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远征军 >

第394部分

大唐远征军-第394部分

小说: 大唐远征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呸喷着,这丫头立马没心没肺的哈哈大笑起来。

“还说我是小花猫,现在谁是大白猫?”

“家门不幸,夫纲不振啊!”抹着脸上的面粉,李捷悲催的嚷嚷道,惹得几个妞又是哈哈笑成一片妖精的海洋。

真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李捷自己也拍了拍手亲自下厨干起活来,除了某个小吃货吃得更香外,一袋面粉很快就用个干净,流着口水,黑齿常之亲自跳着饺子担,两筐饺子,在几个王妃嬉笑打闹中就被送到了军营中。

因为要用王舍城为天竺做个表率,除了五千将士留守城内防止反复外,唐军大营还是驻扎在了城外,今日攻破坚城,又逢过节,偌大的军营真是热闹的成了一片欢乐海洋,四处篝火成片,火堆上炎炎的烧烤着整头整头全牛,围着篝火,一群一群的大兵手拉这手载歌载舞。

“闽王来劳军,为大家送饺子啦!”

欢呼声忽然响起,一大圈跟着欢庆的主官顿时闹腾的扑过来,刀疤刘这老家伙第一个就欢实的蹦了过来,伸手就要捞饺子,冷不防长孙织长长的筷子一下子打到了他手背上。

“去去去,这是个破城将士吃的!”

“我老刘不过是今天腰疼,不然的话这饺子一定是老子的!”满是悻悻然,刀疤刘缩到了一边,认怂的模样当即惹得一帮将领哄然大笑。

六个人再用功也包不出来够全军吃的饺子,不过殿下与王妃亲手包的饺子,却的的确确是一份弥足珍贵的犒赏,今日破城的第一团二百多个将士每人衔着饺子都泣不成声了,喊着血誓要豁出命为李捷拎刀拼命,饶是如此,他们也被其他军汉羡慕的双眼通红。

闹腾了一阵,李捷与几个妞也是欢畅的加入了跳舞队伍,跟着唱着,跳着,好不快活,热闹的一幕让李捷自己都是跳的脸颊通红,不过冷不丁,他的视线就落在了篝火上烤着的牛身上直了起来。

“对,对了,卿卿,你在哪儿找到的这些牛的?”抱着一丝侥幸,李捷讪讪的问道,可惜,忽闪着长长眼睫毛玩得正高兴的秦卿一句话就击碎了他的侥幸。

“城西的山坡上啊,一大群牛连个主人都没有,我就让卫兵牵回来宰了啊。”

这下李捷可头大了,尽管信奉佛教,原始宗教在天竺人信仰中依旧是根深蒂固,其中牛就是圣兽,代表着生殖与繁育湿婆大神的象征,今天下午李捷还记得清清楚楚,那烂陀寺法称大师清清楚楚对自己说过,城西有一群神牛,是王舍城的圣物,没想到这么快就见面了。

“明天一早,全军拔营后撤!”中军大帐中,李捷左脸直抽抽的说道,听得一大群将领却当即坐不住了,刀疤刘第一个不服的站起来:“为什么,我们不是一路打的好好的吗?干嘛不一直打到曲女城去?”

李捷郁闷的挠了挠头,王玄策则是满是神秘的笑着站了起来解释道:“如今大军已经打出去太长了,是时候整顿后方补给线了,刘将军前几天你不还抱怨补给被当地土匪给抢了吗?是时候报仇了!”

果然,一句话引得刀疤刘又是兴冲冲坐了回去,嘟囔着要剥了一群土匪的皮,李捷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真不愧是与天竺有缘的人。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呢,几万唐军就消失的无影无中,倒是让王舍城内的僧众婆罗门一阵跌破眼镜,几个时辰后,负责看管城西牛群的牧人们又是兴奋的扑回城去。

“诸位大师,出大事了,牛群被湿婆大神接走了!”

第466章。打山,守山

西方历史上也有着许多伟大的帝王,但其中最值得称颂,功业千秋万代,后世哪一个帝王都超越不得的却只有一个。

亚历山大大帝。

这位二十一岁的年轻马其顿国王由故乡出发,带着儿时的伙伴,仅仅几万重步兵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梦想,击败了中亚波斯帝国百万大军,数以百万计的其他民族,拿下了埃及,叙利亚,安卡托里亚,东部一直到印度河流域的庞大地域,头一次把封闭的东方与西方壁垒打破,让亚欧文化来了个前所未有的大交流。

亚历山大带来的影响李捷如今还看得到,就比如佛教,婆罗门教精心雕刻的佛像,神像,壁画,实际上很大程度是传承之希腊文化,希腊的哲学思想,世界观也对后世印度宗教有着很大冲击。

不过,李捷可不想做下一个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世界十多年,看似留下了个庞大的帝国,实际上亚历山大留下个烂摊子更妥贴一些,马其顿军队沿途摧腐拉朽办的不断推翻旧有的政权,却在广大领土上没有搭建一个新的政权模式,所以亚历山大帝国从开始就混乱一片。

尤其是继承他父亲不善内政,亚历山大除了战争许多政策还是随性而发,最显著的一个例子就是埃及的亚历山大港。

这座著名港口一直到二十一世纪都是世界名城,属于这里的亚历山大灯塔作为世界八大奇迹一直屹立了一千多年,实际上,这座城的选址就是个巨大的错误。

埃及炎热的沙漠气候,水显得更为弥足珍贵,可亚历山大港距离最近的水源尼罗河都有二十多公里之遥,建城的初期饮水之苦没日没夜无不困扰着移民到这里十五万希腊人以及本地的埃及人,并且埃及东部海岸根本不适合建立港口,这里暗礁丛生,那个时代的航船很容易走迷路在礁石上撞个头破血流。

所以,虽然亚历山大大帝值得称颂,后世的学者们还是更推崇继承他遗产的人们,继业者国王们,虽然他们把亚历山大帝国撕成了四分五裂,却把文化,文明传播的更远,在征服的土地上建立了有效统治,就比如继承了埃及的托勒密,他建立了亚历山大灯塔,这才解决了航运之苦,他修建了二十公里的地下引水通道,引入尼罗河水,才让干渴的城市得以解放。

可以说,托勒密才是留下亚历山大港的真正缔造者。

如今李捷所做的也与这些继业者们一样,巩固统治。

由孟加拉入境,唐军之所以进展如此迅速,所占的优势实际上不过是出其不意,天竺人根本没想到隔着狭长的中南半岛与大海,闽**队真能打过来,天竺的重点防御还是在尼泊尔与西部一带,那里才是自古以来中亚入口的门户,重兵不在,地方兵又没集结起来,大的当然顺手了。

不过打到了王舍城,推进过快这个弊端却也显露了出来,孟加拉加半个摩羯陀,一个半省的土地,上千里补给线上依旧忠于天竺的地方领主,婆罗门们以及地方长官蒙萨塔依旧不断骚扰唐军的补给线,并且前方的战争也越发的不好打起来。

当年亚历山大大帝如何维持补给线的李捷不知道,反正他知道自己的军队是需要吃饭发饷的,屯驻王舍城然后撤兵这时候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了。

不过回去也不是大步流星走回去,李捷大军是打过来,再打回去。

照比华夏的大一统,天竺的封建制可是真的很彻底,地方总督控制城市,广袤的乡村却是由受册封的婆罗门来统治,婆罗门管理地方的土地,财政税收,甚至于所控制地人民的思想。

另外,天竺的封建化才刚刚开始,热带雨林还是存留了数量广大的丛林部落,这些部落类似于吕宋上的黑人部落,完全是原始部族封建制,但这些人数量广大,而且蛮勇异常,尤其是掌控在他们手里还有强大的战争利器,战象。

就算天竺的雅利安王公们也需要安抚这些人,哄着这些部落在战争时候出丁出象,对于唐军,丛林部落就更不买账了。

这一次,打回去却要比打过来更困难,取得了王舍城的僧众支持,李捷对于地方婆罗门实行了两手计划,愿意在王舍城派来的僧众劝说下放下武器投靠闽国的婆罗门,闽国还保留他的权利与地位,授予闽国官职乡长或者里正继续统治地方,对于冥顽不灵的当然没的说,大军剿灭。

这场战争打的分外残酷,不单对于天竺土著部落,对于唐军也是同样,经常需要深入热带雨林中去攻击掩藏在雨林深处的土著部落,还要经历战象与暗处埋伏的考验,幸好,构成唐军的主要部分中还有来自东南亚的黑人,马来人以及畲人,曾经的山地军也不是好惹的,战事还打得下去。

度过了一个战场新年,次年三月,李捷这才率领大军回到了孟加拉湾的苏大港,此时闽国在天竺东北部的统治才基本建立起来,一半地方上的村社乡长里正被换成了唐人,戒日王朝分封下来的领主蒙萨塔几乎全都被拔出。

并且最让李捷得意的是他终于修建出了天竺第一条大路,征战过程中唐军连续清扫了数十个丛林部落以及蒙萨塔领地,俘获了快二十万俘虏,沿途顺道就凿山修建起了一条大路来,沿着王舍城一路串联起唐军所攻占的城市,一直到苏大港。

有了这条生命线,唐军在东北印度的统治当即就顺畅了,源源不断的财赋开始源源不断的向苏大港输送,各地叛乱后唐军平叛速度也快了许多。

也不是所有人都不欢迎唐军到来,永徽二年三月,李捷班师苏大港的时候,在这里就受到了天竺人盛大的欢迎。

首先是佛教徒,就算佛教在全天竺具有统治地位了,雅利安人原始遗留的婆罗门教政治上依旧有天然优势,占据了大批土地,不断接受贵族们,刹帝利们的土地馈赠,并在教理上向佛教发起进攻。

佛教之所以在天竺受欢迎,一方面是他的哲学观,以及轮回思想给广大疾苦民众一个解脱的方向,另一个方面,佛陀乔达。摩悉达多出身也是刹帝利阶层,天然上,佛教的种姓顺序是刹帝利,婆罗门,伏舍,首陀罗,姿态放得很低,当然受刹帝利阶层的国王武士欢迎。

如今李捷一路上武力铲除了婆罗门的势力,兼修建了不少佛寺,投桃报李,王舍城的佛陀们开始极力推崇李捷的统治。

另一个方面,闽国还在天竺有个最早支持者,印度的大商人们。

自古以来,印度的大商人们就参与到国际贸易中,从青铜时代与巴比伦,埃及的贸易一直到现在,尤其是闽国崛起后,近两年走海上丝绸之路的天竺商人越来越多,发家的也越来越多。

以月长石,蓝色大宝石,珍珠玛瑙,波斯的青金石等各种珠宝,豆蔻,丁香,檀香,樟脑等各种香料以及马匹,大象去东方换取丝绸,瓷器,茶叶等等特产已经成了不少商人的主要营生,尤其是闽王都督府更类似于与一个大商人的集合体,同类相亲,天竺的商人们更欢迎李捷到来。

从苏大港被闽国设为自由贸易港后,原本因为天竺北方政权压制而多数存在于南方沿海的几大天竺行会居然举家搬迁到了苏大港,没用闽国花钱,这座港口就扩建了几圈。

“闽王完碎完碎,完完岁!”

三月初五,闽国大军刚一开进苏大港,就立马被欢迎的队伍给围了起来,平民们,商贾们争先恐后把手中糕点,鸡蛋往唐军队列中战士手中塞着,一面还疯狂喊着令李捷蛋疼的唐语称呼。

坐在大象背上,听着外域民众如此热烈的欢呼,长孙织几个丫头倒是小脸儿激动的通红,频繁对下面挥着小手,靓丽的模样每次都引得更激烈的欢呼雀跃。

“好啦郎君,这也是人家一片心意啊,不要摆着一副臭脸了。”好一会,长孙织才笑靥如花的晃了晃衣袖,捅了捅李捷,可惜还是苦着一张脸,一面随着大象的颠簸而摇头晃脑,一面李捷满是无奈的耸了耸肩。

“一片心意?这心意可不便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