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中仙-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归元经》不愧是一部上古奇功,从炼气期三层开始就可以修炼出一种独有的“五行灵盾”,该灵盾类似于五行盾宝器,可用法力凝聚出一到五面颜色各异的五行灵盾,能够分别或聚合为一御敌。严凌看到这里寻思着,会不会当初第一个炼制五行盾宝器的人就是受到《归元经》的启发呢?
到了筑基期以后,更是可以修炼出一样神通“无形灵甲”,此灵甲乃五行灵力合一而成,无形无色,可以密不透风的附着在体表,就像穿着一副透明铠甲一样,能够抵御敌人的各种攻击。
这样一来,“五行灵盾”和“无形灵甲”除了可在对敌时施展一层防御法术外,更可用法力凝聚出一副灵甲,双层保护之下,可谓是保命的绝佳功法,并且这灵盾、灵甲还可以随着功法的精进,防御力也会逐渐提高。
严凌对《归元经》这两种神奇的保命功能非常满意,因为只有生命存在,才能谈得上修仙成道,才能谈得上长生,否则一切免谈。只有这样,才能在这实力至上、远比世俗界更为血腥、残酷的修仙界走得更远!
看到这里,时间也就是刚过去二十几分钟,严凌不再往下看,把《归元经》重新放回玉盒里,盖好之后,就走出了这间石室。
严凌出来之后,走到大厅中间,向着段青书恭谨地说道:“段师祖,弟子粗略地看了一下《归元经》的炼气期功法,发现根本无法修炼,里面的一些丹方所需药草太过珍贵,绝不是我一个小小的执事弟子所能承担的,所以弟子想另外选择一种炼气期功法,还望段师祖恩准!”
段青书好像是早就料到会有这种结果似的,微微点头说道:“我也曾经翻看过这部功法,确实是不适合现在的修仙界修炼,但又怕你不死心,所以并未劝你放弃查阅此功法。好吧,既然你迷途知返,我就再给你一个机会,让你重新选择一次!”
严凌也是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能够修炼《归元经》这部上古奇功,这才在扫描完之后,为了掩人耳目,说要另外选择一部功法。
段青书又领着严凌来到写着“炼气”二字的石屋前,依法炮制打开了禁制。走进去以后,他双手齐出,数道青光闪过,快速地卷过来几本炼气期功法书籍,放到了桌子上让严凌挑选,然后他就走了出去,同样是给了严凌一个时辰的抄录时间。
严凌来者不拒,把这几本功法全部扫描了一遍,就是以后借鉴一下也是好的。最后,他选择了一种最薄的火系功法《玄阳真诀》,匆匆抄录了一遍,就走出了石室。
段青书略微检查了一下,就让曲长老带着严凌退出了内殿,自己依旧打坐练功去了。一个资质低劣的执事弟子还不能引起他这种金丹期修士的兴趣,只是把他当作一个幸运闯过问仙路的过客罢了。
严凌让曲长老把自己送回到万松岭茶园之后,就立马抓紧一切时间,刻苦修炼。
十几天后,严凌竟然再次接到了掌门人的传谕,要他去云华殿一趟。
严凌走到以后才知道,原来宗门高层见严凌一个劣等灵根的培元期杂务弟子都毫发无损的闯过了问仙路,就有意让宗门的一些处在瓶颈期的炼气期弟子闯一闯问仙路。
可是接连安排了几个人去闯阵以后,无不是很快就灰头土脸或是身受重伤的出来了,都说阵法难度太高,根本不是他们这等修为能闯过去的。
严凌听完自然明白了,应该是蛮蛮跟着他出来后,大阵失去了根据闯阵者修为来设定相应难度的功能,处于难度全开状态,决不是一般的炼气期弟子所能闯过的。
严凌自然什么都不会说,只说在阵中的记忆已经全部消失了,具体过程一点都想不起来。
贾掌门和诸位长老虽然也有些狐疑,但严凌所说和文献记载的一模一样,以前的闯阵者也是会失去相关记忆,他们也没有办法证明严凌在说谎,只得让严凌回去。
经过了这一个插曲之后,严凌恐怕引起宗门高层的猜疑,更是足不出户,一味地埋头苦练。
在大量培元丹的冲击下,严凌终于在两个月以后,顺利突破到炼气期一层,拥有了灵力,也就是修仙者通常所说的法力。
经过数十次的反复练习,严凌就熟练掌握了“内视术”,这一个修仙界最低级,却又很实用的辅助法术。
“内视术”,实质上就是灵识或神识的一个运用之术。
利用这个简单法术,就能通过灵识或神识清晰地探查到五行灵气在身体各处经脉内的运行状态,从而在练功时能够更好地引导吸纳入体的灵气,使之在体内按照正确的运功路线和适当的速度来循环往复的运转。
内视术还可以观察到丹田内灵力的存在形式和灵力数量的多寡,总之对于修仙者修炼具有很大的帮助。
学会了内视术之后,严凌还发现丹田内原本充斥着的雄浑真气,竟然被他晋阶产生的一丝灵力驱赶,包围,最后逐渐凝聚成一个固态状米粒大小的真气球,躲到了丹田的一个偏僻角落,不仔细观察,几乎看不到。
进入炼气期一层之后,严凌只要将灵识外放,十米之内的一切景物和声音,在他灵识的覆盖下,都显得那么清晰,那么真切,比用肉眼看到的还要真实许多。
不止如此,他的五感也都变得十分敏锐,以前听不到的声音,看不见的天地五行灵气,闻不到的各种清香气味,都带给他一种全新的感受,好像脱胎换骨一般,变化非常之大。
尤其是打坐修炼《归元经》的时候,天地间很多红的、白的、黄的、蓝的、绿的五种灵气汇聚成的光球,不断闪现,游走在他的身体周围,随着他的运功修炼,慢慢地渗透到他的身体里,进入各处经脉,经过大周天循环,最后汇聚到丹田里,形成了五道颜色各异的气态灵力,呈五彩环形状分布,倒是十分好看。
修仙,其实就是不断吸纳天地间的五行灵气或灵石、丹药内蕴含的精纯灵气,经过修炼各种功法,控制着这些灵气在全身十二正经以及奇经八脉中不停循环流转,不停地淬炼经脉的韧性和强度,间接增强身体的各项机能,到最后能够留存、聚集在丹田内的就是灵力。
对于修仙者而言,丹田是储存灵力的根本,但全身大小经脉也是很重要的所在,法术的施展和灵力的各种运用,都离不开经脉这一通道。就好比,丹田就是心脏,而各处大小经脉就相当于全身的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心脏里的血液,只有经过它们,才能在全身循环运转,发挥作用。
当通过各种方式吸收的灵气在全身经脉中按照功法规定的一定路线运转一圈,最后汇聚到丹田内,就被称为一个大周天循环。而每做一次这样的循环,灵力就会增强一点,虽然微乎其微,但积少成多,每天勤奋地修炼,多做几次这样的循环,灵力也会逐渐积少成多,修为相应的也会逐步提高。
当然,修真界功法万千,每一种功法做大周天循环的路径可能都有所不同,效果也有很大差别,但最后都是殊途同归,以修炼出灵力为目的。
通过修炼,严凌也深刻体会出五行灵根的弊端,不愧被修仙界定位为劣等灵根。如果不服用丹药的话,他吸纳天地间散乱存在的五行灵气的速度很慢,最后能够修炼出的灵力更是可以忽略不计。这还是经过问仙路淬炼灵根后的结果,确实让严凌郁闷不已!
(各位道友,新书冲榜,请收藏、推荐、评论下,谢谢支持!)
第四十四章 回灵仙茶
更新时间2010…9…28 15:58:04 字数:3169
球球农场随着严凌正式跨进了修仙界的门槛,也是顺利晋阶,能量指示器达到了红色一级,黄土地一夜之间全部升级为红土地。
十八块红彤彤的农田,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严凌和球球两个人看着看着,竟然相拥着喜极而泣,六年多的辛苦,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实在是令人振奋!
红土地上种植的作物,一天一夜的生长期相当于于外界的五年时间,比黄土地的效用整整提升了四倍,这无疑又让严凌的修仙路有了更大的倚仗和保证。
为了庆祝,严凌还专门把沉睡中的蛮蛮叫醒。蛮蛮说它睡觉也差不多等于修炼,所以为了让他安心睡觉和修炼,严凌把母亲送给他的一块古玉挂在了腰上,平时蛮蛮就寄身在上面。
严凌给蛮蛮准备了大量的各种灵果,让它一次性吃了个够。
蛮蛮对于严凌修炼到炼气期,当然也是非常兴奋,一边狂吃,一边还不停地唠唠叨叨,说些祝福、奉承的话语。不过严凌并没有反感,而是通过灵魂联系,感受到了蛮蛮的真诚实意,确实是发自肺腑之言。
炼气期一层能够学习的另外一个法术就是“灵目术”,主要是用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属于修仙者及其法力高低的一门低级法术。
灵目术的使用也很简单,基本上就是把丹田内的灵力运转到眼睛上,这样眼睛就能看到修仙者体外凝聚的灵气,通过灵气的有无和浓郁程度来进行判断。
不过,灵目术要比内视术难掌握的多,因为灵力往眼部聚集的多了,就会使得两眼昏花,头昏脑涨,十分难受;过少又起不到灵目术的作用,所以想要准确的施展出灵目术,严凌还是费了老大功夫。
他拿自己做实验,反复施展了上百次以后,直到数次耗尽了少的可怜的一丝灵力之后,才算能够熟练地施展出来。看着自己身周那一点若有若无,如烟如雾、稀薄的可怜的灵气,严凌感叹,炼气期一层的修仙者还真是脆弱的可以,比凡人武尊强不了哪去。
通过练习灵目术,在灵力耗尽之后,严凌想到了自己对水仙茶的一个猜想和期待。
于是他就泡了一壶水仙茶,喝了之后还真是管用,通过内视之术严凌发现,丹田内消耗一空的灵力竟然逐渐地在恢复。一杯水仙茶,竟然让他在一分钟之内就完全恢复了损耗的灵力,相比于他炼气期一层的修为来说,回灵速度还是很快的。
这一个重大发现让严凌激动地直接跳了起来,差点把茶具给摔了,一连兴奋了好几天,在球球农场里他围着这株水仙茶树看了又看,如果是个美女的话,他肯定扑上去狠狠地亲个够!
这也难怪严凌如此高兴,毕竟能够快速恢复灵力的东西,在修仙界中无不是天材地宝级别的,修仙者梦寐以求的珍稀灵物。
为了确切知道水仙茶的回灵效率,他做了一下对比试验。
一是拿水仙茶的回灵效果和吸纳下品灵石的回灵效果来比较,水仙茶的效用要比下品灵石好上三分之一左右,基本上和中品灵石的回灵效果相当。
这一结果令严凌很是欣喜,自己可是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仙茶,这就相当于拥有了无数的灵石,无数的回灵丹药。因此,在修炼法术和与人斗法时就会占很大便宜,同阶修士,使用相同级别的法器来比试搏杀的话,自己就差不多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是实验了一下不同年份的水仙茶的回灵效果。通过实验,按照年份不同,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等级。
一年生到一百年生的水仙茶效果相差不多,严凌把它们命名为“下品水仙茶”;而一百年生到五百年生左右的水仙茶就是“中品水仙茶”了;最好的则是五百年以上的水仙茶,这样的茶叶还不多,乃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