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兵临天下 >

第812部分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812部分

小说: 三国之兵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我们把时间向前推一个时辰,两更时分,汉军火的海洋还没有出现在城南,合肥四周万籁俱寂,四余名鹰击军士兵在正副统领刘正与任平的率领下,正从东西两个方向向山顶快速攀爬。
    刘正仿佛猿猴一般敏捷迅速,他率先爬上山顶,躲在山顶的围墙下,墙头有一名曹军士兵正在来回巡逻,相比合肥城而言,土山的防御要弱得多,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土山位于北城外,与合肥城隔着护城河,本身就不属于合肥的防御体系。
    而另一方面,山顶的面积不大,难以大量驻军,曹仁也只能将这座土山当做北城的瞭望台和烽燧,观察敌情,并及时举火向寿春示警,要知道,这座土山正好挡住了北城的烽燧,一旦汉军进攻合肥,他们就难以向寿春示警。
    但对汉军而言,这座土山却意义重大,他们可以居高临下,压制住北城曹军,尽管城内也有一座土山,但汉军已经找到了对付城内土山的办法。
    刘正贴身站在围墙下,迅速装上手弩,瞄准了墙上巡哨曹军,‘咔!’一声轻响,一支毒弩箭闪电般射出,正中曹军士兵咽喉,弩箭上的剧毒见血封喉,曹军闷哼一声,从墙上栽下。
    刘正一摆手,两余名士兵纷纷冲上山顶,刘正一跃爬上墙头,却正好看见另一边任平也上了墙头,两人默契地对视一笑,同时跳入墙内,四名汉军鹰击军也纷纷翻入墙内,向曹军的营帐扑去。
    只片刻,鹰击军便解决了土山上的曹军驻兵,等在山脚下的汉军工事兵开始向土山上搬运重型投石机。
    汉国工部侍郎兼将作大匠马钧也出现在山顶,他是在半个月前从长安赶到合肥,带来了最新的轮式投石机,这种轮式投石机外形就像风车,属于重型投石机,可以连续投掷十只火油陶罐。
    同时可以根据目标远近调节射距,最近步外,最远可投掷到五十步外,比起从前的投石机,效率提高了十倍不止。
    而且拆装简便,将零件搬上山顶后,可以迅速装配,抢夺先机,非常适合土山攻防战。
    这种重型轮式投石机实际上在一年前便被马钧发明出来,但一直没有投入实战,因为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难以解决,那就是投石机的木轴不结实,连续使用两次后就会断裂,一旦木轴断裂,整个投石机就报废了。
    为了解决这个弱点,马钧先后用铜轴和铁轴取代,但因制造工艺问题,铜轴和铁轴都无法替代木轴,马钧只得寻找更结实耐磨的木头。
    目前他用的是铁木做轴,可以坚持十几次不断,但对于投石机本身而言,这种投石机的成本还是大了,一架投石机就要耗费数十万钱,是别的投石机十倍。
    尽管这种投石机的耗费成本大,但为了合肥战役,刘璟也不顾成本耗费,命令马钧制造架轮式投石机,赶赴合肥战场。
    就在汉军主力出现在城南之时,土山上的汉军工事兵已经在马钧及徒弟们的指导下,装配好了十架重型投石机,这时,北城上响起了警钟,无数士兵正向北城涌来,曹仁已经意识到了北城的危险。
    “王将军,敌军已发现了我们!”一名士兵急向主将王平禀报。
    王平当机立断令道:“抢占先机,烧毁城内土山!”
    十架重型轮式投石机开始吱吱嘎嘎转动起来,速越来越快,这时马钧大喊一声,“可以了!”
    操纵投石机的士兵立刻剪断了悬绳,十架轮式投石机几乎是同时发射,只装满火油的陶罐依次射出,铺天盖地地向城内的土山射去。
    这时,只巨大的火球也腾空而起,在天空划出道赤亮的火焰,带着长长的尾烟,呼啸着射向城内的山头。

第971章 贾诩到来

    汉军与曹军的山头对战,最重要一点就是抢占先机,无论是哪一方,一旦抢占了先机,就会占据上风,使对方无力还手,在几个月前的对战中,双方轮流占据上风,而这一次,又被汉军抢占了先机。
    北城内土山上浓烟滚滚,火焰冲天,整个山头都被熊熊烈火吞没了,千余名刚刚上山,正准备发射火油的曹军士兵被迫撤离下山,眼睁睁地望着数十架重型投石机陷入火海而被烧毁殆尽。
    忽然,一股烈焰剧烈膨胀开来,巨大的火舌直冲云霄,发出一片震耳欲聋的爆裂声,这是储存在山头的数千罐火油被大火点燃,陶罐连续炸裂,无数带着火焰碎片漫天飞舞,向山下的城墙内外飞溅而去。
    城头上曹军士兵吓得纷纷举盾抵御,尽管如此,带着火焰的陶片还是击中了不少士兵,城头上响起一片惨叫声。
    此时,汉王刘璟已出现在北城外的山丘上,他身后站列着数骑兵侍卫,而身旁却是军师贾诩,贾诩是和马钧一同从长安赶到合肥,尽管他年事已高,没有精力再过问政务,但他却有着常人难及的经验,能在关键时刻给刘璟出谋划策。
    比如现在,合肥战役已进入后期,汉军正处于战略转折之时,刘璟也正处于以何种方式结束合肥战役的犹豫中,贾诩无疑就是一盏前上的明灯,将以他的人生经验给刘璟指明道。
    贾诩望着城内山头上冲天的烈火,笑了笑道:“这就像是一座特大的烽燧,告诉寿春,汉军又杀回来了。”
    刘璟明白贾诩的意思,贾诩其实就是说,这样做意义不大,刘璟也笑道:“一旦我压制住了城内的反攻,我就可以居高临下对北城发动攻击,迫使北城守军不得不撤离城头,然后我便有了攻克北城的机会。”
    “殿下真打算以武力攻下合肥吗?”
    刘璟点了点头,“初期我是打国力之战,消耗曹军的国力,而现在曹军换将,我觉得拿下合肥能给曹丕重挫,从而激发曹军对他的不满。”
    “可这样做,只会迫使曹操把所有军权交给曹丕,曹操甚至会用臧霸为替罪羊,把城破的责任推给臧霸,毕竟曹操要考虑大局,难道这时候还要让他再换世吗?”
    尽管刘璟已决定破城,但贾诩的劝说还是让他的决心有点动摇了,贾诩说得对,合肥失守并不会损害曹丕的声望,相反,曹操还会加强曹丕的声望和权力,使曹丕摆脱合肥战败的不利影响。
    刘璟沉思片刻道:“那以贾公的意见呢?”
    贾诩微微一笑,“最好的办法是攻而不破,逼曹丕主动求和,曹军一旦以求和方式结束合肥战役,那他们就会退出东南,不会再公开干涉汉军对江东的军事行动,这岂不是最好的结果?”
    “可对合肥仅仅是攻而不破,未必能迫使曹军求和啊!”
    贾诩胸有成竹,缓缓道:“殿下的策略不是很正确吗?消耗曹魏的国力,我听徐尚书说,魏国秋粮歉收,国内财力拮据,李孚又破坏了鲜卑外援,我估计明年春天之前,魏国就要因粮荒而发生民乱,殿下为何不坚持下去?”
    刘璟点了点头,贾诩说得很多,国力较量才是汉军彻底取胜的王道,一旦曹操国力不继,就算他有心也难以干涉江东的危机了。
    这时,贾诩又从怀中取出一只锦囊,递给刘璟笑道:“我过几天就要回去了,旦日之后,殿下可以打开锦囊,囊中遗有一策,我可以保证曹操低头服软。”
    刘璟接过锦囊看了看,不由笑了起来,“原来军师早有准备,我很期待打开这只锦囊。”
    。。。。。。。。。
    刘璟采纳了贾诩之策,用船只架起浮桥,数万汉军跨过护城河,昼夜不息地攻打合肥,北城外土山更是火力迅猛,不给曹军喘息之机,铺天盖地的烈火和巨石不断投向北城头和土山,短短数天内,北城再次崩塌,使曹军上下一片混乱。
    尽管汉军的昼夜不停进攻没有使城池陷落,但合肥城依旧险象环生,曹军死伤惨重,不久,曹丕在曹仁的一再请求下,命曹真率四万军队以及五千虎豹骑兵增援合肥,刘璟随即派黄忠和庞德率五万军北上迎战,拦截曹军援兵,双方在合肥与寿春之间的成德县展开了激战。
    这场激战使双方都损失惨重,曹军阵亡一万五千人,被迫返回寿春,而汉军也损失近八千人,却挫败了曹军增援合肥的企图。
    在成德之战后,刘璟放缓了对合肥的围攻,使曹丕和曹仁终于获得喘息之机,双方进入了战略对峙,大的战役没有发生,但零星的战斗依然激烈,让曹丕内心始终紧绷一根线,难以放松下来。
    合肥之战一晃又过去了一个多月,时间已到了建安二十二年一月,至此,合肥之战已延续了大半年之久,曹军先后阵亡近四万人,汉军的损失也超过了两万人,双方不断增兵,前后调动军队达二十万。
    旷日持久的战役是对双方国力的巨大考验,汉国官府存粮已消耗殆尽,只能用手中牛羊向民间换取粮食,先后征调民夫超过十万,花费的黄金和铜钱不计其数,各种兵器军资也几乎耗光,汉军在柴桑的火油储藏量由最高时的十万桶已锐减到不足两万桶。
    相对汉国而言,魏国情况更严重,邺都财力已枯竭,整个国家处于崩溃边缘,曹军粮食物资消耗大,不断从各地调运粮食,就算徐州曹仁储备粮也被调运一空。
    这场合肥之战,曹军从各地调运粮食已近一五十万石,征发民夫八十余万,近一半的粮食都耗费在上,不仅粮食耗费巨大,而且金钱及各种物资都源源不断投入到战争的无底洞中,邺都粮价已突破斗米千钱,使民怨沸腾。
    河北地区民众尤其困苦,为筹集军粮,各地官府不断加税加粮,导致民不聊生,各地民众不断发生暴动,十二月底,渤海豪强高阚在南皮造反,自称白衣天,杀官抢粮,短短数月,便募集饥民数万,声势浩大。
    不仅河间郡,常山郡和渤海郡也先后爆发了大规模饥民起义,曹操被迫无奈,命曹彰率万幽州军入河北平乱。
    邺都,长史徐奕匆匆走进了铜雀台,一直来到曹操养病的回春堂前,有侍卫进去禀报,片刻出来对徐奕道:“徐长史,魏公有请!”
    徐奕长长松一口气,魏公终于肯见自己了,他急忙走进了内堂,徐奕是曹操最信任的心腹,在曹丕还没有执掌政务前,每次曹操出征,都会把政务大权交给徐奕,而这次曹丕在寿春坐镇,曹操身体不好,政务大权又再次落到徐奕的肩头。
    只是这一次徐奕的日实在难过,魏国内外交困的政局逼得他焦头烂额,他几次劝曹操放弃合肥战役,但曹操却始终不听,不断向合肥增兵,最后性不再接见徐奕,他这是第次来求见曹操,终于获得了接见。
    虽然魏国国力枯竭,政局危急,但曹操的病情却没有加重,倒有点好转了,而且他的次曹彰不负他的期待,将河北造反乱民一一镇压,匪高阚也被曹彰亲手斩杀,令曹操十分欣慰。
    不过今天上午,曹操接到了曹丕写来的急信,曹丕在信中第一次建议结束合肥战役,原因是曹军士气低迷,军队厌战情绪蔓延,逃亡士兵已超过六千人,其中以河北士兵逃亡最烈,足有四千余人。
    更严峻的是,合肥城内火油已尽,投石机损坏已超过八成,无力再摧毁汉军浮桥,汉军战船在护城河内耀武扬威,就在两天前,合肥西城守将成济投降了汉军,使汉军一攻入城中,曹仁亲冒敌矢奋勇杀敌,才击退了汉军,保住西城门不失。
    不仅如此,合肥粮食只能再维持一个月,而寿春粮食也快罄尽,曹丕希望能再送十万石粮食,如果实在财力不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