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兵临天下 >

第573部分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573部分

小说: 三国之兵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客堂内,杨彪正半倚在坐榻上听族弟杨宪讲述中午的遭遇,杨宪依然心有余悸,“我做梦也想不到那老者会是曹操,曹操我也见过,但真的完全不同,我很担心说的那番话会惹来祸端,我个人遭遇祸事也就算了,我就担心牵连家族。”
    杨彪半晌才缓缓道:“你也是五十余岁的人了,怎么还象个愣头青一样到处乱说话,难道不知祸从口出这话吗?”
    杨宪满脸羞愧,“弟知错了,再也不敢在外胡言乱语。”
    杨彪知道这个族弟从来都喜欢在外胡言乱语,要让他认错从此不乱说话,谈何容易,如果让他遭遇一次挫折倒也不错,但杨彪见他心中畏惧,又于心不忍,便安慰他道:“你也不用担心了,曹操既然是微服出行,他就不会想让人认出他,你那番话就算他心中不舒服,他也不会拿你下狱,最多找个机会精告一下我,你就不用担心了。”
    家主的安慰让杨宪一颗心稍稍放下,惊惧之心消散,他思虑又开始活跃起来,连忙道:“说实话,这次刘璟攻取陇西,影响为深远,如果他再攻占关中,那么汉朝复兴之势就成了,兄长难道没有考虑过让弘农杨氏弟去荆州为官吗?”
    杨彪笑了笑,没有说话,杨宪心中兴奋未消,又接着道:“我听说很多大世家都开始在荆州、益州布局,象崔家、荀家的弟还成了刘璟手下的重要骨干,还有刘璟的多相制已形成,我们杨家已经晚了,兄长若不早点布局,一旦刘璟将来夺取天下,杨家的地位堪忧啊!”
    杨彪摆了摆手,“你想得多了,打天下者未必能坐天下,对杨家而言,重要的不是在刘璟面前表现什么,而是对家族人才的培养,只要家族人才辈出,我们杨家就能昌盛兴旺,就算五年后也一样能出相入将,你的问题就是性急,恨不得一夜之间就变天,汉朝中兴哪有那么容易,曹操在北方根基深,刘璟攻占了陇西就能动摇它?将来鹿死谁手还为未可知,所以要耐心等候,耐心观察,你以后不要乱说话了,在这个关键时刻,沉默才是正道。”
    “弟明白了,不会再乱说话。”
    就在这时,堂下传来儿杨修的声音,“父亲,孩儿可以进来吗?”
    杨彪微微一怔,今天儿怎么回来得有点早?他便点点头,“入堂!”
    杨修快步走上内堂,走到父亲面前跪下行礼,“孩儿参见父亲!”
    “吾儿今天怎么回来得如此早?”
    “回禀父亲,今天下午曹丞相召见孩儿,结束后,孩儿就直接回来了。”
    旁边杨宪脸色大变,他立刻意识到,曹操召见杨修一定和自己有关,他担心地问道:“贤侄,曹操召见你做什么?”
    杨修从来都不喜欢这个有点不无术的叔父,平时也不睬他,只是碍着父亲的面,他不得不答道:“没什么事情,丞相只是问候父亲,并让我带回一点高句丽的特产给父亲。”
    杨彪沉吟一下问道:“曹丞相让你带来什么土产?”
    “一支千年人参,还有十口香猪,别的就没有了。”
    杨彪在官场混迹五十年,早已修炼成人精,他心念一转,忽然明白曹操送自己土产的深意了。

第681章 引发不发

    杨修见父亲神情凝重,心中也暗吃了一惊,连忙问道:“父亲,出了什么事?”
    杨彪摇了摇头,“这是曹操在精告我呢!”
    他站起身走到堂前,负手望着堂外茂盛的一片小树林,半晌才苦笑道:“在这个传闻满天飞的敏感时刻,他却惦记着我,送礼物给我,修儿,你说他是什么意思呢?”
    这时,杨宪已经将中午在酒馆遇到曹操之事,简单告诉了杨修,杨修这才明白曹操为什么召见自己,原来是为族叔的一番话不满,他低头思片刻,猛然惊悟,“父亲,我明白他的意思了。”
    “你说说看,他是什么意思?”杨彪回头望着儿道。
    “送千年人参是暗示父亲可以长寿,而猪和诛同音,送十口猪,其实是指失口诛的意思,就是精告我们不要乱说话。”
    旁边杨宪的脸顿时变得十分苍白,腿有些发抖了,杨彪点了点头,“修儿说得不错,曹操就是这个意思,就是在精告我杨彪,不要再触怒他。”
    说到这,杨彪又对族弟杨宪语重心长道:“你明白了!曹操现在压力很大,他需要杀一儆,精告世家不要乱站队,本来他是选荀彧,但因为荀攸在陇西为军师,所以他迟迟没有动手,现在荀彧落入汉军手中,他倒不好过分逼荀家了,若把荀彧逼成贾诩第二,那可就得不偿失了,所以他的目标又转向了我们杨家,准备对我们杨家下手,我希望以杨氏家族安危为重,不要再乱说话了。”
    杨宪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他也知道自己闯下了大祸,再不当心会祸及杨家,便连连点头说:“我记住了,不敢再乱说一句话,我连夜就回弘农,不留在邺都了。”
    “这样最好,你回去收拾!我会安排车辆送你回去。”
    杨宪行一礼退下去了,杨彪又对杨修道:“曹操让吾儿去关中辅佐曹植,这其实也是一个试探,试探我的态,我的意思,你还是要去,在这个敏感的关头,我们杨家不能选择站队,不能成为曹操杀一儆的靶,还需要继续低调。1”
    杨修默默点头,“孩儿明白了!”
    “去!为父想独自安静一会儿。”
    杨修也告辞而去,杨彪负手站在堂前,反复思着这件事,他心中充满了压力,他知道,一旦被曹操盯上,他的家族就很难逃脱劫难,杨彪轻轻叹了口气,事到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冀城的大水在五天后便慢慢退下去了,并没有形成湖泊水荡,大水退后,冀城地区一片狼藉,没有十几年的时间很难恢复,而汉军则忙碌着赈灾以及收编降军,同时派出军队收降陇西各郡,时间就这样渐渐过去了十天。
    汉军大营此时位于广魏郡的临渭县,再向东一余里便是关中地界,这一带是陇山和终南山的汇合处,山势险峻陡峭,绵延千里,而渭水便是从这两条山脉的交汇处冲出一条豁口,进入了广袤的关中平原。
    中军大帐内,刘璟正和十几名武高官商议下一步的行动,目前军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是挟陇西大胜的士气,一鼓作气攻入关中,这种观点以赵云和黄忠为代表,基本上就是武将的意见。
    而另一种观点则是主张巩固陇西,平定氐人骑兵后患,先取关陇外围,最后再围歼关中,这却是贾诩的意见,也得到了包括庞统、法正、马良等官的支持。
    当然,最后还是以刘璟的态为主,刘璟最初是支持贾诩的稳健方案,但北伐足足耗了他年时间,使刘璟有些失去耐心了,尤其汉军攻占了南阳郡,形成了对关中的面夹击之势,更重要是曹操的信心开始不足,甚至到最后有放弃陇西之意。
    而这次攻占陇西对曹军士气造成了大的打击,为什么不能利用曹军士气低迷之时直接杀入关中呢?或许在政治上稳健比较妥当,但军事上出奇兵方是王道。
    “现在关中的曹军兵力约十一二万左右,而我们可动用的军队有十四万,西面十万,汉中和南阳各两万,东面南阳汉军走武关道,南面汉中军队走陈仓道,而我们沿渭水河谷东进,进行面出击,迫使曹军不得不分兵防御,更重要是,曹操的两万骑兵不在关中,这就给了我们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刘璟说到这,目光注视着贾诩,他希望能说服贾诩支持自己出兵,贾诩明白刘璟夺取关中的急切心情,便笑道:“我记得州牧说,夺取陇西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灭掉氐人骑兵,除去后患,然后再东进关中,怎么现在又改变主意了?”
    “氐人那边有羌王替我牵制,我一时不用担心,可以夺取关中后再回头收拾氐人,只是机不可失,一旦曹军恢复士气,骑兵又杀入关中,那时再想夺取关中,就没有今天这样的有利条件了。”
    贾诩和法正、庞统等人对望一眼,他们都感觉到了刘璟夺取关中的决心,这时法正道:“微臣建议可以先考虑夺取陈仓,这是关中的西大门,西大门一旦被我们打开,我们就占据了主动,那时我们在商议是否直接夺取关中全境。”
    黄忠也点点头笑道:“法军师的建议也有道理,先试探一下曹军虚实,如果夺取陈仓顺利,那么我们就直接进攻长安,如果夺取陈仓不顺利,我们再从长计议也不迟。”
    赵云也道:“我也支持法军师的方案。”
    刘璟沉思片刻,终于答应了这个方案,“好!就以法军师的方案主,出兵进攻关中,其中西和南以进攻陈仓为主。”
    。。。。。。。。
    入夜,刘璟独自一人在沙盘前考虑军队部署,这时帐外传来贾诩的声音,“州牧休息了吗?”
    “还没有,州牧大概在考虑军情。”
    “替我禀报一下,就说我有要事求见。”
    这时,刘璟在帐内笑道:“军师不必客气了,请进!”
    贾诩笑着走了进来,他换了一件宽松的青袍,头戴平巾,显得颇为悠闲,他进帐便笑道:“既然决策已定,州牧何必这么紧张,晚上还研究军情,休息一下!”
    刘璟苦笑一声,“我虽然决定攻打陈仓,可着实没有把握,心中很矛盾。”
    贾诩微微一笑,“我倒觉得这次进攻关中,无论胜负都无碍大局,关键是有了陇西,进可攻,退可守,和我们北伐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我最终也没有反对。”
    “军师觉得我这次出兵关中,胜算有多大?”
    “这个难说,我觉得最多有五成把握。”
    刘璟一怔,“为何只有五成?”
    “道理很简单,曹操在许昌有万重兵,如果南阳之军去攻打武关,那南阳怎么办?襄阳怎么办?所以所谓东夹攻根本就不存在,至于南,我去过散关,除非十倍军力攻打,或者是夜间偷袭,碰巧散关守军又睡着了,那样还有一点的机会,否则,南线也没有意义。”
    “军师的意思是说,只有西一线攻打,是这样吗?”
    “也不完全是!”
    贾诩拾起木杆一指陈仓西北方向的陇县,道:“我们还可以走陇山道,陇山道的要害处便是街亭,据战俘说那里有五千曹军守卫,现在不知有多少,我们可以分兵两,一走街亭,一走渭水河谷,如果能夺取街亭,便可以从街亭直接杀入关中,分散曹军的防御兵力,对夺取关中大有助益。”
    刘璟猛然醒悟,“军师的意思是说,明着是走渭水河谷,实际上却是夺取街亭”
    贾诩眯着眼笑了起来,“所以我让州牧放松一点,不要殚尽竭虑,其实只要夺取了街亭,关中的主动权就在我们手中了,什么时候夺取关中都可以,我建议还是引而不发,更能牵制住关中曹军。”
    刘璟默默点了点头,姜还是老的辣啊!
    。。。。。。。。
    刘璟睡不着,走出大帐,独自一人在大营内慢慢踱步,脑海却在想着贾诩的方案,让他不得不感叹,正是得到了贾诩,才使他能一步步走到今天。
    不知不觉,刘璟走到了后帐,这里是软禁荀攸之地,数万曹军战俘被送回下辨县收编,而荀攸却被留在了汉军军营。
    “荀先生怎么样?”刘璟笑着问一名守卫士兵道。
    “先生很好,上午还听他弹琴。”
    刘璟点点头,“替我去通报一声,说我来看望他。”
    士兵进帐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