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兵临天下 >

第344部分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344部分

小说: 三国之兵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406章 势取江陵

    中午时分,急促地钟声在江陵城上空敲响,一队队曹军士兵疾速奔向城头,江面上又出现了一支船队,这一次规模浩大,由上艘战船组成。
    不多时,曹仁也接到禀报,快步来到城头,早有士兵向他禀报:“大将军,好像是江东的战船!”
    曹仁心中一惊,江东战船终于来了吗?他快步走到城垛旁,目远眺,只见不远处的江面上,一支延绵十几里的船队声势壮观地呈现在他眼前。
    为是一艘千石的大船,大船上飘拂着一面黑红相间的角大旗,那是江东军的战旗,而船舷边上的士兵隐隐可以看见他们身着黑红色的江东军军服。
    船队在江面上缓缓停下,数十艘江夏军的前锋哨船从西面驶来,虎视眈眈地在江面上一字排开,和江东船只对峙。
    从眼前的情形来看,毫无疑问,确实是江东的船队到来,只是它却难以掩饰曹仁心中的疑惑。
    如果真是江东船队,那它们是如何通过江夏,江夏军真的允许它们过境吗?
    这时,陈矫也匆匆赶到城头,他注视片刻江面,眉头一皱道:“难道江夏军要和江东军火并不成?”
    曹仁摇摇头,“长史,我有点担心啊!”
    “将军担心什么?”陈矫看了他一眼问道。
    “我担心这不是江东军战船,而是江夏军乔装,来骗取我的江陵城,因为我直觉,刘璟不会允许江东军船队过江夏。”
    “这倒不一定,或许江东军是借口来攻打武陵,刘璟就会很愿意借他们之手剿灭刘备。”
    曹仁点点头,他曾经听程昱分析过,刘璟和孙权最后达成的同盟就是将荆南四郡让给江东,如果是这样,江东军来攻打武陵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但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应该谨慎为上。”
    陈矫捋须微微一笑,“如果江东军真是为了江陵而来,我想今天晚上,江东军必然会有使者前来。”
    。。。。。。。
    果然不出陈矫所料,天刚擦黑,一艘小船便悄悄离开了江东军船队,靠上了北岸,船上是一名年轻军官,长得浓眉大眼,身材魁梧,颇有几分世家风范。
    年轻将军刚上岸,立刻被数十名曹军士兵团团包围,几十把弓弩对准了他,一名屯长厉声喝道:“你是什么人!”
    年轻将领拱手道:“在下是江东军牙将程议,奉主将之命,前来求见曹仁将军!”
    屯长一挥手,“带他进城!”
    很快,年轻的江东将领程议被曹军带进城,一直来到军衙大堂上,曹仁已经在此等候多时,程议上前不慌不忙躬身施礼道:“在下江东牙将程议,参见镇南将军!”
    曹仁上下打量他一眼,问道:“你是程普什么人?”
    “他是末将的家父。”
    曹仁知道程普有两个儿,长程咨,次程议,原来就是此人,他也得到曹操快信,朝廷已封程普为南郡守,那么程普来收江陵的可能性就最大了。
    曹仁点点头又问道:“江东军主将是何人?”
    “回禀镇南将军,正是家父!”
    程议取出一封信,双手呈给曹仁,“这是家父的亲笔信,请将军过目。”
    曹仁接过信看了看,落款果然是江东程德谋,不过谁也没有见过程普的信,是真是假无法判断,曹仁又将信递给了陈矫,陈矫看了一遍,信中和丞相的来信内容一致,程普为南郡守,他率军来接受。从信本身来看,看不出有假,那么就姑且当它是真,陈矫笑了笑问道:“你们是怎么向刘璟解释?大军居然通过江夏。”
    程议不慌不忙道:“去年在蕲春县,吴侯和刘璟达成盟约,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江夏军默许我们取荆南四郡,这一次我们便是以出兵攻打武陵为借口,顺利通过了江夏,而且这次赤壁之战,刘璟独吞了战利,令江东普遍不满,刘璟也为此有愧于吴侯,所以在荆南之事上,刘璟便让了步。”
    程议说得合情合理,令人信服,曹仁和陈矫对望一眼,曹仁又问道:“不知令尊带来多少军队,准备怎么接收江陵城?”
    “军队我们带了一万两千人,足以守住江陵,另外周都督准备从陆先攻零陵,再北攻武陵,将在长江南岸会师,就算江夏军派大军前来,我们也不畏惧,至于怎么接收江陵城,希望按照曹丞相的承诺,贵军尽快退出江陵城,我们自然会接收。”
    曹仁沉思片刻道:“我们当然会信守承诺,请程小将军转告令尊,最迟明天,我们一定会给一个明确的答复!”
    。。。。。。。
    程议告辞而去,曹仁沉思片刻,又问陈矫道:“长史以为我们真的该让出江陵城吗?”
    陈矫微微一笑,“将军觉得丞相为何要把江陵让给江东?”
    “这个我自然明白,挑起南方内讧,让江夏军和江东军互斗,最后两败俱伤,听说江东内部也有反江夏的势力,用江陵为诱饵,江东必然会上钩,江夏又绝不会容忍,这样一来,两家的矛盾就会激化了,这其实就是他们之间分赃不均的战斗。”
    陈矫点点头,“将军说得没有错,但这只是其一,更重要的原因是丞相知道,我们守不住江陵。。。。。”
    “等等!”曹仁打断了陈矫的话,“这一点我不赞同,如果丞相认为我们守不住江陵,为何还要我剿灭刘备?”
    陈矫不由苦笑一声,曹仁有大局观,有很强的统帅能力,能带兵打仗,但在权谋上还是略有不足,尤其在一些微妙的细节上,他还是无法理解。
    丞相是让他剿灭刘备,这不过是一种士气鼓舞,事实上,以江陵的一万驻军,又要守卫城池,防御江夏军,又要跨江去攻打刘备的近万军,怎么可能办到,难道丞相会不知道?
    偏偏曹仁就没有反应过来,陈矫只得解释道:“刚开始丞相就有放弃江陵,让给刘备的意思,将军还记得吗?”
    曹仁点点头,“我记得!”
    “就是因为丞相知道我们难守江陵,才打算放弃,只不过用刘备弱,用他来抑制江夏军,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丞相最终才决定扶持江东来对付江夏,把江陵让给江东军,无疑就是触犯了刘璟的切身利益,除非江东军老老实实把江陵让出来,否则他们之间必然爆发战争。”
    说到这,陈矫目光中有了一丝忧虑,他又继续道:“其实我最担心的是襄阳,如果徐晃将军守不住襄阳,被江夏军占领,那我们就没有退了,甚至江夏水军封锁汉水,我们最后也只能退败上庸,将军,前车之鉴啊!”
    陈矫的一句‘前车之鉴’重重敲打在曹仁的心中,那是他最狼狈地一次败退,翻山越岭,逃往上庸,他发誓这辈也不要再经历一次,可现在,如果他撤退不及时,甚至连败退去上庸也是一种奢望了。
    曹仁终于被说动了,“既然是丞相的安排,我自然会遵命,将江陵城让给江东。”
    。。。。。。。。。
    当天晚上,一万曹军撤离了江陵城,北上襄阳,就在曹军撤兵的同时,一艘小船载着一名曹仁的使者向停泊在江心的江东军主船驶去,不等靠近,便巡哨小船拦截,使者连忙道:“我奉曹将军之命,特来见程公!”
    巡哨将使者带上了大船,走进一间船舱,船舱内灯火通明,就在一个时辰前刚从江陵城回来的程议坐在小桌后,他冷冷道:“有什么事,可直接告诉我!”
    使者连忙拱手,“禀报程小将军,曹将军已撤军,现在城池已空,江东军可随时入城。”
    这时里舱忽然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曹操就这么情愿将江陵送给江东吗?”
    只见从里舱走出一人,身材魁梧,头戴金盔,身着铁甲,腰佩青釭剑,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荆州牧刘璟。
    使者认识刘璟,顿时大吃一惊,一下跌坐在甲板上,而年轻的将军‘程议’也起身行礼道:“参见州牧!”
    这员年轻的小将当然不是程议,而今年只有十六岁的邓艾,邓艾还在江夏书院读书,但刘璟却希望他能为一个武双全的将才,所以在去年底将他从书院里带出来,跟随自己磨练一年,并出任屯长一职。
    邓艾少年老成,机敏能干,假冒程议出使江陵,成功骗过了曹仁,这让刘璟非常满意,他拍了拍邓艾的肩膀赞道:“干得不错!”
    邓艾抱拳施一礼,慢慢退下去了,刘璟又对吓得浑身发抖的使者道:“你不用担心,我不会杀你,你替我给曹仁传一句话,如果他识相,立刻撤离襄阳,否则,他的两万军队将成为荆州的奴隶!”
    。。。。。。。。。
    夜色中,江陵城门大开,一队队江夏军走进了江陵城,刘璟骑在战马之上缓缓入城,却抬头打量这座荆州的第二大城,这还是他第一次来江陵城。只可惜城池虽大,大部分人口却跟随刘备渡江南下。
    刘璟暗暗思忖,须得想一个办法,把江陵的人口弄回来,就在这时,一名士兵飞奔来禀报道:“启禀州牧,有一人求见,说是州牧一定很愿意见他。”

第407章 巴蜀消息

    刘璟不由一怔,居然有人在江陵城要见自己,他一时想不到会是谁?
    “带他上来!”
    不多时,几名士兵将一名十余岁的士带了上来,火光下,刘璟一眼便认出了此人,竟然是去年在襄阳见过一面的法正,刘璟心中有些惊讶,法正怎么会在江陵?
    法正上前笑呵呵行一礼,“我就想,江面上的战船怎么会是江东军呢?应该是江夏的水军才对,果然被我猜中了。”
    刘璟心念一转,他忽然猜到法正为何会出现江陵了,这必然是刘璋派他来探查荆州的情况,赤壁之战改变了各方的利益格局,刘璋如果视而不见才是怪事。
    想到这,刘璟不露声色问道:“孝直兄怎么会想到不是江东军,而是江夏军?”
    “如果柴桑以西的江面上出现江东战船,那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赤壁大战还没有结束,现在赤壁大战已结束数月,江东军的战船怎么还可能出现在江陵的江面上?我想刘州牧可不会为一个所谓的盟约而放狼入室。”
    刘璟暗暗佩服其高见,法正对时局看得很准,不过刘璟想知道,这种对荆州局势的判断,是法正的个人看法,还是整个益州的官方解读。
    刘璟笑道:“这里不是说话之地,孝直能否随我进城谈一谈?”
    法正微微欠身施一礼,“愿和州牧一叙。”
    。。。。。。。。
    刘璟并没有再入城,他令新任南郡守李严及校尉陈朔控制住江陵,又让司马懿协助他们二人,他则带着法正返回了自己的坐船。
    船舱内,刘璟请法正入坐,又令军士上了茶,刘璟笑道:“孝直怎么会来江陵?”
    法正淡淡一笑,“我并非是专门来江陵,而是奉我家主公之令去武陵找刘皇叔,准备返回益州,正好遇到了江陵之事。”
    刘璟心中更加疑惑,刘璋竟然已经和刘备有了瓜葛,这倒是让他始料不及,刘璟当然知道刘备要谋益州,只是没有想到刘备动作竟如此迅速,刘璋已经有了回应。
    不过更让刘璟没有想到的是,法正竟然坦然地把这件事告诉自己,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法正有了投靠自己的心思?
    但此事不能唐突,刘璟喝了一口茶,又问道:“现在刘皇叔的处境堪称艰难,他本来实力就是最弱一方,又被曹操突击,损兵近半,只剩下一些偏僻之地,实力更加羸弱,那么对于他而言,益州就是最后的机会了,难道你家主公打算把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