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远征军 >

第302部分

大唐远征军-第302部分

小说: 大唐远征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就算唐军丢盔弃甲吃饭吃的没个正行,饶是如此畲人乱军也没有打过来的意思。

“畲人究竟是要干什么?”指挥部里,端着饭碗啃着鸡腿,李捷尚且满腹不解的嚷嚷着:“进也不进退也不退,跟咱们比谁眼睛大?”

“不会是专程来耗费我军粮草的吧?”

筷子在饭碗中扒拉的飞快,一碗白米饭转眼见了底,扭头拿起第四碗,刀疤刘含糊不清的嘟囔着,却禁不住听的一干将领都是直翻白眼,你丫的怎么不说你太能吃了呢?

“臣看,乱军知道平原作战不是我军的对手,还是打算引诱我军深入境内。”闲了一上午,王方翼也不咋饿,干脆放下饭碗在地图上比划了起来:“斥候来报,从咱们眼前这条樟江支流往后,不是林地就是沼泽,我军重甲根本机动不开,蛮人们则善于在这种地形偷袭作战,就像在建州城外的乌林一样。”

“殿下,我军还是不能轻举妄动啊!”

“那要等到什么时候?蛮人又不吃饭,在这儿空耗我军粮草!”丢下第四个空碗,端起第五碗饭,又盛了一大勺瓜片鸡蛋,刀疤刘一面塞着一面嘟囔着,听的一大群将领再一次直翻白眼,李捷也是郁闷的捂着额头。

“我说老刘,泉州城附近搬来的俚人你又不是没见过,吃起来也不比你少多少,对面虽然是畲人,但也是人,是人能不吃饭吗?”

“可他们真的没吃饭,老刘是没见过他们吃饭!”

刀疤刘含糊不清的说着,放眼望去,对面的畲人乱军除了望着唐军进餐直流口水外,还真是在太阳下傻站着,除了有的渴急了到河边喝口水外,啥都没吃过,冷不丁,李捷灵光一闪,放下饭碗一扭身就到了躲在角落中默默扒拉着饭碗的陈凰身边,一把按住了她的肩膀。

“凰儿,你们闽地人以前就有过于畲人交战的经历,畲人的粮草是怎么来的?”

也不知道是被李捷按着肩膀还是一举凰儿,陈凰明显慌乱了下,片刻后才磕巴的回答道:“这,我,我也不知道啊,以往就算撩人叛乱,也不过一个山头一个洞几千人,每个人都是自己背着粮食的。”

“自己背着粮食!”李捷一下子眼睛亮了起来,猛地一排坐着兴奋叫道:“之前本王怎么没想到呢?就算是蛮人也要吃东西,不论畲人的战略意图是什么,一个人背着的粮食总是有限,只要缠住他们,一旦粮食吃光,畲人不站自溃,到时候漫山遍野的追杀即可!”

“殿下的意思?”也是猛地清醒了过来,王玄策立马兴奋的扭过头,李捷顿时重重点了点头:“没错,渡河,黏住他们,咱们背后有梯田,第一季的稻米再有几天就可以收割了,哪怕耗上一两个月也不怕,就算畲人有备用的粮仓,咱们要能给他耗尽了。”

“可算不用大眼瞪小眼了。”听着李捷兴奋的话,一大群将领居然也是丢下了碗,兴奋的嚷嚷着。

下午时分,寂静了三天的唐军阵地突然开始轰鸣了起来,二十多架抛石机向河对岸倾泻出了漫天石雨,连个衣服都没有的蛮人当即被打的头破血流哇哇大叫,纷纷向后退去,等畲人退出一阵之地,唐军立马喊着号子划着小船冲过了漳江直流,眼看着如计划中那样畲人让出了土地钻进了林子中依旧远远的盯着,李捷禁不住露出一个胜利的微笑。

离着他不远处,一只握着笛子的手却禁不住捏的青筋暴起。

漳江一带,河畔旁边的平整土地可颇为多,颇为肥沃,不少沼泽地更是上等的水田,以往的闽地世家因为这里少数民族势力太强,一直没敢渡河耕种,不过这一回可不一样了,有闽王铁林近万人作保镖呢,大军一渡了河,在河对岸扎下壁垒立住脚,李捷立马征调了两千多民夫,开始在樟江支流以南开荒。

这下畲人可真坐不住了,这一次大规模的啸乱就是因为当地土著感觉被汉人压缩了生存空间引起的反弹,如今唐人采取这种蚕食的方式继续向前逼近,谁人受得了?渡江的第五天,数不清的畲人俚人再一次从密林中钻了出来蜂拥的向闽王军杀了过来。

可惜这时候却已经为时已晚,仗着工具治理,唐军工兵早早的伐木构建出了一道数里长木头栅栏,唐人的弓弩手仅需要在栅栏墙上轻松的扣动弓弩,就能把从林中杀出来的撩人射死在地,战争打的颇为不公平。

虽然付出了惨烈的代价,但此时的乱军似乎骑虎难下了。

这一会刀疤刘可不瞌睡了,站在木寨墙上大呼小叫的指挥着军兵不断与攻过来的乱军厮杀着,唐军在墙上以逸待劳,渡过河后在弓弩手的保护下一百米以内说有树林全部被砍伐烧毁,撩人仅仅能从毫无遮掩的树干地区冲出,没等攻到寨墙下面呢,一半的人就被弓弩射死在了路上。

都说战争促进人类进步,还真不假,如此惨烈的攻击战后,畲人也终于学聪明了些,有的顶着大木头大石头作为挡箭牌,有的居然干脆把建州城外缴获的唐军盔甲披上了,真不知道以往嘲讽躲在铁衣服后面胆小鬼的是谁。

不过如此,战争也终于打的有模有样了,经常有叛军能杀到寨墙底下,慌得守军拼命的用长槊往下捅。

寨墙后面的河岸边,却是一副更忙碌的场景,石头被投进漳江中做成桥墩,十来具浮桥上,民夫挑着担子往来不绝,经过焙烧的土木石头等建筑用具不断被运送到对岸去,工地上,直径也有五十多米的圆形土楼已经起了两三米高,上面不少军兵都在帮忙,一副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站在被抬到江对岸,十多米高的指挥台上看着这一切,李捷禁不住雄心大发,昂扬的朗声说道:“岸边筑好了土楼,再烧荒,前进,如此蚕食,就算这一次没有歼灭闽地乱军,早晚畲撩乱民会被孤全部驱赶回山里饿死!到时候潜力无烽烟,闽地大靖已。”

眺望着一片成果,王玄策也是一片得意,不过还是拍马屁的微微一拱手:“闽王殿下英明,一旦平定闽地,当名流千古!”

“哈哈。”

一群闽国君臣聚在一起吹牛打屁的时候,冷不防几骑传令兵拼了命的骑着马向指挥台飞奔而来,片刻之后,气喘吁吁爬上来的居然是福州刺史钟远宏,满头热汗在江风中都冒着白烟,福州刺史却是兴奋无比的大嚷着:“启禀殿下,伺候骑兵在深奚谷发现了撩人叛军藏粮地点!”

“好!”李捷立马兴奋的扭过了头。

指挥部中,看着画了一排红线作为乱军,红线背后的深奚谷,李捷的手指重重点在了上面,满是亢奋的命令道:“传令给完颜将军,命他的山地军出击,绕到撩人叛军背后,这几天全军出击,纠缠住乱军勿要使他们撤退,一旦完颜将军的手,全线击溃这支叛军!”

“喏!”

刀疤刘等十来个战将一齐站起来拱手抱拳,指挥部中,一只翠绿的笛子也终于悄悄滑落回了口袋……

第357章。她是畲人

相对比与前线的喧嚣,战线压到漳江后,泉州城则是显得宁静了许多。

除了某些不惑老人,闽王铁林的军属有空余时间悠闲地驾着船在港口附近捕捞些小鱼怡然自得外,偌大的港口除了连成片的大商船,一个渔人都没有,李捷到闽地后都是实行大船远洋捕捞,深海中足以捕捞到质量上乘的大鱼,根本不需要以往的小渔船。

泉州不论移民还是土著人口,年轻壮丁也基本上消失在了城中,这可是闽王到闽地后第一次粮食收获,而且还是如此快速生长的新作物,基本上所有年轻人全都下地劳作了,颇为诡异的是往日里港口嘻嘻闹闹的水手们也是少了七层,让偌大的泉州港口新城就跟空了一般。

“这是个怎么回事?”

再一次辛辛苦苦从远洋回来,趴在船栏杆上,李搞颇有些发傻的望着空了不少的港口,同样发愣的水手下了船,好一会,懒洋洋的港口官员这才迎了过来,从李搞船上卸下更多的米,甚至还有大批的珍珠,香料,苏角等等名贵产品。

这其中,几大包干叶子李搞格外的珍稀,一直盯着公人装上他的马车,出奇的是,跟在李搞肥胖的屁股后面,这一次多出两位身着奇怪服饰戴着不少银首饰的年轻少男少女,一身皮肤呈现出健康的小麦色少女明显对整洁干净的泉州港满是好奇,皮肤略微白一些的少年人则是老成的低着头,似乎想着永远都想不完的心思一般。

拉着这两个人还有一大堆叶子,李搞一路匆匆就去闽王府。

距离上一次离开,闽王府的建筑也明显完善了许多,闽王不用太监,府内大多是麾下家眷仆从侍候,还是与净湖城中相识的别墅式建筑,尤其是独特的五层塔楼位于王府最中心,为整个泉州最高的建筑。

大妃长孙织在养胎,内外事几乎都是武媚娘与老杨翊操持,接待李搞的自然就是武媚娘了,因为时常见人,武媚娘在府内也是干脆一身男人胡服,配上她英气勃勃干练的气质,倒显得颇有上位者气息,外府的大厅中,一进门,李搞赶忙费劲儿的拜了下去。

“拜见武王妃,下臣奉闽王诏令南下南海林邑国,幸不辱使命,特来交令。”

“李将军辛苦了!”笑着点了点头,看着李搞运来的烟叶子,武媚娘秀气的眉头却是郁闷的皱了起来,她家郎君前一阵子就特着迷这种叶子,好不容易一帮丫头集体合在一起想了个招,让老杨翊还有齐王李佑好不容易也学会了吸烟,把闽王府的烟叶子都给分光了,没想到这一次又找回来了这么多。

精神恍惚了一下,武媚娘很快就回过了神来,重新恢复了从容的微笑。

“叶子就存放在府库吧,物资货品什么的管家处理就好,如今王爷南下征战于漳江,妾身不好越主代庖,将军的赏赐王爷回来自会发下。”

“谢王妃。”又是费力的鞠了一个躬,李搞却没走,反而面有为难的拱手拜道:“不知王爷何时能回来?这一次下臣带回来两个人,很重要。”

“哦?什么人?”武媚娘立刻好奇的挑起了眉头……

几刻后,李搞是轻松的回府歇着去了,轮到武媚娘头疼了,头疼的领着一对年轻男女向府内走去,李搞还真能耐,第二次下南洋,居然把人家林邑国的王子与公主给骗回来了。

军机大事邦国外交李捷可没给权限,领着俩人,武媚娘只能先安置在内府。

府中,裴莹也是在忙碌着,李捷到了闽地,之前五原都督府的官员可是散了快一半,抓壮丁都抓到自己媳妇身上了,北人南来,最怕的可就是瘟疫疾病,为此刚一到闽地,李捷就设立了一所官立医院,裴莹小妮子就被任命成了院长。

难得这几天泉州城空了一半多,裴莹有空,于是乎府里另外两个人惨了。

“这是柴胡,这是当归,这是党参,玉儿,茜儿,你们记住了没有?”

自己才刚到十八,还是个少女阶段,裴莹当娘的气派可是十足,看的李玉儿禁不住头疼的垂着小脑瓜,倒是上次在山里救出哪个少女胡茜儿颇为认真的辨识了三味药材好一会,这才乖巧的点了点小脑瓜:“裴姨娘,茜儿记住了。”

“娘,玉儿将来立志要做个向大娘那样英姿煞爽的女将军,记这些药材干什么?”满是不爽,李玉儿郁闷的抱怨着,不想裴莹一个脑瓜蹦就弹了过来:“瞎说什么啊,女孩子家家的,就应该安心读书刺绣,打打杀杀的多不好。”

“那大娘为什么能陪着爹爹上阵杀敌,领副总管官衔?”李玉儿还是颇为不服气,一句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