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兵临天下 >

第691部分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691部分

小说: 三国之兵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屁!”
    刘猛粗野地打断了他的话,一把揪住鲁昔的衣襟,将他拉到自己声音,盯着他的眼睛道:“我看你是想私通汉军,不肯打仗,是不是?”
    鲁昔心中又是害怕,又是羞愤,他胀红了脸道:“事实就是如此,我没有攻城武器,那什么攻城,若匈奴愿提供攻城,我立刻就出兵。”
    “这可是你说的。”
    刘猛冷笑一声,“我明天上午就提供给你架攻城梯,如你还不攻城,我就要你儿的小命!”
    鲁昔被捏住命门,半晌说不出话,刘猛放下了他,又道:“虽然现在还不能攻打萧关,但你们可以攻打高平县,也不需要什么攻城武器,用巨木将城门撞开便可,你们现在就出兵!”
    刘猛之所以急切要乌桓人出兵,是因为他接到了父亲的紧急快信,得知奢延海老巢被端,他们损失惨重,父亲刘去卑命他放弃乌桓人,立刻撤军回河套,但刘猛不甘心,他要逼迫乌桓人进攻,不给乌桓人投降汉军的机会。
    他只有两天时间,这两天内,一定要让乌桓和汉军交战,刘猛见鲁昔和边庶眼中都有犹豫之色,便大吼一声道:“到底干不干?”
    鲁昔无奈,只得点头道:“我现在就出兵攻下高平县。”
    但他话音刚落,远处忽然传来了轰隆隆的战鼓声,刘猛一愣,随即大喜,这是汉军出兵了,他立刻喝令道:“汉军已出兵,做好出击的准备!”

第824章 痛击乌桓

    刘璟亲率五万汉军士兵出了萧关,向十里外的乌桓驻兵处缓缓而来,这支队伍中,除了刘虎和雷铜率领的五千重甲步兵外,还有庞德率领的六千骑兵,以及吴班率领的千重盾枪弩军。
    再有就是藏在队伍中的一千辆蜂弩,这是汉军的大杀器,对付游牧民族为有效。
    尽管乌桓人的战斗力略逊于匈奴人,但毕竟也是游牧民族,有高超的控马技术,不容轻视,更重要是,双方的兵力相当。
    对方有万乌桓骑兵和一万匈奴骑兵,兵力仅比汉军少一万人,加上全部是骑兵,贴身近战实力要超过汉军,汉军只能依靠先进的兵甲和敌军抗衡。
    另外对方还有一个弱点,那就是匈奴骑兵不会轻易作战,落井下石之事可以做,但要让他雪中送炭,恐怕不现实,一旦乌桓兵败,匈奴骑兵一定会撤离,这是贾诩对匈奴人做的分析。
    但不管怎么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是汉军的既定策略。
    刘璟率领五万汉军渐渐靠近了乌桓骑兵大营,距离还有两里时,刘璟手一挥,大军停止了前军,汉军迅速排开了阵型。
    大阵宽里,旌旗招展,声势浩大,在最前面是五千重甲步兵,斩马刀如林,在阳光下闪烁中熠熠的寒光,五千重甲步兵排列为行,形成一道锐不可当的刀墙。
    在重甲步兵两边,各有两千骑兵,他们护卫重甲步兵的左右两侧,而重甲步兵身后,则是一千辆蜂弩车,每辆蜂弩车由人控制。
    另外,每辆蜂弩车还有名重盾枪弩军护卫,这种弩车制造不易,必须要保证它们的安全。
    在蜂弩车后面则是六千弩兵,他们和蜂弩形成了远近两层打击。
    这时,对面也响起了呜咽的号角声,一队队骑兵从大营内驶出,迅速在旷野中列队,乌桓骑兵的军制和匈奴一样,万人为一卫,一名万夫长统帅,一万人又分十军,每军配两名千人长,还有五人长、人长、十人长。
    军旗上以乌桓山为标示,他们不使用盾牌,皆穿双牛皮甲,兵器比较混乱,战刀、长矛、狼牙棒,还是土制的弓箭和套。
    刘猛率一万匈奴骑兵在后面督战,刘猛见时机已成熟,举起号角劲吹,‘呜——’低沉的号角声吹响,紧接着,匈奴军中数只号角同时吹响,‘呜——’
    这是进攻命令,鲁昔无奈,只得咬牙下达了命令,“冲击!”
    左军万夫长正是边庶之赤宁,他早已按耐不住,挥刀大吼一声,“儿郎们,跟我杀!”
    他率先冲出,后面万人骑兵同时发动,声势如雷,喊杀声直冲云霄,“杀啊!”
    万马奔腾,如汹涌澎湃的浪潮,在数面大旗的引领下,战马滚滚向汉军掩杀而去,势不可挡。
    这时,刘璟冷冷下令道:“蜂弩上前!”
    重甲步兵纷纷散开,名士兵一辆,推出了一千辆无比犀利的蜂弩,木盖开启,弩箭缓缓升起,弩匣内的十支铁弩矢冰冷对准了斜空,两边弓弦已经拧紧,一千辆蜂弩一字排开,对准了奔腾而来的万马千军,大战一触即发。
    刘璟神情肃然地注视着一千辆木牛蜂弩,他对这种对付骑兵的大杀器为看重,长久以来,汉军对付骑兵一向没有好的办法,主要依靠重甲步兵,重甲步兵对付骑兵的优势很明显,利用锋利的长刃劈砍战马,可谓无坚不摧。
    但重甲步兵的弱点也同样明显,那就是笨拙缓慢,行动不便,第一次对付骑兵会有很好的效果,但如果对方一旦吃过大亏,第二次就不会再往刀口上撞,骑兵往往会绕过重甲步兵,进攻后面的军队。
    因此对于汉军而言,急需另一种对付骑兵的武器,尤其是远程武器,普通弓弩射程偏近,往往一两轮后,敌军骑兵便冲至眼前,打击效果不佳,但如果和步的蜂弩配合,形成远近两层射击,再加上重甲步兵的防御墙,这就对敌军骑兵形成了多层次的打击,会取得好的效果,刘璟对蜂弩的发威拭目以待。
    乌桓骑兵战马奔腾,一万骑兵形成了一片黑色的浪潮,扬起滚滚黄尘,杀气冲天,势不可挡,赤宁一马当先,高举战刀,眼睛都瞪红了,这是他复仇的机会,在萧关,他们不擅于守城,轻而易举地被汉军夺取了关城,损兵大半,赤宁视为奇耻大辱,而现在是他们最犀利的骑兵进攻,赤宁憋足了一口气,他要用摧枯拉朽般的气势彻底击溃汉军。
    乌桓骑兵冲进了一里距离内,这时汉军阵型又发生了变化,六千弩军士兵从后面迅速上前,分为排,排在蜂弩之后,六千把军弩刷地抬起,瞄准了奔腾而来的骑兵。
    乌桓骑兵冲进了四步内,黄尘漫天,大地在颤抖,强大的杀气席卷而来,令人骇人变色,这是游牧骑兵最强大的万人冲击,蕴含在其中的力量连天地都为之哭泣。
    骑兵终于冲进了步内,汉军的战鼓声骤然敲响,这是射击的命令,一千辆蜂弩车早已蓄势以待,发射士兵同时扳动了开关,只听见一片咔咔声,强劲的铁弩矢瞬间射出,密集的弩矢迅速形成一片箭网,俨如暴风骤雨般射向奔腾而来的骑兵群。
    第一轮万支铁弩矢便产生了巨大的效果,铁弩矢以抛物线落下,沉重的铁质使它巨大强大的冲击力,射透了骑兵的双层皮甲,铺天盖地落下的弩矢使大片骑兵被射中,骑兵惨叫落马,被后面冲来的战马践踏如泥,或者战马悲鸣,连人带马向前翻滚,撞翻前后骑兵,在高速奔跑中,一旦落马,必死无疑。
    在长达近里的冲击面上,到处可以看见翻滚倒地的骑兵,仅仅一轮万支弩矢,便超过两千骑兵阵亡,令无数乌桓骑兵胆寒,但前面的骑兵已无法调头或者放弃,骑兵群奔腾而来,将前面的骑兵裹夹着前进。
    一轮弩矢射完,名操作士兵并没有停止观望,两名士兵左右扳动绞盘上弦,射击士兵则将一盒新的弩匣装上箭槽,动作迅速,片刻便完成了第二轮发射准备,但第二轮不需要等待战鼓声敲响,准备完毕后,立刻发射出去。
    万夫长赤宁躲过第一轮射杀,望着强大的弩矢,他心中也为之震撼,但他只奔跑了数十步,前方如蝗虫般的铁弩矢再一次迎面扑来,只见寒光闪动,数支弩矢已到眼前,赤宁躲无可躲,绝望地大叫一声,他被支弩同时射中胸膛,翻滚落马,当场惨死。
    铺天盖地的铁弩矢再一次射入了密集的骑兵群中,很多士兵都躲在战马身后,但效果并不大,战马纷纷被射中,翻滚扑倒,同样给骑兵带来了致命的伤害,第二轮万支弩矢使乌桓骑兵伤亡超过一千五人,而主将赤宁也不幸惨死。
    两轮弩矢打击便使乌桓骑兵伤亡超过成半,乌桓骑兵的攻势滞涩,速明显减慢,士气迅速低迷,不少骑兵吓得魂飞魄散,纷纷调头,使骑兵队开始混乱起来,但这时乌桓骑兵距离汉军大阵只有步之,另一种死亡的气息向他们扑面而来。
    一千辆蜂弩车迅速后撤,露出六千弓弩军,一排两千人,共分为排,随着一阵梆声敲响,第一排两千支弩箭密集射向迎面冲来的乌桓骑兵,这一次不是铁弩矢,但一样力量强劲,在步内,一样可以射穿敌军的双层皮甲。
    这是近距离的段射击,比蜂弩更有章法,六千弩军轮番射击,此起彼伏,片刻之间,便射出了两轮一万两千支箭,乌桓骑兵人仰马翻,死伤惨重,死尸堆满了数十步内。
    这无疑是乌桓骑兵遭遇的最致命打击,士气消亡殆尽,骑兵前后撞击,乱成一团,这时,后面传来了撤军的钟声,‘当!当!当!’敲响,乌桓骑兵争先恐后调头逃跑,数千乌桓骑兵如潮水般撤退。
    汉军士兵一起欢呼起来,还没有正面作战,乌桓骑兵便死伤近半,这是对付游牧民族前所未有的战果,刘璟也欣慰地笑了起来,蜂弩不负他的期待,以密集杀伤方式针对骑兵群,发挥出了大作用。
    这时,刘璟已看出乌桓骑兵心生怯意,可能会撤回大营,他当即下令道:“重甲步兵出击!”
    五千重甲步兵缓缓列队而出,长刀如林,仿佛山墙一般,一步一步向敌军走去,七千骑兵护卫两翼,在重甲步兵身后是六千弩军跟随,万长矛兵也一起出动,汉军终于出动出击了。

第825章 夜攻乌桓

    乌桓骑兵几乎是功亏一篑的撤退令刘猛勃然大怒,他纵马冲至鲁昔面前怒喝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撤军?”
    鲁昔对刘猛厌恶之急,他克制住心中的怒火,冷冷道:“汉军弓矢犀利,若再打下去,将全军覆没!”
    “你可以再增兵,派第二支万人军上去,就是不能撤退。”
    “够了!”
    旁边边庶满眼通红,捏紧拳头大吼道:“我儿已经为你送命了,你还要怎样!”
    刘猛拔刀上前,怒视边庶,“你说什么?”
    鲁昔的二十几名亲兵也纷纷拔刀冲上前,怒视刘猛,双方僵持在一起,就在这时,远处战鼓声敲响,有骑兵飞奔来报,“汉军进攻了!”
    只见汉军军阵出动,速不快,两排重甲长刀兵如山一般向这边压来,鲁昔感受到了强大的压力,他当即令道:“撤军回营!”
    他又回头对刘猛道:“事关生死问题,乌桓人自己会做主,刘将军如果愿意率军出击,我们很欢迎,也愿意为刘将军压阵,如果刘将军不愿出击,就请回吧!”
    鲁昔这样说,基本上就是和匈奴人翻脸了,刘猛脸一阵红一阵白,他已经没有底气,匈奴大军已北撤,凭他手中一万人是无法和汉军对阵,甚至也无法乌桓军对阵,他重重哼了一声,翻身上马,调转马头疾奔而去。
    鲁昔目光复杂地望着他的背影远去,尽管鲁昔和刘猛翻脸,但他却不敢和匈奴人翻脸,毕竟他年幼的儿在匈奴为人质,在没有得到刘去卑确切命令前,他还不敢直接撤回上郡,至少他要派人去向刘去卑请示,此时鲁昔并不知道匈奴人已经北撤,他想当然地认为,刘去卑正率领数万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