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兵临天下 >

第422部分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422部分

小说: 三国之兵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两人再想见,未免有一点对往事的尴尬,当初孙乾可是信誓旦旦,刘备将会为荆州之主,可现在。。。。。
    孙乾眼中不免流露出一丝惭愧。
    不过孙乾眼中的惭愧只是一晃而过,他立刻堆起笑容,“我代表皇叔欢迎治中前来,皇叔正在恭候,治中请随我来!”
    蒋琬拱拱手笑道:“那烦请公佑兄带了。”
    两人乘马车进了城,很快便来到了刘备的军衙,在军衙台阶前,刘备和诸葛亮已经等候多时,众人寒暄几句,将蒋琬如众星捧月般迎进了军衙中。
    军衙内堂,众人分宾主落座,刘备看了一眼两边的侍卫,吩咐道:“都退下!”
    侍卫们纷纷退下,内堂只剩下刘备、诸葛亮和蒋琬人,蒋琬这才拱手道:“我先转达刘州牧的话,先前荆州和皇叔达成的共识依旧有效!”
    这句话让刘备揪紧的心一下松懈了,他沉默片刻道:“那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荆州军要大举云集江陵,口口声声要为琦公复仇,让荆南上下人心惶惶,这又是什么道理?”
    蒋琬笑了笑,取出一封信递给刘备,“这是我家州牧的亲笔信,皇叔看了便会明白。”
    刘备接过信,匆匆看了一遍,果然和诸葛亮的分析完全一样,而且刘璟很明确地告诉他们,他们可以把军队和物资撤到衡阳郡,刘备眉头皱成一团,明明答应给他们半年时间准备,现在又要他们把军队撤到衡阳郡,这还叫什么共识依然有效?
    刘备心中有些恼火起来,他把信递给诸葛亮,沉着脸道:“不是说好半年后我们撤军吗?现在才两个月,为何你家州牧言而无信?”
    蒋琬毫不生气,依然不慌不忙解释道:“可能是皇叔没有理解双方达成共识的关键,我可以解释,就是荆州军承诺不攻打荆南军队,支持荆南军队转移去交州,现在我们虽然大军云集江陵,但还是承诺不会攻击荆南军队,只是请转移去衡阳郡,半年后再进攻交州也完全可以,不过。。。。。”
    说到这里,蒋琬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注视着刘备道:“我们所有的承诺都是建在双方的诚意之上,如果贵军破坏了荆州军的切身利益,那么所有承诺将失效,这也是我家州牧的原话,话虽不好听,但我们一定要有言在先。”
    刘备明白蒋琬的意思,其实就是警告他们不准泄密给巴蜀,否则他们将直接灭掉荆南,话虽然不错,但这种**裸的威胁使刘备的面有些挂不住,他黑着脸一言不发。
    这时,诸葛亮在一旁笑道:“不知刘州牧准备让我们几时南撤去衡阳郡?”
    蒋琬暗暗夸赞,这才是聪明人,面对现实,顺势而为,不做不必要的抵抗,蒋琬恳诚地说道:“我们将在二十天后完成军队集结,再过五天便正式渡江,请务必在此之前撤走。”
    诸葛亮点了点头,“请转达我们对州牧信守承诺的感谢,同时请他放心,今天说的话,我们不会让第人知晓。”
    “既然如此,那我就告辞了!”
    蒋琬起身告辞,刘备和诸葛亮将他送出军衙,又命孙乾送他去江边,刘备这才和诸葛亮又返回了内堂。
    “我们真的要按照刘璟的要求做吗?”刘备按耐不住心中的恼火道。
    诸葛亮叹了口气,“我当然也不愿意,我想谁也不会愿意,但实力摆在这里,由不得我们选择,而且刘璟派蒋琬来事先通报,也算是给皇叔一个面,况且他还算守信,否则他直接出兵剿灭我们,其实也是他的机会。”
    “哼!他不是守信,他是指望我替他经营交州。”刘备恨声道,他很清楚刘璟的心思,把自己放去交州,让自己替他经略,将来他再来收割。
    虽然心中不满,但刘备确实也无可奈何,他已经没有选择,除了尽快撤到衡阳郡外,他没有第条可走,他深深叹息一声,“好吧!烦请军师做一个撤军计划,我们尽快实施。”
    。。。。。。。。
    汉中是指秦岭山脉和大巴山脉之间的一条狭长的山坳走廊,在这条山坳走廊内从西向东分布着片盆地,这片盆地便成了人类繁衍生息之地,这里温暖湿润,土地肥沃,物产富饶,也使得汉中成为了汉朝的龙兴之地。
    块盆地在行政区划上便是武都郡、汉中郡和魏兴郡,由汉水将郡联系在一起,称为汉中郡,其中以汉中郡盆地最大,人口也最多。
    汉中同时也是道教分支五斗米教的发源地,由张修创立,但不久便被张鲁所篡,五斗米教便沦为了张鲁进行军阀割据的一个重要工具。
    张鲁原本是刘焉部将,和张修奉命攻打汉中守苏固,张鲁在杀死张修后,随即割据汉中自立,迄今已有二十余年,由于汉中地理封闭,大量关中民众为避战乱逃入汉中,使汉中人口迅速增加。
    由于土地得到了大量开发,再加上张鲁经营有方,汉中也渐渐开始走向强盛,拥军五万,粮草充足,成为可以与巴蜀抗衡的割据军阀,也成为巴蜀第一劲敌。
    但新年以来,汉中便被一种不安的气氛所笼罩,早在去年十二月初,巴蜀方面便透露出消息,荆州刘璟即将攻打汉中,向北扩张,这便使张鲁开始担忧起来。
    这个时候,张鲁之弟张卫也提出抢先夺取上庸的建议,利用上庸的有利地形阻击荆州军北上。
    但张鲁心存顾虑,这个建议他迟迟没有表态,时间一晃又过去近一个月,这件事再也没有人提起,连强烈主张夺取上庸的张卫也迷失在女人堆中,这个建议就仿佛一座涨潮中的沙器,潮水过后,再也没有了痕迹。
    可到了一月下旬,荆州方面传来了重大消息,荆州军开始渡江南下,挺进荆南,这个消息让张鲁的心有点乱了。
    杨松从张鲁的天师府出来,上了马车,忧心忡忡地上了马车,杨松年约五十岁,身材高大,脸型很长,配上一只鹰勾鼻,使他的外貌显得十分奸诈,给人一种很不可靠的感觉。
    他原本是关中名士,出身名门弘农杨氏,为避汉末之乱来到汉中,被张鲁用为幕僚,杨松善理财,在他二十余年兢兢业业的治理下,汉中变成了富庶之地,他也得到了张鲁的大信任,成为汉中的第二号实权人物。
    杨松虽然能力出众,但他的缺点也同样明显,他贪贿赂,在汉中强盛的同时,他本人也成为了汉中第一富翁,好在张鲁对钱财看得较淡,并不在意他的贪赂,正是张鲁的纵容下,杨松几乎到了无事不贪的程。
    但今天,杨松的忧虑并不是钱财问题,而是张鲁竟隐晦地提出,应该将汉中防御向东扩展,杨松一下便明白了张鲁的意思,向东扩展防御,那就是夺取上庸城了,杨松这才明白过来,原来张鲁一直将上庸之事放在心上。

第500章 汉中出兵

    杨松当然也知道在上庸建立防御线对汉中的防御有着重大影响,夺取上庸,不仅打掉了荆州威胁汉中的一把尖刀,同时也可以建立一座坚固的防御墙,使汉中不用再担心东面的威胁。
    只是夺取上庸的后果是什么?虽然现在刘璟在收复荆南,无暇北顾,可一旦他收复了荆南,他会善罢甘休吗?
    杨松靠在车壁上,细长的眼睛眯成一条缝,他还在回味张鲁最后说的那一番话。
    ‘巴蜀传来荆州要取汉中的消息绝对可靠,你就不要问是谁,我现在只想知道,怎么才能保住汉中?”
    ‘夺取上庸一直是我的心愿,以前是在曹操手中,我不敢多想,但现在是在刘璟手中,而且只是他的边疆之镇,和襄阳还隔着房陵郡,拿下上庸对荆州无足轻重,但对于我们汉中,就像是长了一排钢牙,进可以咬人,退可以固守,先生,上庸我思之已久啊!’
    。。。。。。。。
    其实张鲁的意思很清楚,他是在暗示自己,汉中军应该夺取上庸,杨松这才相通一件事,一个月前张卫忽然提出占领上庸的建议。
    当时这个建议来得莫名其妙,尽管他们也听闻荆州要夺汉中的传言,但张卫这么一个粗鲁之人,他怎么会想到先发制人,夺取上庸呢?
    现在看来,那根本就是张鲁的意思,借张卫之口来试探众人,见大家没有反应,他便不再提此事,但张鲁心中却一直在想着这件事。
    自己该如何应对呢?
    马车到了杨松的府邸,杨松下了车,立刻对左右令道:“让孟达立刻来书房见我!”
    。。。。。。。。
    孟达现在的身份是杨松部曲统领,统帅杨松的两千私兵部曲,他是以张松心腹的身份来汉中投靠杨松,因为张松被杀使他遭到牵连,不得不逃离巴蜀。
    这一点杨松深信不疑,也是事实,只是孟达隐瞒了他曾投靠刘璟的经过,只是说那段时间他躲在上庸亲戚家中避风头。
    孟达押送货物去关中的途中经历了考验,也得到了杨松的信任,把他视为心腹,很多事情都会找他商议。
    孟达得到杨松要见他的消息,他一快走,来到了杨松书房前,躬身禀报道:“末将孟达求见!”
    “孟将军请进!”
    孟达走进了书房,杨松正坐在桌后看书,见他进来,便笑眯眯一摆手道:“孟将军请坐!”
    孟达虽然出任杨松的部曲统领,但杨松的部曲同样也是汉中军的一部分,所以张鲁也承认了他的军方地位,加封他为牙将。
    孟达武双全,是一名难得统帅型大将,张鲁也对他为器重,只是碍于杨松的面,不好直接把他拉到自己麾下。
    “谢先生!”
    孟达坐了下来,杨松叹了口气道:“你还记得我一个月前给你说过的那件事吗?关于上庸。”
    孟达心中一跳,果然来了,其实不等杨松找他,他这两天也要找机会向杨松提这件事了,荆州已有命令过来,他必须要尽快促成汉中攻打上庸。
    孟达点点头,“末将记得,就是张校尉提出先发制人,夺取上庸,但后来没有消息了。”
    “今天又有消息了。”
    杨松苦笑一声道:“今天守找我过去详谈,我才发现张卫所谓夺取上庸的建议,实际上是守自己的想法,是他想夺取上庸。”
    说到这,杨松瞥了一眼孟达,发现他正沉思不语,不由有些好奇地问道:“孟将军在想什么?”
    “末将在想,守这个时候再次提起上庸,会不会和荆州在荆南用兵有关系?”
    “你说得不错!”
    杨松赞许地笑道:“守确实觉得此时是夺取上庸的机会,孟将军,你怎么看这件事?”
    孟达欠身道:“实不瞒先生,我兄弟在新年那几天正好去一趟上庸,一方面是探望舅父,另外一方面,我让他顺便去探一探上庸的情报。”
    “哦!有什么情报?”杨松为感兴趣地问道。
    “军事机密是探不到,但有一点知道,因为荆州要征伐荆南,在荆州各地抽调军队,上庸原本五千驻兵,被抽调走大半,现在只剩下了一千余人,如果守真有心要夺上庸,此时正是千载难逢之机。”
    杨松心中有些激动起来,他很了解张鲁,既然张鲁已经第二次提到夺取上庸,这说明他已经下了决心,关键是自己要在此事是起到主导作用,才能保持住自己的地位不弱化。
    原本杨松只是担心荆州的报复,但孟达告诉了他这个秘密,这便使杨松信心倍增,也忘记了荆州的强大,他沉吟片刻又问:“孟将军是支持守夺取上庸吗?”
    孟达叹息一声道:“我上次去关中,听说马超已经和刘璟有密切接触,曹操是绝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