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远征军 >

第89部分

大唐远征军-第89部分

小说: 大唐远征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有宗室男朔王李捷初成年,少且多聪,明辨是非……,特加封朔方郡刺史,突厥道大都督,知朔方,丰,胜,夏,会,麟六州军事,都统突厥贞观十六年十一月!”太监阴阳顿挫的声音来回回荡在了朝堂上,为今天的闹剧画上了一个休止符,李捷也是终于松了口气,谋划了半天,他想要的终于到手了。

“儿臣李捷遵旨!”出朝班跪伏在地,李捷舒心的就要接过旨意,不过这时候,朝堂外忽然一声嘶声力竭的大嚷传了进来。

“陛下不可啊!”

“朔王身具前隋血脉,满朝公卿,你们忘了当年突厥如何在前隋义成公主的挑拨下打到长安城下的吗?”

一个绿袍小官跌跌撞撞闯进了朝堂,满头大汗嘶声力竭吼叫的一句话猛然就让李捷心头一突。

“陛下,朔王天资绝伦,要防尾大不掉啊!”

第103章。人才是个事儿

“陛下,突厥事大,今降人据五原,万马胡骑长安两日便至城下啊!陛下慎重啊!”身上绿色的官袍都被汗水打湿了,绿袍小官跪地就是磕头不已,让百官却是议论纷纷,这哪儿来的傻缺啊?

不是绿袍小官说的没道理,相反,他说的句句都是诛心之言,但问题是,这在挑拨皇家关系,没看就连太原王氏长房的王琰王恭两位服紫大人都仅仅敢以人小说事儿吗?李承乾听着这些话当即就是面露阴狠,蠢蠢欲动,冷不防背后一只有力的手臂猛地抓住了他胳膊,用力摇了摇头。

突然出现的绿袍小官让整个场面都冷场了几分,李世民都被说的一脑门浆糊,好半天他才反应过来,立刻狠狠一拍扶手嚷道:“哪来的奸人,竟敢挑拨吾父子之情!”

“何来山野村夫,胆敢妄议朝政,千牛武士何在,还不快打出去!”长孙无忌也终于回过神,气急败坏的怒声吼了起来,在绿袍小官发愣的眼神中六个禁军大汉立刻怒吼着拎着长长鞭子,恶狠狠地抽了过去,抽的绿袍小官满地打滚的跟陀螺一般嗷嗷叫着往外滚,一边滚一面还高喊着。“陛下明君,不以言治罪啊!”

听的李世民脸皮子又是郁闷的抽了抽却没有说话,长孙无忌等几个宰相脸色同样不好看,尤其是王琰,嘴角都气的直抽,明显是认出了这个绿袍小官的来历。

嗷嗷惨叫着,不到一分钟绿袍小官又滚了出去,长孙无忌气的脸色发红,怒声说道:“陛下,此等小人当斩!”

又是脸皮抽搐两下,李世民却是无趣的挥了挥手道:“此等小人哗众取宠,斩了他,不正合了他的意吗?不理会便是了。”

李捷可算是平安接过了圣旨,可他心里却一点没有刚刚的喜悦了,而是暗叹要糟糕。

果然,接旨任命的仪式完成后,又是王琰那个老家伙再次越众向前,公事公办的语气说道:“启禀陛下,臣有事要奏。”

“准!”

“既然陛下要加强草原突厥的控制权,何不在五原设立折冲府,迁将士们于草原,岂不可以达到更好的控制突厥目的?”

刚刚绿袍小官危言耸听一通,诸多朝官宰相虽然嘴上说不可信,但心里此时也未尝没有了担忧,听着王琰那老家伙的建议,一群大臣还真都跟着附和连连,听的新进朔方刺史李捷满肚子是郁闷,谁愿意自己辖地里多一群爷呢。

可没办法,经历了绿袍小官的毒舌,现在李捷是一句话都不敢说,不然就显得自己心里真有鬼了,郁闷的坐在一边,李捷眼睁睁看着一群宰相官员们将在草原上建立归兵部统御的十个折冲府事物定了下来,两个上府,三个中府,五个下府的名额就定了下来。

朝廷就是这样,利益的不断冲突与妥协,议定多了十个官帽子后,整个朝堂再一次为这些官帽子的归属吵成了一锅粥,这一次李捷也顾不上避嫌了,扯着嗓子捋起袖子也是奋勇当前,红着脸嚷嚷了半天,好说歹说,好不容易给他在草原结识的猛将兄苏定方争取了一个上府果毅都尉的位子。

官帽子谁都想要,出人谁都不想出,十个折冲府府兵移民要从哪里出又让各方势力争吵了个没完,不论关陇集团还是关东世家,谁都不想让自家子弟到突厥那地方去移民戍边,至于这,就不关李捷的事儿了,反正从哪出人,都不可能挪动他那点可怜的封邑。

最后还是太原王氏出了大血,五个折冲府下府快两万人口都是从晋阳移民,谁让是王琰这老匹夫挖的坑,让仅仅争取到一个中府两个下府折冲都尉的王家人一张脸都拉的老长,相反郑家的郑善果却是乐的可以。

支持李捷入主突厥五原,不单破了太原王家对突厥的垄断,又在草原官中争夺到了两个中府折冲都尉,给荥阳郑氏争取了一大片政治资源,还真是一举两得。

这一上午过的可够刺激,处理事务政争两不耽误,还免费知道了许敬宗杜子腾两家龌蹉的八卦事儿,够回去当很长时间谈资了,简直是长安无聊生活中一大幸事!

不过再幸事,一上午文武百官也觉得够了,临近中午,为百官准备的挺食,香气早就弥漫了进来,饿着肚子打了一上午嘴仗,不论文武,肚子中都已经开始咕噜咕噜发出抗议,所以不管心情如何沉重,李世民也打算顺应人心,让百官庭食下朝。

眼色下,太监刚准备拖着长音嚷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时候,安静了快半个时辰的风暴中心朔王李捷却在这个时候越众而出,高声嚷道:“儿臣有事要奏!”

一句话差点没把倒霉的太监噎个半死,李世民又是好奇的探出身子问道:“哦?朔王还有何事?”

“父皇可认识此物?”掏出了一块四四方方的黑疙瘩,李捷就让太监乘了上去,拿着那黑乎乎的东西,摆弄两下后,李世民疑惑的说道:“这是一块煤精,八柱国之首宇文泰就曾经用此物刻成印,捷儿拿此物合意?”

“禀告父皇,此物还可以作为燃料燃烧,不但热量要比柴草木炭热上十倍有余,冶炼金属更是锐利坚固,龟兹刀剑甲于天下,出产之钢铁就是应用此物来煅烧,儿臣最近考察,晋阳的煤炭储量丰富,质量还颇为优质。”李捷慢慢叙述着,周围一大圈重臣的目光却跟随着李捷话语慢慢亮了起来。

尤其是王琰王恭两位太原王氏大佬,晋阳可就在他们眼皮底下,这可是一大笔财源啊!

还没等两位大佬兴奋一会,李捷接下来的话差点没让两人噎死,跟刚才王琰启奏在草原上设立折冲府时候郑重表情一模一样,李捷很是大公无私的说道:“父皇,此物有大用,儿臣建议将晋阳煤矿收归国有!”

“陛下,不可与民争利啊!”光禄卿王琰,殿中监王恭两位大佬几乎同时惊叫了起来……

午后,朔王府,招远殿上。

“两个老匹夫,还敢阴本王,本王和他们没完!”敲着桌子,李捷气急败坏的嚷嚷道,府兵可是大唐社会制度的基础,有了这么一帮家伙,让李捷把突厥变成朔王突厥的愿望无形中就被冲淡了不少。

咣咣作响的声音吓得朔王府下人都离得远远的,无奈,四夫人裴莹不得不亲自给他把姜茶端了上来。

“好啦,不要生气了,今天朝堂上,不是把两个老家伙已经给坑了一次吗?”放下茶碗,裴莹小妮子很是贴心的安慰着,想着上午李世民宣布太原煤矿收归国有时候,两个王家老匹夫就跟看到自己家媳妇跟着别人家男人**一样那种难看脸色,李捷心里这才舒服点,饶是如此,李捷依旧郁闷的一把将裴莹搂在了怀里,巴掌啪的一下印在了她小屁股上。

“呀,干什么打我啊!”一声脆响后,捂着发麻的小屁股,裴莹气呼呼的嘟着小嘴不满叫着,李捷则是猥琐的笑着说道。“你家夫君气闷,为妾的当然要让夫君打两下解解气了,来,乖乖趴下,撅起来!”

“去死,我才不要呢!打女人,没出息!”被李捷按在大腿上,裴莹张牙舞爪就尖叫着,可惜,她又如何逃得过大色魔李捷的魔爪。

“叫吧叫吧,你喊破喉咙都没人救你的。”满脸坏坏的笑容,李捷猥琐的边拍边说,可偏偏在这功夫,一声清咳在殿外响起。

俏脸红彤彤的,裴莹逃命般跑出了招远殿,跟在她后头,李捷也是尴尬迎了出来,讪讪然对着杨翊一拱手。“杨叔。”

“殿下如此开心,人才问题解决了吗?”满脸笑眯眯,杨翊憨态可掬的问道,一句话,却再一次让李捷头疼的直揉脑门。

要去建设突厥,可不是他一个人一腔热血就够了,他还想在河套上建筑城池,安排突厥人像日后土默特人半游牧,这其中需要帮他出力的文士可不少,单现在来说,组建突厥大都督府还有朔王府幕僚,各种官职加一块至少还需要一百多个士子,可目前他除了王微,杨翊,再加个阎微真外,多一个可用的士子都没有。

谁让别的皇子正常成长,和文人雅士狐朋狗友喝酒赏月泡女人时候,他在呼哧呼哧的和裴仁信练武游侠抢地盘呢。

“这事儿还得看我那个好哥哥李泰能办到什么程度了。”现在的文人士子可不像后世大学生一样一抓一大把,有了科举制度,哪怕寒门士子都是金疙瘩,挠着头,李捷苦着脸无奈的说道。

“殿下,人才终究需要自己培养,光靠别人接济,可成不了大业的。”微微一叹,杨翊劝谏着说道。

“我也知道,问题是,现在去哪儿能找这么多令人放心的士子呢?”李捷苦恼的晃着脑袋,犹豫了一下,杨翊刚想建议点什么,这功夫门口一张大麻子脸却忽然跑了进来。“殿下,魏王殿下帮您招募的士子已经到西秦楼了!”

“太好了!焦老三,赶快备马,咱们立刻去西秦楼。”李捷立刻兴奋的嚷着。

见此,杨翊暂时把话咽了回去,跟着兴致冲冲的李捷出了朔王府。

太迫切需要人才了,长安大街上,李捷愣是纵马狂奔,几分钟就赶到了位于西市口的西秦楼,不过气喘吁吁上了二楼,李捷差点没把鼻子都气歪了,站在门口就破口大骂道:“他娘的李泰,简直是坑爹!”

第104章。家有秦卿,如有一宝

西秦楼二楼,仿现代的豪华宴会厅中还真是热闹非凡,浩浩荡荡五十多号穿青衫,饮酒作乐的士子环绕其中,或举杯高饮,或团聚一起品鉴诗文,好一派魏晋贤士之风。

看起来,魏王泰可真下了力气,五十多人不单是青年士子,而且还都是高门望族,甚至都是出身大唐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大学生”,问题是,这些人李捷大多都认识。

就比如庞大混元,靠窗望月,额,望日那位,脸上还带着青一块紫一块的瘀伤,不是前两天才打过的杜伦杜公子是那个?

距离他不远,举杯畅饮,一副潇洒绝伦的青衫士子,那是唐俭老妖精的孙子,高阳闺蜜唐怡的亲哥哥唐践真,和他那位温顺良淑的妹子不同,别看这小子长得人模狗样的,实际上却是个彻底的纨绔公子,最起码李捷第一次逃课去翠红楼,就是他领着的。

还有下一桌,在那儿昂首吟诗,仰头晃脑品颂的,是薛国公长孙顺德的小侄子长孙收,跟他叔叔一样,那叫个贪财好色,李捷十岁初上太学时候这家伙还长着年长力壮敢来向他收保护费,没两拳头就被李捷打趴下了,看这小子一边吟诗一边把桌上青花瓷酒杯藏在袖子里了,还真是一点儿都没变。

还有屈突领,姜孜,杨世臣,李冮等等,这些家伙在长安纨绔圈儿中都是出了名的,轮门第,绝对是高,将来前途估计也不错,问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