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兵临天下 >

第638部分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638部分

小说: 三国之兵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权感到很疲惫,对张昭道:“布替我送刘主簿下船,我就不送了。”
    张昭笑着一摆手,“刘主簿请吧!”
    片刻,张昭送走了刘晔,返回孙权船舱,只见孙权负手站在船窗前,凝视着江面不语,神情十分凝重,张昭知道孙权的压力大,他笑着走进船舱道:“刘晔到来其实也不是坏事,至少泄露了曹操忌惮刘璟的事实,若非如此,曹操会给吴侯一个投降的机会吗?”
    孙权摇了摇头,“我绝不会质去邺都。”
    “微臣也不赞同,更不赞同和曹操结盟,这就是曹操的恶毒之计,先断绝我们和刘璟的盟约,双方以兵戎相见。”
    孙权低低叹了口气,“可是我们和刘璟又还有什么盟约呢?他布下荆南圈套让我钻入,又占领了我的豫章和鄱阳,他和曹操又有什么区别,一样的心狠手辣。”
    “可至少我们面没有撕破,吴侯质问他为何占领豫章和鄱阳,置盟约于何地?我想他会给吴侯一个说法,微臣觉得孙刘两家毕竟有联姻,刘璟总比曹操靠得住一点。”
    孙权回头诧异地看了张昭一点,在他记忆中,张昭可是坚定不移地反对刘璟,主张和曹操联合,今天怎么反过来了,张昭明白孙权的疑惑,苦笑一声解释道:“微臣对刘璟依然没有好感,只是现在江东生死存亡之计,微臣应以江东大业为重,摒弃个人恩怨,微臣虽然很厌恶刘璟,但微臣不得不承认,刘璟确实比曹操稍微靠得住。”
    孙权点点头,“布能这样坦白,我很高兴,不过让我再单独考虑一下吧!”
    张昭行一礼,慢慢退下去了,孙权待他走远,又对外面侍卫道:“去把鲁都督请来!”
    人到危难时,才会意识到真正忠诚于自己之人,孙权也是如此,他此时才意识到,被他一直轻视的鲁肃才是真正忠诚于自己之人,他心中不由一阵自责。
    不多时,鲁肃快步走进船舱,他见吴侯坐着,便跪下行一拜礼,“拜见吴侯!”
    “敬请免礼。”
    孙权叹息一声说:“我这几天一直在思考自己的过错,从建安四年执政至今,已有十五年,可江东非但没有强盛壮大,反而屡遭挫折,今天竟到了分崩离析的地步,让我无法去面对父兄,我不停反思自己,却总不得要领,希望敬能为我之鉴,直言相告。”
    说完,孙权满怀期待地望着鲁肃,鲁肃沉默片刻道:“忠言逆耳,我怕吴侯无法接受。”
    “事到如今,我还有什么不能听,请敬说实话吧!若我还听不进忠言,敬也可以离开我了。”
    鲁肃默默点头,思片刻道:“吴侯确实犯了不少错误,比如草率出兵,过于穷兵黩武,但这些都不是大问题,微臣一直认为,吴侯犯下条错误,才导致今日之祸。”
    孙权深深向鲁肃行一拜礼,“请敬明言。”
    “第一个错误就是吴侯不该纵容派系,吴侯有识人之明,无论张昭、顾雍、虞翻等人都有经天纬地之大才,黄盖、周瑜、陆逊、吕蒙都能独挡一方,江东可谓人才济济,但为什么在关键时刻,这些大才却不能尽其所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江东派系内斗炽烈,人人都有了私利,当公私利益冲突时,所有主张都是从自身派系考虑,从而置江东大业不顾,这也导致吴侯决策屡屡失误,这是江东衰败之根。”
    虽然话不中听,但孙权还是默默接受了,“请敬继续。”
    “第二个错误就是吴侯越俎代庖,吴侯有治国之才,却无帅兵之能,坦率地说,吴侯的军事才能远不如刘璟、曹操,甚至也不如周瑜、陆逊等人,可偏偏每次出征,吴侯都要亲自领兵,指挥作战,可每次都是失败而归,才使江东屡遭挫折,国力日渐衰败,吴侯自身的威望也消亡殆尽。”
    鲁肃指出的第二条错误为刺耳,孙权脸色一变,险些发作,他最终还是克制住了,冷冷道:“请继续吧!”
    鲁肃感觉孙权已经没有耐心了,他心中黯然,便不再多说,抱拳道:“若吴侯不愿再听,鲁肃也不再说,不打扰吴侯了。”
    孙权这才惊觉,连忙摆手,“敬请继续说,我没有不爱听,请继续!”孙权心中惭愧,自己竟然又听不见忠言了。
    “好吧!微臣继续第条,吴侯的第条错误就是言而无信,贪小利而忘大义。”
    “这话怎么说?”孙权着实有点不悦,他觉得这不是错误,而是德问题,鲁肃怎能这样评价自己。
    “其实吴侯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就拿对荆州的态,吴侯可以问问自己,我们和荆州结了几次盟,又毁了几次盟,如此反复,刘璟就不会再信任吴侯,这就是言而无信,贪小利而忘大义是指吴侯不该接收荆南,吴侯明知荆南对于刘璟的重要,明知刘璟不能容忍江东势力西扩,为此我们已经打了几次大战,吴侯还是在关键时刻受不了诱惑,接收了荆南,最后连豫章和鄱阳也丢了。。。。。。”
    “好了!”
    孙权终于听不下去,勃然变色,他克制住怒火,冷冷道:“我是犯了很多错误,但也没有你说的那般不堪,你不必将我说得一无是处。”
    鲁肃心中为失望,他没想到到这个时候了,孙权还是听不进自己的劝谏,表面说愿意虚心纳谏,可话说得刺耳,他就不能接受了,这种劝谏还有什么意义,令自己徒生烦恼罢了,想到这,鲁肃叹了口气说:“微臣刚才也说了,忠言逆耳,吴侯不愿接受,微臣也没有办法,请容微臣告辞。”
    他起身行一礼,转身而去,这时孙权叫住了他,沉默片刻,孙权缓缓道:“敬之言虽然一时令我难以接受,但我会细细味,会尽量改正错误,请敬不要失去信心。”
    鲁肃勉强一笑,“微臣也是尽人臣之道。”
    停一下,鲁肃又道:“微臣还有一个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有什么建议,尽管说。”
    “微臣听说曹操派使者来见吴侯,如果微臣没有猜错,这应该是曹操忌惮刘璟,不敢轻易卷入江东之乱,既然如此,吴侯就应该向刘璟表示出诚意,请刘璟帮助我们过这个难关,他毕竟是吴侯妹婿,不会见死不救。”
    “我就害怕他提的条件高,我无法接受。”
    鲁肃摇摇头道:“他连豫章和鄱阳两郡都占领了,还能有什么条件,我们还有什么不能答应?”
    这句话孙权听进去了,确实如此,他们已经别无选择,孙权沉思片刻道:“刘璟的战船应该就在后面,我还是想请敬再去见他,请他助我们过难关。”
    说到这,孙权取出一面金牌递给鲁肃,“他提出的条件,只要我们可以办到,敬都可以全权代表我答应,我们实在没有时间了。”
    鲁肃接过金牌,他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第761章 江东风云〔五〕

    此时汉军的船队也同样在长江上劈波斩浪,顺流而下,距离江东船队约有千里,这是天的航程,大江之上,八艘千石战船风帆鼓起,在强劲的西北风吹拂之下,船速疾快,八艘战船列队而行,绵延数十里。
    这一次汉军东征出动了万五千军队,其中万水军,五千刘璟的直属军,并携带了充足的粮食和物资,事实上刘璟并不是东征,而是去监视曹军,控制江东局势,既要使江东分裂,也不能让江东局势失控,要让江东保持一种分裂状态下的平衡,这才最符合汉军的利益。
    船舱内,刘璟正伏案给家里写信,他在出发之时,接到了家信,陶湛在信中说,邺都已经确认了曹宪的身份,那个贸然闯入刘府的曹宪,真是曹操的女儿,这让刘璟心中有些惊讶,曹宪到底是什么动机,虽然陶湛在信中也含糊透露了一星半点,但刘璟却不愿意往那个方向考虑。
    刘璟停住笔,眼前又出现了曹宪那美貌的容颜,高挑而丰满的身材,以及雍容华贵的气质,不能否认,曹宪对男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他刘璟也不例外,虽然她是曹操的女儿,但还是让刘璟感到怦然动心。
    刘璟沉思片刻,又提笔写道:‘若此女不愿北归,可暂住府中,待问清其父态后,再令其北归,可善待于她’
    写完信,刘璟细细读了一遍,便吹干了笔墨,小心地收入信封,打上了火漆,对旁边亲兵道:“这封信可交给信使,请他速回成都,将信交给王妃。’
    亲兵接过信快步离去了,刘璟负手走到船窗前,望着北岸的风景,不由心潮起伏,他从当年那个逃避战乱的少年,一步步走到今天,一晃已经十年过去了,可有时候却觉得一切都发生在昨天,那个真正的刘璟,刘景升父,江东周郎,一切都如江水滔滔而去,时光再也不会回头,却不知他几时才能走完这段时光之旅,几时才能实现他当年从未有过的念头,统一天下。
    正沉思着,这时船舱外传来了敲门声,打断了刘璟的思绪,他心中略略有些不快,问道:“什么事?”
    “启禀殿下,有斥候禀报,说江东陆家有急信给殿下。”
    刘璟微微一怔,江东陆家居然来找自己,他们怎么找到自己?刘璟当即令道:“把斥候带上大船!”
    他性也走到甲板上,望着江面上驶来的一条小船,片刻,小船靠近坐船,有士兵用软梯将报信斥候拉了上来,斥候取出一封信,在刘璟面前单膝跪下禀报,“这是陆家给殿下的信件,请殿下过目。”
    刘璟接过信,又问道:“怎么会接到陆家的信?”
    “回禀殿下,陆家在前方的皖口有中转站,他们收到鸽信后派人找到了我们。”
    刘璟点点头,打开信件看了一遍,心中略有些诧异,信中不光是陆家的事,而是孙瑜希望得到自己的支持,居然将孙瑜卷进来了,这时,陆逊闻讯匆匆赶来,“殿下,听说有陆家来信?”
    刘璟将信递给他,“你看看吧!很让人意外。”
    陆逊接过信看了一遍,他也有些吃惊,但转念又一想,这其实也正常,陆逊便道:“如果殿下了解前因后果,或许就不会奇怪了。”
    刘璟点点头笑道:“去船舱里说吧!”
    两人走回船舱,刘璟请陆逊坐下,这才笑道:“说吧!我洗耳恭听。”
    陆逊略略整理一下思道:“孙氏家族在建安四年为争夺江东之主,已经爆发过一次内讧,那一次是孙权胜了,孙静和孙贲失败,但矛盾并没有消除,在孙翊意外暴毙后,孙静就彻底和孙权翻脸,这次名义是孙家吴郡族人支持孙绍继承父业,实际上是孙静次孙瑜想取孙权而代之,不过在江东的支孙氏势力中,孙瑜最为弱小,一旦孙贲在会稽郡自立,肯定会北征,吴郡当其冲,孙贲得到曹操支持,而孙瑜压力巨大,他只能寻找外援,恰好陆氏家族也表态支持孙绍,孙瑜自然就会寄希望于汉军。”
    刘璟负手走了几步,回头笑道:“那伯言认为我是接受孙瑜的请求,还是视而不见?”
    陆逊知道刘璟已有决定,只是考量一下自己,他想了想道:“卑职以为,如果殿下要维护江东的势力平衡,就应该支持孙瑜,只要孙瑜保持中立而不败,那孙权和孙贲也就无法最终决斗,孙分吴之势也就确立了。”
    刘璟笑了起来,“伯言所说正合我意,我给伯言千精锐,就算是陆氏家兵,由伯言带兵入吴,支持孙瑜抗击孙贲北征。”
    陆逊大喜,这样一来,他就不再是江东叛逆了,他深深行一礼,“感谢殿下对陆家的厚爱。”
    刘璟又道:“伯言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