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兵临天下 >

第394部分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394部分

小说: 三国之兵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需的生铁交换大象。
    这时,一名年约二十五六岁的青年男在吴氏商行家主吴庆的陪同下快步走了上来,他向刘璟深深施一礼,“士林参见刘州牧!”
    刘璟事先已得到吴庆的快信,他知道这个士林便是士燮的孙,官任九真郡丞,这次是随象队同来。
    刘璟抱拳笑道:“原来是士郡丞,荆州怠慢郡丞了。”
    “不敢!”
    士林态很恭敬,他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双手呈给刘璟,“这是我祖父给州牧的亲笔信,请州牧过目!”
    刘璟接过信,并没有急着看,而是回头吩咐徐庶道:“麻烦元直带士郡丞下去休息,顺便认识一下荆州官。”
    徐庶点点头,一摆手笑道:“士郡丞请!”
    徐庶将士林带了下去,刘璟这才打开士燮的信,匆匆看了一遍,无非是愿意两家修好,大力发展贸易,不过在信中的最后,士燮竟提到了刘备被封为交州牧一事。
    这才刘璟有些吃惊,他也是天前才知道刘备已被朝廷封为交州牧,这个士燮远在南方偏远之地,他怎么会这么快就知道此事?
    刘璟忽然有一种预感,这个士林此次前来,恐怕是和刘备被封为交州牧有关,交州大军阀都是守,唯独没有交州牧,而刘备被封为交州牧,那就意味着交州的水开始被搅浑了
    码头上对大象的围观依然在继续,刘璟却回到了官房,他对这些大象兴趣不大,他的兴趣在于徐庶将给他带来的消息。
    这时,一名侍卫在门口禀报:“启禀州牧,徐长史来了。”
    “请他进来!”
    片刻,徐庶快步走了进来,他神情肃然道:“果然和我们猜测的一样,士燮想和我们结盟。”
    刘璟随即吩咐侍卫,“请贾军师过来一趟,还有司马军师。”
    话语刚落,贾诩便笑眯眯出现在门口,后面跟着司马懿,贾诩道:“我的鼻很灵,嗅一嗅便知道要聚餐了,把司马也顺便拉了过来。”
    众人大笑起来,笑声冲淡了房间里的紧张气氛,四人在房间里坐下,徐庶缓缓道:“刚才我和士林谈了片刻,他很坦率,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他来荆州有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就是希望和我们结盟共同对付刘备。”
    刘璟不露声色又问道:“另一个任务呢?”
    “另一个任务就是希望和荆州建立贸易关系,他们想买荆州的火油和生铁。”
    刘璟沉思片刻道:“你可以回复他,结盟没有问题,现在我们还无法和交趾建立直接贸易线,必须穿过刘备的势力范围,运送火油和生铁只会白白刘备,先做一些普通货物的贸易,至少刘备不敢拦截。”
    贾诩呵呵一笑,“这是一个好借口,士燮也无话可说。”
    旁边司马懿沉吟一下道:“那州牧答应和士燮结盟又是什么意思?”
    结盟当然不只是借口,司马懿不会想得那么简单,他只是想知道刘璟在刘备和交州这件事是怎么考虑,毕竟刘表当年是拿下部分交州,而他们却只考虑西进。
    刘璟微微叹息一声道:“有时候我也不得不佩服曹操的资源和手段,他总是能信手拈来,置我于不利,却让我不得不面对。”
    贾诩的神情也变得严肃起来,他默默看着刘璟,沉声问道:“主公是说刘备被封为交州牧之事?”
    刘璟点点头,“他封刘备为交州,无形中就打乱了交州的平衡,士燮希望我能从后面牵制刘备,阻拦刘备南下,我估计赖恭和吴巨也先后会派使者来荆州,或者去东吴,以寻找支援,这样一来,我的西进计划无形中就被打乱了,我得重新考虑计划。”
    “州牧要改变计划?”司马懿吃了一惊,荆州的巴蜀计划一旦暂停或中止,将会对东州士造成严重打击,他心中顿时有点紧张起来。
    刘璟看出了司马懿的紧张,不由笑了笑,“我只是说曹操的手段打乱了我的西进计划,而不是中止,仲达明白吗?”
    司马懿略略松了口气,他有些不好地笑了起来,“关心则乱,我有点失态了。”
    “这不是失态,而是巴蜀战略关系到我们将来的生死存亡,我伯父没有西进北上的雄心,所以他对交州很关心,但我不是从前的刘州牧,孰轻孰重我心里清楚得很,恐怕会让曹操失望了。”
    贾诩却笑了笑,“或许曹丞相还送给了我们一份大礼。”
    “荆南!”徐庶脱口而出。
    众人对望一眼,再次大笑起来,刘备的兵力不足,一旦南下交州,荆南也就空虚了,他们只需用少量的军队便可占领荆南,这确实是曹操送来的一份大礼。
    刘璟想了想又道:“不过话又说回来,交州我们要夺取,但不是现在,就算刘备夺取了交州,我也并不看好,人口少,终究成不了大事,最多是第二个南越国而已,我们的战备资源有限,必须集中精力向北,希望十年后,我们的军队开始进入交州。”
    众人都默默点了点头,刘璟又笑道:“这个士燮只是一个小插曲,我们还是回归原有的计划,先稳住江东,我昨晚接到柴桑的鸽信,江东的媒人已经过了柴桑,看来江东公主是不娶不行了。”
    两天后,江东船只缓缓在码头靠岸了,乔玄站在船头,一眼看见了岸上的贾诩,他不由笑了起来,他们两人在二十几年前便认识,交情还不错,董卓派贾诩去劝说乔玄出仕为官,乔玄不肯答应,连夜逃去了江东。
    而他们最后一次见面是在宛城,乔玄游历天下,途径宛城,拜会了当时正为张绣效力的贾诩,这一晃也有十几年了,
    “和兄,别来无恙乎?”乔玄大笑道。
    贾诩没想到会是乔玄到来,他顿时又惊又喜,上前拱手行礼道:“国老,怎么会是你?”
    乔玄下了船,两人紧紧拥抱一下,相视而笑道:“十几年不见,没想到会在荆州重逢。”
    这时,贾诩见乔玄身后跟着一名小童,小童手中端着漆盘,上面着一只木匣,贾诩有些奇怪地问道:“这盒是?”
    乔玄呵呵一笑:“盒里面是我们我们尚香公主的庚贴,我嘛!自然就是媒妁了。”

第466章 摆不起的架子

    乔玄作为江东媒人的到来,使荆州和江东的联姻正式拉开了序幕,这是一场典型的政治婚姻,关于婚姻的各种流程及细节安排都是两边官方来协商敲定,反而没有了当事者的想法。
    这其中最关键一环是亲迎,江东明确提出,希望刘璟能亲自去江东迎娶孙尚香,这也是吴老夫人唯一的心愿,由吴老夫人和江东君主孙权做出书面的安全担保,尽管如此,荆州还是提出了刘璟要带八千军队护卫的要求。
    双方在反复磋商后,最终达成一致,军队由八千人缩减为六千人,战船不超过艘,上岸的随从不超过五人,而上岸后不进京口城,仅上北固山见吴老夫人,不超过两个时辰,江东军在北固山里范围内不能超过千人,允许荆州军派出五十名斥候等等。
    这些细节的敲定,便确定了亲迎的日,荆州迎亲船队将在八月初五出发。
    乔玄在江夏呆了天,终于将所有的细节一一安排妥当,黄昏时分,数十名女侍卫护卫着一辆马车缓缓停在贵宾馆大门前,一名女侍卫快步进了馆舍。
    此时乔玄正在房间里看书,管事跑进院,“国老,有要紧事!”
    乔玄一怔,放下书走到门口,只见一名身着软甲的带刀女护卫走进院,女护卫向他拱手施一礼,“可是江东乔国老?”
    乔玄心中有些不解,这是什么人?居然还有女兵,倒有点象从前尚香公主的两红粉骑兵,他含笑点点头:“我就是乔玄,请问姑娘是?”
    “我是州府府护卫军侯,奉夫人之命,请国老去府中一叙!”
    乔玄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刘璟之妻陶夫人的护卫,想想也是,虽然在这次联姻中,陶夫人事情并不多,但尚香公主一旦进了州牧府,陶夫人就立刻成为关键人物,无论于公于私,他都应该去拜访一下陶夫人,这也是江东对州牧夫人最起码的尊重。
    想到这,乔玄又是惭愧,又是懊恼,他居然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忽略了,这可关系尚香公主将来数十年的生活,他连忙道:“请容我更衣,马上就去。”
    乔玄换了正式朝服,头带峨冠,上了马车,向不远处的州府府驶去
    其实陶湛并没有闲着,她此时已经过了心理关,也在很认真地准备刘璟迎娶孙尚香的婚事,她的事情主要是布置孙尚香将来的居住处,另外还要审核迎娶聘礼,她考虑得很周全,不想让江东人耻笑。
    州牧府占地有亩,其中后宅就有两亩,后宅的核心是一面约五十亩大的湖泊,四周林木茂盛,布满了各种精美的亭台楼阁,七座院如七颗宝石般镶嵌的湖泊周围,完全是仿造未央宫椒房殿来建造,只是小了很多。
    陶湛决定将孙尚香的院安排在鹤舞院,这是后宅的第二大院,占地十亩,仅次于陶湛自己居住的鹿鸣院,也代表了孙尚香在府中的地位。
    虽然叫做院,实际上是由一片建筑群组成,各种房间楼阁足有四、五十间,站在最高的鹤阙上,可以凭栏而望湖水,风景为优美。
    陶湛正在指挥数十名丫鬟婆布置房舍,这时女侍卫军侯快步走来,向陶湛行礼道:“启禀夫人,乔国老已经到了,正在贵客堂等候。”
    陶湛点点头笑道:“辛苦你了。”
    她带着十几名侍女移步上了马车,向位于前宅的贵客堂而去。
    贵客堂内,乔玄正坐在堂上不慌不忙喝茶等候,天色已暗,堂内灯光通明,四周站了八名侍女,秦汉的厅堂和后世完全不同,建筑在基座之上,就像一座小殿,拱梁立柱结构,高顶宽殿,人坐在其中显得格外空旷。
    这时,大堂外传来一阵清脆的环佩声响,只见十几名侍女簇拥着一名梳着堕马髻,身着紫色长裙的美貌少妇走进了大堂,乔玄知道这就是州府夫人,连忙上前施礼:“江东乔玄,参见陶夫人。”
    陶湛微微一笑,“原来是乔国老,我们应该见过。”
    乔玄一都在考虑尚香公主之事,没有细想往事,陶湛这一提醒,他顿时想起来,陶夫人就是陶烈孙女,当年陶烈带她来江东拜访过自己,那时她才七八岁,后来自己长女嫁给孙伯符时也在婚礼上见过她。
    他有些尴尬地笑道:“我真是糊涂了,当年和令祖一起,我确实见过夫人,不过那是夫人尚年少,一晃很多年过去了。”
    “是啊!十几年了,乔长姊现在可好?”陶湛浅浅一笑又问道。
    “她还好,养育女,深居宫中,我也不大见到她。”
    陶湛一摆手,“国老请坐!”
    两人分宾主落座,陶湛又命人上茶,乔玄这时才注意到,陶夫人虽然身着紫色长裙,但布料却是细麻,并不是丝绸,头插的步摇簪、指环及臂钏等等装饰都是普通的赤金,这是寻常人家主妇的饰。
    他心中微微一愣,顿时又想起这几天所见所闻,襄阳街头男女大多衣着朴素,没有丝毫奢华之风,连他乘坐的马车也是装饰得为普通,不过马匹却很雄骏。
    乔玄这才慢慢明白过来,荆州崇尚简朴,原来是上行下效,身为堂堂的州牧夫人,富可敌国的陶家嫡女,竟然也是如此衣着简朴,她显然不是刻意装扮给自己看,应该就是她平时的装束。
    这个小小细节让乔玄心中颇为感慨,难怪荆州能连着进行数场大战,这和荆州的国力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