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我的快乐我做主 苏四公子 >

第61部分

重生之我的快乐我做主 苏四公子-第61部分

小说: 重生之我的快乐我做主 苏四公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琪高兴地直笑。

    “小竹,你可不能太骄傲自满了,虽然你现在成绩不错,但越往后越功课越难,特别是等你上了中学,就会发现和小学的功课完全不一样。数理化可不是那么好学的,很多女孩子都是在中学的时候成绩一落千丈的,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李明清认真地叮嘱她。

    “你们放心吧……”她正要说话,发现晚会已经进入新年倒计时,一九九五年就要到了!

    陈琪拿了一盘爆竹磁带放进音箱,因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少了很多过年的气氛,很多人家就买了这种放鞭炮的磁带过干瘾,磁带毕竟是磁带,哪里能代替鞭炮的热闹劲儿。

    大年初一一大早她又被鞭炮磁带吵醒,她显然没睡饱。心不甘情不愿地起床,老爹要带她们去山上祈福。

    福海三面环山,从市区到郊区大大小小好几座山,有山就有庙,每逢初一十五善男信女们都会上山焚香祈福,每年的大年初一更是热闹,有的人年三十晚上就住在山上,等着敲新年的第一记钟声,这第一记钟可不便宜,起码得两万起跳,大多是一些商人巨贾,为了老天保佑他们来年财源广进,也不在乎这点钱了。

    陈竹一家去的青芝山比较偏远一些,青芝寺也是声名不显,所以相对其他山寺来说还是冷清一些。

    传说曾在青芝山上挖出一株有如伞大的青色灵芝,因而得名,传说终归是传说,谁都没见过那株大灵芝。

    陈琪和李明清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因此游玩的性质多于祈福,不过入乡随俗,还是规规矩矩地上了香,拜了几拜就带着陈竹四处乱逛。

    福海是南方城市,此时虽是寒冬,却仍是一山青翠,青芝山上以松竹居多,陈琪忽然停了下来,指着一丛翠竹问她,“陈竹,你知道为什么爸爸妈妈要给你取名为竹吗?”

    “松竹越冬不凋,有气有节,虽不粗壮,但却正直,坚韧挺拔,君当如竹。”这名字跟了自己这么多年,她怎会不知道父母对她寄予的厚望呢。

    “不错,”陈琪赞许地点点头,“竹有七德: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是曰正直;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是曰奋进;竹外直中空,襟怀若谷,是曰虚怀;竹有花不开,素面朝天,是曰质朴;竹超然独立,顶天立地,是曰卓尔;竹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是曰善群;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是曰担当。爸爸希望你记住这七德,做一个这样的人。”

    陈竹不禁动容,正直、奋进、虚怀、质朴、卓尔、善群、担当,这才是真正的君子,是父母的理想和期望,他们不求孩子大富大贵,却希望她正直上进有理想。

    看着父母朝她微笑期许的面容,她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前世从小父母就对她如此严厉,他们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不希望女儿庸庸碌碌地过一生,他们希望她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当她日复一日规规矩矩上下班,懒惰成性地睡觉上网,虚度光阴的时候,他们才会那么失望。

    

    这周要出差,

    忙着准备材料,

    书评区这周是没有时间整理,抱歉抱歉……

正文 第九十七章 母亲的病(一)

    第九十七章 母亲的病(一)

    陈竹想起前世和父母的对话。她是个典型的享乐主义者,今朝有酒今朝醉,建设国家,推动社会进步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何苦那么辛苦学习工作?

    他们大怒地看着她,如果每个人都似你这样醉生梦死,社会如何进步?我们的国家还有明天吗?

    她心里只觉得荒谬,大家不都是这么生活的,怎么就你们两人特别关心什么国家社会的,搞得和圣人一样。

    虽然他们只是一对平凡的夫妻,后来身为区委书记的陈琪一心扑在工作上,很少照管家庭,所有的琐事都是李明清一人挑起,毫无怨言。

    有些人利用职权做些违法乱纪的事的时候,他一直都是两袖清风,李明清每月就是用两人那点工资精打细算地过日子。

    若不是他太讲原则,从不对下受贿,对上买官,以他的能力绝不是在那个职位上封顶。

    有一回陈琪在家闲聊的时候自豪地说,这么多年从我手里经过这么多工程。那钱没有上亿也有几千万了,可是我一个水果都没有吃过他们的,对国家对人民,我都无愧于心,李明清在一边骄傲地笑着。

    她终于知道为什么父亲的同事都那般推崇他了,那句老话以德服人果真是没有错的,处在那个位子上有多少诱惑,她也是清楚的,平心而论换做她,可能无法有那个自律自控的能力。

    但父亲做事虽有原则底线,也不是个迂腐的人,也有不少从商的朋友,黄大发就是其中一个,但他们的生意和父亲的工作从来不会有任何牵扯,公和私他总是能分得很清楚,但却不反对他们借势,这其中又要费多少心思和权衡。

    君子难为啊,做一个理想主义的君子更难,这“竹”一字还是送给父亲更为妥当,老爸老妈对她的期许太高了,她本以为这一世好好学习考上名校,赚了大钱就算完成了父母的心愿,可老爸今天这番话才让她觉得压力更大了。

    “要会做事,先学做人。”陈琪见陈竹发怔,搂着她的肩膀说,“下学期就五年级了,不是小孩子了。我们都知道你聪明,做事也有章法,但是你最缺少的是一样东西,就是上进心。我发现你做事总是顺其自然,有的时候明明能够做到最好,你却不去争取,人生有无数机会,大多数是争取来的,而不是天上掉馅饼掉在你面前的,只有敢于争取,敢于冒尖的人才能胜出。”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啊。”陈竹不以为然地摇头。

    “那就要靠你的审时度势了,该争取的时候绝不能畏缩,该避锋芒的时候不能冒尖,爸爸相信你有这个能力,所以不要埋没了自己,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我不想活得太累了。”她一直都是个随性的人,哪怕现在学那些杂学那么辛苦,也是出自她的兴趣,若是真无兴趣,她才不会让自己那般辛苦委屈。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爸爸还要送你这句话,做人还是应该要有社会责任感的,不管你将来做什么,都不要忘了你对社会的责任,都要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能力越大,对社会的责任越大!”陈琪正色说。

    “人这一辈子也就几十年,还是应该为自己活,多为自己考虑一些,不要太辛苦了。”看着父亲还未四十就已经斑白的头发,她有些心酸,忍不住劝道。

    “如果人人都为自己活,都推卸对社会的责任,那我们今天还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吗?一个人若是没有理想和信念真是太可悲了。”李明清不愧是陈琪最志同道合的伴侣。

    陈竹不禁肃然起敬,虽然母亲平时在嘴上也有小小的抱怨,但却一直以丈夫为傲,以实际行动支持着丈夫,两人骨子里的固执和正直倒还真和这“竹”有点相似呢。

    新年刚过没多久,就传来一个不好的消息,李明清体检出了子*肌瘤,一时间家里气氛阴沉了下来,除了陈竹谁也不知道这个肌瘤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李明清又是个极敏感的人,精神一直都郁郁的。

    究竟是否要手术让他们非常纠结,前世她是进行了手术,而且是整个子*摘除手术,切除的肌瘤还挺大的,不过却是良性的,因为是完全切除。算是个大手术,李明清也从此进入更年期,对她的身心健康各个方面都有不少影响。

    治疗子*肌瘤除了手术之外,还有药物和中医治疗,但肯定没有手术彻底,而且疗程也比较长,医生说李明清的肌瘤有好几颗,建议他们完全摘除,否则还有复发的可能,若不及时治疗更有可能转为恶性肿瘤。

    家里一片愁云惨雾,陈竹也不是医生,虽然知道结果,却也不知道若不动这个手术会不会有不好的后果,干脆闭口不言。

    “小竹,以后无论你遇到什么事都要坚强,万一有一天妈妈不在了,你要好好照顾自己……”

    陈竹手一抖,原本写好的长卷就这么毁了,她转过头,见母亲斜靠在她的床上,一脸黯然伤心。

    “妈,你胡说些什么啊。”她放下手中的笔,坐到母亲身边。

    “妈妈这个身体。”李明清有些哽咽,一把搂过陈竹,“我就是舍不得我的乖女儿……”

    “妈,你放心,这个手术不会危险的,”李明清最终还是决定做手术,但毕竟是要在肚子上划一刀,她会觉得恐惧也是正常的,“你看外公整个胃还切除了呢,现在不是身体越来越好了吗?所以别担心啦,人生在世谁没个病痛的?治好了就不怕了。”

    “我就担心的万一肌瘤取出来是恶性的怎么办?”

    “放心吧。不可能是恶性的,现在子*肌瘤也是很常见的病,你要相信医生!”陈竹握着母亲的手安慰道。

    这段时间李明清的情绪很不稳定,陈竹和陈琪一有空就安抚宽慰她,陈竹还和外婆、小姨她们打了招呼,让她们也帮忙做李明清的思想工作。

    总不能还没上手术台,就被吓倒了吧。

    手术的前两天李明清就住进了省立医院,省立医院是J省最好的医院,陈竹对这家医院还是很有信心的,而且医院就在他们家对面,照顾起来也特别方便。

    因为李明清住院了,陈琪也在一旁照顾她,没人顾得上陈竹,她又被送往外婆家,外婆家和她家也在一条路上,步行只要十分钟,此时的福海市中心也就那么点大的地方,就算全靠步行都很方面。

    “陈竹,今晚要留下来出黑板报了。”黑板报是两周一换,一进教室宋阳就连忙提醒她。

    她一怔心里暗骂自己怎么忘了还有黑板报这茬,“宋阳,我晚上有事,你看能不能咱们中午就把板报出完?”

    “中午时间太短了吧,可能出不完吧。”宋阳有些为难,平时出个板报起码要一个小时,如果搁在中午,连回家吃午饭的时间都没有了。

    “放心,肯定能出得完,待会儿下课的时间也能够利用上。”趁着早自习还没开始,她赶紧拧了湿布把板报擦个干净,平时都是出新板报之前才擦了旧板报,因为等待黑板干还需要一段时间,她可不希望把宝贵的时间浪费掉。

    平日大家很少有机会看到出板报的过程,今天见她擦了板报,心里都好奇的很,一时间议论纷纷,可惜她辜负了同学们的期待。擦了板报之后就没啥动作。

    每个班级都有图书角,其实就是一个书柜,里面的书都是由同学和老师捐出来的,还有一部分是用同学捐的钱购买的,这个捐钱捐书自然是强制的,不过每个同学都有借阅的权利。

    只需要到学习委员陈竹这里办理借阅手续就可以了,对图书角的童书她是没有任何觊觎之心,不过里面的书用来出黑板报倒是很好用。

    现在每期板报都由她和宋阳负责,不仅要负责写写画画,连内容和策划都由他们包干了,黄美美只负责验收,宋阳是个老好人,没什么主见,因此内容也一向是由陈竹决定,不过学期刚开始的时候,黄美美就给每期的板报定了主题,只要围绕主题出就可以了。

    稍一翻书,她心里就有底了,好在有这恐怖的记忆力,只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