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兵临天下 >

第479部分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479部分

小说: 三国之兵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军在两天内连克历城和白龙隘军寨,士气大振,赵云随即挥军北上,次日中午,一万汉军抵达了漾水南岸,这里距离祁山只有二十里了,可以清晰地看见黑松岭上的曹军营寨。
    黑松寨是曹军第一道防御线的最后一关,也是曹军部署在祁山的座大寨之一,有军队五千人,由大将于禁统帅。
    黑松寨因位于黑松岭上而得名,这是一座高十余丈的山岭,位于西汉水北岸,山岭下便是前往祁山的必经之道,山上原本长满了黑松树,但此时数千棵松树已被砍伐殆尽,搭建起了一座长约五六里的营寨。
    黑松寨是一种板墙式结构的营寨,就是先用木头和巨石搭成架,然后在架上用泥土夯实,这种板墙式营寨虽然远没有城墙坚固,但也有好的防御效果。
    黑松岭上有两眼泉水,水源充足,加上营寨内储存有足够的粮食,可以让五千人坚守数月没有问题,于禁从白龙隘返回后,重新加强防御,并吸取了历城被大火攻破的教训,将营寨内的帐篷和木屋等容易起火建筑全部拆除。
    山岭上,于禁凝视着数里外的漾水,心中在思量着如果应对这场战役,他回到大寨后,已经得到曹操率援军抵达陇西的消息,让他长长松了口气,可是。。。。。如果他惨败而归,曹操一样饶不了他。
    这时,他若有所感,一回头,只见副将王平慢慢走到自己身旁,王平原是张辽的部将,官任副校尉一职,张辽被调去镇守南阳,他的军队便交给了曹彰,王平也由此被任命为于禁的副将。
    于禁轻轻叹息一声道:“王将军,汉军大军将至,我该怎么应对?”
    王平知道于禁的愁绪,微微笑道:“将军不用担心,我觉得这一战只要有所败,有所不败,我们便可以向丞相交代了。”
    “此话怎讲?”于禁不解地望着他。
    “我的意思是说,如果将军被刘璟大军击败,丞相绝不会责怪将军,这就叫有所败。”
    于禁若有所悟,“你说的有所不败,就是指不能败给赵云的先锋军,是吧?”
    王平笑着点点头,“正是如此!”
    于禁的心中豁然开朗,确实如此,如果自己能抵抗住刘璟的北征大军,那丞相还有必要集中二十万大军在关中对战刘璟吗?
    他笑道:“可就算是赵云的先锋,也不容易对付啊!”
    王平建议道:“其实我们可以在漾水北岸建立一条防御线,将汉军阻挡在漾水以南,就算最终阻挡不住,也能打击敌军的士气。”
    于禁看了看地形,确实可以建立一条防御线,他微微点头,“如果用伏击的话,或许效果更好!”
    “卑职正是此意!”
    。。。。。。。。
    漾水也就是嘉陵江的最上游,漾水在流入汉中后则改名叫西汉水,一南下,最后在江州注入长江,在祁山一带的漾水还只是一条中等河流,宽只有五丈,不过水流湍急,水深约七尺,身材稍矮之人便被没过头顶。
    赵云的先锋军暂时驻扎在漾水南岸,赵云在河边打量附近地形,这一带地势开阔,是一处小盆地,四周都是起伏的山峦,一座长条形的山岭横亘在盆地中间,这就是黑松岭,汉军可以清晰看见数里外的黑松岭和山岭上的曹军营寨。
    这时,几名士兵用竹竿试了水深,向赵云禀报道:“启禀将军,水深只有六尺,可以直接建立浮桥。”
    赵云点点头,随即下令道:“工事兵建桥!”
    建浮桥比较简单,一般是用船只并在一起,然后铺上木板便可,如果没有船只,则就需要先造木筏,用层木筏建造浮桥,由于水流湍急,还需要在水中打下阻流桩。
    五名工事兵迅速行动起来,砍树造筏,下水打桩,一个时辰后,半座浮桥便已经出现了,水中密密麻麻有两余名工事兵在忙碌。
    就在这时,对岸忽然传来一阵梆响,一支响箭从对岸呼啸而来,射翻了指挥搭建浮桥的军侯。
    紧接着千余支箭密集射来,箭阵很有章法,先射岸上士兵,再射水中士兵,水中和岸上的士兵措不及防,纷纷中箭,两轮箭后,水中的两余名工事兵便死伤大半,血水染红了河流,士兵的尸体被急流冲走,河面上漂满士兵的尸。
    岸上也有数人中箭,栽倒一地,惨叫声响成一片。
    赵云大吃一惊,连声令道:“速速撤退!”
    士兵们纷纷后撤,一直撤到射程之外,他们这才注意到,在对岸数十步外有一条用石头垒成了石墙,被灌木丛掩盖住了,很难被发现,这道石墙长约一里,高六尺,密集的箭矢就是从石墙背后射来,原来这里竟埋伏着一支曹军弓弩兵。
    这时,王平率领数曹军士兵从石墙后冲出,在弓箭的掩护下,飞奔至河边,他们乱箭齐发,将躲在河中的数十名汉军工事兵全部射死,数十名曹军士兵又跳入河中挥斧劈砍浮桥。
    片刻浮桥散开,被急流冲走,很快便消失得无影无踪,王平一声令下,曹军士兵又奔回了防御石墙之后。
    赵云望着一片哀叫声的受伤士兵,他心中大恨,他攻克历城和白龙隘只伤二十余人,一兵未死,在这里居然遭到了埋伏,有数士兵中箭,阵亡二人,而且都是工事兵,让他吃了一个大亏。
    赵云恨得咬牙切齿,“这究竟是何人?竟埋伏得如此隐秘。”
    对岸的大将抓住了斥候军没有过河的漏洞,偷袭汉军成功,这使赵云又是懊恼,又是愤恨,“我非将此人千刀万剐不可!”
    这时魏延上前请令道:“卑职愿率军从东面渡河,绕到敌军侧面进攻!”
    赵云看了看东面,东面是一片树林,沿着漾水延绵十余里,对岸也是树林,他沉吟一下问道:“那你怎么渡河?”
    “泅水过去,河水不宽,应该容易过去,对岸都是弓兵,我只带两千长矛兵便可破掉他们。”
    赵云点了点头道:“但河水很湍急,多带几根长,记住,渡河要迅速。”
    “遵令!”
    魏延见赵云答应了,心中大喜,立刻率领两千长矛军向东奔去。
    王平在一块大石后注视着对岸敌军的动静,这时,他忽然发现汉军有向东调动的迹象,他随即向东望去,东面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分布在沿河两岸,汉军必然是想在东面森林渡河,然后从侧面袭击自己。
    想到这,王平一招手,一名牙将飞奔上前,王平对他嘱咐几句,牙将点点头,“请将军放心,我会尽力抵抗!”
    王平这才率领五弓弩军绕过一片树林,向东面奔去。
    魏延率两千长矛兵进了树林,他们一直进军到里外,才开始渡河,这里也下面一样,虽然河床不宽,但水流湍急。
    士兵们纷纷脱去盔甲,将盔甲和长矛顶在头上,几名水性好的士兵先游到对岸,拉出几根长,这样一来,士兵们便可以攀住长渡河,对于水性稍差的士兵非常有利。
    一群群士兵开始迅速渡河,可就在这时,对岸树林内忽然出现了大队曹军弓兵,足有五余人,他们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向汉军发动了进攻。
    箭矢密如疾雨,射向已经上岸的余名汉军士兵,士兵们大多没有穿盔甲,被一阵箭雨射得措不及防,顿时倒下大片,后面士兵见势不妙,纷纷跳下水向对岸游去,水中的汉军士兵也纷纷回头。
    魏延大怒,他催马跳下水,一手执盾,一手拿大刀,催动战马一步步向对岸走去,后面数精锐士兵也纷纷效仿魏延,手执盾牌和长矛,跳下河缓慢向对岸走去。
    魏延战马一跃跳上了岸,岸边王平早已在等候,他大喝一声,纵马疾奔,挥刀向魏延迎面劈来,魏延甩开盾牌,举刀相迎,战马交错,两人恶战在一处。

第568章 大军压境

    王平刀法整齐,和魏延大战二十余个回合,仍然毫无破绽,但此时汉军已有数长矛军冲上岸,他们手执盾牌和长矛,有效顶住了曹军的弓矢,掩护越来越多的军队上岸渡河,王平见形势不利,他卖了个破绽,调转马头便逃,大喊道:“迅速撤退!”
    树林中的曹军弓弩手纷纷跟随王平撤退,魏延担心对方在树林内有伏兵,止住手下追击,随即命令士兵渡河,这一次没有了敌军打乱,汉军只用了一刻钟,两千长矛军便全部渡过了漾水,在岸边迅速集结整队。
    魏延率领两千军队向曹操在北岸的防御线疾奔而去,此时在漾水两岸已爆发了激烈的弓箭战,千汉军弓弩手乱箭齐发,将留守在掩体后面的曹军死死压住,使曹军无法反击。
    这时,王平率领五曹军奔回,大喊道:“立刻撤退回营寨!”
    躲藏在掩体后面的曹军纷纷向北奔跑,数十人奔跑得稍慢一点,被汉军的乱箭射中,惨叫着倒地,其余士兵拼命奔跑,跟随王平向黑松寨撤去。
    但魏延却率军从东面急速杀至,赶上了部分曹军士兵,余曹军士兵吓得魂不附体,纷纷跪地投降,魏延心中恨,不肯接受投降,喝令士兵屠杀,只片刻时间,余曹军士兵尸横遍地,悉数被长矛捅死。
    王平也心惊胆战,不敢停留,率领剩下的八士兵一逃上了黑松岭。
    对岸的伏兵已被清理干净,赵云再次下令搭桥渡河,仅用一个时辰,汉军便搭建了座浮桥,八千士兵迅速渡过了漾水,与魏延军汇合一处,继续向黑松岭进发。
    。。。。。。。
    就在刘璟军队开始北伐的前一天,曹操也率六万军抵达了天水郡冀城,尽管在陈仓道也发现有汉军在活动,但曹操还是从汉军大规模向武都郡运送物资,判断出汉军主力必然是走祁山道北上。
    要想攻克关中,至少需要十万以上的军队,这中间需要调动大量的粮草物资,或许在具体的作战中会有一些小计策,但在战略之上,刘璟无法用计,走祁山道确凿无疑。
    此时,曹操在祁山道一线部署的军队已达十二万,他的几乎所有精锐都调集到这里,而且曹军占据着地利优势,对这一战,曹操抱有大的信心。
    在州衙内堂,曹操正和谋士荀攸及陈群商议大战对策,在他们面前摆放着一架中型沙盘,长宽各一丈,清晰地将关中和汉中的地形显示出来,这也是曹操当初为了夺取汉中而耗时半年制作,最终派上了用场。
    “我在考虑,如果这一战我们击败了刘璟军队,我们要不要再继续进军,一举夺取汉中。”
    陈群今年才十余岁,为人刚正不阿,一向以坚持原则而著称,尽管他几次触怒曹操而被惩处,但曹操在怒气消散后又立刻赦免他,并向他道歉,至始至终,他对陈群都为重视,这次关中大战,陈群实际上担任了副军师的职务。
    陈群听曹操想继续取汉中,立刻接口道:“如果满足一些前提条件,我觉得夺取汉中不是不可以,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完善祁山的防御。”
    言外之意就是说,现在说攻取汉中还为时过早,曹操有些不悦,问道:“要满足什么条件,长不妨说清楚一点。”
    “微臣指的条件是能彻底击溃汉军,至少要歼灭其一半以上的军队,如果不满足这个条件,我们冒然南下,反而会被其围剿反击,最后影响到陇西的得失。”
    曹操沉默片面,又问荀攸,“公达以为呢?”
    荀攸微微一笑,“坦率地说,我支持长的意见,如果这一战打到一定的时候,确实有夺取汉中的可能,那顺势打下去也未尝不可,不过现在。。。。丞相确实有点想得远了。”
    曹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