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越江吟 南州 >

第19部分

越江吟 南州-第19部分

小说: 越江吟 南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恒嘿嘿一笑:“若论装模作样,当年咱们三人之间,殿下也就赢过一本正经的宋大哥。”
  
  我勉强笑道:“很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些年我自以为本事见长,却没想到成了最末一位了。”
  
  刘恒没听出我话里的意思,伸手掀开轿帘一角,低声道:“御街到了,咱们是从东进呢,还是从西进?”
  
  我也向外张望道:“我记得东北角上有个小门不常有人出入,就怕要经过华林园,碰到不该碰到的人。这街似乎变样了?”
  
  刘恒道:“殿下还怕见谁?御街是太子殿下去年主持修缮的,改动了几处,因此格局有些变化。”
  
  “皇兄倒是管得甚宽呢。”
  
  刘恒放下轿帘:“殿下在外征战这一年间,主战官员或迁或降,几乎全被调往外地任职,三殿下不久前刚被派往闽南地镇压流砂会余孽,短期内怕难以回京。太子殿下已经开始参与处理部分朝政,还接管了两万禁军。”
  
  我道:“皇兄迟早要继位,帮父皇处理朝政也是应当的。只是如此压制主战官员,本身对南越不利,难道父皇觉得一旦和亲便不该对北魏设防了么?”
  
  刘恒斜眼看着我:“殿下,臣以为您这么装糊涂不是办法,眼下太子殿下打压您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主战派多数主张立嫡,这次联姻北魏,不少人认为,将来若让北魏公主母仪天下,南越称霸中原就更加没有阻力了。”
  
  我目光一闪:“刘恒,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公然议论未来国君人选,可是谋逆死罪。
  
  刘恒答:“臣知道。”
  
  我揪过他衣领低声道:“你让我夺嫡?”
  
  刘恒波澜不惊,低声回我:“朝中嫡长之争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虽然皇上立了长,立嫡的声音却始终不能平息。殿下尽管常年在外,朝中根基比太子弱,可是战功无人匹敌,声望不亚于太子,这次又要迎娶北魏公主,不趁机动作还待何时?”
  
  我皱眉,宋然也不止一次向我提过类似的话,最后一次提起,是在他背离我的最后一个晚上。难道只因为我不肯争夺皇位,便令他如此待我么?转头问刘恒:“这话你想了多久了?”
  
  “我……”
  
  我冷冷凝视他:“若是我不肯参与皇位之争,你会怎么做?”
  
  刘恒忙道:“殿下,臣决无半点私心!”
  
  我步步紧逼:“那你告诉我,若我侥幸成功,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若我不幸落败,太子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刘恒低头不言。
  
  我讽刺地一笑:“我是装糊涂么?不管结果如何,都必然导致朝臣互相倾轧。别说父皇决不会有另立的打算,就算有,南越也禁不起。”
  
  刘恒叹一口气:“殿下这么想,可惜太子殿下却不这么想。”
  
  我笑笑:“只能尽力自保了。”
  
  我嘴上轻松,心里却一阵忐忑。皇兄以我卧病为由,掩去我迟迟未回京的事实,其实早就做好了令我回不了健康的打算。父皇默认此事,也许是不想我有抗旨之名,也可能受了皇兄欺瞒。这次进宫,真不知是凶是吉。
  
  轿子拐了几个弯,终于停下,刘恒将我送到华林园外:“殿下,臣在这里等你。”
  
  我道:“不用了,你乘轿回去,晚上将宋师承宋大人请到你府里,别忘了请他便服从后门入。” 想了想又回头:“刘恒,方才轿里的话我只当没听见,小心丢了你的魂儿!”
  
  刘恒目光敛了敛,点点头:“殿下小心。”
  
  我独自穿过几道拱门,守门士兵见了我无不惊诧,有的都忘了向我见礼。
  
  我顾不得计较,随便拉住一个起居太监问:“皇上在何处?”小太监更加不知礼数,话也不说只向式乾殿方向一指,我丢开他急向前走。
  
  式乾殿前,我止住通传太监,亲自推开殿门。刚一迈过门槛,便有些支持不住,索性双膝触地跪在了门口。
  
  我竭力提高声音向内殿道:“儿臣赵彦,拜见父皇。望父皇恕儿臣迟来之罪!”
  
  周围一时沉寂得无半点声响,我只听到自己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膝下冰冷,我身上却渗出了细汗。
  
  许久,内殿脚步声响,父皇的身影在一群侍从的簇拥下远远出现,一年不见,父皇步履已显蹒跚,双鬓竟又添了不少银丝,只是威严依旧。
  
  他面色沉稳,缓缓登上龙座,终于低头看我。贴身太监吴总管上前道:“皇上,凌王殿下已经求见多时了。”
  
  父皇微点头,表情不带喜怒,声调低沉缓慢:“你还知道回来?”
  
  我叩首道:“儿臣知罪,请父皇宽宏。”
  
  父皇声音带了一丝威严,缓缓道:“你抗旨不尊,挑衅北魏,拖延回朝。是不将朕看在眼里,还是不将你皇兄看在眼里?”
  
  我抬头:“儿臣实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父皇却不再看我:“你不但不肯早日回朝,还将太子派去接应的人马杀伤无数,可有此事?”
  
  我微微一怔,想不到皇兄竟然先来告状,正待解释,父皇却已开口:
  “这么说,确有其事?”
  
  我心中一凛,不由高声道:“父皇!请听儿臣解释。儿臣回京途中遭蜀川流砂会余孽袭击,后来又遇百余蒙面人埋伏,儿臣一路躲避追杀,并非故意来迟,请父皇明鉴!”
  
  父皇声音仍是徐徐缓缓:“前些日子你三弟奉命亲赴闽地平反,屡传捷报,流砂会在中原已无立锥之地,怎有余力跑来找你?”
  
  “这……儿臣不知。可是流砂会五十余人在江陵附近围袭儿臣却是事实,儿臣的两名贴身护卫也因此重伤。”
  
  “那两名护卫在何处?”
  
  “他们为护儿臣脱险,与蜀川余孽奋力纠缠,至今下落不明,儿臣已托人给江陵郡守送了信,请他帮忙寻找。”
  
  “是么,”父皇轻叹一声,眼中竟透出无比失望的神情,“彦儿,你不顾圣旨与魏国交战,致使我国处境尴尬,虽然是过,却也有功,朕不再追究;你延误归期,本该降罪,是你皇兄极力维护,一面放出消息说你卧病府中,一面派人接应。你不顾皇兄情面也罢了,最后还想欺骗父皇么?”
  
  “儿臣句句实言,并没有欺瞒父皇。”
  
  父皇目光在我脸上缓缓扫过,仿佛要将我穿透:“且不管那两名护卫,此后你遭百名蒙面人袭击有何证据?为何你皇兄本要迎你回来,却回报接应人马被你杀伤?难道他平白无故便要冤枉你?你是不是心中另有打算,本就不想回来?”
  
  听这几句责问,父皇竟已在心中认定我编造谎言,我一时有口难辨,颤声道:“父皇,实事并非如此……”
  
  “彦儿!”父皇微微抬高声调。
  
  “父皇,请容儿臣解释……”
  
  父皇疲倦摇头:“不必说了。”伸出手,吴总管立刻将肩膀放低,父皇扶着他肩膀站起,慢慢转过身,“回去,好好准备你的婚礼,别的事不要管。”
  
  我叫道:“父皇!”
  
  父皇背对我:“还有,昨日北魏使者已到了京里,虽说不是什么重要角色,也不该失了礼数。过几日的宴会由你皇兄代你主持,你既然卧病府中,就不要出面了。”
  
  到了如此地步,我再顾不得什么体统,直起上身,开始一件件退去身上衣物。父皇听到响动回头,疾声喝道:“彦儿!你做什么!”
  
  我除去身上最后一件衣物,露出伤痕累累的身体,含泪叩首道:“儿臣怎敢欺瞒父皇?这一路上,只因想着父皇挂念,才拼了一口气赶回建康,否则,儿臣怕是早便死在路上了!”
  
  父皇微微动容,沉默片刻,向我走近几步:“是你皇兄伤你的?”
  
  我和泪泣道:“儿臣确实不知!儿臣只知道遇见两路刺客,却并未见到接应人马,儿臣冤枉,请父皇明察!”
  
  父皇沉吟半晌:“你先起来。”
  
  我谢了父皇,想要站起,却站不起来。这是自然,多日来,我一路颠簸加上心绪不宁,身上伤处一直未得到调养,肩上箭上更是深没及骨,勉强咬牙坚持与江原等人共处,支撑到建康已经是极限,更别提跪在殿上受父皇训话。
  
  几番挣扎,只得放弃,再叩首道:“谢父皇天恩,儿臣还是跪着好些。”
  
  父皇深深皱眉,向吴总管道:“扶二殿下起来,为他拿一套新衣换上。”
  
  我又称谢,正待磕下头去,却是父皇走来扶住我,微微摇头:“算了。”
  
  我难忍激动,扑到父皇怀中失声大哭,父皇轻轻拍我的头,面色终于缓和,叹道:“彦儿,自你学艺归来,父皇可有让你受过一丝委屈?”
  
  我只有使力摇头:“父皇对儿臣恩宠有加,儿臣怎会委屈。”
  
  “彦儿,不是父皇不信你,这次的事委实太过蹊跷,知道么?”
  
  我又使力点头。
  
  “如今你和你皇兄各有说词,朕一定会派人查个清楚。”
  
  我道:“多谢父皇。”
  
  父皇接过吴总管递来的锦袍披在我身上,又扶我起身:“朕这就派御医为你调理身体,若是你母后知道朕让你身上受如此重伤,不知道怎样怪我呢。”
  
  我忙道:“这怎能怪父皇?儿臣绝不会让母后看见,令母后担忧。”
  
  父皇微微一笑:“回去好好休息,明天过来看看你母后。”
  
  “儿臣遵命。”
  
  我告退出了殿门,伸指抹掉腮边眼泪,冷笑一下,我堂堂武将,二十年流的眼泪未必赶上今日之多,父皇恩威并施,逼我到何种地步!
  
  穿过几座水榭游廊,沿着原路返回,抬眼间却远远望见一行人。正想躲避,为首那人的目光向我望来,眼中的惊讶一闪即逝,向我微笑点头。
  
                  第十二章 明枪暗箭
  
  一年不见,那人越发的贵气四射、光彩照人,举手投足间显出几分威严味道来,一身紫纹锦衣似乎就要变成金的。
  
  我只得站住,侧身等他走到面前,尽量掩住语气中的不自然,恭敬道:“见过皇兄。”
  
  赵誊笑迎住我,连声问道:“身体好些了么?怎么不在府里养着?又出来做甚么!”好像我真是在家将养了许多时日。
  
  我顺势淡笑:“今日觉得比往日好了,想着多日没来向父皇请安,就挣扎着过来了。”
  
  赵誊点头:“见见风也好,省得闷坏了。瞧你脸色,白得都像蜡一样了,赶明儿我再叫人往你府里送些补品。”
  
  “多谢皇兄,还是不用了。弟这病一时半会儿怕也好不了,吃多了倒糟塌东西。”
  
  赵誊煞有介事:“东西值什么钱?回头我就叫人送过去。”又笑着打量我几眼,突然扯扯我身上袍子,故作诧异道:“哎呀,二弟,你这是唱的哪出?”
  
  我笑笑:“刚才拜见父皇时,身子虚没站稳,不小心跌在铜炉上,将穿来的衣服给弄破了。父皇嫌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