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城市里的一条狗(全本) >

第3部分

城市里的一条狗(全本)-第3部分

小说: 城市里的一条狗(全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接受不了,这可以理解。比如说他一直在农村呆着,没有现在这个打击,他会像他一样心平气和地在这块土地上劳作一辈子,问题是他从农村走出去了。因此他现在确实没有什么好说的话给麻六,安慰他几句倒是可以,但从根本上解决不了实质问题。然而他是受命给麻六当说客,能不能把麻六的工作做通是一回事,但这个工作他还是要做的。 
  麻子胜默默地抽了一阵烟,看了看趷蹴在门圪土劳抽烟的麻六父亲,又看了看坐在他对面炕棱石上的麻六说:“好兄弟,情况我都知道,你也别有什么想不开的,那是大势所趋,路还得你自己走,现在不仅工人下岗,我听说坐办公室的国家干部也开始精减,你说那些人一天也没劳动过,按月花着国家的钱,一下子让他们自谋职业,他们思想那个弯肯定同你一样转不过来,可转过来转不过来都得转,因此我看早下岗比晚下岗好。你有文化,脑子也聪明,再谋划干个别的事,说不定比那个钢厂还要强一些……。” 
  父亲把烟屁股放在脚地上抿灭,抬起头,扑闪几下他那对大眼睛说:“你子胜哥说得对,咱再谋划弄点别的事,活人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其实那个烂钢厂也没什么留恋头,虽然不像咱农村人在土地上劳动,可跟咱农村人没什么两样,也不是照样出力流汗。” 
  麻六低着头光是听,一阵抽了好几根烟。母亲坐在他的身边,看见他一支接一支地抽烟,有些心疼地对他儿子说:“甭抽了,歇会儿再抽。” 
  母亲只会心疼儿子,再没其它办法。 
  麻六想不到农村人比城里人觉悟还高,而且还能为国家分忧。论文化,城里人的文化水平不比农村人差,可是论觉悟,城里人在某种程度上就比不上农村人了。当然有些事农村人还不知道,就说下岗,谁能像农村人那样想得通,刚开始的时候在单位上闹,单位上闹上一阵没什么大的希望了,就纷纷跑到市上,甚至跑到省政府,把政府的门也给堵了,而且还打着“我们要吃饭,我们要生存”的横幅,闹得天塌下来的光景,非要省长们出来给解决不可,别的人劝说解释都不顶事,反正是豁出去了。有些头头也许是害怕影响,不闹则罢,这么一闹,忙着想办法,先把这些人的生活问题解决了再说,让这些人围在机关大门影响工作人员进出不说,而且让上面知道,还会挨一顿批评。这样一来,别的单位也就效仿,停水了,去政府大门口静坐,没电了,上街堵塞交通,只有这样,好像才能解决问题。问题是这样做也给城里一些人惯下了毛病,好像政府害怕他们或者是欠他们的什么。麻六虽然下岗了,心里不畅快,但他不这样闹,他觉得那样做不像好人而像流氓,因此他没向任何人讲就回老家了。  。 想看书来

城市里的一条狗 第二章(4)
城里也没适合麻六干的事情,他想回到老家学上一些手艺,再出去。老家里他肯定呆不住。呆在老家里能干什么?老家就那么一点地,而且尽是荒山秃岭,有些荒山上别说种庄稼,就连草也不长,不是红胶泥,就是陡坡沟洼,更何况他还很年轻,光守在这块土地上能有什么出息。说实在的,他不是岐视农民,他连一点岐视农民的意思都没有,他觉得农民在土地上的劳动和别人在其它岗位上的劳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他认为他应该把这种劳动留给在家乡更多的农民,自己走一条适合自己走的路。 
  麻六的思想有了新的转变,情绪也就不像刚回家那样低沉,而且话也显得多了起来。 
  母亲看见麻六高兴了,麻利从麻六的身后揍到光板土炕中间,在炕中间放的那只黑老碗里抓得一把瓜子,死活强祷地塞给麻子胜。 
  父亲脸上也有了笑影,从门圪土劳站起来,还拉了一把麻子胜的胳膊,让麻子胜坐到炕上。 
  麻子胜看见麻六一家欢欢喜喜的,也很欢喜地坐在麻六家那盘光板土炕上嗑了一阵瓜子,并吃了麻六母亲做的一顿饭,在白花花的太阳把麻谷岔村照得一片雪亮的时候,告别了麻六和他的父母,悠闲地回家去了。
  那天,麻六再没见村里其它人。 
  麻六仍然呆在家里,直到晚上,村里人大都吃过晚饭并开始睡觉时,麻六独自从家门里走出去,看着天上布满的星星,不紧不慢地朝村头那棵老槐树方向走去。 
  老槐树边很静,听不到有什么声响,麻六站在村头那棵歪脖子树下,仰头望着天上闪烁的明星,思绪像无数匹飞驰的骏马,在漫无目的地任意驰骋。 
  夜空相当宁静,那只猫头鹰在他回来的夜里惨唳的嚎叫了一夜,再听不到它的嚎叫声了。  麻六默默地在村头那棵老槐树下停立了好长时间,回想着往事,他的眼角里溢出一串忧伤的泪水。这时候,他忽然听到一种轻巧的脚步声朝他站立的地方走来。 
  “咣咣咣咣!”几声高跟鞋踩在干板土路上的声响  
  “咣咣咣咣!”又是几声 
  麻六不知道朝他这儿走来的人是谁?他很快用拇指弹去眼角的泪水,扭过头,朝夜幕下的脚步声望去。 
  脚步声渐渐朝他跟前走近。 
  麻六看不清朝他跟前走过来的人的面庞,但他听到那脚步声响格外熟悉。这时候,刚刚从省城回来的已经下了岗的麻六心头一惊,并很快闪出了这样一个人的身影,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樱桃小口,苗条的身材,虽然说不上有多么漂亮,但也是方圆几十里路上出了名的俊女人。她就是村里刘天胜家大女儿刘兰花。 
  麻六不知道刘兰花这么晚要从这棵老槐树低下路过,因此他害怕她看见地麻利躲到树背后,静静地等刘兰花从这里走过去。 
  可是,麻六没想到刘兰花走到村头这棵老槐树下却站住了,好像寻找什么似地前后左右寻找。 
  麻六尽量把身子贴在老槐树的树干上,心跳突然加快了好多。他想,要是刘兰花知道他下岗回来,那他的脸真的就没处放了,要知道他在村里时,俩人还有过一段小插曲,事实上他那时候很喜欢刘兰花,日夜谋算地想把刘兰花弄到他手里,有事没事地跟刘兰花套近乎。刘兰花也觉得麻六人不错,挺能干的,因此便和麻六不公开地好上了。可是好上不长时间,麻六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被招进了长安城。那些日子,刘兰花既怕麻六从麻谷岔离开而又想让他离开,但最终她还是支持了麻六,并在麻六走的那天夜里,俩人就在这棵歪脖子老槐树下,手拉着手,肩挨着肩,亲亲热热的难舍难分。 

城市里的一条狗 第二章(5)
纯真善良的农家姑娘刘兰花拉着麻六的手,头枕在麻六的肩膀上,含情脉脉地对他说:“你到了大城市,千万不要把我给忘哩。” 
  麻六说:“我怎能忘哩,你是我的心肝肝。” 
  刘兰花:“城里俊女人多,你可不能花心。” 
  麻六说:“我的心在你的身上拴着。” 
  那天的夜很短,刘兰花真希望夜一直这样黑下去。 
  快到半夜时,麻六送刘兰花回家后,他又在那棵大槐树下转游了好一阵。那时,他真想把刘兰花也带到长安。 
  麻六带着刘兰花的心和刘兰花从家里拿来的二十块钱依依不舍地去了长安。开始的时候,麻六隔三差五给刘兰花写一封信。刘兰花也同样,她把一切希望全寄托在麻六的身上,盼麻六突然有那么一天,真的回到麻谷岔,把她接到省城。可是在麻六走后一年的最后一天,正在刘兰花急盼她心上人从省城回来跟她同过一个美好的团圆年时,仿佛晴天霹雳一般,刘兰花不仅没有等回麻六,而且等回一封跟她断交的绝情书。那时候刘兰花说什么都不相信拿在她手里的那封信是麻六给她写的,她看着信笺上熟悉的字眼,顿时大滴大滴的泪川流而下。泪水浸湿了兰花的前胸,也浸湿了那张仅有半页信的信笺。 
  刘兰花在绝望之中还不相信这会是真的,便借着家人睡去的机会,含着泪水偷偷给省城里的麻六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倾诉了她一年之中的相思。信寄出后,如泥牛入海,毫无音讯,麻六从此再也没有书信给她了。那些日子里,刘兰花度日如年,可她把悲伤深埋心底,不仅没有把这事告诉家人,而且连麻六父亲也不知道为什么常常来他家的刘兰花,怎么好多天都不进家门来了。父亲总以为刘兰花心有所变,找机会把刘兰花叫到家里,问起了根由。起先,刘兰花什么也不说,直至麻父亲追问的实在不行了,她才说出了实情。 
  父亲气得几乎快要在脚地上跳起来的光景,骂麻六鬼小子不是东西,刚去了省城几天,良心就让狗吃了。 
  母亲拉着刘兰花,只是一个劲地哭。 
  刘兰花哭着劝说两位老人:“你们别骂他,我知道,城里不同咱农村,城里人有城里人的活法,你就是强迫让他娶了我,我和他也未必能幸福。我和他已经有了差距,再不像以前一样了……” 
  刘兰花说得是不是真心话,唯有她心里清楚。然而她的这一番言辞使两位老人更是舍不得这样的好姑娘。
  虽然刘兰花默认了曾经在村头那棵大槐树下她和麻六双方共同许下的婚约宣告彻底破灭,但她没法把麻六忘掉地再没有找对象。刘兰花经历了她感情上最危难的一段,便山门不出,河坡不下,因此不少人在背地里风一阵雨一阵地说刘兰花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也有人说刘兰花心比天高,命比纸簿。这些话都传到刘兰花的耳朵里,但刘兰花根本没把这些话放在心上,仍然默默地惦记着曾经在她面前山盟海誓而又抛弃了她的麻六。 
  说归说,提亲的人几乎快把刘兰花家门踏烂的光景,但她谁也没看上,不是说那些小伙子不怎样,而是她觉得自己从此再不会爱一个人,至于那些山盟海誓般的话言话语,只是一句信口开河的玩笑,她再也不会相信那只能骗小姑娘的鬼话了。 
  熬过了无数个难眠之夜,刘兰花心想着,总会有那么一天,麻六会回到她的身边。 
  一年后,麻六回了一趟麻谷岔。  txt小说上传分享

城市里的一条狗 第二章(6)
麻六回麻谷岔虽然没有同她城里的媳妇一块回来,但他害怕看见刘兰花地好几天没敢出门。 
  刘兰花想找麻六的想法告诉给家里人,她父亲一听,凶恨恨地骂她不要脸,人家不要你了,你还死皮赖脸地找那坏松小子干什么? 
  父亲的一顿臭骂使兰花放弃了找麻六的念头,痛苦地守在家里,直到麻六离开麻谷岔。后来,刘兰花打听到麻六在省城里的那个家过得并不怎么样,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高兴。再后来,她又被告知,麻六下岗了,而且他那个家也芨芨可危,她便是高兴得像变了一个人似地。麻六回到麻谷岔的第二天晚上,刘兰花知道了。这回她什么话也没给家里说,晚饭吃毕她就从家里偷偷地溜出去,害怕人看见地悄悄站在硷畔上,默默地看着麻六家的那孔土钵钵窑。微风轻轻地刮着,不时刮起她那一头乌黑的秀发。村子里很静,就连爱打闹的那些碎脑娃娃,都被大人们吆喝回家睡觉去了。 
  麻六家土钵钵窑里的灯一直亮着。 
  刘兰花站在硷畔上有些失望,麻六可能不会从他家里走出来,她几乎想去麻六家一趟时,忽然看见麻六家的门开了一下,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