基地罗德岛即可。”

李捷洋洋洒洒的说完,听的其他宰相们都呆了,倒不是李捷计划不好,而是这个计划有些超出他们想象,一来历次闽军大战,都是用中原军队组成核心军团进行决战的,大规模完全使用外族还是第一次,二来,用舰船搭载骑兵两栖登陆作战在当时还是个新鲜战术,前人还没有用过的成例。

听了半天,王方翼有些惊奇的磕磕巴巴说道:“可,那些阿拉伯人会为我们而战吗?毕竟我朝才刚刚结束与阿拉伯人的举国大战!”

“当然会!”对此李捷倒是信心满满,很具有华夏帝王威风的捏着下巴点了点头:“寡人可是他们新的共主,况且这些阿拉伯人都穷困潦倒的需要靠打劫来维持生计了,给他们个机会出去抢掠,他们能不答应吗?”

看着群臣还是一副信心不足的模样,李捷又是无奈的叫嚷道:“就算这次攻打君士坦丁堡失败了!死的绝大部分也是阿拉伯人与高加索人,这两族血液中,天生流着抢掠的因子,就算让他们战死,也好过他们留在沙漠,山区给我朝找麻烦!”

这话可比刚刚李捷列举那些战术战略更有劝说力,最近诸多相公可为到处蜂起的阿拉伯人抢劫事件弄得焦头烂额,让阿拉伯人死在外面点,总好过他们留在家乡祸害大闽商人强。

借用阿拉伯人与高加索人的刀,去杀罗马人,流的又不是闽人的血,出点钱就可以了,何乐而不为?

不过眼看着闽王的圣旨在凤阁鸾台双重宰相会议中,就要通过了的时候,来济一声小声嘟囔又把议题卡在了原处。

谁来说服御史台的那群同仁?

这话又让刚刚燃烧起热血的宰相们没电了,皇权至高无上,然而闽王的圣旨想要发出,还需要凤阁鸾台的绝大部分宰相们同意才行,相权制约王权,预防他们一家独大,又有御史言官们盯着宰相,言官们可不管有理没理,擅启战端,就肯定会被骂个狗血喷头。

这也是李捷的宴会光请宰相们,没请萧盛,李刚等的原因。

眼看着这群家伙又是瞻前顾后的打退堂鼓,无奈之下,拍着桌子李捷忽然霍然站起,死死盯着一群宰相亮出了底牌。

“天下间有两大帝位,东帝,我大唐皇帝!西帝!西方文明的发源中心罗马皇帝!我李捷不为谋逆之事,故而不问鼎我父留给我弟的大唐皇位,所以我李捷要称帝!就一定称西方皇帝!”

“霸业有进无退!诸位不愿意助寡人霸业否?”

皇帝!这两个字仿佛有魔力一般,随着李捷张开双袖,所有的内阁宰相都是轰然站起!

…………

闽王的喜宴吃了不到一个时辰就散了,一面揉着没吃饱的肚子,一面来济王方翼之流则是相视苦笑。

又一次,踏上闽王的贼船了!

第1208章。聚拢甲兵,师出有名

闽王预料的还真没错,抢掠已经沉浸于当代阿拉伯部落的血液里,倒是无关道德,任何人生存在如此穷困贫瘠的地方,都会被大自然逼得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活下去,胆怯懦弱的基因在一开始便会被无情淘汰。

如华夏的湘西,解放前那里不也是民风彪悍,山民白天为农夜晚为匪,过路的商客几乎没有不被抢的。后来的湘西剿匪激战了一年多,血腥屠杀了十多万人方才彻底将这种全民为匪的风气彻底整顿下去,随着后来的************的困难时期,饥饿中湘西人口又是损失过半,自此自宋以来就喧嚣一时的湘西土匪这才彻底烟消云散。

不过李捷既不想通过大屠杀将阿拉伯强盗杀光,实际上也没有力量整顿整个阿拉伯半岛,能做的仅仅是引导这股力量,从叙利亚而出的信使挂着闽王的圣旨出去后,还在各条大道上为这客商数量减少的阿拉伯部落各路好汉欣喜若狂,如同洪流一样汇聚向了耶路撒冷,去响应闽王的号召。

抢他东罗马人去!

这有点类似于维京人的组织形式,统治地方的伯爵出船,地方上自由农民作为战士,每年夏季定时的渡海出去劫掠,如今组织形式只不过从一个聚落几百户人家的伯爵变成了大闽,抢掠规模也变成了数万人。

五月份,聚拢在耶路撒冷的阿拉伯骑兵已经超过了亚细亚行军总管李绩的估量,达到了十万之数,从高加索山汇聚来的山地民族也有四万之数,连绵的帐篷群在耶路撒冷城附近平原展开十多里,还真没从天竺调一兵一卒,就汇合了一支足够的突击力量。

从留守叙利亚行省中抽出了五千关宁铁骑,还有左右千牛卫一万两千人也加入了李绩的麾下,在黎巴嫩山会战中,左右千牛卫损失过半,补充的多是本地兵源,需要回天竺休整的占比例并不多,并且两卫在雅穆克河立下的功勋不多,相比那些大包小裹回京师的同僚,从主将李业诩盛连山到普通的列兵都不甘心,于是乎闽王吹响了战号,两人就带着部将第一个加入了进来。

五月末,英国公,鸾台右侍郎,兵部尚书李绩携军两万,抵达了耶路撒冷军营,领着亲兵骑兵站在距离营地外不远的橄榄山上,眺望着矫健的阿拉伯骑兵纵马狂奔,在犹太人的土地上践踏起了漫天风烟,老李绩禁不住豪气大发,开怀的捋了捋胡须赞叹道:“军心可用也!”

可仅仅片刻,刚刚还彪悍奔驰的阿拉伯骑兵一转头就闯进了附近犹太人的村庄,明火执仗大嚷大叫着抢劫起来,抢的犹太人孤儿寡母嚎啕大哭,老李绩又是看的满脑门青筋。

一旁陪同的右千牛卫大将军李业诩陪笑着挠着后脑勺,悻悻然点了点头赞许道。

“英国公所言及时,的确是军心可用啊!”

这也是李捷把汇合点定在了耶路撒冷城附近的原因,让这帮穷怕了的阿拉伯人去祸害犹太人,也别来祸害好不容易在大马士革附近安置起来的闽人。

这头,李绩为整顿乱哄哄的十四万多强盗而头疼,另一头,安条克也是闹腾成了一团。

果然不出在场那些宰相们的意料,闽王意图继续动兵的消息一传出,文官们简直炸了,这才刚刚结束了残酷的血战,还要继续打?大家已经好几年没回家了,已经实在不想再像西行进了。

大家提着脑袋跟着拼命,要的可是荣华富贵,可如今荣华富贵有了,全在家里,自己还是在外面跟着吃风喝雪的,就如当年项羽所言,富贵不返乡,如锦衣夜行。拼下这么大的江山,不少人都满足了,不想再拼了!

各部主事,补缺,拾遗,九寺五监好几百下级官员纷纷上书反对。

而且除了文臣,就连武官也是有些不愿意再行,当然,如药格罗,苏烈这类跟着李捷起家的功臣是不会与李捷意见向左,可作为闽军支柱,关陇集团子弟纷纷上书要求返乡,尚且留在安条克附近的军团一共上了千多封书信,又是堆满了凤阁。

十几个宰相被烦的不厌其烦,不得已,宇文节出面,找到了言官首领萧盛以及御史台首领,御史大夫李刚进行密谈。

闽王要称帝这事儿毕竟事关重大,朝廷内部可有着不少老学究老古董,到现在大闽名义上还是大唐的藩王臣,就如同上次阿拉伯大败时候,长孙无忌一届老匹夫几千人,偌大的朝廷居然绝大部分倒向了长孙无忌,如果不提前做好准备,恐怕还会闹起风波。

果然,李捷这称帝的底牌比核威胁都好使,不说真心跟随李捷的麾下谁不希望自己主上能进一步,将来也与大唐平起平坐,且说李捷如今定下目标,在君士坦丁堡称帝,谁敢否决?

谁不怕将来追究起来,被人当头断喝一句,就是汝要阻拦我主称帝?任何罪过也没有这罪过大!政治上站错队从来都是吵架灭族的大罪。

李刚出身陇西李氏,老萧盛也属于外戚,他俩自然也乐于拥戴闽王称帝,交了个底儿后,原本反对继续征讨东罗马的两个老顽固立马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没口子答应下来,甚至还承诺去劝说麾下的文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