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越江吟 南州 >

第251部分

越江吟 南州-第251部分

小说: 越江吟 南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颖微笑:“罗将军思路明晰,正是此意。毕竟我家殿下见识到越军水军实力与襄阳城之坚固,也不想持续在此地耗费精力。”
  
  罗厉似乎心动:“可否请使者详谈?”
  
  陆颖急忙拱手施礼:“下官想与将军单独一叙,烦请摒退左右”
  
  罗厉想了想,挥手让众人退下,又对尚远捷道:“尚大人,请你招待副使去别院用茶。”
  
  尚远捷对他微微施礼,然后引我出门,冯栩与其他将领从我身边走过,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异状。尚远捷要我去郡衙中坐,我停住脚步,静静道:“尚大人,趁正使大人无事差遣,下官想在这襄阳城中游览片刻,不知道可以么?”
  
  尚远捷听到我开口,目中略有疑惑,但是很快道:“请。”
  
  他避开几处军队重地,只带我在百姓聚居的街道上行走,也不多作介绍。我也只是默默地看,夕阳斜照,很快就这样走到道路尽头。尚远捷急忙快走了几步,对着另一条路示意:“使者请走这边。”
  
  前面一道高墙,几乎像襄阳城中又起了一座小城,那是襄阳数年积累的军资所在。我笑着会意,折转了往回走,忽问:“城中百姓过得好么?”
  
  尚远捷怔了怔才答:“使者多此一问了,我襄阳经营多年,城中所存粮草布匹充足,即使与外界切断联系也可保十年无忧,百姓自然也丰衣足食。”
  
  我低头一笑:“真是天壤之别。魏军现有粮草,只能支撑月余,要攻襄阳谈何容易?”
  
  尚远捷似乎摸不清我的意图,仍是有些惊讶:“这么说,魏军是因为粮草缺乏,不得已提出休战?”
  
  “也许罢。”我不置可否,又看看路上出现的行人,“可是下官觉得,此地百姓并无丰足之感。他们看尚大人的眼神漠然,似乎还有不平之色。”
  
  尚远捷听了面色一沉:“使者不觉太武断了么?魏军在城外虎视眈眈,城中百姓出入大受影响,难道还指望他们喜笑颜开?”
  
  我微笑:“尚大人过于激动了,下官只是听说,荆州全郡已有两年收成欠佳,而照大人说法,襄□资仍可支十年,显然并未受到影响。于是便胡乱猜测,如果襄阳江陵等地只管屯粮,而没有拿出部分照应百姓,或许会惹出不少微词。言语有冒犯之处,还请见谅。”说着叹道,“但愿此次能够达成休战协议,让周围百姓生活得以恢复。”
  
  尚远捷微窘,没有接话,却有另一人从街口处走出来,平静道:“尚大人何必难以启齿,城中存粮确实优先供军队使用,未接济荆襄百姓。在下并不觉得罗将军此举有太大失误。”
  
  尚远捷见到来人,冷冷道:“冯栩,过去凌王殿下在时,从未发生军队强征民粮的事。我身为郡守无法照顾好百姓,确是我的失职,你身为军人,自然也可只从军队一方考虑。”
  
  冯栩无意间看我一眼,淡淡道:“如凌王殿下者能有几人?尚大人不满罗将军做法,难道也想如石岱一般投敌不成?强敌当前,还请尚大人不要因过去之事相责。你我只要各自尽忠职守,便是最大的功绩了。”见尚远捷涨红了脸闷声不语,冯栩又道,“罗将军要找副使谈话,尚大人不如也去?”
  
  尚远捷更无话说,只向我略微拱手,便自行离开。冯栩身形不动,直到尚远捷不见,才引我走到另一条小巷。此时日光没落,周围渐渐被灰暗笼罩,冯栩忽然拔剑出鞘,闪电般向我刺来。我斜身躲开,手指在他剑脊一弹,荡开剑势。
  
  冯栩无声地收剑,低声道:“殿下,果然是你。”
  
  我摸摸脸:“你何时发现的?”
  
  冯栩眼神平静:“殿下一进议事厅,我便有这种感觉,相貌可以掩饰,可是身形姿态却不易改变。殿下的视线偶尔在厅中扫视,并非出于探询,分明是在寻找昔日痕迹。”
  
  我笑起来:“冯栩,我过去竟没发现你眼光如此敏锐。你不将怀疑告知罗厉,自己先来试探,是终于发现即使杀了我,也改变不了襄阳城受困的命运么?”
  
  冯栩无意识地捂了一下腹部,面色更加苍白:“所以殿下屡次饶我性命。难道在殿下眼中,襄阳已是死城?”
  
  我负手回望远处城墙上的士兵:“冯栩,以你的才智竟看不出来么?岂止襄阳,整个南越也只是束手待毙罢了。单凭一兵一将的得失,更是决定不了襄阳城的命运。即使有十年储备可与魏军抵抗,要如何面对第十一年的进攻?”
  
  冯栩沉静的眸子微微波动:“殿下冒险来城中,是为了一探虚实?”
  
  “襄阳的虚实,还有谁比我更清楚?”我目光微闪,“除非罗厉改变我过去的布局,想出更糟糕的布防与战术来削弱襄阳。”
  
  冯栩默然。
  
  我淡淡一笑:“也许我只是想回来看看,又碰巧猜到你不会对我再下杀手。”
  
  冯栩还是沉默,过了许久道:“罗将军并没下令传唤,殿下还想去哪里看,末将可以相陪。”
  
  我道:“不去了,免得使你落人口舌。”
  
  冯栩似是提醒般道:“敌我之间,殿下不必容情。”
  
  我看着他:“私情公事我还是分得清楚。”
  
  冯栩低头:“听说魏国特为石岱立了碑。”
  
  “他为国捐躯,理应作为功臣对待。”
  
  他缓缓点头:“也好,他不能为南越从始而终,至少能在魏国有个好名声。我一生对不起他的情谊,可是在国家大义上并不愧对他。就如我敬重殿下,却不能不与你为敌,日后还有谁作出投敌之举,我的立场还是一样。”
  
  我犹豫一下,还是道:“尚远捷是忠厚之人,你的才能足以担大将之任,若到势不可回……”
  
  冯栩打断我的话,目光坚定道:“殿下不必多言,无论情势如何,我会与罗将军等人坚守到最后一刻!吾土吾民绝不能落入外人之手!”
  
  “罗厉?”我轻蔑地一哼,“此人为帅,只怕荆襄就是毁在他手中罢……”
  
  冯栩毫不留情地反驳道:“罗厉之为帅,却强于殿下去国,石岱投敌。”
  
  我神色微微一动:“冯栩,我没有看错你。”
  
  冯栩却不再言语,将我送到一间客房后,便毅然离开。将至深夜,陆颖才被带回客房,他将与罗厉所谈内容告诉我,低声道:“罗厉有一点心动,可是还有些举棋不定,正召集属下官员商讨。下官以为,他还有意征询南越朝廷意见,假若朝中一日不决,不会给我们明确答复。”
  
  我点点头:“我军刚刚结束樊城一战,难免斗志有损,加上雨季将至,形势更是不利。虽然不宜与襄阳久耗,眼下能将攻城延后一阵却是利大于弊。陆大人应利用这次机会,尽快在荆襄百姓中散布两军和谈的消息,荆襄百姓到底民心若何,也需彻底摸清。”
  
  陆颖迅速道:“殿下放心,下官心中有数。”
  
  我又道:“我日间言语试探过襄阳郡守与主要武将,两者之间似乎略有分歧,前者更在意保民,后者则一心保城,你回城之后将这些情况告诉太子殿下。”
  
  陆颖连忙答应,又疑惑地问:“殿下亲自去说不是更好?”
  
  我朝他眨了下眼:“罗厉允许我们几时出城?”
  
  “城门鸡鸣时分打开。”
  
  “好。”我说着上床抱住被子,“我们歇息一阵,尽快出城。”
  
  睡到丑时,隐隐听到城中鸡叫,出门后还是伸手不见五指。负责看守我们的士兵打着灯笼在前引路,及至城门,罗厉与冯栩等人已经在等候。罗厉看向陆颖,冷冷道:“使者走好。”冯栩的目光却落在我身上,只是没有说话。
  
  城门在身后关闭,城外的箕豹军和燕骑军立刻迎我们上船。我站在岸边等陆颖上了船,微笑道:“陆大人再转告太子殿下一句,我去江陵了,不日即回,请他不要挂念。”
  
  陆颖大惊:“殿下不可!下官如此回去,怎么向太子殿下交代?”他说着要下船,被箕豹军拦住。我拿出江原的半月形玉佩,留下燕骑军护送陆颖回樊城。余下十名箕豹军携带预先准备在船中的军粮,随我踏上前往江陵的道路。
  
  六日之后,我们乔装混进江陵城中,分头在一间客栈中住下。除去蜀中诸城,江陵是南越唯一座由郡守直接率领驻守军队的重镇。皆因郡守于景庭祖辈早在南越立国之前,便在江陵镇守一方,为表彰其主动献城之功,于氏直系后代便有了郡守与守将双重身份。尽管于景庭本身不谙武艺,也从未真正上过战场,仍旧被授予将军之职。
  
  箕豹军连续两夜悄悄去郡守府中探查,确认并无异状后,我在第三日夜翻墙入院,从容走进他的书房。于景庭正在灯下读书,对我骤然出现毫无准备,险些大叫。我笑着将手放在唇边:“于兄,不认识我了么?”
  
 


第百〇六章 时穷节现(下)

  于景庭瞪我片刻:“你你你……”抓过手边的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纸上涂了一张鬼画符,忙忙向我举起,“何方妖魔,速速退散!敢再靠近一步,立时禁咒缠身,打回原形……” 
  
  我眉毛动了动,走到他桌前,慢慢拿开那张纸:“我又不是妖魔鬼怪,你想吓唬谁?再说我虽不很懂,道士驱魔作的符还见过,并不是这样画。”说着从他手里接过笔,重画了一个递给他。 
  
  于景庭身子后倾着,看看我又看看字符,无奈地坐回椅中:“我不认识你。”
  
  我轻哼:“你不认识我?当年是谁在这里高谈阔论,说起战祸殃及生民之害,指责我好战枉顾百姓?”
  
  于景庭眼睑垂了垂,叹一口气:“我对凌王殿下说的话,你如何知道?”
  
  我大步绕过书桌,咬牙把他拎起来:“是谁还说,待我谋求彻底止息离乱,剑指天下之时,我为统帅,他为军师?”
  
  于景庭一僵,不再假装:“此一时,彼一时也。”
  
  我点头冷笑:“所以你一见我,立刻扔来一张咒符表示回避之意。表面荒唐,却是伤人至深。假若当日我死在赵誊手下,真的变作鬼魂来看你,你也准备这么对我?”
  
  于景庭神情触动,却仍不肯与我对视,良久方道:“不是景庭忘记昔日之言,然而殿下任的是北魏统帅,剑指的是江南故土,我如何还能像当初一样?”
  
  我放开他,低声问:“于兄,你是觉得赵彦变了?”
  
  “殿下没变,却不能否认情势已变。”
  
  “你与他人一样,认定我叛国不可饶恕,没有资格谈起志向所在,更没有资格再提昔年情谊?”
  
  “不。”于景庭的目光终于抬起,神色凝然,“纵然国中多有诋毁,我依旧认为殿下没有背离当初信念。归根结底,是皇上不能容人,自斩手足。”
  
  我低下头,恳切道:“于兄,南越上下,也只有对你,我可以畅谈心中抱负而不怕被取笑狂妄。记得你更曾大胆说过,只要能换来百姓长久安定,甚至不介意由谁来结束四国百年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