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兵临天下 >

第704部分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704部分

小说: 三国之兵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四位平章台尚书的夫人等等,足有十余人。
    和迎娶之礼相比,这才是真正的排场,是汉王娶妾的见证,也是小乔入汉王府最重要的一关,这时,有司仪禀报,“启禀王妃,新人来了!”
    “请她入堂!”
    在一串环珮声中,小乔被喜娘扶进了后堂,顿时四周传来一片低低的惊叹之声,众夫人都惊叹于小乔的美貌,不愧为天下四大美人,只见她娇颜如琼姿花貌,清眸流盼,姗姗移步而来,仿佛流风之回雪,轻云之蔽日,果然有倾国倾城之貌。
    小乔在陶湛前缓缓跪下,轻启朱唇道:“乔氏拜见王妃!”
    陶湛缓缓点头,回头目视侍女,两名侍女端着金盘上前,盘中放着一只玉盏,司仪高声喊道:“新人上酒!”
    小乔起身端起酒盏,又再次跪下,双手呈给陶湛,“请王妃受乔氏献酒!”
    陶湛凝视她片刻,接过了酒盏,象征性地喝了一口,放回金盘,她笑道:“我已受你献酒,从现在开始,你就是王府一员了,我没有什么话交代,只有一条,希望你能恪守妇道,遵从王府规矩,其他的小节,我并不苛求,相信你也知晓,好了,入青庐吧!”
    “多谢王妃宽容!”
    小乔再拜,被两名侍女扶起,旁边垂幔拉开,露出了侧堂内的一顶青庐,青庐巨大,俨如一间屋,两边桌上摆满了喜蜡,正中墙上贴了一个斗大的囍字。
    在一片欢呼声中,新人被送入青庐,众女宾在青庐上洒满花瓣,纷纷退出了大堂,大堂内灯火皆灭,一抹月光从屋顶明瓦透入,使青庐内若隐若现,小乔娇羞低头。
    这时,帐帘掀开,刘璟赤脚走了进来,坐在她面前,含笑望着她,片刻,他又抬起了她的下颌,凝视着月光中她那美若天仙般的姿容。
    刘璟慢慢解开她的罗裙,拔去金簪,披下她如瀑布般的秀发,月光中。只见她肌肤细润如脂,椒乳**,粉光若腻,娇躯妙曼无双,刘璟拥佳人入怀,慢慢倒在了软褥之上。
    小乔娇羞无限,低声道:“妾已为君之妇,望君怜惜恩宠!”
    这时,乌云遮蔽了月光,青庐陷入黑暗之中,只听见娇喘声声,青庐内却一片春意盎然。

第840章 会稽有变

    江东分裂后,大势力陷入暂时的僵局之中,孙权为了得到刘璟承诺的粮食援助,而下令停止对吴郡的军事威胁,这也是他迫不得已,他的粮食不足,根本无力发动对吴郡的战役。
    而吴郡的孙绍只是一个傀儡,军权掌握在孙韶手中,而政务之权则被陆逊和顾雍控制,孙韶的图谋是取孙绍而代之,但由于陆家和顾家不配合,使他的图谋迟迟未能达成,在成为吴郡新主之前,孙韶也无心发动对建业的战争,更重要是,一旦吴郡军队北伐,吴郡空虚,可能会稽的军队就会乘虚而入,这使得孙韶不敢轻举妄动。
    相当于建业和吴郡的稳定,会稽的孙贲则渐渐陷入了危机之中,孙贲原本得到了曹操的大力支持,他希望能得到曹操的钱粮支援,为此,他大量募兵,使兵力一达到四万余人,这便大大超过了会稽郡的承受能力。
    但他期待中的钱粮援助并没有到来,从长江以北运钱粮来会稽郡显然不现实,孙贲便指望曹军能从海运粮食过来,但曹仁给他的答复却是曹军没有战船,让他坚持年,年后造好海船再运粮食,这便使孙贲陷入的失望之中。
    没有了曹军的实质支持,孙贲的部属渐渐人心涣散,加上巨大的军队开支使会稽民众不堪重负,汉人和山越人的起义造反此起彼伏,使孙贲焦头烂额,而攻打吴郡却又几次失利,军队无法渡过钱塘水,在内政和军事的双重压力下,孙贲性撒手不管,整天饮酒作乐,且图眼前之娱。
    会稽宫是孙贲在会稽清道宫的基础上修建的一座小型宫殿,位于会稽山上,居高临下,又被称为天宫,四周地势险峻,宫殿被高墙包围,里面建筑修建得美焕绝伦,屯粮五万石,由千精锐武士护卫。
    其中天宫楼高五丈层,里面雕龙刻凤,装饰得金碧辉煌,这里便是孙贲享乐之处,他在天宫楼内养了十八名美貌佳人,整日和佳人饮酒作乐,赏舞听歌,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短短半年时间,孙贲的体重便猛增了十斤,体肥如猪。
    天宫楼二楼的大堂内笙歌曼舞,一队舞姬正翩翩起舞,孙贲坐在玉案前,玉案上肉山酒海,金盘玉碟内盛满了时令瓜果,孙贲左右各搂着一名佳人在欣赏舞蹈,不时纵声大笑。
    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走进来,躬身禀报道:“启禀吴侯,贺将军有要事求见!”
    “不见!”
    孙贲一挥手,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侍卫的禀报,贺齐的消息只会平添他的烦恼,他才不想见此人,侍卫无奈,只得退下去了,片面,大堂外便传来贺齐的怒喝声,“谁敢拦我!”
    ‘砰!’的一声,大门被撞开,贺齐大步走进堂内,舞乐停止,舞姬吓得退到两边,贺齐冷冷地扫了一圈殿堂,见乐师面前都摆满了酒肉,令他痛心疾,战死的士兵没有抚恤,士兵们只能吃半饱,民众更是被剥削得贫苦不堪,逃亡潮一浪高过一浪,这里却是如此奢侈。
    孙贲大怒,重重一拍桌,“贺齐,你要造反吗?”
    贺齐克制住内心的怒火,冷冷道:“微臣是要向吴侯禀报局势,刘璟和曹操为了共同对抗匈奴,已经结盟。”
    “这又与我何干?”孙贲不满道。
    “汉军和曹军要对抗匈奴,必然无力干涉江东,这是我们北伐的好机会,我们兵力众多,听说吴郡内部不和,我们可以趁机北上,一鼓作气,攻克吴郡,请吴侯下令!”
    “半年前我就有这个想法,可是有用吗?我们攻不过钱塘江,而且吴郡有荆州水军支持,我们不是对手,不要自取其辱了。”
    “吴侯所有不知,钱塘江上虽然有荆州水军游弋,但他们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可以扎木排,找到敌军防御空虚处,一夜之间便可渡过钱塘江,只要夺取余杭等产粮重县,我们的粮食不足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贺齐的这些话,孙贲的耳朵已经听出老茧了,每次都是说寻找薄弱点,扎木排、竹排渡河,但实际上呢,没有一次成功,孙贲急于和美人们亲热,不耐烦地摆手道:“让我再考虑考虑,你先退下,以后不得随意闯我的宫殿,听见了吗?”
    贺齐心中大恨,咬紧牙根,躬身施一礼,一言不发地转身走了,孙贲见他离去,这才眉开眼笑挥挥手,“继续!”
    丝竹声再起,舞女们翩翩起舞,殿堂内再次变得欢声笑语
    两天后,贺齐率领一支两千人的军队赶到了钱塘江,目前,会稽军在钱塘江边驻扎了两万军队,由孙贲的心腹李原和贺齐之弟贺景两人统帅,贺齐奔至大营前,高声问道:“李原可在?”
    守营将领上前禀报道:“听说有人逃亡,李将军与贺将军率军赶去拦截去了。”
    “向哪边去了?”
    “沿着官道向西。”
    贺齐调转马头,率领军队继续向西奔去,半个时辰,他看见前方有黑压压大片人群,他纵马奔了上去,果然是逃亡之民,足有两千人,男女老幼皆有,个个衣衫褴褛,带着微薄的家当,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哭声一片。
    人群两边站着千余名士兵,执刀在手,虎视眈眈地盯着这些民众,只要一声令下,他们就会冲进去抢夺他们的财物以及年轻女人,但他们之所以迟迟没有动手,只因为利益分配出了问题,李原和贺景同时率数亲兵赶到,怎么分配财物,成了两人争执的焦点。
    民众不堪压迫,从半年前开始出现逃亡潮,民众一般先逃往钱塘江,但江水阻隔,他们去不了吴郡,只好调头向西去鄱阳郡,逃亡潮一直不断,少则几十人,多则数人,而今天这批人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批逃民。
    按照孙贲的命令,逃亡江北者杀无赦,但士兵们执行命令时却有了变通,只要能交出随身财物和粮食,一般都会放走,一方面固然是同郡人,不忍相逼,另一方面,士兵们拿了钱财也会放人一命。
    但今天这批逃民,不仅人数多,而且还不少年轻女人,一些女人颇有姿色,李原和贺景都有了夺取钱财,强抢女人之心,只是两人谁都不肯相让。
    这时,有士兵喊道:“大都督来了!”
    只见贺齐带领数十骑兵飞驰而至,后面还跟着两千余军队,贺景大喜,急忙上前向兄长行礼,李原虽是孙贲心腹,但贺齐是大都督,是他的顶头上司,无奈,李原也上前躬身施礼,“参见贺大都督!”
    贺齐当然知道他们两人是来掠财,他见这些难民人心惶惶,神情可怜,心中也不忍,便令道:“放下随身财物,放他们离去,粮食也可带走。”
    李原大急,连忙道:“可是弟兄们也要粮食!”
    不等他说完,贺齐狠狠瞪了他一眼,“没有粮食,这几千人岂不是全饿死,西去上饿死的人还少吗?给我放人!”
    李原其实是想要女人,粮食只是借口,他见女人无望,粮食也无望,贺齐带兵过来,财物更没有自己的份,他恨得跺脚怒道:“吴侯之令,逃民杀无赦,大都督竟敢抗令!”
    贺齐拔刀怒视他,“你敢违抗我的命令。”
    “我只听吴侯之令”
    不等李原说完,后面贺景骤然发作,他猛地从后面扑上,狠狠一刀劈在李原的后颈上,人头飞出,李原当场被斩杀,贺景大喊一声,“动手!”
    鼓声大作,从两边树林内冲出数千士兵,杀向李原的数亲兵,逃民一阵大乱,哭喊连天,争先恐后向西逃命,互相践踏,死伤者无数,贺齐却愣住了,他忽然意识到,这是自己兄弟安排的陷阱,是为了杀李原。
    他心中乱成一团,连声喝令手下道:“保护逃民,不准再践踏!”
    他的士兵则专注逃民,保护他们向西逃命,阻止他们互相践踏,贺景显然早有准备,数千人将李原的数亲兵杀得尸横遍地,无力抵抗,不到一刻钟,战斗便结束了,这时数千逃民都已逃走,上只有一多被践踏而死的难民尸体,士兵们开始收拾战场。
    贺齐阴沉着脸对兄弟贺景道:“你怎么向我解释?”
    贺景冷笑一声说:“一山不容二虎,李原欲谋害我,被我探知,我先下手为强,借这个机会杀了他。”
    “可他是孙贲的心腹,你杀了他,我怎么向孙贲交代?”
    贺景大笑起来,“兄长,事到如今,兄长还奉那头蠢猪为主吗?会稽人心涣散,军民愤怒,山越人更是公开表明,不再承认孙贲,难道兄长竟如此迂腐,还要效忠一个人人欲杀之而后快的昏庸之主!”
    贺齐虽然对孙贲也不满之,但他本身并不想背叛孙贲,只是想尽快攻过钱塘江,夺取吴郡,从而解决眼前的危机,但他兄弟却不给他留后,直接杀了孙贲的心腹大将,孙贲怎么可能只怪罪贺景,而继续信任自己?
    贺齐无可奈何,他又想起孙贲的荒淫奢侈,确实不值得他再效忠,无奈,贺齐只得叹口气道:“先控制住军营,防止军队哗变。”
    贺景大喜,连忙道:“我已收买了李原的两名重要手下,他们先替我稳住局势,其余李原心腹,我会聚而诱杀。”
    这时,一名士兵上前禀报:“启禀将军,清点过人数,还有五人漏网。”
    贺齐心中一惊,当机立断道:“立刻赶回军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